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2日星期日

出生小康家庭 非卖菜小贩 新书记载真正陈笃生家族

《联合早报》- 出生小康家庭 非卖菜小贩 新书记载真正陈笃生家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20612-1282056


对于我国开埠先驱陈笃生(1798—1850年),不少新加坡人或许既熟悉又陌生。

大多数人知道陈笃生是大企业家和慈善家,他设立的本地第一家平民医院,就是如今的陈笃生医院。

然而,对于陈笃生个人事迹、他与子孙的致富之路,以及他“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如何在后代身上延续,一般人了解甚少。

即将在下个月发布的新书《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不仅收集和梳理多方面文献,还挖掘新的史料,包括进行田野考察和口述历史访问,力求深入浅出地呈现陈笃生家族的事迹。这本书将以中英文两个版本面市。

本期《实况报道》邀请这本书的三名主编畅谈出版此书的意义,以及他们希望如何借这本书填补历史空白、纠正误区,以及还原并展现陈笃生及其家族更立体及完整的面貌。

2019年6月,陈笃生医院为纪念成立175周年举行义走,主办方安排活动主宾副总理王瑞杰及其他贵宾,从医院珍珠山原址聚集处乘坐巴士,前往新加坡河的义走起点。

陈笃生的玄孙陈继廉和陈柔浩当时也参与活动。陈继廉忆述,那时有一名导游在巴士上介绍陈笃生的生平事迹,却错误频出,包括把在马六甲出生的陈笃生说成是中国出生,他和堂弟几次举手提出善意的纠正。

“当时坐在我们前面的王瑞杰副总理转过头笑说:‘Roney(陈继廉洋名)和John(陈柔浩洋名),你们应该去写一本书’。”

其实,从事业余历史研究的陈继廉当时已在筹划出版一本有关高祖父陈笃生以及家族历史的书籍。这起导游乌龙事件,再加上王瑞杰的鼓励,让他更笃定,要与历史学者携手完成这部家族史的编撰。

三年多后,这部分别有中英版本的《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终于出版,将在7月26日正式发布。王瑞杰应邀担任发布会主宾。

由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的《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记录陈笃生家族五代人的事迹,本地历史研究学者柯木林、林孝胜,以及陈继廉联合担任主编。此书原本计划去年完成,因冠病疫情延至今年出版。

全书分10章五大方面

《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全书分10章。书中内容归纳为五大方面:一、从族谱资料解读陈笃生的祖源;二、陈笃生和父亲陈月中所处的时代背景;三、陈笃生医院的前世今生;四、叙述陈笃生、陈金钟和陈武烈祖孙三代的贡献,以及陈家其他成员的事迹;五、与陈笃生家族有关的古迹遗存,如金钟大厦和陈德源大厦等。

三位主编日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强调,如今出版此书十分合宜。

柯木林(74岁)说,陈笃生在新加坡可谓家喻户晓,但有关他的事迹散见于殖民地档案资料和早年英文报章的零星报道等文献,至今还未有一本完整及具学术性的参考书。

为编辑此书,主编们查阅和梳理散布在各种语文的文献、书籍、杂志及学术论文中的信息,包括泰文和日文,还邀请历史研究者撰写专文。三人在疫情前走访陈笃生在马六甲的出生地和祖籍地中国漳州,为的是查阅典籍,以及寻访历史遗迹和健在的家族长者。

柯木林说,陈笃生对新加坡人来说仿佛是一个符号人物。“很多人或许只知道有一家陈笃生医院,但对陈笃生并不了解。这本书根据各方面的资料,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整理,以通俗的手法呈现出来,把陈笃生的形象具体化,同时也把他的后世家族对华社的贡献,有条不紊地梳理清楚。”

早期关于陈笃生书籍主要以英文撰写

陈继廉(76岁)指出,早期出版的关于陈笃生的书籍,不仅内容有限,也有不准确之处,而且主要以英文撰写。

“我们决定为这本书进行系统的研究,而且除了有英文版,也要有一部以华社读者为对象的华文版。”

目前,本地仍有不少历史书籍形容陈笃生未致富前是一名卖菜小贩。编者希望借此书纠正这种论述。根据他们收集的其中一份史料,陈笃生一家在马六甲有钱蓄奴,家中估计有不到五名工人或家佣,算得上小康。因此,陈笃生来新加坡时相信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另外,陈家多年来收藏了一份陈笃生母亲侯玉娘的遗嘱。陈继廉指出,陈笃生若真的是小贩,他的母亲不大可能有资产立遗嘱。

陈继廉认为,陈笃生是小贩出身的错误说法流传至今,可能是因为陈笃生1850年过世时,英文报讣告指他出身贫寒。

“白手起家的故事或许较吸引人去阅读。但我们要实事求是,陈笃生当时并非贫寒之辈,他是来到新加坡后发迹。但更重要的是,他有悲悯之心,活着的时候就乐善好施、救济贫困。”

曾任新加坡口述历史馆副馆长和新加坡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馆长的林孝胜(80岁),撰写的内容包括陈笃生家族如何开拓企业之路。
《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的编者认为,陈笃生早年从马六甲来到新加坡时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图为陈笃生的玄孙陈继廉出示的家族多年来收藏的一份陈笃生母亲侯玉娘的遗嘱。(唐家鸿摄)

陈笃生与儿子商业版图庞大

他指出,一般人印象中,19世纪的本地华商都是小商人。实际上,陈笃生在1840年代已是大出入口商,拥有商船,业务网络遍布东南亚、欧洲,印度和中国。陈笃生的儿子陈金钟的商业版图更加庞大,尤其是他将泰国大米引入本地及转售外地,让他拥有显著的社会及政治影响力。

这本书于2019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大型项目津贴计划(前称文化遗产项目津贴计划)的资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政策与社区)陈子宇说,文物局支持此书的出版,延续了文物局多年来记录我国先驱人物生平和贡献的工作。

“我们希望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铭记先辈的事迹并且受到启发,效仿先驱为社会和国家贡献一己之力。”

以天福宫团结闽帮赢得华社领导权

陈笃生是我国开埠时期的闽帮领袖,也是新加坡华人中首位被封为太平局绅的商人。他在早年本地社会贤达中,堪称第一位取得华社、商界,以及殖民政府高度肯定的华人领袖。

实际上,陈笃生、陈金钟和陈武烈祖孙三人领导本地福建帮前后约75年,他们不仅关注华社的福利,也对改善社会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1838年至1839年间,陈笃生购买土地并带领闽邦商人筹建天福宫。位于直落亚逸街的天福宫落成后,陈笃生担任大董事,领导福建帮长达10年,直到1850年逝世。

《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在注解中收录台湾学者苏精撰写的《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书中所记载的一件事,描述陈笃生如何与一名伦敦传教士辩论,并且谢绝对方传教。

柯木林说,收录这起事件是要说明陈笃生很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如果他放弃拜祭祖先等民间信仰,改信基督教,当时的华社是难以接受的。陈笃生当时希望以天福宫团结族人,从而获得华社的支持,赢得带领整个华社的领导权。

陈笃生当年不忍看到贫困者病死街头,捐出7000西班牙银元(当时流通的货币),1844年在珍珠山建立贫民医院(今天的陈笃生医院)。医院后来先后迁至实龙岗路和摩绵路现址。《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收集的早年报章资料显示,当时社会问题十分严峻,不少人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苦苦挣扎。陈笃生曾为饿死街头的乞丐捐赠超过1000副棺木。

陈笃生逝世后,天福宫大董事先后由长子陈金钟(1829—1892年)和长曾孙陈武烈(1875—1934年)继任。他们继承陈笃生热心慈善公益的精神,重要贡献包括:陈金钟曾出资扩建和改善贫民医院的设施,以及陈武烈创立道南小学及联合创办新加坡女子学校。
陈笃生的坟墓位于欧南山北麓。陈笃生后人希望当局考虑将这个坟墓列为国家古迹,以纪念他的贡献。图为今年4月清明节期间,陈笃生后人在玄孙陈继廉(右二)带领下,到欧南山的陈笃生墓前扫墓。(档案照片)

与暹罗王室关系密切

另一方面,《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也详细讲述一段较鲜为人知的历史,即陈笃生及其儿孙与暹罗(如今的泰国)王室之间的密切关系。陈笃生当年是暹罗王室驻新加坡的代理,陈金钟后来更受委为暹罗驻新加坡领事。

《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收录了曾任泰国驻美大使的逸他亚(Vitthya Vejjajiva)、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宫田敏之教授,以及林孝胜等学者所撰写的文章,阐述陈家与暹罗王室的特殊关系,以及陈金钟如何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并且靠米业发达。

家族成员3300人 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陈笃生家族自2005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家族聚会,不少出席者会在一幅印有族谱的卷轴上查找自己的名字。图为2014年的陈笃生家族聚会。(陈继廉提供)

陈笃生家族可谓枝繁叶茂,英文族谱收录的名字已有大约3300人,印有族谱的卷轴长达44公尺。这个家族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包括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和泰国等。

陈笃生家族自2005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家族聚会,至今已举办五次,近几次每次大约200人出席。下个月的《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发布会,也是家族的第六次聚会。这场聚会原本计划前年举行,因疫情延后至今。

负责组织这些聚会的陈继廉笑说,他们每次会把在英国印制的族谱卷轴张贴在会场的墙上,让每个成员能查找自己的名字。

“我以前总会对家族成员开玩笑说,最好查查你们的名字有没有在族谱上,否则你们就不该出现在聚会上,大家于是都赶紧去查看。每当我们的家族增添新成员,如有刚出生的宝宝,他们的名字就会记录在族谱中。”

陈继廉说,这些年来他对挖掘家族历史兴趣浓厚。自从2005年举行首场家族聚会,他就开始到福建省漳州陈笃生的祖籍地寻根。加上这次为编撰《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进行的田野调查,他已探访祖籍地四五次。

陈笃生后代未忘祖籍地 发迹后回乡捐钱建庙修路

当初在中国寻根的过程中,陈家辗转发现陈笃生的曾孙陈武烈曾在当地捐钱建庙和修路,建路的石碑刻有陈武烈的名字。这也让他们确定了陈笃生祖籍的确切地点为福建省海澄县仓头村后许社。

“这个发现令我们一家感到很欣慰。这说明陈笃生的后代在新加坡致富后,没有忘记祖籍,还出资为祖籍地修路建庙。”

另一方面,除了叙述陈笃生及其长子陈金钟,以及曾孙陈武烈如何利用自己的财富为民众谋福利,《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也记载陈家其他子孙热心公益的事迹。例如,陈笃生的幼子陈德源、陈德源的长子陈齐贤和幼子陈惟贤(陈继廉的祖父)在资助教育、援助弱势群体,以及发展医疗教育方面的贡献。

陈继廉本身也积极参与公益,包括担任陈笃生医院保健基金计划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负责为无法支付医疗费的病患发放援助。此外,陈家其他成员也慷慨资助各项公益慈善项目,包括捐款给陈笃生医院。



Straits Times - New book reveals little-known facts about Tan Tock Seng and family (2022-06-14)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he-was-thai-kings-beloved-friend-book-reveals-new-details-of-tan-tock-seng-clan


《联合早报》- 王瑞杰:对新移民保持开放态度 我国才能继续蓬勃发展 (2022-07-27)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20727-1296805

  新加坡若要继续蓬勃发展,须对非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保持开放态度,共同谱写新加坡的新篇章。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在星期二(7月26日)出席《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新书推介会及陈笃生家族聚会时强调,像陈笃生一样的许多开埠先驱都曾是移民,并在新加坡扎下了根,他们以坚韧和团结的精神克服了艰巨挑战和严峻条件,造就了现今的新加坡。
  王瑞杰致辞时说:“为了让新加坡继续繁荣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向未必在本地出生和长大,但能为新加坡故事的下一篇章做出贡献的人保持开放的态度。”
  《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由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本地历史研究学者柯木林、林孝胜和陈继廉编撰,记录了与新加坡故事紧密交织的大企业家和慈善家陈笃生及家族五代人的事迹和他们为新加坡所做出的贡献。
  王瑞杰说:“这本书也提醒我们都必须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共同拥有和塑造我们的未来。我敦促大家站出来,以我们各自方式为建设一个更强大、更有凝聚力的新加坡做出贡献。”王瑞杰也希望这本书能启发当今的新加坡人及后代。
  《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主编之一陈继廉是陈笃生的玄孙。陈继廉说:“编撰一本关于陈笃生与家族后代的书确实充满了挑战,但我必须说最后非常令人满意,我们记录了家族精彩的历史及五代人对新加坡的贡献,填补了新加坡早期先驱人士历史的巨大空白。”
  中文或英文版本的《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可通过世界科技出版公司网站购买,也即将在纪伊国屋书店出售。平装本和精装本售价(不含消费税)分别为46元和98元。



Straits Times - New book sheds light on life and charitable legacy of Tan Tock Seng and his family (2022-07-27)

SINGAPORE - When Tan Tock Seng came to Singapore from Malacca in 1819, the same year as Stamford Raffles, he started out selling vegetables.

Over time, he built up trading links with the Riau Archipelago, Siam, Burma and the rest of Indochina. He also helped establish the Thian Hock Keng Temple in Telok Ayer in 1839, and donated 7,000 Spanish dollars in 1844, a princely sum then, to set up a hospital for the poor on Pearl's Hill.

These and other contributions of the pioneer businessman, community leader and philanthropist are documented in a book launched on Tuesday (July 26)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ociety's Kent Ridge Guild House.

Titled An Illustrious Heritage: The History Of Tan Tock Seng And Family, the book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pioneer, and is publish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oday, many Singaporeans remember Tan Tock Seng for the hospital that bears his name, and which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mid-19th century.

"Without it, many of the sick would have been left dying in the streets. Importantly, he called for the hospital to care not only for the Chinese but all races," said Deputy Prime Minister Heng Swee Keat at the launch.

Tan Tock Seng Hospital has served countless patients over the years, including Mr Heng, who said he would always be grateful for the care provided to him by its doctors and nurses when he suffered a stroke in 2016.

There is still much more that Singaporeans can learn about Tan Tock Seng, he added.

Today's Singapore was built on the backs of pioneers like him, many of whom were immigrants, added Mr Heng.

"They made this their home and developed deep roots here," he said.

"Our pioneers faced daunting challenges and dire conditions. But their sheer tenacity and a sense of solidarity forged the Singapore that we know today," he added.

"For Singapore to continue to thrive, it is critical that we continue to remain open to those who may not be born and bred here, but can contribute to the next chapter of the Singapore Story."

The book received a major project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in 2019, and is edited by Mr Roney Tan, a great-great-grandson of Tan Tock Seng, as well as historians Kua Bak Lim and Lim How Seng.

It aims to provide a wi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ioneer's contributions to Singapore, while correcting inaccuracies in existing publications.

MORE ON THIS TOPIC
He was Thai king's beloved friend: Book reveals new details of Tan Tock Seng and clan
War hero Lim Bo Seng's family to tell his story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Speaking at the launch, Mr Roney Tan recounted how at the hospital's 175th Founder's Day Heritage Walk in 2019, the tour guide was giving a lot of in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his cousin John and he had to correct him many times.

"Mr Heng Swee Keat turned to us, 'You should do a documentary!'" he recalled. "We are very grateful for his support, and for the support of many professors who have read our manuscripts and given us their endorsements."

The book also documents the contributions of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the Tan family in giving back to the community, including Tan Tock Seng's eldest son Tan Kim Ching, who donated towards the renovation of Tan Tock Seng Hospital.

Deputy Prime Minister Heng Swee Keat viewing a portrait of Tan Tock Seng at the book's launch. ST PHOTO: LIM YAOHUI
The family's donations also helped construct the Tan Teck Guan Building in 1911, which supported the growth of Singapore's first medical school.

Tan Tock Seng's great-grandson Tan Boo Liat also furthered female education here by co-founding the 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 in 1889.

Mr Heng said: "This book also reminds us that we must all do our part, and collectively own and shape our future together. So I urge everyone to step forward to contribute in our own ways to build a stronger and more cohesive Singapore.

"And I hope this book will serve as inspiration for current generations of Singaporeans and beyond."

An Illustrious Heritage is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and costs $46 (softcover) and $98 (hardcover).




狮城新闻 - 新加坡副总理:对新移民保持开放态度 国家才能继续蓬勃发展
https://www.shicheng.news/v/jMZNv





CNA - New book on philanthropist Tan Tock Seng hits the shel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YR5Vr6bWnY4

A new book on Tan Tock Seng, one of Singapore's most prominent philanthropists, has hit the shelves. It details how he helped to fund the construction of Tan Tock Seng Hospital, 
the first in Singapore to be built totally from non-Government funds. The book uncovers his legacy and how he initiated many developments for the region. It also unearths contributions from his family, ranging from education to public health.



World Scientific - An Illustrious Heritage The History of Tan Tock Seng and Family
https://www.worldscientific.com/worldscibooks/10.1142/12864#t=aboutBook





想了解新加坡发展史,这本书你千万别错过!
https://c.m.163.com/news/a/HDORJJ8F0491002O.html






陈笃生是谁?

陈笃生是新加坡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领袖,亦是新加坡最杰出的开拓者之一。1820年代初,陈笃生响应莱佛士爵士打造新加坡自由港的号召南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华人社会领袖。同时,他也是大慈善家,领导建立天福宫,为福建人的活动中心;亦创建陈笃生医院,为新加坡人提供医疗照护。

本书对陈笃生的一生作了全面分析、他所留下的宝贵财富,及其家族所做的贡献,为后人津津乐道。陈氏家族人才辈出,陈金钟、陈德源、陈武烈、陈齐贤、陈温祥等人均颇有建树,他们对新加坡乃至区域社会, 与周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通过对陈氏家族成员生平及其贡献的书写,可以让我们一窥殖民时期海外华人移民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的精神财富,跨越新加坡,昭示了南洋华人的分布形态及其区域经商网络。除了在新加坡历史发展的大框架和各种事件、里程碑外,这些故事亦带来多元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新加坡的理解和审视。

关于主编

柯木林是海外华人研究的知名历史学者,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一等荣誉文学士(1970年)。大学毕业后,服务于新加坡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有多年在中囯工作的经验。柯木林担任许多社会职务,现为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著述甚丰,主要编著有《新加坡华人通史》(中英文版)。由于热衷推于文化活动,2019年5月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颁给《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个人奖)。

林孝胜,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士(1965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硕士(1968年),专攻东南亚史。曾任新加坡口述历史馆副馆长(1985–1992年)、新加坡历史博物馆(今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长(1996–2003年)。主要著作有《新加坡华社与华商》、《新华研究:帮权、人物、口述历史》。

陈继廉为陈笃生五世裔孙,对历史有浓厚兴趣。过去二十年来,他是陈笃生家族的非正式发言人,2005年至2017年间举办了五次家族聚会,在联系陈氏庞大的家族成员时扮演关键⻆色。现为陈笃生医院保健基金委员会主席,2010年获国立保健集团颁发最杰出贡献奖。

如果你对陈笃生家族的生平事迹感兴趣,想了解更多他们对新加坡乃至区域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欢迎品读!

购书信息

*友联书局

门市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 10.30a.m. – 6.30p.m. / 周日和公共假期 12.00p.m. – 6.00p.m.

门店地址:Blk 231 Bain Street,#03-01, Bras Basah Complex,Singapore 180231

*纪伊国屋书店

门店地址1:SINGAPORE MAIN STORE (Flagship Store) ,391 Orchard Road,#04-20/20A/20B/20C/21,Takashimaya S.C.,Ngee Ann City,Singapore 238872

门店地址2:BUGIS JUNCTION STORE,200 Victoria Street,#03-09 Bugis Junction,Singapore 188021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责任编辑:沈青青_XJP018



《联合早报》- 谢燕燕: 多元文化的具体内涵 (2022-08-07)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story20220807-1300571

认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不等于排斥其他族群、籍贯的文化,反而会让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更具实质内涵、更多样化,也更有深度。

儿时看地方戏,但凡剧中重要人物出场,必先自报姓名家世,祖籍何处。那时不明白这是中国人界定人物身份的方式,总纳闷为何要道出一大堆叫人听不懂的古代地名。

陈笃生第五代后人陈继廉近年组织家族大聚会,凝聚散落在地球各角落的族亲时,发现自己对祖先源自何处竟是一无所知。他后来到厦门寻找祖籍地,抵达后却茫然无头绪,最终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和厦门华侨博物馆协助下,找到陈笃生父亲陈月中250多年前生活过的祖籍地福建海澄镇仓头村后许社,并在2011年率领一组后人回乡寻根。

留在新马或迁移他乡的陈笃生后人早已“本土化”,多数后人不谙中文,对祖籍地毫无概念。但是当他们想了解老祖宗的光荣史,认识自己从何而来,便发现单单认识与陈家有关系的本地古迹、回到陈笃生生活过的马六甲、陈金钟住过的泰国还是不够,得进一步追溯到老祖宗生活过的祖籍地,家族故事才算完整。

新加坡开埠200余年,早期移民的后裔中,有很多已说不清祖籍地在何处,但因为报生纸上有籍贯一栏,他们至少知道自己是福建人、潮州人、广东人、海南人或属于客家族群。真要寻根时,还能顺着籍贯去探寻祖宗究竟来自福建的漳州、南安、安溪,或潮州的潮安、澄海、揭阳。

移民与关卡局今年5月29日推出数码报生纸后,新证件上只有父母的种族,没有籍贯这一栏,引起大家的关注,担心这一代宝宝长大后,身份证件只会注明他们是华人,却不知道是何种籍贯。万一他们需要这方面的证明,例如加入会馆,申请会馆奖助学金,或处理其他需要籍贯证明的事项,该如何是好?如果籍贯无迹可寻,本地目前的两三百间会馆要如何寻找会员,地缘会馆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经查明后才知道有关当局会自动从系统中截取父母的籍贯资料,把新生宝宝父亲的籍贯输入在宝宝的全国个人资料库(MyInfo),因此还可通过电子政府密码(SingPass)查询,个人籍贯信息不会完全从数据库中彻底消失,大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籍贯对华人非常重要,因为构建华人身份认同的两大要素,除了以血缘为根基的宗族姓氏,便是以地缘为基础的祖籍地。新加坡开埠初期,南来的先辈便是沿着姓氏和籍贯,组织起各种会馆社团,即可抱团取暖,提高异地求存概率,还可凭借集体力量,相互扶持。这也形成族群的文化特色与精神特质。

不单华人如此,本地的马来同胞如果溯本追源,也能发现其先人除了来自马来半岛,还有来自马来群岛不同地域的爪哇人、博亚人、武吉斯人、米南加保人等,各自的历史文化、语言习俗皆有其特色。本地的印族同胞也一样,大致可分为淡米尔人、马拉雅利人、印地人、锡克人等。

从殖民地时期到建国初期的政府,都明白籍贯在构建身份认同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新生儿的报生纸都会列明父亲的籍贯。但随着新加坡华人身份的构建,大家自然而然会淡化籍贯色彩,更多强调作为新加坡华人的共同特质,这也就是为何留在本地的陈笃生后人,在生活用语、节庆习俗,文化信仰等方面,肯定与后许社的陈氏族人有所不同。这是无可避免,也无须回避的衍化进程。

但我们无须为了促进这样的衍化过程,刻意淡化、淡忘或抹煞籍贯与族群文化,因为那原本就是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潮州社群花钱办潮州节,是为了向年轻一辈介绍潮州文化,让他们认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在提高意识的同时传承自身文化。福建人爱说的“做阵行”(结伴而行)、爱唱的“爱拼才会赢”,同样是在传承族群先辈的精神特质。

我们挂在嘴边的多元文化,并不只是简单的由华族、马来族和印族文化组成。认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不等于排斥其他族群、籍贯的文化,反而会让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更具实质内涵、更多样化,也更有深度。新加坡多元文化最精彩、最动人之处,是我们把如此繁杂而又丰富多姿的不同文化,拼凑成一幅和谐图景。国家庆祝生日之际,让我们铭记这一点,也庆贺我们的多元文化之精彩。

(作者是《联合早报》资深高级记者)



《联合早报》- 《家风传承》记述陈笃生一生 (2022-08-29)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culture/story20220829-1307577

八方文化创作室出版《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

本书由本地学者柯木林、林孝胜,及陈笃生第五代裔孙陈继廉编撰,同时推出中英文版。

陈笃生是新加坡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领袖。1820年代初期,陈笃生响应莱佛士打造新加坡自由港的号召,一步一脚印成为企业头家,并崛起为华人社会的领袖。陈笃生也是慈善家,领导福建社群修筑天福宫,使其成为在地福建人的中心,他也创建陈笃生医院。
ADVERTISING

《家风传承》对陈笃生的一生作了全面的记述,追溯他的生平事迹乃至其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资产,亦论述陈笃生及其家族所做出的贡献。本书也包括陈笃生的家族——陈金钟、陈德源、陈武烈、陈齐贤、陈温祥等人在本地与区域的事迹。

陈笃生、陈金钟父子与暹罗皇室更是缔结深厚的关系。泰国驻美大使逸他亚(Vitthya Vejjajiva)根据泰文资料和档案,梳理陈氏家族和暹罗王室之间的关系。日本学者宫田敏之则深入探索陈笃生家族在东南亚的大米生意。

柯木林在导论中写道:“我们从散布在多种语言写成的书籍、杂志、报告中,搜罗这些极为稀少的信息碎片,进行广泛查阅和认真梳理,希望出版一本比较完整的陈笃生家族史记录,不让历史留有空白。”

可到ZShop集品店网站bit.ly/Jiafeng或友联书局购买。



薌江 -《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新书推介会在新加坡举行







隆雪陈氏书院申遗 陈国展:料2月前提交
https://www.sinchew.com.my/20230117/%e9%99%88%e7%ac%83%e7%94%9f%e5%90%8e%e4%ba%ba%e6%8b%9c%e8%ae%bf%e9%99%88%e6%b0%8f%e4%b9%a6%e9%99%a2/






隆雪陈氏书院2月前 申请文化遗产资格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20827/%e9%99%88%e5%98%89%e5%ba%9a%e9%95%bf%e5%ad%99%e5%8f%8a%e6%9b%be%e5%ad%99-%e6%8b%9c%e8%ae%bf%e9%9a%86%e9%9b%aa%e9%99%88%e6%b0%8f%e4%b9%a6%e9%99%a2/





厦门图书馆声-《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赠书小记






新加坡重要侨领参访团:寻根溯源 心系故土
https://zzpd.fjsen.com/2023-10/31/content_31444236.htm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 新加坡重要侨领陈笃生家族参访团莅临我会
https://mp.weixin.qq.com/s/OpXXJj_LCIzbHw9jKW-M0A



新加坡陈笃生后裔赠祖籍地家族史书籍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102234.shtml




《联合早报》医学校友会百年庆 设100万元助学金供国大生申请 (2023-12-25)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31224-1458068

  配合创立100周年,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大专学府校友组织——医学校友会(Medical Alumni Association),筹集100万元设立助学金,资助新加坡国立大学有需要的医科、牙科、药剂以及护理科系本科生。
  新加坡的第一所医科学校成立于1905年,其毕业生在1923年成立校友会。
  随着本地医学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演变,这所学校数次更名,后来与其他学府合并,逐渐发展成今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医学校友会的成员早年来自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马来亚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医疗科系,后期也包括国大医科、牙科、药剂科和护理科系毕业生。
  近年,校友会也接受杜克—国大医学院,以及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的毕业生。海外学府毕业并在本地工作的医疗人员近年也允许入会。
  校友会估计,从1905年至今,本地医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约有2万人。这个校友组织目前有超过1000名成员,在医疗社群中被直呼为“校友会”(Alumni Association),在新马皆有会所。

出版《医疗领域百年变迁》纪念特刊
  校友会向来致力支持本地医疗教育和毕业生。在上个月举办的百年会庆晚宴上,校友会宣布捐赠100万元给国大设立“校友会百年庆助学基金”,并发布《医疗领域百年变迁》(A Century of Healthcare Transformation)纪念特刊。这本400多页特刊追溯一个世纪以来本地医疗教育的发展,以及校友会早期如何发挥影响力改善政策。
  本地寻墓者吴安全(59岁)是百年庆特刊的主编。他指出,医学院校友人才辈出,包括第新加坡二任总统薛尔思、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以及我国医药界权威,如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创院院长林少明教授、法医与病理学家赵自成教授等。
  吴安全强调,医学校友会过去对推进本地医疗人员职业发展,以及代表他们争取公平待遇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医学校友会在百年庆特刊中刊登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包括这张由校友会收藏,摄于1912年至1913年之间的旧照片。照片显示当年的马来亚联合邦布政司布罗克曼(E L Brockman,前排右二)、新加坡辅政司威尔金森(R J Wilkinson,前排右三),与本地富商陈笃生孙子、马来亚橡胶种植业先驱陈齐贤(前排左二)合照。陈齐贤以父亲之名捐建医学楼陈德源大厦。与他们同框的包括第一所医科学校首几届毕业生,如第一届毕业、早年领导社会对抗抽鸦片陋习的陈树楠医生(后排右二)。后排右一是陈树楠的学弟安藤公三(Kozo Ando),他在日治时期是掌管本地民用医疗服务的一名医疗官。(医学校友会提供)
  原来,本地医科毕业生尽管在1916年列入英国医学总会的执业医生名册,但专业水平仍被殖民地政府视为“二等”,无论是薪金、职位和升迁机会,都不如英国或欧洲受训的医生。
日治期间管理医院和公卫实力获证明 本地医生战后争取同酬
  日治期间,英国和欧洲籍医生被日军俘虏,但也让本地医生在管理医院和公共卫生方面发挥领导角色,证明了实力。
  吴安全说,二战结束后,校友会向殖民地政府争取让本地受训医生拥有与外籍医生同等的待遇。1947年,殖民地政府医疗服务取消外籍和本地受训医生的区别待遇,成为当年其他公共服务效仿的先行者。
  有意捐款给医学校友会百年庆助学基金,可上网https://bbis.nus.edu.sg/donate/ooa/alumni-association-centennial-celebration-bur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