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宗乡总会讲座 刘宏陈奕福林任君 探讨本地华社两世纪变迁 (2019-09-16)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90916-989342
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是新加坡华社的三大传统支柱。随着时代的变迁,本地华社如何承接新时代的社会功能应时而变,值得深思。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华裔馆联合主办“世纪跨越:华社、华团、华报”讲座,邀请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和《联合早报》前总编辑林任君,分别从不同面向探讨本地华社跨越两个世纪以来的变迁。
讲座由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担任主席。
刘宏教授将以“新加坡华人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外在环境”为题,探讨本地华社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陈奕福将着重阐释宗乡团体在历史变迁下所须承担的不同功能和使命;林任君将从华文报和华社团体的“共生关系”切入,探讨如何维护新加坡华人身份和华族文化独特性。
讲座将于9月22日(星期日)傍晚6时30分,在国家图书馆大厦16楼观景阁举行,入场免费。有意报名的公众可上网http://bit.ly/sfccacls2019报名,欲知详情可拨打热线:66436479。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活动预告】《世纪跨越:华社、华团、华报》讲座,邀你一起探讨新加坡华社、华团、华报的跨世纪变化
https://mp.weixin.qq.com/s/MOJfqp2vGH2bpfEqOqCdkw
《联合早报》前总编辑林任君:宗乡总会与华文报须在两层面维护华族独特身份认同 (2019-09-24)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90924-991478
《联合早报》前总编辑林任君认为,宗乡总会和华文报有必要在社会与文化这两个层面上更密切地合作,维护好新加坡华人的独特身份认同,同时促进本地独树一帜的华族文化茁壮成长,进一步巩固华社的根基。
林任君前晚(9月22日)在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华裔馆联合主办的“世纪跨越:华社、华团、华报”讲座上演讲时说:“华族的独特身份和独特文化是新加坡华社的精神根基,维护好这两大根基才能确保华社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社会的长久治安”,而宗乡总会和华文报作为华社的两大重要支柱,在这方面责无旁贷,未来应在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上密切合作。
他指出,近年来,认同政治在全球各地兴起,身份认同问题已被高度政治化,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领域,而处于敏感地缘政治中心的我国也不能幸免。为此,宗乡团体与华文报应该“加强团结,共同维护新加坡华人的独特身份,提高华社对本身独特性的认识”,防止外人利用“认同政治”做文章,影响国内族群关系和新加坡的对外关系。
宗乡总会应助新移民更好体会华人独特身份
针对新加坡华人的独特身份,林任君说,这是华族在这里落地生根并融入本地社会之后,伴随着新加坡历史的发展,经过反殖民斗争、独立建国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效忠新加坡和接受我国为一个多元民族社会是这个身份认同的核心;在促进华族语言文化的同时,也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认识到各族和谐并进是国家生存发展之道,是这一身份认同的基础。要如何确保华族的这种身份不会在变幻莫测的世局和我国的社会变迁中受到各种国内外因素的侵蚀,从而动摇新加坡的社会根基,是华社必须密切注意的。”
因此,他也认为,宗乡总会的重要新使命,是帮助新移民更好地体会“新加坡华人独特身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与融入本地社会,对新加坡产生更大的归属感。
在文化层面,他指出:“新加坡的华族文化虽然主要传承自中华文化,但经长时间在本土的沉淀积累,以及与本区域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后,发展成为今天这种与其他中华文化地区不尽相同,带有浓厚南洋色彩的独特华族文化。它不但是本地华族身份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新加坡多元文化建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
林任君说,要保护好华文生态,除了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华社自助自强。他建议宗乡总会与华文报携手打造文化档次较高、以本地文艺团体为主的大型跨门类华族文化节,动员包括华族文化中心在内的各方支持,集中展现已成名以及刚崭露头角的本地艺术团体的才艺。
同时受邀演讲的还有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以及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
刘宏教授在演讲中提到,新加坡华社面临的挑战就是人口老龄化,我国必须接纳新移民以及新移民和现有新加坡人的融合。
他说:“在全球化的文化认同的多元性与政治认同的单一性之间,怎样找到平衡点。我们今天又处在人才环流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华人社会又有哪些机会和挑战……这些都是新的问题。”
陈奕福则说,会馆的功能已随着时代改变,要如何在未来维持影响力,必须吸引有品德的人才,才能使会务增长,让会馆继续生存下去。
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担任讲座主席。
微信SFCCA - “世纪跨越:华社、华团、华报”讲座探讨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
https://mp.weixin.qq.com/s/sbwcarnHMGg1hspUKIE_GQ
《联合早报》- 林任君:华文报与华社的共生关系 (2019-09-30)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90930-993142
华文报和华社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自本地第一份华文报《叻报》在1881年问世以来,华文报就和华社建立起牢不可分的密切关系,华文报为华社提供了主要的精神食粮和消息平台,华社则为华文报提供经济支持,彼此互相依存,持续至今已有100多年。20世纪初,华文学校开始在新加坡出现并迅速成长壮大,建立起从小学直到大学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为华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其实,华文报和华校本来就主要是由华商和华人社团创办的,它们互相促进、互相支援、互惠互利、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华社的一片天。可以说,华人社团、华文报和华校构成了整个大华社的三大支柱,这种局面维持了将近100年。
随着本地的教育和语文环境在政治导向和社会趋势下出现巨大的变化,传统华校自1970年代开始日落西山,在1987年寿终正寝;由华社兴办的东南亚最高华文学府南洋大学也在1980年关门大吉,使得华文生态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华社的元气大伤。在华校这根重要的支柱轰然倒下之后,共同肩负着支撑华社重任的,就只剩下华人社团和华文报了。
在这期间,这两大支柱也各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本各自为政的数百个以地缘和血缘会馆为主的华人社团在1986年进行大联合,共同成立了全国性的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团结在它的旗帜下。宗乡总会作为会馆社团的最高代表机构,与中华总商会这个华族企业和业缘团体的最高代表机构,共同领导华人社群,并接管了总商会的一部分非商业任务。宗乡总会的成立,大大加强了华人社团这根支柱。
另一方面,华文报也经历了一场大整合,从家族企业走向公共企业,通过合并集合资源,走向集团化。尽管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华文报始终没有放弃支撑华社的角色,坚持负起促进华语华文、继承与发扬华族文化的使命。可以说,大整合之后的华文报,对华社是一根更强有力的支柱。
宗乡总会与华文报更密切合作
因此,华文报和宗乡团体的共生关系是有着深远传统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理当如此。事实上,在华校消失以后,两者的关系益发重要,可说是唇齿相依的。这种维持了百多年的关系,为华社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固的基础,对国家利益作出了贡献。这种对华社、华文报和国家都有利的三赢关系当然应该继续下去,而且还应该加强。放眼将来,我认为宗乡总会和华文报有必要在两个层面进行更密切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华社的根基。首先是在社会层面,维护好新加坡华人的独特身份认同,其次是在文化层面,促进本地独树一帜的华族文化的茁壮成长。
先谈社会层面。新加坡华人的独特身份是华族在这里落地生根并融入本地社会之后,伴随着新加坡历史的发展,经过反殖斗争、独立建国过程而逐渐形成的。效忠新加坡这个国家以及接受新加坡为一个多元民族社会是这个身份认同的核心;在促进华族语言文化的同时,也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认识到各族和谐并进是国家生存发展之道,是这一身份认同的基础。如何确保华族的这种身份不会在变幻莫测的世局和我国的社会变迁中受到各种国内外因素的侵蚀,从而动摇新加坡的社会根基,是华社必须密切注意的。
环顾当今世界,身份认同的问题已经被高度政治化,而且愈演愈烈。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近年来在全球各地的兴起是一个无可否认也不容忽视的现象,并且已经成为社会动乱和国际纠纷的一个重要根源。随着大国竞争的日趋激烈,身份认同也已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一个重要领域,新加坡这个处于敏感地缘政治中心的岛国自然也不能幸免。
大家应该还记得美国的一个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在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它的最新一期《中国简报》的题目为《中共在新加坡政治影响力运作的初步调查》,聚焦新加坡,指中国共产党在华人占大多数的新加坡利用统战手段,透过本地商会、宗乡会馆、文化组织和华文报等不同管道对这里的华人施加影响力,主要目的是引导新加坡华人加强对中国的认同,效忠中国,从而促使社会舆论和政策的走向更贴近中国的利益。这份报告隐约指出,这种“身份政治”的运作已经发挥了一些影响。
这份绘声绘影却没有提出具有说服力论据的报告,已经被本地华社领袖否定,中华总商会、宗乡总会和《联合早报》的负责人都分别加以驳斥了。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一些媒体的渲染,它在国际上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在这个时候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意味着,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已经被卷入认同政治的国际博弈中。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不是新加坡第一次因为华人占大多数而被投以异样的眼光。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就曾被一些学者和政客形容为“第三中国”,是中共在东南亚的“第五纵队”,这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指控。这显示,无论是在东西阵营的旧冷战时期也好,在中美当前的新博弈也好,我们都无法置身度外,独善其身。虽然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我们无法阻止别人透过有色眼镜或哈哈镜看我们,刻意扭曲我们的身影形象,使到外界以及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国人对本地华社产生误解,引起不良后果。
因此,虽然我们大可对詹姆斯敦基金会这份报告嗤之以鼻,却不能对它的出现掉以轻心。我们不妨将它当作一个及时的提醒,警惕我们做好防备。在这方面,有幸或不幸被这份报告“点名”的宗乡团体和华文报更应敌忾同仇,加强团结,共同维护新加坡华人的独特身份,并提高华社对本身独特性的认识。
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陈奕福在演讲提纲中提到,宗乡总会的新使命是成为新移民融入本地的桥梁,对此我非常同意。帮助新移民落地生根,认同新加坡,融入本地社会,体验多元文化特色,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体会“新加坡华人独特身份”的意义和价值,加强这种身份认同,从而对新加坡产生更大的归属感。
在这方面,华文报可以和宗乡总会携手合作。事实上,早在2012年,报馆就已经和宗乡总会联合创办了《华汇》这份以新移民为主要对象的刊物,其宗旨就是协助新移民更有效地融入新加坡,进而产生归属感。未来肯定将会有更多新移民从各地前来新加坡落籍,包括大量华人,宗乡总会和华文报在这方面的合作必须坚持,而且今后还要加强力度。
认同政治方兴未艾,将会一直是国际博弈中的一个重要战场。拥有庞大会馆资源的宗乡总会和在华人世界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联合早报》,应该相辅相成,建立强大的合作机制,共同形成一道坚固的心理防线,一方面确保新加坡华人的独特身份不会变质,另一方面防止外人利用“认同政治”做文章,试图影响国内的族群关系和新加坡的对外关系。
协力重振华文生态
在文化层面,华文报和宗乡总会可以为促进华族文化的茁壮成长搭建一个合作平台。
新加坡的华族文化虽然主要传承自中华文化,但经过长时间在本土的沉淀积累,以及与本区域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之后,发展成为今天这种与其他中华文化地区不尽相同的、带有浓厚南洋色彩的独特华族文化。它不但是本地华族身份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新加坡多元文化建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
但随着本地华文生态的不断萎缩,尤其是在传统华校和南洋大学消失之后,华族文化的前途困难重重,甚至面临逐渐式微的前景,它是否能持续健康发展已经出现一个很大的问号。这不但是华社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因此,如何保护好华文生态,让它获得维持生命所需的水土、阳光和空气,不能单靠华社的努力,也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政策方面。
然而,政府的支持固然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文化的活力终究必须来自民间,而华族文化的主要推动力也必须来自华社,不能完全依赖必须平等对待各民族文化的政府。因此,华社必须先自助自强,在这个基础上寻求政府的协助。在这方面,作为华社支柱的宗乡总会和华文报责无旁贷,必须意识到新加坡独特的华族文化能否持续发展,其实关系到华社的长远生存问题。双方必须同心协力,重振华文生态,至少不能任它萎缩下去。
其实,宗乡团体和华文报多年来一直在华文水平江河日下的大潮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不遗余力地推广华语华文,举办各种大大小小的教育和文化活动。单在华文报方面,比较大规模的就包括过去的文艺营,以及现在的华文大比拼、新谣创作比赛《新空下》,以及许许多多的教育和文化讲座,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学校活动等等,不一而足。宗乡总会和个别社团举办的类似活动也不计其数。
除了各自主办或支持的活动外,宗乡总会和华文报也联办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包括每年的“春到河畔迎新年”和每两年一次的微电影大赛。其中,从1987年直到今天,连续举办了30多年的河畔迎春活动,可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标杆性合作项目,它融合了民俗文化和商业元素,成为华人新年期间滨海湾一道充满浓郁华族喜庆气氛的怡人风景,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次参加,不但受到广大华人的欢迎,也吸引了大量友族同胞和外国旅客,甚至成为旅游局对外重点宣传的一个节日景点。必须指出,这个常年活动是与另一个重要华社机构中华总商会以及旅游局和人民协会联办的。
以本地艺术团体为主 办文化节
这是宗乡总会和华文报携手合作展现本地华族文化魅力,推广华族文化影响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有了这个成功的榜样,这两大华社机构是否应该再接再厉,联手打造另一个有助于提升华族文化艺术水平的标杆性项目呢?
这将是一个有别于河畔迎春这个民俗性文化活动的新项目,是一个文化档次较高的大型文艺性活动。宗乡总会和华文报可以同样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声势,结合本地华族文化艺术界的力量,整合资源,树立旗帜,召集志同道合的团体机构,合办一个有水准却又雅俗共赏、让人们每年期盼的文化节。这个以本地艺术团体为主的活动,除了让已经成名的团体有个更大的平台可以集中展现本地华族艺术的最高水平之外,也让那些开始崭露头角、具有潜能却缺乏资源、需要扶持的新进团体有个能见度比较高的舞台可以发挥才艺,有机会提升成长。
其实,华文报从1990年开始也曾举办过华族文化节,联办单位包括中华总商会、宗乡总会和人协等,但其定位并不是以本地艺术团体为主,在举办了大约20年后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停办了。本地也有一些个别艺术门类或跨门类的华族艺术节,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以本地文艺团体为主的大型跨门类文化节。华族文化中心的“华彩”虽然也跨门类,但规模比较小。
现在,随着本地华族艺术近年来出现蓬勃发展,许多艺术团体这些年来做出亮眼成绩,其中一些不但在国内拥有大量支持者,还享誉国际,在国外受到欢迎,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举办一个让本地艺术团体当主角的华族文化节了。既然春季已经有了“春到河畔迎新年”,那这个文化节最好能在秋季举行,也许就在月圆花好的中秋期间吧。当然,单靠宗乡总会和华文报的力量是不够的,这是整个华社的事,应该尽可能动员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是不可或缺的。在民间采取主动之后,政府的支持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大型华族文化节如果能成功举行,并通过规模效应和宣传效果产生较大的冲击,引起广泛注意并吸引大量观众,将会为文艺界打一剂强心针,使众多长期默默耕耘、共同支撑着本地华族文化一片天的团体受到鼓舞,大大提振它们的信心,激发它们释放更大的能量。这个标杆性的活动若能持之以恒,将会给萎缩中的本地华文生态带来新的生机,让新加坡独特的华族文化得以茁壮成长。
华族的独特身份和独特文化是新加坡华社的精神根基,维护好这两大根基才能确保华社的稳定和发展,才能促进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社会的长治久安。宗乡总会和华文报作为华社的两大重要支柱,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继续维持共生共荣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与合作,是国家社会的最佳保障。
(作者是《联合早报》前总编辑)
本文节录自他9月22日
在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华裔馆联合主办的
“世纪跨越:华社、华团、华报”讲座上的演讲
华族的独特身份和独特文化是新加坡华社的精神根基,维护好这两大根基才能确保华社的稳定和发展,才能促进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社会的长治久安。宗乡总会和华文报作为华社的两大重要支柱,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继续维持共生共荣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与合作,是国家社会的最佳保障。
《联合早报》- 三言两语 - 林任君 (2019-09-29)
《源》2019年 · 第5期 · 总期141 - 世纪跨越:华社、华团、华报
《联合早报》- 三言两语 (2019-09-29)
《联合早报》- 编委团队花九个月修撰馆史 福建会馆出版新书《世纪跨越》庆180周年 (2020-11-16)
为修撰180年来的馆史,新加坡福建会馆出版新书《世纪跨越·新加坡福建会馆180周年报刊史料选汇编》,精心筛选编撰各大报刊、史籍、档案等关于福建会馆的报道,集成上下两册的报刊史料汇编,是研究新加坡社会史的重要文献。
这套专书的出版,是福建会馆180周年庆活动之一,昨天由李显龙总理主持发布仪式。福建会馆会长陈精毅在献词中说,《世纪跨越》的出版“是会馆180年来奋斗历程的展现,也从侧面反映新加坡开埠以来筚路蓝缕的发展之路,希望让后世能更珍惜现时所拥有,感恩先辈之付出,以信心和坚毅精神,应对未来的挑战。”
《世纪跨越》由福建会馆理事与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委团队,花了九个月时间,整理了180年来数以千计的报刊新闻报道,以及文物局历史文献档案,甄选具代表性的报道与特稿编汇成书,工程浩大。
这两册共548页的专书由杜南发主编,他是福建会馆理事,也是《新明日报》前总编辑,其他编委成员包括林孝胜、林源福、吕世聪、许振义和陈建存。
杜南发指出,这是历来首次对福建会馆成立至今的史料,进行全面汇集整理的一项浩大文献工程。过去180年来,福建会馆的报道在本地中英文报刊上几乎从未间断,加上历年公私文档里的相关文献,构成一系列相当完整的历史记录,是本地非常难得和宝贵的一套社会文化史档案资料。
发掘罕见早年文献
编辑团队在编汇过程中,发掘了不少过往罕见的早年文献,包括1827年陈送等六人的《华民请愿书》原始文献全文及亲笔签名,展示开埠第一代闽帮领袖的手迹。早年的记录及官方文献,也确定了从1840年创设于天福宫内的会馆,1916年注册天福宫福建会馆,到1937年注册新加坡福建会馆,这三个阶段会名的发展历程。19至21世纪的报刊报道,则清楚展示福建会馆历代领导层,始终以推动本地教育发展为主要社会责任的特色。
配合新书的发布,福建会馆也在昨天举办一场讲座,主讲者是《世纪跨越》主编杜南发、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丁荷生教授,以及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梁秉赋博士。
杜南发指出,这批180年来的报刊报道,详尽记录了福建会馆跨越三个世纪的重点发展轮廓,其中能看出福建会馆在历史上对中国事务及本地事务的参与和影响力。
丁荷生发言时,探讨了福建会馆与恒山亭的关系,他通过本地的清代墓碑研究指出,福建会馆对坟山的管理,确保了福建人的关系网络和文化脉搏,在福建原乡和新加坡本土之间得以延续,不仅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成为衔接先贤与今人的文化纽带。
梁秉赋则重点介绍福建会馆从清代以来对本地教育的贡献。他指出,福建会馆具有洞察先机的前瞻性,在帮权年代就提倡不受宗族限制的义学教育,并且大力支持在本地推动中学教育,提高当时人们对中等教育的认识,为本地华人社会捐地建校,培养人才。梁秉赋说:“新加坡的福建人有前瞻性,他们有乡邑情怀,但没有固守本土主义的情结,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SFCCA - Transcending The Century: The Chinese Community, Its Organisations And The Press
https://sfcca.sg/en/2019/09/22/transcending-the-century-the-chinese-community-its-organisations-and-the-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