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星期一

同济医院创下两项新加坡纪录


《联合早报》- 同济医院创下两项新加坡纪录 (2017-09-18)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70918-796066

  《新加坡纪录大全》确证新加坡同济医院为本地“现存最悠久的医疗机构”,也是“规模最大的免费医疗机构”。该院配合建院150周年出版了《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此文集厚达468页,图文并茂,是一部富有参考价值的巨著。
  对于这两项新加坡纪录,同济医院主席林源利说:“这是同济的殊荣,也是同济庆祝建院150周年前夕的一大喜讯。这确证了同济的历史地位,也确证同济奉行施医赠药宗旨正确。”
  他说,同济先贤订立“不分种族、宗教、国籍,一视同仁、施医赠药、分文不收”的宗旨,知易行难,管理层坚持遵行了一个半世纪,实在不容易。
  “首先,董事需出钱出力,确保医院运作有效,财政健全,足以应付医院常年开支;其次,医师也以服务民众为怀,使病患得到适当治疗,早日康复。”
  他说,惟有病人满意,医院声誉才能广传,获得社会大众热心捐助;也惟有这样良性循环,医院才有可能长期落实全免费医疗政策,并得到进一步扩展。
  “同济创下本地‘现存最悠久的医疗机构’以及‘规模最大的免费医疗机构’纪录,既肯定了同济历届董事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也表扬社会大众捐助同济的善心。”

各专业领域人才撰写文集
  提起配合同济建院150周年出版的《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林源利说:“这是一部具有多重意义的历史文献。”
  文集由同济庆祝建院15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托资深报人杜南发和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梁秉赋副教授担任主编和副主编,并邀请新加坡各专业领域的优秀学术人才与资深文史研究者担任编委会编委。
  他说,文集从全方位、多视角出发,对同济医院的建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与地位,进行个别专题研究或概括论述,内容丰富,有深度也有广度,成果非常丰硕。
  “这部文集成功出版,不仅是同济建院150周年庆典的重要献礼,也开拓同济医院研究的许多新领域,肯定和彰显了医院在专业和社会人文上的重要价值。”
  他说:“我要代表这一代的同济人,向150年来不畏艰辛、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所有参与同济善业的先贤前辈,表达崇高的敬意,更要向始终积极支持同济、与同济风雨同行的社会大众,表达无限的谢意。”
  林源利也是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工委会的顾问。他感谢工作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所付出的辛劳与心血,“他们不负众望,顺利、圆满地完成了这部厚达468页、图文并茂,非常富有参考价值的巨著。”
  同济医院副主席杨应群,是文集出版工委会主席。他说:“文集获得本地学者专家、文史研究者、文化人与报人热忱支持,积极协助同济医院新闻电子资料库,方便未来国内外学者与各界的研究工作,是一项规模空前的文史建设工程。”
  他认为,编辑出版一本对同济医院进行较全面研究的论文集,可说是同济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记录,深具文化意义。
  副主席张克荣也指出,参与撰写论文的专家都是一时的俊彦。大专学府学者包括梁秉赋博士、黄贤强博士、衣若芬博士、柯思仁博士、符诗专博士、杨茳善博士、王兵博士及翁凉平博士。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有吴庆辉、许振义博士、徐李颍博士。
  文史研究员:林孝胜、林源福、柯木林、杨妍。资深报人则有杜南发、韩山元、区如柏、刘培芳、邹文学、谢燕燕以及林明华(马来西亚)。
  此外,撰写者也包括一些资深文化人、年轻学生以及同济医院管理层,如李秉蘐博士、邱武烈、林惠海、林琴琴和耿满。著名篆刻书画家陈件坡义务题写书名,新加坡报业控股属下独资子公司“焦点出版”负责编务制作。





《联合早报》- 社论:让同舟共济善举传承下去 (2017-09-19)

http://www.zaobao.com.sg/zopinions/editorial/story20170919-796426

  刚庆祝成立150周年的同济医院前晚举办电视筹款晚会,三小时的直播节目共筹得超过886万元善款,超出500万元的目标。同样有百年历史的善济医社,也在7月8日举办的“爱心之夜”慈善千人晚宴,筹得1024万元,创下历来慈善筹款所得的最高纪录。这两家中医慈善机构均是本地华社的重要团体,它们所获得的支持,一方面反映了国人乐善好捐的公益精神,另一方面也凸显中医药疗效的影响力。作为宝贵的社会资产,它们必须继续得到国人的支持,以发挥同舟共济的大爱精神。
  同济医院自1867年创立至今,始终秉承先贤“不分种族、宗教、国籍,一视同仁、施医赠药、分文不收”的宗旨,百多年来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家境困难的群体提供医疗服务。成立于1901年的善济医社,同样也不分阶层、种族和宗教,医疗了众多有需要的民众,造福社会。特别是现任主席卓顺发热心公益,为善济四处奔走,并提出“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五大价值观,获得社会共鸣,让俗称“大坡有同济,小坡有善济”的历史美誉,再度焕发光彩。
  两家中医机构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回馈社会,不但帮助了无数病患,更播下了同舟共济的善心种子,多年来不断得到大众的爱戴,无论是小额乐捐或巨额赞助,都让社会因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很多中医师也通过为广大病患医病疗伤,累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病例,反复证明源远流长的中医学的疗效。本报日前就报道,鉴于针灸的疗效,有越来越多西医和牙医报读中医药课程,并通过新加坡针灸师资格注册考试,成为注册针灸师。
  中医药得到社会大众普遍的肯定和信赖,意义重大。首先,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更多的慢性病患者对公共医疗体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使得其任务势必越来越沉重。其次,西医日益依赖高科技器材治病,导致医疗成本不断提高。再次,医疗的产业化使得西医专科越分越细,诊费也因此水涨船高,对许多家庭造成巨大的财务负担。收费合理且卓有疗效的中医药,无疑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减轻公共医疗体系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中医悬壶济世的优良传统理念,也有助于平衡西医过度市场化的弊端。
  当然,光靠个别中医并无法扮演医时救弊的角色,唯有配合类似同济医院和善济医社等团体的集体力量,才有可能让更多的民众受惠。因此,这些团体的信誉,就变得举足轻重。同济、善济等百多年来一直得到社会的信任,筹集大量善款,靠的正是主事者的人格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号召力。本地某些医疗慈善组织,由于主事者私德有亏,甚至犯法获罪,让他们所领导的组织一夕之间失去了大众的信赖,因筹款不足而几乎难以为继,可谓殷鉴不远。
  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有百年历史且有功于社会的慈善团体堪称弥足珍贵。它们不但真正为大众做贡献,更是维系社会公德的好榜样。特别是本地多元种族和宗教的特殊环境,同济和善济等团体不分彼此,一视同仁的大爱精神,有助于培育国民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在功利主义盛行,更多人变得自私短视的当下,同济、善济等团体的存在,无异于是对治利欲熏心的一帖清凉散。因此,国人必须继续大力支持这些团体的事业,让同舟共济的善举传承下去。



人民政协报 - 善与人同 和衷共济-新加坡同济医院建院150周年小记 (2017-09-20)
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7-09-20&verOrder=07&banzi=6&paperType=rmzxb

善与人同 和衷共济 ———新加坡同济医院建院150周年小记
文/郝雪
2017-09-20期07版

  9月23日,新加坡同济医院将迎来建院150周年纪念日,150年风雨岁月,使新加坡同济医院成为当地“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医疗机构”。该院为庆祝盛典同时出版了《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文集全方面展现了“作为当时几家华人慈善医所中最著名的,也是当地最大的免费医疗机构”的历史意义及其所奉行的施医赠药的宗旨。日前,记者电话采访了参与该书编著的文史研究员柯木林,请他讲述关于同济医院的历史故事。
  “同济医院一百多年的发展史,是华人社会互助合作的光辉榜样,也让人们学会了扶弱济贫”。柯木林说。
  同济医院的成立,在时间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1867年,另一种说法是1885年,其名“同济”,也体现了“同善相济”的精神。同济医院的前身是同济医社,创始人为何道生、梁炯堂等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他们先是租用了一间小店铺作为院址,用中医中药为患者医治,遇到贫病相交无钱医治的人,就免费救治,在当地民众中影响特别好。由于患者越来越多,原来的场地已不能满足使用,便买下了一间更大的老房子作为院址,经修复竣工后,将医社搬迁过来,正式将“同济医社”更名为“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开始时只有两名合格中医,他们的薪水由信托人负责,在为穷人看病时,只象征性地收取医药费。如果病人是一无所有的贫穷人士,医院便施医赠药免费看病。从医院留存的资料档案显示,医院的管理非常规范,每一位患者来看病,都有完整的病例登记,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或是天灾人祸等原因,这些病例已大部分遗失。同济医院成立后,每月大约有2000名患者来此医治,随着患者的增加,医院在职人员也在逐步扩编,到1976年11月,同济医院的十层楼大厦落成,同济医院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济医院也是新加坡早期唯一的中医慈善团体。同济医院的创办,得到了新加坡各阶层人士的鼎力资助,医院正院内的匾额“善与人同”,就是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方言的热心人士赠送的,这块匾额不仅彰显了一种时代精神,更记录了一段民族的历史,这块匾额背后是那些热心公益的海外华人,为创立一间惠及全体侨民的慈善团体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现在看来,仍感人至深。
  早在新加坡首位外交官左秉隆任职期间,新加坡华人社会就掀起亲中热潮,密切关注中国时局动向,成了广大侨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济医院曾多次发动当地侨民赈济广东旱灾和福建饥荒。现在医院院内还保存着匾额对联,“谊重维桑”、“惠周桑梓”及“东渐西被”,是海外华人心怀祖国、回报家乡的信物。可见同济医院在当时,不仅是为病人提供诊病施药的医院,也是一所民间慈善机构,更是华人社会活动中心,当地华人富绅及中国政府官员多次在此议聚,提倡办学,设立商会,奠定了教育和经济的活动基础。
  同济医院的组织,是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团结全侨的划时代产物,同济医院奉行先贤们订立的“不分种族、宗教、国籍,一视同仁、施医赠药、分文不收”的宗旨,150多年来,救治了无以计数的各族病患,行善积德,无论慈善还是医疗,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联合早报》- 李总理:延续教育或为中医师更新执业证书条件 (2017-09-24)

http://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70924-797604


  李显龙总理昨晚出席同济医院150周年慈善晚宴时说,作为本地历史悠久的中医慈善医疗机构,同济医院响应政府号召,开办了多项中医延续教育课程,让许多中医师受益。
  卫生部计划在几年后,把中医延续教育列为中医师更新执业证书的必备条件。
  李显龙总理昨晚出席同济医院150周年慈善晚宴时透露以上信息,并指这能让病患更放心地接受中医治疗。早在2013年,中医管理委员会就已实施“自愿性中医延续教育”计划,鼓励中医从业者提升专业水平。
  总理在晚宴上致词时说,作为本地历史悠久的中医慈善医疗机构,同济医院响应政府号召,开办了多项中医延续教育课程,让许多中医师受益。
  他希望同济医院能继续开办这些课程,协助更多中医师提升专业水平。他相信各方的努力有助提升本地中医药的整体水平,让更多人受惠。
  李总理说:“中医药将继续辅助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我知道有些国人会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中西合并’,不但看西医,也看中医,希望双管齐下,尽快恢复健康。随着我国人口急速老龄化,诸如同济医院的中医诊所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协助国家应付这方面的挑战。”
  为提升本地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卫生部在2012年宣布提供300万元资助中医临床科研项目,以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行业和高等院校研究人员共同展开科研工作。卫生部上个月宣布将再拨款500万元,支持大家展开更多研究项目。
  总理说:“同济医院积极参与有关计划,例如院方就和新加坡中央医院进行合作,研究我国各族群在患上糖尿病、肾病时所出现的不同中医征候。希望你们的合作可以取得成功,协助我国对抗糖尿病。”

同济医院理念值得提倡
  李总理还指出,同济医院虽是华社所创,院方却一直秉持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的理念,一视同仁,施医赠药,为贫苦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他认为,这样的理念很值得提倡,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包容与和谐的多元社会。
  同济医院主席林源利致词时说,院方将响应政府号召,向糖尿病宣战。与此同时,同济医院也将继续为中医师提供免费中医持续教育课程,为中医队伍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开展院内和院外相结合的中医药科研项目,弘扬中医和促进中医中药发展。
  林源利说,同济发展并非坦途,也曾经历挫折与磨难,但150年来,同济人一棒接一棒地跑,前仆后继,使同济的慈善事业稳定有序地发展,管理机制日益增强,诊疗环境显著改善,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他说,150周年对同济而言是另一个新起点,庆典后同济将迈入新的里程碑,他们将加倍努力,让同济屹立于新加坡中药领域,为新加坡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昨晚共有1800人出席在金沙宴会大厅举行的慈善晚宴。在这之前,同济曾宣布成立3000万元的同济基金,以更透明和更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同济的善款和储备金,为长远的施医赠药奠定良好经济基础和品质保证。
  现有领导层将成立同济基金管理委员会,邀请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同济的善款与储备金。同济医院也会成立同济基金监理委员会,负责同济基金的长远运作,并会邀请德高望重的社会贤达监管同济基金。

同济获颁新加坡纪录大全两荣誉奖
  新加坡纪录大全昨晚颁发两项荣誉奖给同济医院,分别为“新加坡现存最悠久的中医医疗机构”和“新加坡最持久的免费医疗机构”。
  李显龙总理昨晚也为同济医院为庆祝150周年而出版的新书《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主持新书发布仪式。
  文集由同济150周年筹备委员会委托资深报人杜南发和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梁秉赋副教授担任主编和副主编,并从全方位、多视角出发,对同济医院的建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与地位,进行个别专题研究或概括论述,内容丰富,即有深度也有广度。



《联合早报》- 同济医院150周年慈善筹款已达950万 (2017-09-25)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70925-797801

  新加坡同济医院获得四个基金、商家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已筹得约950万元善款。
  同济医院呼吁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使这次150周年慈善筹款总额,能够突破1000万元,协助它设立筹备中的同济基金。
  截至昨天为止,连同电视筹款、慈善晚宴以及热线电话捐款,同济共筹得约950万元;其中,黄氏基金、沈氏基金、和美基金以及邵氏基金,为四个主要捐款者。
  前晚在滨海湾金沙酒店会展中心五楼宴会大厅举行的同济150周年慈善晚宴,约有1800多人参加。

11月将设立基金
  慈善晚宴主宾李显龙总理为《同济医院150周年文集》主持发布仪式,并颁发奖牌给捐助超过10万元的30个捐款者。这30个主要捐款者除了上述四个基金之外,其余26个是商家和善心人士,当中15个是同济董事。
  同济主席林源利说:“如果一切顺利,同济可能于11月间,正式设立这个3000万元基金,以便将来能长久地在良好经济基础上,落实施医赠药政策,并使免费医药服务获得品质保证。”
  他说,为更透明、更完善管理善款和储备金,现有同济领导层将成立同济基金管理委员会,邀请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同济的善款与储备金。”
  “此外,同济也将成立同济基金监理委员会,负责同济基金的长远运作;同时邀请德高望重社会贤达监管同济基金。”

获颁两项新加坡纪录
  在晚宴特别嘉宾卫生部长颜金勇的见证下,新加坡纪录大全的代表前晚也把“新加坡现存最悠久的医疗机构”和“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免费医疗机构”纪录证书颁发给同济。同济秘书长邱武烈代表同济接受两项荣誉。
  《同济慈善夜-让爱继续》捐款热线将开放至本月30日(星期六)午夜12时;10元捐款热线是1900-1121122、50元是1900-1121133、100元是1900-1121188,100元以上则是6736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