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

缅怀峇峇先贤薛有福


联合早报 - 柯木林:缅怀峇峇先贤薛有福 (2013-08-24)






联合早报 - 柯木林:缅怀峇峇先贤薛有福 (2013-08-24)
http://202.27.28.18/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30824-244821


  发生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十分著名。这场改变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战爭,读史者皆知。然而,此前10年的中法甲申海战,知道的人却很少。更令人遗憾 的是,在甲申海战中牺牲的新加坡峇峇先贤薛有福,我们几乎把他完全忽略了。今年8月23日正值薛有福牺牲129周年的纪念日,谨以此文缅怀这位杰出的海峡 华人。
甲申海战又称中法马江海战(The Sino-French War)。马江位于闽江下游,又名马尾,离省城福州甚近,是福建省的重要屏障。马江海战乃因安南(今越南)问题引发的。由于福州船政局和马尾港是中国最重 要的海军基地,而福建水师又是当时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成为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障碍,法国决定將其摧毁,于是电令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孤拔 (Admiral 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 1827–1885)派遣主力舰队前往福建。
  根据美国海军军官罗蚩·高文的记录,马江海战发生的准确时间是光绪十年阴历七月初三,公元1884年8月23日下午1点56分。
   马江海战开战约40分钟,法国战舰就摧毁了福州军械库和中国舰队。当时和法国交锋的福建水师9艘军舰,包括薛有福所在的旗舰“扬武号”及各式木船40余 艘,都被击沉,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据统计,此役中国官兵死伤736人,法国水兵的伤亡仅20人(包括5人丧生),悬殊很大。
  马江海战两年 后,1886年12月,为了纪念此次战爭中牺牲的中国将士,清政府乃在马尾勅建昭忠祠(1984年重修)。今天,昭忠祠内的“碧血千秋”祠堂中,我们还可 以看到石碑上镌刻着736名阵亡将士的姓名,其中就有:“扬武舰留美回国练生六品军功薛有福”的刻字。薛有福是此次海战中殉国的唯一本地清朝海军军官,殉 国时年仅23岁。
  薛有福(1863年2月3日至1884年8月23日),祖籍福建省漳州东山上营(今漳州市石榴东山村上营),其家族背景可不 简单。他的祖父薛佛记(1793年至1847年)是新加坡福建帮的开山鼻祖;父亲薛荣樾(1826年至1884年)长期往返新加坡和厦门从事船务生意,是 一名殷商。中峇鲁区的Eng Watt Street就是纪念他的(2012/2013年的《街道指南》误译为永发街)。
  薛有福的哥哥薛有礼(1851年至1906年)是新加坡乃至东南亚首家华文日报《叻报》的创办人。薛有福的侄子薛中华(1886年至1940年)于1920年代领导福建幇,为著名华社领袖,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与福建会馆会长等职。
  一位受英文教育的峇峇,又出身望族,怎么会到中国参加海军,而且又在马江海战中殉国呢?若干年后,历史学家拼凑出薛有福参军的历程;我们也找到了《东山薛氏家谱》,其中对薛有福一生行事,也有清楚的记录。
   薛有福是薛荣樾的第三个儿子,自幼随父亲在厦门生活。我们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体制的羸弱,已暴露无遗。朝廷决心奋发图强,发起洋务运 动,积极向西方学习,目的是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留美幼童”计划,就是选派10岁至15岁幼童官费赴美留学,期限15年,每年30名,四年120 名,分批出发,15年后分批回国。回国后听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朝的外交部)量才聘用。
  留美幼童选拔条件极其严格,报名者亦少。当年许多家庭都不愿意把儿子送到既陌生又遥远的美国。但薛有福的父亲毅然送他报名参加,成为官派出国的学童之一,此时薛有福才12岁。
   1872年(同治十一年)8月11日,第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乘轮船出发前往美国。当时留美幼童选读的都是一流大学,其中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 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薛有福是在1874年抵达美国,为第三批留美幼童,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即《东山薛氏家谱》中所记載的“波时顿 大书院”是也。
  留美幼童计划本来是一项很不錯的教育工程。无奈这批幼童到美国后,生活开始洋化:有的剪掉辫子,留了短发;有的穿上西装,学习唱歌;有的参加体育运动,甚至加入洋教(基督教)……所有这一切,在保守官僚看来,简直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1881年,朝廷下令撤回全体留美学生。此前已撤回及在美国病故的26人,实际撤回94人,留美幼童计划至此戛然而止。当时社会人士对清廷做法多加惋惜,这批学生大多已在大学学习,还剩四年即可毕业。
   回国后,薛有福与詹天佑(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等16位留美幼童,进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后学堂,组成第八届驾驶班这个特殊群体,补习海军知识(见林萱 治主编,《福州马尾港图志》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1984年,页111)。1883年第八届驾驶班学生毕业,薛有福与容尚谦、吴其藻、杨兆楠、黄 季良等6名留美幼童继续留在福建水师,服役于福州船政二级巡洋舰“扬武号”。
  《东山薛氏家谱》记载道:“十年(即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初三日傍午,为法人寇福垣马江,考(指薛有福)见危授命,尽忠殉难,没于王事,仅二十三岁而已”。除薛有福外,随“扬武号”沉舰(被水雷击中)殉国的留美幼童还有黄季良、杨兆楠等。
  “九重倚赖若长城,一将登坛众尽惊”,这是林扬光(林则徐的侄孫,民国时曾任福建全省禁烟总办)七言律诗《悲马江》中的两句,以此诗纪念薛有福,倒很贴切。
  薛有福短暂的一生及其英勇事迹,颇具亮点,令人感动。2012年11月,新加坡福建会馆出版《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我们特别把他入传,为的是不让他的事迹淹没。当时我们曾多方寻找他的照片,包括到福州马尾的昭忠祠寻找,都不得要领,至今犹耿耿于怀。
   今年多次旅华,还到处找寻薛有福的照片。原想效仿当代大师郭沫若绘制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画像之举,收集薛有福家族相关的人物图相,综合家族人员面部特征, 以现代科技索描人物方法,绘制薛有福的造型,精确度可达90%。然而,在工作进行中,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薛有福的照片,竟由《我报》编辑钟华寻得(本文 附图),真乃天意也!  薛有福牺牲后整整一个甲子,1944年,又有一位受英文教育,也是出生富贵人家的青年,在抗日战争中殉国了,他就是我们熟悉的林 谋盛(1909年至1944年)烈士。林谋胜烈士纪念碑今天依然耸立在海滨公园(Esplanade Park),供人凭吊!
  一般人读新加坡历史,有一个误区,总以为为国捐驱的英雄人物,多是受华文教育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联合早报》 - 庄钦永:薛有福与马江海战之研究 (2013-10-05)




  《联合早报》言论版8月24日刊载柯木林先生《缅怀峇峇先贤薛有福》一文。仔细阅读柯先生文章,以及他在《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卷》(新加 坡福建会馆,2012)里的“薛有福”传(页299-300),柯先生主要利用林萱治主编《福州马尾港图志》(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84)以及 《东山薛氏家谱》(因为没有注脚说明出处,所以笔者只能推论)写成文章。
  柯先生说:“发生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十分著名。这场改变中国 近代化历程的战争,读史者皆知。然而,此前10年的中法甲申海战,知道的人却很少。更令人遗憾的是,在甲申海战中牺牲的新加坡峇峇先贤薛有福,我们几乎把 他完全忽略了。”在19世纪新加坡华人史研究上,薛有福这段史实的挖掘具有非凡的意义,多年前,笔者就对这课题深感兴趣。兹就所知的资料,略书数言,希望 对未来有志于此项研究者有所帮助。

有关薛有福的资料
  多年前,我前后写了3篇与薛有福与中法马江战役有关的文 章。第一篇发表在24年前,即1989年。那年我以英文写了“Some Notes on the Lat Pau Press”(《叻报》馆二三事),刊载在The Need to Read:Essays in Honour of Hedwig Anuar(新加坡Festival of Books Singapore Pte Ltd刊行)上;1990年9月30日,我在《联合早报·根版》写了《“叻报”创办人薛有礼之弟马江之役阵亡余波》,以及2000年受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 任苏庆华教授之邀,在《庆贺傅吾康教授八秩晋六荣庆学术论文集》上写了《马六甲“东山薛氏宗谱”校读记》。三篇文章都根据档案文献史料,论述了薛有福之家 庭背景,及他在中法战争中殉难之事。
  美国档案上薛有福之姓名,英文拼音是Sit Yau Fu,显然是根据广东话音译。有关大清留美幼童之历史,最重要的,也是最早的一本英文著作是勒法吉(Thomas E. LaFargue)的《中国之首个百年——在美国的留学生》(华盛顿州立大学出版社,1987)(有中译本)。早在珍珠港事变前夕,勒法吉博士就数度前往 中国的天津、北京、上海等地,亲访当年留美幼童之健在者,遍览中英文资料,广征博引写成这书。
  由于我从《东山薛氏家谱》中知道薛有福是留美幼 童之一,因此知道这书后,马上向出版社邮购一册。书到后,发现提及薛有福,仅一句话,说他与Kwong Wing-chung(邝咏钟)、Yang Sew-nan(杨兆楠)、Wong Kwei-liang(黄季良)等在中法马尾海战中殉难(页74)。勒法吉书出版后两年,我据《中法越南交涉档》、英国殖民部档案CO273/130,以 及《海峡殖民地政府宪报》等史料,写成《“叻报”馆二三事》,藉以补充史学界对薛有福之了解。
  除了勒法吉一书外,台湾与中国大陆也出了许多这 方面的图书,如高宗鲁译著的《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社,1986),钱钢、胡劲草《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2004年上 海文汇出版社刊行;2009年香港中华书局又出增订本),陈贞寿《中法马江海战》(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以及容尚谦著、王敏若译《创 办出洋局及官学生历史》(2006年珠海出版社刊行)等等。
  其它背景资料就更多了,如林庆元的《福建船政局史稿》,已及沈岩的《船政学堂》等 等,不一而足。柯先生千辛万苦要找的薛有福照片(即《早报》8月24日刊登的那张)就常出现在这些书中,例如《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2004年版本),页145,《中法马江海战》,页167,等等。

马江海战后新加坡之余波
  1884年9月薛 有福在中法战争阵亡之消息传到新加坡后,他的大哥薛有礼,也是《叻报》创办与出版人异常愤怒。这时刚好广东督抚出示晓谕要沿海人民忠义报国,“令之海面将 法船搁浅,食置毒物”,他也将新加坡、槟城等处华人一并谕及。身为《叻报》创办人与出版人薛有礼马上在《叻报》转载督抚的晓谕。9月18日,英国公使巴夏 礼(Harry Parkes)致函大清总理衙门,认为“煽惑居住本国所属之新加坡、槟榔屿等处华民……如此行动,实于万国公法以及仁义之理,两不能容。”
  因 着英国政府之抗议,9月29日,清廷下令承认广东督抚之不是,声称中法两国之纠纷,海外华人不应被卷入漩涡。其文云:“该督抚意之以大义激励华民,原无不 可,惟食置毒物等语,措词转失正大,况叙及新加坡、槟榔屿等处,凡我属地,恐传闻失实,辗转沿讹,或至别生事端,……至海外各岛屿寓居华人,均著不必预闻 军事,以免岐误。”
  就在同一个时候,海峡殖民地政府正在考虑是否要提控薛有礼及《叻报》。唯深思熟虑之后,他们认为《叻报》报份之销售量很 小,如果控告它,将弄巧反拙,造成督抚之言流传更广。于是,政府警告薛有礼,以后不得如此宣传清廷之奖赏谕令。《叻报》馆就此道歉,这场风波就此化解了。 详情细节可参阅笔者在1990发表的《“叻报”创办人薛有礼之弟马江之役阵亡余波》一文。

与留美幼童事务有关的新加坡华人
   当时参与幼童留美事务的有一新加坡华人,名叫曾兰生(Chan Lai Sun)。兰生是在1826年在新加坡出生,是个标准峇峇。父亲是潮籍华人,母亲是马来人。1835年头进入美部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在新加坡所办的中英双语学校读书。1842年,美部会关闭这里的学校,曾兰生便跟随一个美国传教士到美国,先进入那里的中学继续学业, 后进入纽约州的汉弥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1846年因那里的信徒无法再在经济上支援他,替他缴付学费,在仅完成两年的大学课程后,便回中国。
  1872年8月,为了 培养一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未来国家栋梁,清廷决定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带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的是陈兰彬,由于陈氏不諳英语,于是随团由一位英文 造詣深厚的曾兰生担任翻译。26年后重游美国,曾兰生已是47岁的中年人。这次重回美国,他的身份完全不一样了。之前他是十来岁的年轻学生,如今是清廷官 员了。
  兰生在美国住了约两年,1874年他奉命回中国。回到中国后,曾兰生进入李鸿章的幕下担任英文翻译,直到1895年病逝为止,长达20 年之久。对曾兰生研究最为透彻详尽的是美国学者路康乐(Edward J.M. Rhoads)的《在容闳的阴影中:曾兰生与留美幼童》,刊载在《太平洋历史评论》卷74第1期(2005年2月)上。有关1872年曾兰生在美国与其在 新加坡读书时的老师帝礼士(Rev.Ira Tracy)之来往,我依据美部会档案,写了一篇给香港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稿《帝礼士牧师——在新加坡的首位美国传教士,1834-1839》(待刊)也有 谈及。另外,我在多年前也撰有短文《Chan Lai Sun之中文姓名考》,刊载在拙作《新加坡华人史新考》(新加坡:南洋学会,1990),页76-80,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

作者为新跃大学新跃中华学术中心兼任研究员



今日头条 - 左宗棠是怎么死的?
https://www.toutiao.com/i6669602940929442318/




江淳独步 - 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9jQ26a4UYzuyDv1FJdjoJA










清代留学生,出洋和归国还都要考试?丨中国嘉德2021秋拍
https://mp.weixin.qq.com/s/sLvO6pLD9gbC6DYLq8hUPQ













首批官派留学生出洋150周年!
https://mp.weixin.qq.com/s/_FCUzpDu_cAWzokYis7vXQ















百度百科留美幼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5%99%E7%BE%8E%E5%B9%BC%E7%AB%A5/71288













中国清末留美幼童有多优秀?看名单就知道了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3093892869626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