2019年2月23日星期六

华人社团:二百年来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












欢迎出席,柯木林先生主讲:《华人社团:200年来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3月10日,2pm,富丽华河畔酒店三楼宴会厅。

柯先生是新马著名历史学家,学识渊博,舌璨如莲,著书立说,不吝分享,而又极度严谨,尤重细节。2016新年即邀请他开办讲座,直到2019美事方成。

柯先生师承新马史学泰斗陈育崧前辈,陈育崧曾为吾庐重要先贤,有形无形,渊源自在。

这次讲座,年前原本已经定了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钟声坚厅,180座位。但前两次讲座反响令人欣慰,柯先生盛名之下,

场地转换为现在的,富丽华河畔酒店(合乐路),400座位 - 不免又是一种激励,与压力。烦请大家多多帮忙转发分享@all💐 🙏

先贤事迹义薄云天,为致敬,为纪念,为传承,西方殖民者登岸的这片土地,其实是东方血汗开拓辟成。

愿大家一起尽力,办成一次华社盛会😊🎈

新加坡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先生,应邀为主宾。这是陈主席继蔡天宝先生JP BBM DUBC,担任宗乡总会会长之后,首次应邀出席大型宗乡会馆主题文化活动。🎈



微信 - SFCCA - 【活动预告】纪念新加坡开埠两百周年文化讲座系列之三——华人社团:二百年来新华社会中的中流砥柱
https://mp.weixin.qq.com/s/SLDiTJbH730Oom_F9c612Q




《联合早报》- 柯木林本周日主讲 会馆在开埠历史意义 (2019-03-04)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90304-936649

  本地华人社团在过去200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时代的变革下,华人社团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革新。
  为了梳理这段历史,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将主讲“华人社团:二百年来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讲座,向公众讲解会馆在新加坡开埠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意义。
  这是“纪念新加坡开埠文化讲座系列”的第三场讲座,由具有百年历史的吾庐俱乐部与陈嘉庚基金会联合主办。
  讲座将于3月10日(星期日)下午2时至4时,在富丽华河畔大酒店(Furama Riverfront Hotel)三楼宴会厅举行,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丁荷生主持。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陈奕福也受邀为讲座主宾。
  柯木林现为宗乡总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身兼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咨询委员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衔,编著多部新加坡华人史册。
  他指出,华人社团和新加坡开埠几乎是同时起步。今年是新加坡纪念开埠的“历史年”,恰好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让公众有机会进一步了解本地华人社团的影响力。
  讲座免费对外开放,公众可将姓名及手机号码传送至92332329报名,吾庐俱乐部负责人将复信确认。也可上网http://bit.ly/KUA_SG03报名。




随笔南洋 - 新加坡开埠文化讲座 | 华人社团:二百年来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
https://mp.weixin.qq.com/s/ZYj9WoXft4JSQi5KsA1tHw







《联合早报》- 纪念新加坡开埠文化讲座系列:“华人社团:二百年来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 (2019-03-10)


PPT  for 10 March 2019











《联合早报》- 陈奕福:会馆应以求同存异精神解决纠纷 (2019-03-11)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90311-938804

  华人社团和会馆时有纠纷,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陈奕福认为,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问题,以维护社团和会馆名誉,不让外界对华社的看法受影响。
  陈奕福昨天以主宾身份出席“华人社团:200年来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讲座,并发表上述看法。
  本地会馆近期传出风波,义安公司耗资4000万元要重新发展潮州大厦,要过去55年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潮州八邑会馆搬离大厦,但双方无法对搬离大厦的条件达成协议,各自发起诉讼。高等法院将在星期四(14日)审理相关诉讼。
  此外,海南会馆近期也被禁在琼州大厦办活动,会馆目前正准备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和琼州天后宫之间的纠纷。
  一名与会者指出,本地华人社团目前一大问题是不时出现内部纷争,社团内或由不同团体掌管钱财和处理会务,并因种种理由引发纠纷。他因此提问宗乡会馆会如何发挥领导角色,从中调解纠纷。
  对此,陈奕福回答时,多次强调了“求同存异”的解决方案。他指出,小至家庭,大至社团等,都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因此互相包容至关重要。会员也有责任维护社团或会馆的名誉,以大局为出发点,因为“这最后会直接影响我们华人社会的地位,以及外界如何看待我们。”

建议邀德高望重潮籍人士调解义安八邑纠纷
  他指出,过去200年来,很多会馆都有出现问题,只是为了维护名誉会“关起门来讲”。针对义安公司和八邑会馆的纠纷,他受访时建议邀请潮州社群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协调,以便走出僵局,避重就轻处理双方不统一的意见。
  历史研究工作者、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认为,会馆是因特定事件引发纠纷,这些纠纷不会导致华社陷入分裂的局面,或影响华社领袖在华社的地位和影响力。
  柯木林是此次讲座的主讲者。他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上,针对200年前华人社团的社会功能、各大华社领袖和社团,以及对华人社团的展望发表看法。
  他提到,华人社团如今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与过去大不相同。华人社团过去的主要社会功能,主要是承办学校和医院,举行集体婚礼和行善。华人社团现在则是推动华族文化发展的文化机构,同时也是促进族群融合与文化认同的中心。
  展望未来,柯木林认为,华人社团应在继承传统习俗文化的同时推动创新,如使用科技记载历史,以便吸引年轻人参与。此外,华人社团也应保持开放包容,打造具有活力的文化生态。
  此次讲座是“纪念新加坡开埠文化讲座系列”的第三场讲座,由具有百年历史的吾庐俱乐部与陈嘉庚基金会联合主办,吸引400多人出席。




百度 - 韩昕余专访 从新加坡开埠与发展看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27676076527718949









《联合早报》- 章良我:新加坡社会的另一种融合 (2019-03-25)

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views/story20190325-942898

  作为90年代初期一波以专业技术人士身份前来工作就业,随后又在岛国定居下来,将新加坡当成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休养生息之美好家园的一位新移民,我向来对新加坡本地多元而丰富的文化感到由衷的欣赏,这绝不局限于本地的小贩美食上。
  随着在这里生活年月的增长,通过与本地各族包括不同方言人群的接触和交流,也通过自己广泛的阅读和聆听周围朋友的故事分享,我愈发感觉到本地社会除了主流价值观之外,它更是一个多层面的、具有各种亚文化生态色彩的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万花筒。
  对于一个新移民来说,抱持一个健康开放的心态,与自己工作来往的各族同事交流沟通,与自己所居住邻里的社区街坊友好相处,一定会有美好而友善且不乏新发现的人生收获。但是毋庸讳言,社会是一个善恶并存、人群素质良莠参差的大染缸。每一个地方,不管风景再美、民风再好,终归有一些不完美、落后甚或是丑陋的思想和行为的存在,这也不足为怪。
  过去的经历也不可避免地为今天活在当下的民众带来些许历史“包袱”,而有些包袱因为根深蒂固,到如今已经可能是盘根错节,几近是非难辩、有理说不清的地步了。对于一个外来的“新客”,如何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处,不能不说非常考验个人的智慧。
  20多年前从中国大陆前来并居留至今的那一代新移民,大多数是托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之福成长起来的,拥有技术胸怀文化的专业人士。在南来之后,他们在新加坡各行各业、兢兢业业打造自己的事业,如今在全岛各个领域,无论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本地中小型商号;不论是在私人机构,还是在政府机关或是大专学府,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而其中一些佼佼者,更是脱颖而出,成为业界或民间社团的领袖。
  本地社会,华洋杂居,各大民族,同在组屋屋檐下,也许门窗紧闭不见人影,时而走道里却电视节目声低回绕梁,也许低头不见难相认,电梯里则常常抬头遇见半相识。
  今年适逢新加坡开埠200年纪念,英国人殖民统治给岛国留下无数有形和无形的遗产,其中既有财富也有糟粕。华人社会的以语文为裂纹,分割而出的所谓“华校生”与“英校生”就是其中一例。新加坡在争取民族自治时期,似乎有一段浪漫时光,当时来自不同语文源流的受教育者团结在一起,跟英国殖民政府讨民主求独立。
  然而在新加坡建国的道路上,这两派却从昔日的战友转化成日后的对手,从同志同盟变成相互对立。这不能不说是新加坡短暂历史上的一个令人伤痛伤心之处。而在全球性的自由世界和共产社会的冷战对抗中,本来可以并存互补的两种语文,也似乎成了两个对立政治集团的标志,形成了一盘完败的零和游戏。
  托在中国大学深造之福,也拜在新加坡继续学习的机缘之赐,和我同期来新的这批移民大多是通识英文的人士。加之母语汉语的良好基础,在双语的新加坡,我们可谓如鱼得水,在两种语言乃至不同文化之间,游刃有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新世纪以降,本地华文水准每况愈下,华文出版物错字百出,令人不忍卒读,普通民众的华文沦落为巴刹用语,难登大雅之堂。
  而我们这些“新客”当中的一些人,也就当仁不让、长袖善舞,有的更跨界一跃而就,成为各种各样的“文史工作者”。同时,绝大多数依靠自己本分,仰仗习来的知识和获得的技能吃饭养家的新移民,还是勤勤恳恳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打自己的一份工,在自己的家庭里培育下一代,为社会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因语文纷争而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留下的伤痕,在新移民身上因为不是亲受,尽管不致于因此而产生隔膜,但终究也就隔了一层,不会伤筋动骨。
  我个人以为,新移民既然没有这个历史包袱,完全可以融合到一般新加坡社会里,在机缘巧合下,甚至可以成为沟通联络传统华社和习惯听说英语的华人人群之间的力量。3月10日,我和朋友去富丽华河畔酒店三楼宴会厅,听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主讲“华人社团:200年来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柯木林的演讲让到场听众了解了本地华人社团在过去200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明白了在时代的变革下,华人社团在不断革新它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的难能经历。
  在演讲的结尾总结部分,柯木林向在座听讲的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陈奕福提出个人建议,希望能够邀请由宋旺相、林文庆等人创建的“海峡英籍华人公会”参与宗乡总会的活动甚至组织。
  海峡英籍华人公会俗称“峇峇公会”,创立于1900年,1964年改名为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1966年再改名为土生华人协会。土生华人是华人吗?这本身是一篇独立的学人论文的题目。在本人结识的朋友中,就不乏有土生华人家族背景的人士。
  如果“土生华人协会”能够成为新加坡宗乡总会的一员,这无疑会在新加坡的华社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篇章。这当然也是作为新移民的我,所乐见其成的一件颇具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大事。
(作者是退休工程师)



Facebook - 丁荷生先生应邀为讲座主持,为柯木林先生做引介
https://fb.watch/6cjZVw2BEM/


《联合早报》-  九华族方言群体人口皆增长 新籍贯组别更多元化 (2021-06-18)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10618-1157540

  新加坡华族居民人口在2020年达300万6769人,比10年前增加7.6%。福建、潮州、广东、客家和海南人仍是本地华社五大籍贯群,占华族居民人口约87.7%。
  与此同时,本地华族社群日益多元化。
  不属于本地传统华族籍贯的“其他华人”群体,去年占华人居民人口的8.1%,比10年前增加近2个百分点,超越占华族居民人口约6.1%的海南群体。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前天公布的第一批“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过去10年来,本地主要九个方言群体,即福建、潮州、广东、客家、海南、福州、兴化、上海,以及福清人,人口皆有所增长,增幅介于2.0%至11.3%。
  最大方言群福建人,在2020年增加了5.5%,达118万零599人。
  上述九个方言籍贯以外的华族居民,归类为“其他华人”。这个群体在所有华族籍贯组别当中,增幅最显著,去年共24万4529人,比10年前增加39.2%。

海外出生以马国人数最多
  最新的人口普查也收集了不同种族居民出生地的数据。以华族居民来说,2020年有68万3304人的出生地在海外,马来西亚出生的人数最多,共41万5594人;其次为中国大陆(16万8670人)和印度尼西亚(4万3973人)。
  历史学者柯木林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数据显示,本地华人移民的传统来源地大致上没有变化,但以华族居民的籍贯来说,却更加多元化。
  研究本地华社历史及发展的柯木林,主编《新加坡华人通史》等华社史册。
  据他观察,来自中国的新一代华人移民当中,不少来自中国北方,不像早期华族先辈主要来自华南地区。
  他指出,多元籍贯的华人移民进一步丰富本地华族文化,他们未必都会组织同乡会馆,有些会组成商业联谊会或兴趣团体,本地可以有更多像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以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等平台,促进不同籍贯华族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了解。
  另一方面,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去年本地的54万5498名马来族居民当中,以马来人占最多数(67.9%),其次为爪哇人(Javanese,17.3%)和博亚人(Boyanese,11.0%)。“其他马来人”群体占3.7%。
  至于印度族居民,去年总人数为36万2274人,四大群体为淡米尔人(54.8%)、马拉雅利人(Malayalee,7.4%)、印地人(Hindi,5.1%)和锡克人(3.5%)。归类为“其他印度人”的群体占29.2%。



《联合晚报》- 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9方言群体皆增长 福建仍是最大籍贯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