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

为我国纪念开埠200周年贡献 晋江会馆捐626件史料给图管局


《联合早报》- 为我国纪念开埠200周年贡献 晋江会馆捐626件史料给图管局 (2018-11-07)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81107-905354

  这批珍贵的史料由晋江会馆从1990年开始搜集、整理并保存,包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旅游证件、结婚登记文件、侨民登记证等等,名目共626项。国家图书馆接手保管后,原件将加以电子化,确保史料永久保存。
  晋江会馆将于11月14日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举行文物捐赠签约仪式,捐赠逾600件文献、照片、会议记录和刊物等,揭示会馆在新加坡开埠和建国历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这是继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南安会馆分别于2014年9月和今年3月向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捐赠文物后的又一重要民间捐赠,并为明年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周年作出贡献。
  成立于1918年的晋江会馆,多年来一直收藏着一张1945年晋江会馆为复兴会务而重新登记会员的油印通知书,以及13本用毛笔手抄的会议记录和会馆章程,详细记述了晋江会馆1945年至1973年复兴、办晋江学校、成立互助会等重要的历史进程。
  这批珍贵的史料由会馆从1990年开始搜集、整理并保存,包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旅游证件、结婚登记文件、侨民登记证,以及1947年至1975年间晋江学校的会议和收支记录、学生统计表等等,名目共626项。
  年代最早的一批史料包括一张1939年的旅行证书,印有中华民国国旗和晋江会馆旗帜。服务晋江会馆已有42年的永久名誉会长许书朕(82岁)透露,这件文物本是会员亲人的遗物,它证明当时的会馆已经具有颁发签证的“半官方”角色。
  由于纸质史料的氧化状况堪忧,经国家图书馆接手保管后,原件将加以电子化,确保史料的永久保存。
  晋江会馆常务委员彭丽儿(67岁)是文物的统筹人。她透露,1988年政府呼吁会馆协助华人寻根,晋江会馆因此在1990年12月成立文史资料小组,由当时的国家档案馆助理馆长林源福协助,一方面整理会馆的现行文书,另一方面则向会员收集私人收藏的史料。
  晋江会馆会长卜清锺(50岁)指出,在日据时期,原是抗敌动员总部的晋江会馆被日军占用为慰安所,所有的家具、文件和战前史料都被破坏殆尽。因此,通过会员重新搜集而来的史料殊为珍贵。
  他认为,即便是一张婚姻登记书也能展现历史上的生活侧面。“与其让这些史料沉寂在储藏室,捐给国家图书馆将有助于国人了解我们的建国历史,并从中体会先贤的拼搏精神。”
  国家图书馆馆长伍慧贤在受访时强调:“这些珍贵史料的保存将提高公众对于本地社会文化遗产的认知,进一步了解会馆为早期华人社群在教育、福利和文化发展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国家图书馆办展览展出会馆文物精粹
  为了配合文物的捐赠,国家图书馆的九楼阅读室也将为公众举办展览,从11月15日至明年1月4日展出精选后的文物精粹。届时,展览将主要突出三大方面——晋江会馆的社会功能、互助部与民间的互动,以及晋江学校的运作与校园生活。
  随着近年来多所会馆积极地参与文物保存工作,伍慧贤相信这代表会馆与国家图书馆达成互信,并希望更多会馆受到鼓舞,将他们的珍贵文物捐赠给国家图书馆,供公众鉴赏、研习。
  除了晋江会馆外,拥有79年历史的星洲长林公会也将于12月8日向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捐赠会馆1947年至1956年的毛笔手抄会议记录以及旧照片等等。
  总务林合意(64岁)透露,会馆正在积极联络其他林氏会馆,希望他们也能捐赠所藏的文物。“保留这些记录不仅是为了会馆的历史,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林氏宗族以及妈祖文化在本地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