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南侨机工纪念雕塑”为何选址晚晴园

难为第二代

“百年跨国两地书”


“但开风气不为师”—— 出版《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的意义

“历览前贤国与家”—— 晚晴园的文化遗产

辛亥革命百年祭


《孙中山:新加坡足迹之旅》- 导论 - 辛亥革命百年祭


新加坡文化与文化新加坡


敢问路在何方?


想起林文庆医生

虎豹别墅应有的定位

英女皇登基60周年庆典绪言

武吉布朗还有哪些秘密?

靠祖宗吃饭

《联合早报》 - 柯木林:靠祖宗吃饭 2012-06-02


从丽的呼声想到《叻报》

关于新加坡日治时期的断限



古建筑的生命力在庆典活动

可作为华社软实力机构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

风雨牛车水

《联合早报》- 风雨牛车水 (2012-01-25)

南大重开历史系

从“咖啡山”风云谈到古迹保存问题

转型中的晚晴园


盛世修典

新加坡纪念辛亥百年的意义

《联合早报》- 走上神坛的孙中山

《联合早报》- 走上神坛的孙中山
·2011年10月1日

养正学校切莫忘了叶季允


中山公园的中英文碑文问题


历史地标的瑕疵

重建“南生园”芻议


又一辛卯年


发扬 “揖让”“好施” 精神


“一万年来谁著史” :重返宗乡总会绪言 [《总会25年》特辑]


编纂《新加坡华族史论集》的动机与意义

1973年2月20日 (星期二) 《星洲日报》


梅花五月又逢卿

198255 (星期三) 《星洲日报》



“不见风帆五百年” : 第一届郑和国际研讨会纪实


 
 

漫谈电视《水浒传》

漫谈电视《水浒传》* 柯木林 *联合早报》  1998-06-30 (星期二)
今年5月中旬,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所摄制的《水浒传》在本地上演。这部改编自文学名著的电视剧,在新加坡是否会形成一股“水浒热”,也成了社会谈论的焦点。
 
记得80年代中期,山东电视台也曾摄制《水浒传》,并在本地上映,此次由中央电视台重新制作,实具有更大的意义。
 
通过电视科技弘扬中华文化似乎是中国现行的文化政策之一。过去十年间,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电视剧。中央电视充分利用了大众传媒的力量,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
 
在过去,这些古典名著只限 于文字的形式在社会流传。然而现在,这些名著以电视剧的方式普及并深入社会,同时亦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中华文化风”。从近年来日本 的“三国热”,日语版《杨家将》在日本的电视台播映,乃至最近在中港新掀起的“水浒热”,就是很好的例子。
 

包公传与包公戏

1994-07-03(星期日)联合早报》 




徐光启与今日的上海文明

1993年11月7日(星期日)《联合早报》




中国缔造第三盛世

1993年5月23日 (星期日)《联合早报》




《中国电影回顾展》的几点感想

《中国电影回顾展》的几点感想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1986-10-05 (星期日)

   《中国电影回顾展》从今年
910日 开始,一连三个星期,在综艺机构属下六大戏院,放映三、四十年代的旧影片。其中较引人瞩目的有阮玲玉的代表作《小玩意》,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桃李劫》, 及中国电影史上的珍品《一江春水向东流》。配合了这次的回顾展,中国当代著名演员刘琼、王丹凤、白扬等,也来新访问,《联合报》还为他们主办了一次座谈 会,演员与影迷济济一堂,极一时之盛。
几天来连续看了几套旧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松花江上》等。面对这些片子,不禁感从中来。
() 艺术的生命是永恒的。一部好的影片,是不会因为时空或环境的改变而失去其价值的。旧影片中所宣扬的高尚的传统节操,历久弥新;

() 有些年龄,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少之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坐在冷气戏院中,面对这些影片,以及影片中所保存的旧社会风貌、街景及当年人民生活的样相,不得不感叹现代科技的昌明——它确实将时空的距离给缩短了;
() 人生于世,并不需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只有个人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份内的工作,那怕只写一篇文章(如王勃的《藤王阁序》),一本著作(如司马迁的《史记》),或是谱一首曲子。
() 旧影片中的演员如赵丹、白杨、周璇、阮玲玉、陶金、孙道临等,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当年风华正茂时的英姿。然而,时间是无情的。这些演员,如今泰半已作古了,人事沧桑如此,令人慨叹不已;
() 从《松花江上》这部影片,才知道这片子是由长春电影历史馆所珍藏的。连旧影片也要由专门的历史馆负责保存,不得不惊讶于中华民族,的确有其优良的历史传统。
令人遗憾的是,旧影片上映一两天就抽片了,而且,三十年代的不朽名片《夜半歌声》竟然不在回顾展影片之列,不知是否该片的考贝有问题而不能上映?



从“舟山号”想到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