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视界 -
新加坡人急切构建文化艺术的身份标志
http://www.nanyangpost.com/news/singapore/5376.html
http://www.nanyangpost.com/news/singapore/5376.html
新加坡人急切构建文化艺术的身份标志
13/12/2010 02:37:00
南洋视界网特稿,新加坡文学艺术界的人士表示,新加坡必须寻求自己的文学艺术身份,一种基于本土的、有别于移民来源地但又和来源地相联系的艺术身份。
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几乎由移民组成的新加坡,由于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缺乏天然资源,因此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生存是第一要务。
出身于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新加坡知名媒体人朱亮亮,在被问及新加坡建国后的文化建设时说:“新加坡那时候要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
随着新加坡在八十年代成功引进大量外资,成为一个亚洲制造业的中心之一,获得了“亚洲四小龙”的美誉,新加坡人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学艺术的身份认同。1990年,受到台湾校园民歌启发的“新谣”,出现了一批描述新加坡本土色彩的歌曲,包括梁文福的《麻雀衔竹枝》。
对于这首不断重复“我们这里是新加坡”歌词的歌曲《麻雀衔竹枝》,梁文福最近在接受南洋视界访问时表示,当时创作时,确实是在表现新加坡的国家身份认同。
不过,虽然梁文福在“新谣”歌曲中开始探讨国家的身份认同,但他也承认,新加坡的流行歌曲虽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成就,包括在台湾金曲奖中频频入围、获奖,但这些歌曲缺乏新加坡的特征,更多的是考虑到两岸三地的市场。
当新加坡建国进入45年的时候,新加坡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开始急切地考虑自己的文学艺术身份这个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不久前在新加坡举行的题为“城市的足音”的“南洋华文文学与文化论坛”上,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博士就指出:新加坡“独立以来,移民、国家认同与文化属性,一直是新加坡人急于探索的瞩目课题。”
他说:“从移民、乡社认同、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国家认同到身份认同等课题,一直不断被讨论,也不断有人提出新的看法。”
对于东南亚文学以及新加坡文学的流变,新加坡文学学者王润华博士在论坛上指出,新加坡的华人基本上是被卖到殖民地来的,因此,相当长的时期,对本地的文学叙述是殖民文学的叙述。此外,也有包括老舍在内的“南洋过客”所写的描述东南亚的作品。
新加坡人的文化艺术的身份认同的焦虑感,也可以在过去的周末举行的“南洋学会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可以感受到。
一名出席会议的来自中国的研究者向南洋视界指出:“单是在名称上,就可以看到这种焦虑。有人认为,一方面,‘南洋’一词有着很明显的中国情结,另一方面,‘东南亚’一词又有着殖民主义的烙印”。
这次的国际会议上不断有人提出,对南洋的研究,应该跳脱中国的“华人华侨”的概念,而应该以本土的多元种族和文化的大概念作为出发点。
马来西亚学者安焕然在论坛上说:华人的“文化调适已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延伸问题,还是一个基于本土关怀,对华人传统文化自觉的本土化再建构过程。”
和“南洋学会”研讨会时隔一天,在新加坡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华乐比赛优胜者音乐会”上,众多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年轻人表现了对华乐(即民乐)的娴熟演奏技巧,但一个特征是,曲目基本上是来自中国。
新加坡华乐团总经理何伟山受访时认为,华乐的曲目少本身就是一个客观事实,而本土的曲目更少。这也是为什么华乐团一直在大力对外委约新作,甚至也组织作曲家采风,举办华乐作曲大赛的原因。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指出,作为新加坡国家乐团,发展本土化的、具有本土身份认同的作品,是理所当然的。
叶聪说,他曾经在新加坡观看过“南洋画派”的展览。由于画面形象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南洋画派”实际上已经确立了,这确实是本土艺术的一个身份标志。
“但是,在音乐上却没有形成这样的身份标志,”叶聪说:“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华乐团必须致力建立‘南洋音乐’的原因。”
2006年,新加坡华乐团首次举行的作曲大赛,南洋音乐的话题也在大赛期间的研讨会上引起广泛的讨论。而新加坡华乐团也在近年来演奏了大量的马来音乐。
但叶聪承认,确立南洋音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理论上还缺乏论述。他回忆说,四年前的研讨会上,马来族作曲家伊斯甘达就提出,南洋音乐并不只是马来音乐,也应该包括有华族音乐。
叶聪说:“我们今年举行的《闽南神韵》音乐会,其实就是因为新加坡最大的族群是华族,而华族中最大的方言群体是福建话。”
他指出:“我认为,闽南、广东、海南文化,也应该是南洋文化的一部分,因为这些地方南来的移民,也构建了新加坡的本土文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组织音乐家去采风,除了去印尼和马来西亚外,也会去中国的福建采风。”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华乐作曲大赛表达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他最近宣布个人捐款75万新元,赞助作曲大赛。而作曲大赛的主题,正是“以南洋音乐元素为基础,其特色源自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地理和历史。”
事实上,对于文学艺术本土身份的构建,文学方面也在加紧地努力着。
王润华指出,新华文学(指新加坡华文文学)对殖民文学的反动,形成了后殖民文学,最后形成了对土地的描述。
不过,王润华也强调,本土文学的身份,并不排斥自身的文化渊源,但在本地最后就像“鱼尾狮”一样,表现了种族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甚至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梁文福在受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他说:“是的,《麻雀衔竹枝》是本土身份的一首歌,但并未割裂过去,歌词中的众多意象都说明了这一点。”
在新加坡文化艺术界急切寻求构建本土身份标志的时候,此间的文艺界人士却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担任这次南洋华文文学与文化论坛主席的许福吉在论坛上说:“龙应台(台湾专栏作者)曾说,新加坡没有文学没有文化。后来我写信给龙应台,告诉她其实新加坡 很多人在点点滴滴地做着,包括这次的文学论坛在内的各种座谈会,是很多的。当然也包括很多的团体和机构,都在为文学文化做贡献。”
“这样的一滴一滴的水,慢慢地积累,能不能成为大江大河,就要看各人的观察,”他说。
许福吉领导的南大孔子学院,近年来也举行了相当多的文学论坛,出席论坛的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作家,也包括本地的文化工作者,涉及的论题不但有民俗、有通俗文学,甚至也包括了纯文学领域。
除了论坛讲座外,梁文福领衔主讲的《流行歌词创作班》,已经进入了第五届的招生;而本土文史研究者柯木林主讲的新加坡历史课程,也进入了第二届的招生。这似乎印证了许福吉所说的,正在点滴地积累。
不过,艺术家们也表示,要真正构建本地的文艺身份标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问及需要多长时间,世界各地的人们听到某一首曲子,就会立即说出“新加坡”三个字?叶聪说:“这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但是,我们需要从现在就做起来。我们这次的作曲大赛,虽然是以南洋为特征,但作品来源却是向全世界征集的。”他说。
孔子学院 - 城市的足音 - 南洋华文文学与文化论坛11月20日举行
http://ci-ntu.com/institute-funds/南大孔子学院基金/3392.html
城市的足音——南洋华文文学与文化论坛11月20日举行
2010年,配合新加坡作家协会40周年庆典,本院继续借助这股文学风潮,不遗余力推动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定于2010年11月20日下午2时至5时举办“城市的足音――南洋华文文学与文化论坛2010”,同时举办《城市的足音》新书发布会。
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于2007年7月14日成立了“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基金”。作为提升新加坡华文的整体资源、教学水平与学术研究,并促进新加坡与世 界各地的学术交流等的活动经费;借此扩大与世界华人、华社的联系、鼓励和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以及反映华人社会文化,奖励杰出华文作家和树立艺术典 范。
基金会属下设立的奖项和活动包括了南洋华文文学奖、精品论坛讲座、华文精英奖励金以及中国语言与文化科研项目。
从成立至今,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基金举办近三十项精致文学与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了邀请于丹、白先勇、陈丹燕、吴南民医师、阎崇年等知名学者莅新演讲;本地学者则包括朱亮亮、柯木林、 佘绍华及邱少华等,并特邀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陈疆演讲;亦有举办多场文史民俗、书画艺术、流行文化、中医保健等文化研修课程。同时,我们也主办 “南洋华文文学奖”,宗旨在于鼓励全球华人青年从事文学创作及促进中外文学交流,藉以丰富华文文学,为21世紀世界华文文学播种及开路。
2010年,配合新加坡作家协会40周年庆典,本院继续借助这股文学风潮,不遗余力推动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定于2010年11月20日下午2时至5时举办“城市的足音――南洋华文文学与文化论坛2010”,同时举办《城市的足音》新书发布会。
此次论坛我们诚邀宜居城市研发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刘太格先生担任主宾及进行专题演讲。同时王润华教授、安焕然博士、希尼尔先生及邹璐小姐亦会受邀演讲,并进行现场交流与提问。
文学的果实需要不停的积累与酝酿,此论坛主要邀请新马学者发表专题演讲,畅谈南洋华文文学与城市文学的回顾与发展,藉以勾勒出城市的特色与内涵本质,烘托出多元共生的南洋华文文学与文化。南大孔子学院基金冀望这场观摩与聚首的文学平台,能得以建构更精彩的火花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