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柯木林:历史与现实 (2020-05-02)
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views/story20200502-1050078
记得去年11月,香港有一名13岁少女在屯门法院少年庭被控。事缘该少女曾参与焚烧国旗,故被控侮辱国旗罪。庭上,法官了解到这名少女的中国历史科目成绩不及格,于是告诫她要多读中国历史,了解国旗意义。
这段很不抢眼的报道,引起我的兴趣。历史的力量竟然这么大,不懂历史可能导致惹官非的严重后果,始料不及。历史是否真的如此魅力无限?历史既然如此重要,在现实中,学习历史的情况又是如何?
事实上,人们都普遍认为历史是一门不合时宜的学科。记一大堆与现实无关的名字、年代与事件,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在一切讲究高效率的商业经济社会里,学习历史更发不了财。“应该往前看,不要往后看”的口号响彻云宵。
这些言论,表面上看似不无道理。之所以导致如此现象,错误不在历史,而是在于学习方法。方法错了,就不能领略其中精髓,不能活学活用,自然就发挥不了历史的功能,正如烹饪一样,再好的美食,烹饪方法不对,也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
什么才是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呢?
笔者以为,学习历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味采用填鸭式,向学生拼命塞入一大堆讯息,以致讯息泛滥成災,对历史产生怨恶。
历史学习应轻松自然,要在潛移默化中吸取营养。这可以先从历史人物、趣味故事、影视资讯、名胜古迹着手,让学习者感觉到历史融于生活之中,无所不在。尤其是影视资讯,这是一种软实力,接触面广,容易被人接受。我们在看包公戏、大明风华、清宫剧时,往往会勾起人们想进一步追查历史真象的冲动。
一旦对历史产生兴趣,就可以比较有系统地去砧研一些课题,由点到面,先广后专。从历史小说,到专题论文乃至大部头史著,一手资料,原始档案等,一步步地深入探讨。
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在融汇贯通,在于“悟”字,终臻历史哲学。读历史就是读人性。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教训,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复辙。其实,所有事件,小至个人際遇,大至国家大事,只要熟读历史,往往可以找到相应案例,因时制宜,寻找解决方案。
历史虽然不能重演,但会有惊人相似之处,有些事件还可以以因果报应加以诠释。
以《宋史》为例。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大都怀疑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实是被谋杀的。
《宋史》中“烛影搖红、斧声凿凿“的幕后凶手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弑兄后继位为宋太宗,灭南唐后又强奸李后主的小周后。兹后他通过一系列手段,逼害自己的弟弟、两个侄儿(赵匡胤的儿子),最后让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此后,整个北宋168年九个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外,其余的皇帝全是宋太宗赵光义和他的子孙直至北宋为金所灭。
北宋灭亡,徽钦二宗及诸多后宫嫔妃为金兵所掳,他们都是赵光义和他的子孙后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所以元朝人就有这样的慷槪:”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禁园红紫满龙堆,盖以靖康为报也”,大意是说当年赵光义强幸小周后及种种罪孽,就在其后世子孙身上得到报应。
北宋亡国后,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史称南宋。而南宋152年九个皇帝,除了宋高宗赵构是赵光义一脉之外,其他人全部是赵匡胤的后代。因为宋高宗无后,自己当时在世的兄弟和侄辈又都被俘到金国去了,赵光义一脉在赵构辞世后无人可继承皇位,因此在南宋,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了。这是因果轮回。
读史从长时间,远距离看到因果报应的例子甚多。历史上的案例,作为个人的一种修行,可以洗滌心灵,令人产生敬畏之心,让历史学习进入另一境界。
再举一例,我们读《明史》,往往谴责万历皇帝,因为他懒惰,竟然28年不上朝(上班)。史学家一向认为明朝之亡,亡于万历。
1957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被发掘后,其头骨被送到北京口腔医学院进行初步鉴定,发现万历患有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中科院研究人员从骨骼测定,万历身高1.64米,驼背,右腿明显比左腿短,这说明万历皇帝生前,患有严重的足疾。此前,史学家分析,认为万历皇帝因国本之争,与大臣们怄气,才不上朝。如今复原了尸骨才知道,万历皇帝这样的身体条件,严重妨碍他出席各项活动,或许是因此,才背负上了怠政的恶名。
历史真相,有时扑朔迷离,不易理顺。要了解真相,除了必须了解大历史背景外,更应注重细节,结合现实情况,以逻辑思维探索人物心理活动。这正是训练人们思考与分析能力,可以作为处世之道与生活哲学。
历史学习,小至个人修养、人生哲理,大至时事问题、世界格局,都能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已被世界各国奉为真理。这句话也无疑在告诫人要时刻牢记历史,牢记先贤筚路蓝缕,艰辛建立家国的汗马功劳。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原文 -
就在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揭晓的一星期前,一名13岁的少女于2019年11月22日在屯门法院少年庭被控,少女当庭认罪。事缘该少女曾于是年9月在屯门大会堂外参与焚烧国旗,故被控侮辱国旗罪。庭上,法官了解到这名少女的中国历史科目成绩不及格,于是告诫她要多读中国历史,了解国旗意义。
这段很不抢眼的报导,引起我的兴趣。历史的力量竟然这么大, 不懂历史可能导致惹官非的严重后果,始料不及!历史是否真的如此魅力无限?历史既然如此重要,在现实中,学习历史的情况又是如何?
事实上,人们都普遍认为历史是一门不合时宜的学科。记一大堆与现实无关的名字、年代与事件,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在一切讲究高效率的商业经济社会里,学习历史更发𣎴了财。“应该往前看,不要往后看”的口号更是响彻云宵!
这些言论,表面上看似不无道理。之所以导致如此现象,错误不在历史,而是在于学习方法。方法错了,就𣎴能领略其中精髓,不能活学活用,自然就发挥不了历史的功能!正如烹饪一样,再好的美食,烹饪方法不对,也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
那么,什么才是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呢?
笔者以为,学习历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味采用填鸭式,向学生拼命塞入一大堆讯息,以致讯息泛滥成災,对历史产生怨恶!
历史学习是轻松自然,要在潛移默化中吸取营养!这可以先从历史人物、趣味故事、影视资讯、名胜古迹着手,让学习者感觉到历史融于生活之中,无所不在。尤其是影视资讯,这是一种软势力,接触面广,容易被人接受。我们在看包公戏、、大明风华、清宫剧时,往往会勾起人们想进一步追查历史真象的冲动!
一旦对历史产生兴趣,就可以比较有系统地去砧研一些课题,由点到面,先广后专。从历史小说,到专题论文乃至大部头史著,一手资料,原始档案等,一步步地深入探讨。
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在融汇贯通,在于“悟”字,终臻历史哲学。读历史就是读人性。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教训,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复辙。其实,所有事件,小至个人際遇,大至国家大事,只要熟读历史,往往可以找到相应案例,因时制宜,寻找解决方案!
历史虽然不能重演, 但会有惊人相似之处,有些事件还可以以因果报应加以诠释!
以《宋史》为例。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大都怀疑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实是被谋杀的。《宋史》中 “烛影搖红、斧声凿凿” 的幕后凶手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弑兄后继位为宋太宗,灭南唐后又强奸李后主的小周后。兹后他通过一系列手段,逼害自己的弟弟、两个侄儿(赵匡胤的儿子),最后让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此后,整个北宋168年9个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外,其余的皇帝全是宋太宗赵光义和他的子孙直至北宋为金所灭。
北宋灭亡,徽钦二宗及诸多后宫嫔妃为金兵所掳,他们都是赵光义和他的子孙后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所以元朝人就有这样的慷槪:”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禁园红紫满龙堆,盖以靖康为报也”!大意是说当年赵光义强幸小周后及种种罪孽,就在其后世子孙身上得到报应。
北宋亡国后,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史称南宋。而南宋152年9个皇帝,除了宋高宗赵构是赵光义一脉之外,其他人全部是赵匡胤的后代。因为宋高宗无后,自己当时在世的兄弟和侄辈又都被俘到金国去了,赵光义一脉在赵构辞世后无人可继承皇位,因此在南宋,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了。这是因果轮回。
上述“靖康之耻”,金兵掳走了包括徽钦二宗在内的3500多人,这些被掳者的遭遇如同炼狱一般,宋徽宗后来病死在五国城,尸体还被熬成了灯油。而那些无辜的女子,更沦为金人的玩物,饱受凌辱。
不过天理昭昭,一百多年后,金国也迎来了灭亡的一天。当时除了大金皇帝逃亡外(最终自杀),其他人全都成为俘虏。金国王室,无论是近支皇族还是远支,都被蒙古人灭绝,下场比 “靖康之耻” 要凄惨的多。
虽然金朝灭亡的惨烈让人不忍,但这也是报应不爽。在蒙古人尚未崛起之前,金国就虐待、残杀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先祖就是死于金人之手,所以蒙古人对待金国皇族才如此残忍。
读史从长时间,远距离看到因果报应的例子甚多。历史上的案例,作为个人的一种修行,可以洗滌心灵,令人产生敬畏之心,让历史学习进入另一境界!
再举一例!我们读《明史》,往往谴责万历皇帝,因为他懒惰,竟然28年不上朝(上班)。史学家一向认为明朝之亡,亡于万历。
1957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被发掘后,其头骨被送到北京口腔医学院进行初步鉴定,发现万历患有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中科院研究人员从骨骼测定,万历身高1.64米,驼背,右腿明显比左腿短,这说明万历皇帝生前,患有严重的足疾。此前,史学家分析,认为万历皇帝因国本之争,与大臣们怄气,才不上朝,如今复原了尸骨才知道,万历皇帝这样的身体条件,严重妨碍他出席各项活动,或许是因此,才背负上了怠政的恶名。
历史真像,有时扑索迷离,不易理顺。要了解真像,除了需要了解大历史背景外,更应注重细节,结合现实情况,以逻辑思维探索人物心理活动。这正是训练人们思考与分析能力,可以作为处世之道与生活哲学!
历史学习,小至个人修养、人生哲理,大至时事问题、世界格局,都能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已被世界各国奉为真理。这句话也无疑在告诫人要时刻牢记历史,牢记先贤蓽蕗蓝缕,艰辛建立家国的汗马功劳!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历史与现实
柯木林
就在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揭晓的一星期前,一名13岁的少女于2019年11月22日在屯门法院少年庭被控,少女当庭认罪。事缘该少女曾于是年9月在屯门大会堂外参与焚烧国旗,故被控侮辱国旗罪。庭上,法官了解到这名少女的中国历史科目成绩不及格,于是告诫她要多读中国历史,了解国旗意义。
这段很不抢眼的报导,引起我的兴趣。历史的力量竟然这么大, 不懂历史可能导致惹官非的严重后果,始料不及!历史是否真的如此魅力无限?历史既然如此重要,在现实中,学习历史的情况又是如何?
事实上,人们都普遍认为历史是一门不合时宜的学科。记一大堆与现实无关的名字、年代与事件,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在一切讲究高效率的商业经济社会里,学习历史更发𣎴了财。“应该往前看,不要往后看”的口号更是响彻云宵!
这些言论,表面上看似不无道理。之所以导致如此现象,错误不在历史,而是在于学习方法。方法错了,就𣎴能领略其中精髓,不能活学活用,自然就发挥不了历史的功能!正如烹饪一样,再好的美食,烹饪方法不对,也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
那么,什么才是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呢?
笔者以为,学习历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味采用填鸭式,向学生拼命塞入一大堆讯息,以致讯息泛滥成災,对历史产生怨恶!
历史学习是轻松自然,要在潛移默化中吸取营养!这可以先从历史人物、趣味故事、影视资讯、名胜古迹着手,让学习者感觉到历史融于生活之中,无所不在。尤其是影视资讯,这是一种软势力,接触面广,容易被人接受。我们在看包公戏、、大明风华、清宫剧时,往往会勾起人们想进一步追查历史真象的冲动!
一旦对历史产生兴趣,就可以比较有系统地去砧研一些课题,由点到面,先广后专。从历史小说,到专题论文乃至大部头史著,一手资料,原始档案等,一步步地深入探讨。
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在融汇贯通,在于“悟”字,终臻历史哲学。读历史就是读人性。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教训,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复辙。其实,所有事件,小至个人際遇,大至国家大事,只要熟读历史,往往可以找到相应案例,因时制宜,寻找解决方案!
历史虽然不能重演, 但会有惊人相似之处,有些事件还可以以因果报应加以诠释!
以《宋史》为例。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大都怀疑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实是被谋杀的。《宋史》中 “烛影搖红、斧声凿凿” 的幕后凶手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弑兄后继位为宋太宗,灭南唐后又强奸李后主的小周后。兹后他通过一系列手段,逼害自己的弟弟、两个侄儿(赵匡胤的儿子),最后让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此后,整个北宋168年9个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外,其余的皇帝全是宋太宗赵光义和他的子孙直至北宋为金所灭。
北宋灭亡,徽钦二宗及诸多后宫嫔妃为金兵所掳,他们都是赵光义和他的子孙后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所以元朝人就有这样的慷槪:”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禁园红紫满龙堆,盖以靖康为报也”!大意是说当年赵光义强幸小周后及种种罪孽,就在其后世子孙身上得到报应。
北宋亡国后,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史称南宋。而南宋152年9个皇帝,除了宋高宗赵构是赵光义一脉之外,其他人全部是赵匡胤的后代。因为宋高宗无后,自己当时在世的兄弟和侄辈又都被俘到金国去了,赵光义一脉在赵构辞世后无人可继承皇位,因此在南宋,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了。这是因果轮回。
上述“靖康之耻”,金兵掳走了包括徽钦二宗在内的3500多人,这些被掳者的遭遇如同炼狱一般,宋徽宗后来病死在五国城,尸体还被熬成了灯油。而那些无辜的女子,更沦为金人的玩物,饱受凌辱。
不过天理昭昭,一百多年后,金国也迎来了灭亡的一天。当时除了大金皇帝逃亡外(最终自杀),其他人全都成为俘虏。金国王室,无论是近支皇族还是远支,都被蒙古人灭绝,下场比 “靖康之耻” 要凄惨的多。
虽然金朝灭亡的惨烈让人不忍,但这也是报应不爽。在蒙古人尚未崛起之前,金国就虐待、残杀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先祖就是死于金人之手,所以蒙古人对待金国皇族才如此残忍。
读史从长时间,远距离看到因果报应的例子甚多。历史上的案例,作为个人的一种修行,可以洗滌心灵,令人产生敬畏之心,让历史学习进入另一境界!
再举一例!我们读《明史》,往往谴责万历皇帝,因为他懒惰,竟然28年不上朝(上班)。史学家一向认为明朝之亡,亡于万历。
1957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被发掘后,其头骨被送到北京口腔医学院进行初步鉴定,发现万历患有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中科院研究人员从骨骼测定,万历身高1.64米,驼背,右腿明显比左腿短,这说明万历皇帝生前,患有严重的足疾。此前,史学家分析,认为万历皇帝因国本之争,与大臣们怄气,才不上朝,如今复原了尸骨才知道,万历皇帝这样的身体条件,严重妨碍他出席各项活动,或许是因此,才背负上了怠政的恶名。
历史真像,有时扑索迷离,不易理顺。要了解真像,除了需要了解大历史背景外,更应注重细节,结合现实情况,以逻辑思维探索人物心理活动。这正是训练人们思考与分析能力,可以作为处世之道与生活哲学!
历史学习,小至个人修养、人生哲理,大至时事问题、世界格局,都能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已被世界各国奉为真理。这句话也无疑在告诫人要时刻牢记历史,牢记先贤蓽蕗蓝缕,艰辛建立家国的汗马功劳!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联合早报》- 被饿死的帝王 (2020-04-23)
https://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200423-1047704
帝王位高权重,当然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中国历史上仍有四位帝王被活活饿死。
帝王乃九五至尊,一国之首,位高权重,当然不愁吃不愁穿。然而,中国历史上竟然有帝王被活活饿死的记载,令人深感不可思议。据我所知,就有四位帝王因为犯了严重过错,落得如此悲惨下场。
这四位帝王有一些共同点,年轻时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后来犯下忠言逆耳,用人不当,自掘坟墓,自取其咎,甚为可惜。
1. 误用小人的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前716-643),雄才大略,因为有管仲为相,辅助大业,使各诸侯国唯他马首是瞻,奉为春秋五霸之首。
后来管仲病重,临终时曾和齐桓公商讨,分析可否任用此三人——易牙、竖刁、开方——治国。管仲认为,此三人曾做过有悖常理之事,忠告桓公切勿任用他们。可惜,齐桓公晚年糊涂,安于享乐。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不理管仲的劝告,还是起用这三人。
后来齐桓公病重,齐国五位公子忙着争立太子,易牙、竖刁等人趁机作乱,将重病的齐桓公软禁,在宫外四周筑起围墙,断绝主公饮食,活活让他饿死病床。
齐桓公的尸体没人收殓,尸体开始腐烂,停放67天后,尸体蛆虫遍地,爬出门外,才被发觉已死去多时。
2. 废长立幼的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国君赵武灵王(前340-295) 是历史上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国君,以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应付四周的敌国而使赵国强大。
所谓“胡服骑射”是为了赵国在中原发展,和往北广袤的胡地拓展,从而扩大赵国国土;放弃原来宽袍大袖的中原汉人服装,改穿胡人服装,适应射骑,增强战斗力,也争取周围胡人对赵人的认同感,使胡人归顺赵国,从而消灭毗邻中山国,使赵国南北领土能连成一片。同时淘汰战车,招募骑兵,改习骑马射箭攻打胡地,辟地千里。
可惜,赵武灵王犯了很大的过错——废长立幼,对册立太子存有私心和偏袒。公元前299年,还在盛年的他突然废掉早已是太子的大儿子赵章,让小儿子赵何替上。废嫡立幼所造成的祸端,历史已有无数记載。
为此公子章及亲信田不礼密谋发动叛乱。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赵何与赵章朝会过后,同往沙丘(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的行宫游玩。在沙丘,他们也各有一处宫殿。
武灵王叔父公子成、重臣李兑知悉将有叛变,从国都带兵赶来。公子章逃入武灵王的沙丘宫,救兵唯有包围沙丘宫,擒获公子章一伙人,将公子章处死。
根据赵国的国法,以兵围王宫者要灭族。公子成和李兑既然犯了法,难逃灭族下场;他们索性继续包围王宫,赶出宫中所有的人,留下武灵王一人。武灵王被包围宫内长达三个月,得不到饮食,只能掏雀窝捉幼雀生食充饥,结果饿死在沙丘宫中。赵国虽安定下来,但国力因这次内乱受到严重损害。
3. 不战而降齐王田建
秦国先后灭掉战国七雄中的其他五国(韩赵魏燕楚),只剩下齐国。
齐国拥有上千里的土地,以及数十万的雄兵,国力强大。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灭掉燕国后,率军南下攻打齐国。
秦国派使臣到齐国招降,列出条件,只要国君齐王田建(前280-221)愿意投降,秦国可以封他为君。看到其他五国国君灭国后被杀或被俘虏的下场。为了不落得同样悲惨下场,齐王田建决定投降。就这样,秦国不费一兵一卒接收齐国。随后齐王随使臣前往秦国国都咸阳,秦始皇遵守诺言,封给齐王500里范围的土地叫共地(今河南辉县)。
但齐王万万没想到,秦始皇跟着派兵围住封地,断绝他所有粮食供应,就这样齐王田建被活活饿死。他本人也成为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一国国君,不战而降把国家拱手让人,最后被活活饿死。
4. 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420-581)传入中国,梁武帝萧衍(464-549)就是佛教虔诚信徒,人称“皇帝菩萨”。
萧衍曾是南齐大司马,有勇有谋,文韬武略,年少有为,立下赫赫大功。公元502年,南齐皇帝禅位给萧衍,登基为梁朝皇帝,时年38。称帝以来他雄才大略,使到梁朝维持40多年的繁荣。
晚年萧衍笃信佛教,对佛教极度痴迷,他定佛教为国教,投入重金资助佛教事务,广建寺庙,诗人杜牧《江南春》有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还四度跑去寺庙当和尚,做寺奴。这种乖僻行为,害得大臣们到处筹资,花了四万亿为他赎身,弄得国库空虚。
梁武帝不顾人民福祉,国家安危,万事不管,对奸诈之臣一味姑息纵容;他弟弟萧宏敛财三亿万,也不追究,与自己的女儿通奸也不管,还擢升官职;他侄儿萧正德叛敌投靠北魏,也赦免了他。他一步一步地给自己挖坟墓。
深受佛教影响的梁武帝,除了彻底素食,不沾酒肉,40多年不近女色,甚至下旨要求全国的人民也和他一样做。可说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难怪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梁武帝恰如鸦片成瘾,中毒太深。
一如齐桓公一样,梁武帝也是犯了错用人才之过,导致灭亡。
公元547年,东魏朝大将侯景前来投降。梁武帝独排众议,不听劝阻,接受侯景归附,授他兵权。不久侯景举兵反叛,一举攻破南梁都城建康,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困住,不许任何人接近,也不给任何食物,据说被困时仍然念经诵佛,斋戒不辍,但什么都没得吃,便被活活饿死,下场可谓凄惨。
萧衍的死归根结底就是死于自己的信仰,死于盲目信仰佛教,怪不得别人。
今日头条 - 为何刘邦一定要杀掉韩信?八百多年后,唐太宗说出了完美的答案
https://www.toutiao.com/i6779500202421125645/
今日头条 - “烛影斧声”并非阴谋,而是权力斗争之下的产物
https://www.toutiao.com/i6781037626217464331
《联合早报》- 日本天皇弟弟文仁亲王被立为皇嗣 (2020-11-09)
(东京共同电)日本皇室昨天举行“立皇嗣之礼”仪式,现任天皇德仁的弟弟、秋筱宫亲王文仁正式成为日本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德仁天皇在皇太子时期的“立太子之礼”于1991年2月举行,而“立皇嗣之礼”则是日本宪政史上首次。日本皇室原本计划在4月举行“立皇嗣之礼”,但受冠病疫情蔓延影响而延期。
整个仪式的核心“立皇嗣宣明之仪”昨天上午在皇宫宫殿“松之间”举行。德仁天皇身着只有天皇才能穿的古式装束“黄栌染袍”,宣布称“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向国内外广泛宣告文仁亲王(秋筱宫)成为皇嗣”。
身穿“黄丹袍”的秋筱宫称,“承蒙举行立皇嗣宣明之仪,不胜惶恐”,并表示,“深感作为皇嗣的职责,将尽到责任”。盛装的纪子妃站立在旁边。
之后日本首相菅义伟发表了表示祝贺的“寿词”,提及秋筱宫致力于访问灾区及国际友好等,并称“立皇嗣之礼的举行令举国欢欣”。
参加仪式的除了成年皇族之外,还有三权之长和地方政府代表、外交使团长等共46人。
日本皇室当初计划招待约350人,但为防止冠病疫情扩大,最后只邀请50人出席仪式。除了德仁天皇夫妇和秋筱宫夫妇等之外,出席者均戴着口罩。
原计划中的庆祝宴会“宫中飨宴之仪”及公众签名簿被取消。
“靖康之耻”有多惨?皇帝生母一天“接客”百余人,公主还被公开叫卖!
https://mp.weixin.qq.com/s/Sn2u0ETv78V0I9UZ717MxQ
赵构活了81岁,为什么56岁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原因很现实
“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妃嫔上衣全脱、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story20221008-1320698
秦制两千年:走不出的历史循环
https://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200423-1047704
帝王位高权重,当然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中国历史上仍有四位帝王被活活饿死。
帝王乃九五至尊,一国之首,位高权重,当然不愁吃不愁穿。然而,中国历史上竟然有帝王被活活饿死的记载,令人深感不可思议。据我所知,就有四位帝王因为犯了严重过错,落得如此悲惨下场。
这四位帝王有一些共同点,年轻时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后来犯下忠言逆耳,用人不当,自掘坟墓,自取其咎,甚为可惜。
1. 误用小人的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前716-643),雄才大略,因为有管仲为相,辅助大业,使各诸侯国唯他马首是瞻,奉为春秋五霸之首。
后来管仲病重,临终时曾和齐桓公商讨,分析可否任用此三人——易牙、竖刁、开方——治国。管仲认为,此三人曾做过有悖常理之事,忠告桓公切勿任用他们。可惜,齐桓公晚年糊涂,安于享乐。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不理管仲的劝告,还是起用这三人。
后来齐桓公病重,齐国五位公子忙着争立太子,易牙、竖刁等人趁机作乱,将重病的齐桓公软禁,在宫外四周筑起围墙,断绝主公饮食,活活让他饿死病床。
齐桓公的尸体没人收殓,尸体开始腐烂,停放67天后,尸体蛆虫遍地,爬出门外,才被发觉已死去多时。
2. 废长立幼的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国君赵武灵王(前340-295) 是历史上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国君,以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应付四周的敌国而使赵国强大。
所谓“胡服骑射”是为了赵国在中原发展,和往北广袤的胡地拓展,从而扩大赵国国土;放弃原来宽袍大袖的中原汉人服装,改穿胡人服装,适应射骑,增强战斗力,也争取周围胡人对赵人的认同感,使胡人归顺赵国,从而消灭毗邻中山国,使赵国南北领土能连成一片。同时淘汰战车,招募骑兵,改习骑马射箭攻打胡地,辟地千里。
可惜,赵武灵王犯了很大的过错——废长立幼,对册立太子存有私心和偏袒。公元前299年,还在盛年的他突然废掉早已是太子的大儿子赵章,让小儿子赵何替上。废嫡立幼所造成的祸端,历史已有无数记載。
为此公子章及亲信田不礼密谋发动叛乱。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赵何与赵章朝会过后,同往沙丘(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的行宫游玩。在沙丘,他们也各有一处宫殿。
武灵王叔父公子成、重臣李兑知悉将有叛变,从国都带兵赶来。公子章逃入武灵王的沙丘宫,救兵唯有包围沙丘宫,擒获公子章一伙人,将公子章处死。
根据赵国的国法,以兵围王宫者要灭族。公子成和李兑既然犯了法,难逃灭族下场;他们索性继续包围王宫,赶出宫中所有的人,留下武灵王一人。武灵王被包围宫内长达三个月,得不到饮食,只能掏雀窝捉幼雀生食充饥,结果饿死在沙丘宫中。赵国虽安定下来,但国力因这次内乱受到严重损害。
3. 不战而降齐王田建
秦国先后灭掉战国七雄中的其他五国(韩赵魏燕楚),只剩下齐国。
齐国拥有上千里的土地,以及数十万的雄兵,国力强大。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灭掉燕国后,率军南下攻打齐国。
秦国派使臣到齐国招降,列出条件,只要国君齐王田建(前280-221)愿意投降,秦国可以封他为君。看到其他五国国君灭国后被杀或被俘虏的下场。为了不落得同样悲惨下场,齐王田建决定投降。就这样,秦国不费一兵一卒接收齐国。随后齐王随使臣前往秦国国都咸阳,秦始皇遵守诺言,封给齐王500里范围的土地叫共地(今河南辉县)。
但齐王万万没想到,秦始皇跟着派兵围住封地,断绝他所有粮食供应,就这样齐王田建被活活饿死。他本人也成为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一国国君,不战而降把国家拱手让人,最后被活活饿死。
4. 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420-581)传入中国,梁武帝萧衍(464-549)就是佛教虔诚信徒,人称“皇帝菩萨”。
萧衍曾是南齐大司马,有勇有谋,文韬武略,年少有为,立下赫赫大功。公元502年,南齐皇帝禅位给萧衍,登基为梁朝皇帝,时年38。称帝以来他雄才大略,使到梁朝维持40多年的繁荣。
晚年萧衍笃信佛教,对佛教极度痴迷,他定佛教为国教,投入重金资助佛教事务,广建寺庙,诗人杜牧《江南春》有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还四度跑去寺庙当和尚,做寺奴。这种乖僻行为,害得大臣们到处筹资,花了四万亿为他赎身,弄得国库空虚。
梁武帝不顾人民福祉,国家安危,万事不管,对奸诈之臣一味姑息纵容;他弟弟萧宏敛财三亿万,也不追究,与自己的女儿通奸也不管,还擢升官职;他侄儿萧正德叛敌投靠北魏,也赦免了他。他一步一步地给自己挖坟墓。
深受佛教影响的梁武帝,除了彻底素食,不沾酒肉,40多年不近女色,甚至下旨要求全国的人民也和他一样做。可说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难怪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梁武帝恰如鸦片成瘾,中毒太深。
一如齐桓公一样,梁武帝也是犯了错用人才之过,导致灭亡。
公元547年,东魏朝大将侯景前来投降。梁武帝独排众议,不听劝阻,接受侯景归附,授他兵权。不久侯景举兵反叛,一举攻破南梁都城建康,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困住,不许任何人接近,也不给任何食物,据说被困时仍然念经诵佛,斋戒不辍,但什么都没得吃,便被活活饿死,下场可谓凄惨。
萧衍的死归根结底就是死于自己的信仰,死于盲目信仰佛教,怪不得别人。
今日头条 - 为何刘邦一定要杀掉韩信?八百多年后,唐太宗说出了完美的答案
https://www.toutiao.com/i6779500202421125645/
今日头条 - “烛影斧声”并非阴谋,而是权力斗争之下的产物
https://www.toutiao.com/i6781037626217464331
周舆丨盛世北宋竟因外交失误而突然脆断?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jI1NjYzOA==&mid=2247484469&idx=1&sn=e1b72da27b1ba260bb15a2e9ce42742d&chksm=e87277a4df05feb2d3968794f2dd6f4b79410115bf039b1528a4ee935ce3bb517ef4e6127825&mpshare=1&scene=1&srcid=0724xqTzMYaMs3alFEvVUArN&sharer_sharetime=1595599780339&sharer_shareid=77db0320230a57ca9766f7f168e64427&key=c6895a4a7d7f12ef5bb2afa275846fc9f7423056a8f7cf04099083cb3a2d395acf31be6f9ad8cae7e0c09d812382b67c695527133562db35b32088787865d66aaf8bee7b09d217be63d0a0a9f91bd54d&ascene=1&uin=OTgzODQ3ODY0&devicetype=Windows+10+x64&version=62090529&lang=en&exportkey=AhPEME1FF0JZB4DvTFFhdAM%3D&pass_ticket=bq5vi7NXU%2FU58h9%2BDC8ivGRQdj%2FgTZLMOlX1BHosIDSGd5e0%2FSxhwhLLb7GCh3yJ
《联合早报》- 日本天皇弟弟文仁亲王被立为皇嗣 (2020-11-09)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international/story20201109-1099464
德仁天皇在皇太子时期的“立太子之礼”于1991年2月举行,而“立皇嗣之礼”则是日本宪政史上首次。日本皇室原本计划在4月举行“立皇嗣之礼”,但受冠病疫情蔓延影响而延期。
整个仪式的核心“立皇嗣宣明之仪”昨天上午在皇宫宫殿“松之间”举行。德仁天皇身着只有天皇才能穿的古式装束“黄栌染袍”,宣布称“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向国内外广泛宣告文仁亲王(秋筱宫)成为皇嗣”。
身穿“黄丹袍”的秋筱宫称,“承蒙举行立皇嗣宣明之仪,不胜惶恐”,并表示,“深感作为皇嗣的职责,将尽到责任”。盛装的纪子妃站立在旁边。
之后日本首相菅义伟发表了表示祝贺的“寿词”,提及秋筱宫致力于访问灾区及国际友好等,并称“立皇嗣之礼的举行令举国欢欣”。
参加仪式的除了成年皇族之外,还有三权之长和地方政府代表、外交使团长等共46人。
日本皇室当初计划招待约350人,但为防止冠病疫情扩大,最后只邀请50人出席仪式。除了德仁天皇夫妇和秋筱宫夫妇等之外,出席者均戴着口罩。
原计划中的庆祝宴会“宫中飨宴之仪”及公众签名簿被取消。
《联合晚报》- 天皇德仁弟弟成为 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2020-11-09)
“靖康之耻”有多惨?皇帝生母一天“接客”百余人,公主还被公开叫卖!
https://mp.weixin.qq.com/s/Sn2u0ETv78V0I9UZ717MxQ
赵构活了81岁,为什么56岁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原因很现实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627820504361804273%22%7D&n_type=-1&p_from=-1
清朝一县令,意外送错三百两银子,八年后连升三级,官至总督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846812099135282186%22%7D&n_type=-1&p_from=-1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90799144531068911%22%7D&n_type=-1&p_from=-1
给地主刘德放牛的朱元璋,当上皇帝衣锦还乡后,刘德怎么样了?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427996042740794047%22%7D&n_type=-1&p_from=-1
盘点一下宋朝皇帝的子嗣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596682736172354085%22%7D&n_type=-1&p_from=-1
“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妃嫔上衣全脱、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3161148308&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102681477332841385%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吴棠与望三益斋文化
https://mp.weixin.qq.com/s/yiRFNh4UZKrXq67JKR-W6g
吴建树:梁武帝北伐对今天俄乌战争的启示
https://mp.weixin.qq.com/s/MXK1uIa5ddAOP4qqbMFZtg
袁崇焕凌迟被杀,贴身侍卫发3条毒誓,迄今后人18代已执行392年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1159713152&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jOvCugif2u0Gi-tg0uSwi_aJHalaa2uP_uBqtY8tSa0gaHua_a2faY8sSar1fQRwJPH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630660031732288795%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为何余桂元要把岳飞和文天祥赶出历史教材?他说了一个荒谬的理由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3954538168&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l8vh8guevtgqPHaMjave8_iNBal3aHihlOvgagaZvugAPSuhYaHbagf51ul09WuTM_E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211998967509873531%22%7D
罗志田:你为什么要读历史
https://mp.weixin.qq.com/s/JAZ9aSCklo_d5hwq8opIgQ
汤因比预言:美国以“暴力征伐”而衰朽,中国文明将一统全球
https://mp.weixin.qq.com/s/Ja3a0lopzhWQD4fJfqFmBQ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套完备封建帝王宫殿的蓝本|考古中国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2728083706&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livJigahHugHuHit_avVtlin2aYmaHaKgOSqfl8TSig38HfWYa2Kt08lWMlP8Sud9bH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84081734147394950%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秦始皇后代子孙被找到,这4个姓氏的人都是他后裔,看是哪四个?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1417751509&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0OHfi_a4v8_vi2ij_8BL8lugv8_yivfzliHIflPSv8geuvak0u2_i_ivQa5G83MxbPE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641257226131764439%22%7D
宋太祖赵匡胤凌晨暴毙,宋皇后为何将皇位交给小叔子赵光义?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2422188241&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livJigahHugHuHit_avVtlin2aYmaHaKgOSqfl8TSig38HfWYa2Kt08lWMlP8Sud9bH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035263624876841288%22%7D
刘伯温去长白山掉头就跑,最后惨淡收场,算出什么天机?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663503539&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_uvt8gamval0OSuNgPvNigaCvujAPvaqgaS28l8H-aghaSaM_Ovuigt5SalmiHPLyhE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798648836784520059%22%7D
宋理宗的头颅,被元朝人做成酒具盛酒喝,朱元璋后来怎么做的?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2579442808&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livJigahHugHuHit_avVtlin2aYmaHaKgOSqfl8TSig38HfWYa2Kt08lWMlP8Sud9bH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67128037863411430%22%7D
1990年,外蒙古牧民意外发现一块石刻,专家解读后感叹:汉军威武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_Pvqt0a-2flOavig_uSPi_u5H8gYaS8-jiSY8guCSiKm0qqSB%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63038898355170669%22%7D
《联合早报》- 韩和元:中国是不是发达国家?(2022-10-08)
实在的是,弗里德曼观察到的落后的非洲确实在中国,沙利文观察到的发达的日本甚至美国也确实在中国。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发达与欠发达、繁荣与落后并存、二元的、矛盾的混合体。
据美国之音中文网报道,近日美国国会来自阿拉斯加州的共和党籍参议员沙利文针对基加利协定,提出一项针对中国的修正案,确保中国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在陈述时,沙利文指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正如我所提到的,这一切都是虚假的。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现在甚至将中国视为一个中高收入国家。”最终,修正案于9月21日以96票赞成,0票反对,全票获得通过。
中国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或许恰当的回答是,中国既有发达国家的一面,又有发展中国家的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是,在长期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采用的隔离制度所造成的二元结构,以及由此造成的矛盾性、混合性和落后性。
遗憾的是,这点往往为沙利文们所忽视。这种忽视导致的结果是,误导人们对中国做出错误的判断。譬如,沙利文就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侧面,得出中国已然是发达国家的判断。但这一证据显然不足以证明中国已然迈入发达国家之列。重要依据是,早于1913年,当时刚刚推翻满清统治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也高居世界第二。但我们显然不能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贸然得出当时的中国已是发达国家的结论。同样,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今天的印度GDP高居世界第五,高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就草率认定它已然是发达国家一样。
同样来自美国的乔治·弗里德曼,则从另一个侧面得出与沙利文截然对立的结论。在这位著名军事政治专家看来,中国非但不是什么发达经济体,可以说根本就像最不发达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一样。原因是,在这个国家“6亿家庭日收入不到3美元。4.4亿人口的收入不到6美元。13亿人口中10亿以上过着像非洲一样的贫困生活。”弗里德曼的观点,得到中国官方数据的支持。
早于2020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曾提到,“6亿人每个月人均收入1000元(人民币,下同,约200新元),可以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得到印证。”他进一步指出,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与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万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高于1000元。
对此,我们不能说沙利文是错的,也不能说弗里德曼是正确的。实在的是,弗里德曼观察到的落后的非洲确实在中国,沙利文观察到的发达的日本甚至美国,也确实在中国。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发达与欠发达、繁荣与落后并存、二元的、矛盾的混合体。
也正是这种矛盾所在,在中国既面临世界上最富有的经济体所面对的问题,也面临世界上最不富有的经济体所面对的尚待开发的问题。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而只是根据某个侧面,就将现在的中国定义为发达国家,或是与撒哈拉以南国家相提并论,不是无知,就是误导。
必须特别说明的是,也正是这种矛盾性、二元性、落后性,决定了中国在应对危机时,手中可动用的牌还很多。
以日本为例,在经济上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还是资源储量,都很难与中国相比。其次,其社保体系早已在19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逐步建立健全了。伴随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原来困扰着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诸多问题,如城市与乡村、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二元差异,逐步缩小,包括投资和消费在内的国内市场,已是饱和到无可再投资、刺激了。这也就决定日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很严重,经济发展的外部性较脆弱。
反观中国,不仅有14亿人口,重要的是今天中国的人均GDP还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存在大量改革空间,城乡差异巨大、东西部发展极端失衡、国有民营的二元结构亦趋恶化。
1980年代末期的日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经济体所面对的问题。今天的中国,固然也面对着这一问题,譬如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但同时更面对着如非洲穷国般等待发展的问题。中日两国国情的差异(虽然这种国情是由于政府一手强化的),决定了彼此面对的问题的性质也会不同。对此,我们首先须要辩证认识到的是,这些固然是问题,但何尝不是机遇呢?
就经济的增长而言,中国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院长陈潭教授,曾将其细化和扩展为这样一个模型:G=I[MPT]。在模型中,G为经济增长,I代表制度,M为市场,P为人口,T为技术。陈教授认为,发育完善的市场要素是经济增长核心,人口要素是重点,技术要素是关键;而稳定与良好的制度结构,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正如模型所表明,可以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要素还很多,譬如通过改革来提升I,即进一步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此来提升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又譬如在T上着力……
如果应对得当,哪一件处理好了,都可以让中国的经济再次出现质的飞跃。《淮南子·人间训》里所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将于现实中找到最新、最好的诠释。
(作者是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王昭君真实容貌被复原后,长相一言难尽,看上去还有点眼熟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1547518763&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livJigahHugHuHit_avVtlin2aYmaHaKgOSqfl8TSig38HfWYa2Kt08lWMlP8Sud9bH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182947323571746410%22,%22pushToVideo%22%3A%22newPush%22%7D
中国500年来第一伟人,8句话道尽人生真相!
https://mp.weixin.qq.com/s/CvI_vqRH53ztFiijZGG-Gw
看了这么多苏东坡画像,借助AI技术“顶流网红”原来长这样?
https://mp.weixin.qq.com/s/wKfzeZDx76N_69YXJcLf6Q
五代的江山,靠哭也能得来?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3608903516&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livJigahHugHuHit_avVtlin2aYmaHaKgOSqfl8TSig38HfWYa2Kt08lWMlP8Sud9bH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196486520668158112%22%7D
https://mp.weixin.qq.com/s/dXakcIxBoDPlugCJcZ6CrA
比真迹更“真实” 比真实更真诚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3990548191&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guvW8080Bul8u2aM082a8lux28l08289_8SK8giESt_qavitgOvlfgt0QP5lfQaUyIVmA%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308306655721822263%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201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推出“石渠宝笈特展”,被誉为中国传世名画之首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公开展出。消息传开,观者如潮;在长达一个月的展览期间,从武英殿到太和殿广场,观展的队伍逶迤千米,不少观众为先睹为快,排队多达十个小时,才能如愿以偿观赏几分钟。每天清晨午门一开,就会出现数百人奔跑冲向武英殿展馆的盛大场面,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故宫跑”。
从此“故宫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被人们津津乐道;而《清明上河图》这一艺术瑰宝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受到大众关注。
然而所有观展者期待已久看到的真的是一千多年以前北宋张择端亲笔所画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吗?
是!也不是!因为映入大家眼帘是一张貌似半成品的画作!即作品一部分有色一部分没有色。
难道张择端当初画的就是一幅半成品作品吗?抑或是张择端粗心大意上了一半色另一半忘记上色了?还是——张择端的原作压根就是一幅墨笔画,一幅本来就不准备上色的素色长卷作品?
新发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为素色
“《清明上河图》原作为素色”这个论断是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开封《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会长余辉先生和其恩师薄松年先生以及我先后发现的。
所不同的是:余辉先生在其恩师的指引下做了考证;而我则是在反复临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艺术实践过程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后发现的。
余辉先生的恩师薄松年先生曾在明代孙鑛著《书画跋跋》中看到关于《清明上河图》卷有“初落墨相家,寻入天府,为穆庙所爱,饰以丹青”的记载;余辉先生从此开始了漫长研究和探寻考证,一直追溯到孙鑛《书画跋跋》引文的出处。
隆庆元年(1567),王世贞在朝里讼父王忬冤案: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得知员外郎王振斋藏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便派蓟门总督王忬(王世贞父)去说他,王振斋不肯就范,找名家临摹一幅送给严嵩,装裱过此画的装裱师告知严嵩其假,严嵩以 “欺相之罪”囚禁王振斋,王振斋供出真迹在其舅父陆治处,严嵩从陆治手中夺得真迹,王振斋死在狱中。严嵩为灭口,在嘉靖38年(1559)以“治军失机”罪斩王忬于西市。王世贞因其父曾背负《清明上河图》冤案,十分关注该图入宫后的事情,记录在他的《弇州山人四部续稿》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有真赝本,余俱获寓目。真本人物舟车桥道宫室皆细于发,而绝老劲有力。初落墨相家,寻籍入天府,为穆庙所爱,饰以丹青。”此文后被明朝大臣孙鑛抄录在《书画跋跋》里。嘉靖末年,严嵩父子被废黜抄家,《清明上河图》入内府。次年世宗驾崩,穆宗登基,不喜欢《清明上河图》墨笔风格,便敕令宫廷画师为画染色,宫廷画师染色一半后觉得不如素色淡雅,穆宗亦有同感,急令停工。于是后世所能看到的《清明上河图》卷,呈现出许多人物衣服和物件等并未上色纯白描勾勒和有的地方已经敷色的好像半成品了。
我的发现之旅则充满了艰辛、疑惑甚至苦闷,而苦思不得、一朝豁然的快乐也非亲历者所能体会。
我为什么要临绘《清明上河图》?
众所周知,名画是有保存寿命的,即使再好的修复、揭裱,也无法保证它永恒。而古代书画对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灯光等都很苛刻敏感。一级文物规定展出时间都非常短暂,展出一次就得休息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国宝级文物,更是如此,展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由于好多真迹越来越无法公开展示,临摹复制便成为唯一让文物继续流传的方式。个别精致的临摹作品甚至被称为“第二文物”。但由于手工临摹绘制工序繁琐费时,所以好多古代书画还是靠高科技扫描或高清拍照后,用电脑在宣纸绢布上喷涂。欣赏这类被称为高仿的复制品当然“如见真迹”,但与手工临摹相比,视觉感、触觉感、线条感、笔墨感、清晰度等方面相去甚远,甚至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先生由于工作关系在故宫博物院数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迹,对择端绢本已近千年,每展卷陈损益显常怀远虑,盖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得知我不畏艰难,怀愚公之志要临绘《清明上河图》,非常赞赏并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于是我克服一切困难,三年内,两次通临《清明上河图》,得偿所愿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张择端的名字给了我一把解读他的钥匙
首先是读画,这一点类似书法学习的读帖。
我细心研读此画达一个多月。我当时观看的是高清彩色影印本,发现画作局部着色处略显突兀,有刻意敷色之疑,总不及全部墨笔更具神韵。随后下载原作高清彩图,PS处理为纯灰色后,文人画审美意趣跃然而出。尤其是卷首所绘枯树、河滩及坡石等,欧阳修《鉴画》所谓“萧条淡泊” 之意及“闲和严静趣远”之境更加淋漓尽致。于是一个大胆的猜疑油然而生,张择端为什么要为画作上色?有没有一种可能也许张择端当时就是素墨完成此作的?
带着疑惑和猜测,我进入临绘的第二个阶段。一边临绘一边广泛阅读相关著作。我从没有如此迫切地想要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和我隔了一千多年的古代画家;关于他的生长环境,他的审美,他的思想。因为我知道,所有的答案,一定藏在他的思想和灵魂里。
首先,他的名字给了我一把解读他的钥匙。
藏于故宫博物院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后有金人张著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这是史料中关于张择端唯一的记载。考其名察其字索其地: “择端”出自《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正道”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东武,鲁古地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东武为诸城,沿用至今。生于儒家发源地的张择端及其父辈,与生俱来思想和血液里都浸透了儒家的思想和美学,交友择端、学道取正;顺理成章,孔子提出的“绘事后素”的审美思想想必自然要影响他。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又注“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南怀瑾《论语别裁》解释: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对处于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巅峰且时刻关注国运民生的北宋画家张择端来说,他的作品底色怎么可能是充满艳俗和烟熏火燎的浓墨重彩画呢?更不用说是描述市井生活和汴京生活的风俗画。正如仙女落入凡尘依然是仙女,俗客迈入瑶池却不一定成仙。
就在我对《清明上河图》原作应为素色的猜测越来越自我肯定时,我有幸与余辉先生相识并给我带来一个石破天惊的好消息。2020年底,余辉先生观摩了我的临作,赞赏之余,叮嘱我别上色,并告诉我原画就是素色墨笔。至此,长时间苦苦追寻的结论终于得到印证,也标志着我与余辉先生的研究殊途同归。
临绘《清明上河图》发现的疑点
在我两次通临《清明上河图》期间,好多疑惑不断涌现,有的随着阅读相关著作已逐一解开,但仍有许多疑惑和新的发现,特大致罗列如下,抛砖引玉,与广大爱好者研讨。
1.画幅前后笔法不同,个人以为有两种可能:
A.张择端边学画边创作;B.可能是一个团队集体完成。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载郭忠恕让王士元补画:“而忠恕于人物,不深留意,往往自为屋木,假士元为人物于中,以成全美。”同书又记载师法卫贤的何遇“善画宫室池阁,……其间人物则假手于人”。描绘如此丰富多彩的画面,精心刻画众多的人物及建筑物,一人之力确实难以驾驭。
2.孙羊店前大胡子为说书者,不太可靠。从外貌上看,大胡子有《风尘三侠》中虬髯客的影子,不像是满腹经纶的说书人,更像是江湖人士,突遭事故,甚至有杨志卖刀砍人后被围观的相似情节。《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由此推断,说书者及听众,应该是在棚下进行,说书者或席地而坐或手执道具。倒是画中再往右临近河流处地上坐着的卖药老人,更像是边卖药边说书;而每场说书起码要一两个时辰,长时间围在孙羊店门口,严重影响孙羊店生意,人家也肯定不会同意的。
3.卷尾有一书生独坐阁楼,冥思苦想,大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结合我对张择端心境的揣摩,怀疑这是张择端的自画像。从构图及画中人姿势与面相解读:居于解命店(画中人的左侧绘制了一群书生围着一位老者解命,并刻意挂着解命招牌)旁而不解命,同为书生模样,却不同流合污,不信命运安排。可以想象到张择端特立独行,甚至有点桀骜不驯。纵览好多名画,将自己巧妙地隐藏在画中某个角落的现象非常多,如拉斐尔《雅典学院》、伦勃朗《夜巡》、张大千《文会图》、徐悲鸿《田横五百士》等。
4.通过两次临绘的实践,我认为张择端要完成《清明上河图》,从构思到封笔,需要在艺术上解决如何表现宏大的场景、精致的界画和微小的人物等技法以及诸多画科难题,全部完工,至少应该在四五年,而有的学者认为两三年便能完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5.大部分人都知道虹桥一段是全画的高潮部分,但从画画的角度讲,难度最大的是从右向左进入河流部分的三船相叠及虹桥左侧的牌楼木架。
6.通过通临时对各种物件大小错综交叠关系的仔细分析,此画应该是从左向右绘制的,最左边上下两三株树几乎重叠,从构图上讲,可视为封笔之意。从而可以推测,《清明上河图》是完整的。
以上疑惑和发现仅为一家之言,而且随着以后的继续研究,还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希望有兴趣的朋友通过个人微信号jmdygzs和我互动、探讨。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画家给自己的一个考试
我是在闫振堂先生的鼓励下,怀着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本着学习、继承传统的态度开始临绘《清明上河图》的。这也跟我始终奉行的“取法乎上”的学习方法有直接关系,同时以锲而不舍的实战精神来鼓励孩子们奋发图强、不畏艰难。
也许张择端当时受绢尺限制,才画在25厘米高的绢上,这严重影响观赏者仔细辨识画面。所以我在临绘时,纵横皆放大了原作的一倍。余辉先生为我的临作题跋:“……广原作纵横一倍。线条生动,浓淡相宜。……兼细微繁琐处皆清晰可辨,较览原作更醒目。……后人临者更有以浓墨重彩现之,甚失原作笔墨素雅之气。今观秀嶷之作,如睹张择端之原本……”跋文中“兼细微繁琐处皆清晰可辨,较览原作更醒目”正是我纵横皆放大一倍后产生的视觉效果,“如睹张择端之原本”即余辉先生初次见我时所谓的一直想看到原画当时素色墨笔的风采。
台湾学者蒋勋先生在《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演讲中讲道:“《清明上河图》便成每个画家给自己的一个考试,能不能在有生之年临摹一次,大概就是拿博士了,因为这张画你能够临一次就是不得了。”蒋先生演讲虽稍有戏言成分,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在内。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集大成者。在临绘过程中,既能学会宏观把握广阔场景和精细刻画具体情节的技巧,又能融会贯通多种画科的技艺(界画、白描、水墨、渲染、皴擦等)和各种实物的写实能力(街道、舟桥、寒林、坡石、流水、牲口、人物等),而这些还仅仅是一个擅长展示宏大场景画家的基本要素。如何将广泛博取的艺术组合能力、将前人各类画科之所长有选择地融汇于方寸并有所创新,糅入清雅蕴藉的文人气息,避免堕入俗匠之趣,这才是我更进一步的收获。在此也建议广大美术爱好者,可以完整临摹一遍《清明上河图》,确实受益匪浅,其乐无穷。
结语
古今中外名画浩如烟海,但至今没有一幅作品能像《清明上河图》不断出现竞相效仿摹制的高潮。临本、摹本、仿本、抚本、异本、别本,甚至伪本、赝本层出不穷。这些版本虽不能与真迹相提并论,却因为记录下了各自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成了“稀世珍品”,甚至是“无价之宝”。戴立强先生在《异本考述》一文中指出:“传世或文献记载的《清明上河图》异本之多,无任何一件古代绘画可比拟,堪称‘千年奇画’。”
《清明上河图》不同版本的不断出现,明显带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深刻印记,它们就像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一个自带无限光环的大IP,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不断彰显、推广和普及着中华文脉和精神。作为国人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文化输出力度的加大,《清明上河图》必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最贵重的文化财富,最耀眼的文化精品!
我是幸运的,凭一支纤笔,两次通临,为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和张择端真迹一样“真实”的当代二十一世纪版《清明上河图》,并得到许多专家的认可;甚至已经有电影制片人相约,共商如何将《清明上河图》大IP推向大银幕……
我又是幸福的,因为我的真诚,我的梦想不断照进了现实!难道还有比这更令人快乐的事情吗?人生在世,夫复何求?
作者:梁秀嶷,三晋文水人。宋画复制专家,影视编剧作家,开封“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会员。
穆桂英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穆桂英这个人真的存在吗?
https://k.sina.cn/article_6494686510_1831d0d2e00100mcog.html
宾大将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错误,是时候来纠正了”!
https://mp.weixin.qq.com/s/ZBjBwZW1xN8xX01YAnxkzg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佩服朱元璋的帝王心机,别人做不出这事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A2KL0BK0552BGPI.html
赵匡胤根本就没有善待柴荣后人,一切都给外人看的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urlext=%7B%22cuid%22%3A%22_aSnuguE-i_ta2iW_uv48gauva_L8Sf3_avvi_uz2ag-aHuKli2t808sSP5p81POJI7mA%22%7D&rs=803701779&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like_icon_type=2&isBdboxFrom=1&pageType=1&sid_for_share=99125_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477874696158986787%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被诅咒的赵宋皇室:十八位皇帝,仅有四位有后代,其余全部绝嗣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urlext=%7B%22cuid%22%3A%22082DujO32iYj82uAg8-Yu_ukSagzi-uO_uSfijuMvi0SOviKgaSTu_is3ur5iSRCHPtmA%22%7D&rs=1338890521&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like_icon_type=2&isBdboxFrom=1&pageType=1&sid_for_share=99125_3&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45737219611681104%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诸葛亮观人七法:看穿一个人,学会这7句话就够了,值得珍藏学习
https://mp.weixin.qq.com/s/DGWLfR8-5OwFgAMT85oBHQ
“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25条人情世故,记得收藏”
https://mp.weixin.qq.com/s/rS4qA_E0x25UjRsQFo6WzQ?poc_token=HN1FcmejcfzVDVRbgZEcVfI06eCFqtWxcK02XVBp
《孙子兵法》最厉害的9个思维,能解决人生99%的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B4s_3-FqIwqNAsns-0X6A
1、先立后胜思维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译:从前善于作战的人,首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
内功不扎实,外功再华丽也是虚的。
基础不牢固,再好的机会也把握不住。
先把自己准备好,机会自然会来。
2、全胜思维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译:最高明的用兵之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次是破坏敌国的外交关系,再次才是与敌军作战,最下策是攻打城池。)
最高明的胜利是不战而胜。
最完美的解决是双赢。
真正的高手,懂得化敌为友。
3、出其不意思维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译:在敌人没有防备时发起进攻,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行动。)
人生困境往往是因为按常规思维走入死胡同。
换个角度思考,换个方式行动,反而能突破困境。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传统之外找到新的可能。
4、因势利导思维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译:善于作战的人,要靠造势取胜,不苛求于个人。)
逆势而为事倍功半,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不要一味强求,要学会借势而为。
时势造英雄,找准时机比单打独斗更重要。
5、兵无常势思维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译:用兵没有固定的阵势,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固守一种方法是最大的局限。
环境在变,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适应力决定生存力,变通比固执更重要。
6、后发制人思维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译:善于作战的人,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敌人失败的机会。)
稳扎稳打比急于求成更重要。
等待时机比盲目出击更明智。
不败之地就是留有退路,有退路才能进退自如。
7、量力而行思维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译:用兵的原则是,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五倍就进攻,两倍就分兵,相等就能战,少于敌人就撤退,实力不如就回避。)
认清形势比盲目自信更重要。
量力而行比不自量力更理性。
审时度势,该退则退,不是怯懦而是智慧。
8、知彼知己思维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译: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手,打仗就不会有危险。)
很多人只看到别人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短板。
更多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对手的实力。
就像创业,不了解市场需求,不知道竞争对手,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认清自己,认清对手,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谋定后动思维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译:在战争开始前就能在庙堂上计算出胜利的,是因为充分思考;计算出失败的,是因为考虑不周。)
人生重大选择前,要充分思考各种可能性。
贸然行动的人,往往是被情绪驱使。
思考越充分,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不在一招一式的精妙,而在对局势的把握。做人不在一招一式的精明,而在人生的智慧。
诸葛亮:一个人再普通,一定要学会的12个“智谋”
https://mp.weixin.qq.com/s/d9UM2oYfTYx38zFfxZdYpg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诸葛亮的成功离不开对局势的精准把握。
他深谙曹操的强大,了解孙权的潜力,才有《隆中对》的三分天下之策。
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看清自己和环境,认清优势和不足,做事前多一些准备,才不会迷失方向。
知己是理性,知彼是智慧。
【2】. 隐忍韬光,厚积薄发
诸葛亮早年隐居南阳,看似不起眼,却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他用数年的积累换来了“三顾茅庐”的登场。
做人不能急于求成,有时候,懂得等待才是真正的智慧。
人生最重要的,是在沉默中打磨自己,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3】. 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以巧妙的借东风计成就了胜局。
他懂得顺应天时,利用环境的力量助力成功。
做人亦然,懂得顺势而为,抓住关键机会,而不是逆天而行。
用对了力量,事半功倍;用错了方向,只会徒劳无功。
【4】. 广结人脉,礼贤下士
诸葛亮能得徐庶、司马徽的推荐,更能与东吴谈判结盟,这离不开他广交贤才、以诚待人的魅力。
生活中,好的朋友和人脉是最大的财富。
放下自负,学会尊重他人,互助合作,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
【5】.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实施屯田政策,都是为了保障军队的粮草供应。
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先规划好对策。
人生也一样,凡事提前准备,就能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立于不败之地。
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6】. 知进知退,张弛有度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多次北伐中原,但在形势不利时,他懂得退兵自保,而不是鲁莽行事。
人生也需要这种智慧,懂得进退有据,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收手,都是对局势的精准把握。
过度执着,只会让人深陷泥潭。
【7】. 慎言慎行,三思而后
诸葛亮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深知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说话做事之前要三思,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谨慎的态度能让人免于祸患。
人生在世,多一些谨慎,少一些冲动,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8】.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为蜀汉耗尽心力。
他的这份忠诚和责任感令人敬佩。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尽力去承担自己的职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
真正让人尊重的,是你对事的负责与担当。
【9】. 守正出奇,以智取胜
诸葛亮多次用“出奇制胜”打破僵局,比如草船借箭和空城计。
生活中,规则和常规是基础,但偶尔的“出奇”会让你事半功倍。
聪明的人懂得在合适的时候打破常规,用创意和智慧解决问题。
【10】. 化敌为友,和而不同
诸葛亮与孙权结盟,与西南少数民族修好,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慧避免了蜀汉陷入孤立的困局。
现代社会中,合作比对抗更重要。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共赢的可能,才能在复杂的关系中站稳脚跟。
【11】. 看破得失,宠辱不惊
诸葛亮五次北伐未果,却始终坚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他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功名。
人生难免有得有失,但真正的智慧,是学会看轻一时的得失,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宠辱不惊,方能从容前行。
【12】. 修身养性,心怀大局
诸葛亮的《诫子书》言简意赅,却道尽了人生修身的哲理。
他提醒后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做人一定要修炼内心,沉淀自己,同时放眼大局,不计较眼前的小利与纷争。
心有格局,方能行远。
▽
诸葛亮的一生是智慧的代名词,他的智谋为后人铺展了一幅人生的智慧画卷。
他告诉我们,智慧并非天赋,而是后天的修炼与践行。
无论身份高低,每个人都可以在困境中找到方向,在平凡中活出不凡。
关键在于是否懂得借势而行,蓄力而发,是否有心去领悟人情冷暖,看清世事变迁。
人生如棋,局势如何在于谋划;命运如舟,航向如何在于掌舵。
只有内修智慧,外观时局,才能在风雨中坚定前行。
诸葛亮的谋略不是难以企及的高峰,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的生活哲学。
愿君以心为田,以智为耕,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感恩相遇,愿君以关注之名,携手共赏更多智慧的光芒!
被影视剧美化成民族英雄,但他的另一面却是不折不扣的国家罪人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urlext=%7B%22cuid%22%3A%22082DujO32iYj82uAg8-Yu_ukSagzi-uO_uSfijuMvi0SOviKgaSTu_is3ur5iSRCHPtmA%22%7D&rs=3023488845&ruk=nkbo0VRWwWeCxHJ3oVhojw&like_icon_type=2&isBdboxFrom=1&pageType=1&sid_for_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328645056733161818%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为人处世的23条阳谋,没人会教你!
https://mp.weixin.qq.com/s/yKQHCm2gVgUOrMgZjGYXig
《三十六计》图文并茂完整版,值得收藏!
https://mp.weixin.qq.com/s/32V6JLijQtunqJQuuZkElQ
《罗织经》最暴露人性的10句话:句句狠毒,看了脊背发凉。
https://mp.weixin.qq.com/s/tVKCpEeapQSPJcjXye-RYw
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中国历史第一位女状元(图)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5/01-19/6981515.shtml
中国名山古寺楹联,明心见性,蕴藏大智慧,值得收藏
https://mp.weixin.qq.com/s/6jvyO-l4nphslTUbtXB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