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回顾展》的几点感想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1986-10-05 (星期日)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1986-10-05 (星期日)
《中国电影回顾展》从今年9月10日 开始,一连三个星期,在综艺机构属下六大戏院,放映三、四十年代的旧影片。其中较引人瞩目的有阮玲玉的代表作《小玩意》,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桃李劫》, 及中国电影史上的珍品《一江春水向东流》。配合了这次的回顾展,中国当代著名演员刘琼、王丹凤、白扬等,也来新访问,《联合报》还为他们主办了一次座谈 会,演员与影迷济济一堂,极一时之盛。
几天来连续看了几套旧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松花江上》等。面对这些片子,不禁感从中来。
(一) 艺术的生命是永恒的。一部好的影片,是不会因为时空或环境的改变而失去其价值的。旧影片中所宣扬的高尚的传统节操,历久弥新;
(二) 有些年龄,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少之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坐在冷气戏院中,面对这些影片,以及影片中所保存的旧社会风貌、街景及当年人民生活的样相,不得不感叹现代科技的昌明——它确实将时空的距离给缩短了;
(三) 人生于世,并不需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只有个人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份内的工作,那怕只写一篇文章(如王勃的《藤王阁序》),一本著作(如司马迁的《史记》),或是谱一首曲子。
(四) 旧影片中的演员如赵丹、白杨、周璇、阮玲玉、陶金、孙道临等,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当年风华正茂时的英姿。然而,时间是无情的。这些演员,如今泰半已作古了,人事沧桑如此,令人慨叹不已;
(五) 从《松花江上》这部影片,才知道这片子是由长春电影历史馆所珍藏的。连旧影片也要由专门的历史馆负责保存,不得不惊讶于中华民族,的确有其优良的历史传统。
令人遗憾的是,旧影片上映一两天就抽片了,而且,三十年代的不朽名片《夜半歌声》竟然不在回顾展影片之列,不知是否该片的考贝有问题而不能上映?
《联合早报》- 寻访“新客” 本地第一部电影《新客》研究专书出版 (2019-09-30)
https://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190930-993107
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懂华文资料的电影研究者一直以为,本地电影史是从1934年首映的马来电影《疯子莱拉》(Leila Majnun)开始的,殊不知早在1927年,设在牛车水的“南洋刘贝锦自制影片公司”已经摄制本地首部长篇剧情默片《新客》。
《新客》公映时没取得成功,斥资拍摄此片的本地商人刘贝锦很快便结束他的电影事业,但谁也无法否定,92年前摄制的《新客》是本地电影的鼻祖。
以中英文出版
一本专门研究《新客》,以中英文出版的新书最近问世,为本地电影史补上重要一笔。由Kucinta Books出版,得到新加坡电影发展委员会(Singapore Film Commission)资助的《新客——新马首部长篇电影的故事》,在一群电影爱好者合作下问世。
团队成员包括负责撰稿的退休加拿大电影学者彦·乌代(Ian Uhde)和他的妻子黄筱菁,负责研究和找资料的本地电影史研究者和电影人杜汉彬,负责编务的刘玲希,负责绘制插图的黄子键,以及做了大量翻译工作的刘思辉等。
新书做了深入且详尽的研究,让大家了解本地首部长篇华文电影的诞生情景,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刘贝锦进军新兴电影行业的动机,《新客》的摄制与演员阵容,拍摄前曾出现的不同脚本内容,以及刘贝锦离奇、坎坷的一生。
到中国考察
刘贝锦(1902-1959)是马来西亚麻坡富商刘筑侯的儿子,也是本地南洋画派先驱艺术家刘抗的堂叔,刘心(刘抗父亲)的堂弟。靠橡胶业致富的刘筑侯(1866-1922)还是麻坡中化中学的创办人之一。
刘家祖籍福建永春湖洋镇,不过刘贝锦生于新加坡,出世不久举家迁居麻坡,六岁回中国受教育,16岁再回到南洋。他在父亲去世后接掌家族橡胶园,成立新德成植业公司。
这位富家子弟虽从小锦衣玉食,却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喜欢新事物。他自组公司拍电影,相信与他的“归国记”有关。1925年12月至1926年2月,已接掌家族生意的刘贝锦回中国考察,回来后撰写和出版《刘贝锦归国记》,还请中国文化界巨子蔡元培为书题字。杜汉彬说,《刘贝锦归国记》厚300多页,从目录看,刘贝锦当时考察的项目包括中国国货、教育与文化及上海的电影行业,另外还拜访华侨教育协会,也加入一些游记性质的文章。
受上海电影业启发
刘贝锦参观上海电影业后深受启发,回新加坡后除了成立中西影片公司来放映和分销上海摄制的影片,还兴致勃勃的要自己拍摄电影;他很快便在牛车水北京街(俗称衣箱街)成立刘贝锦自制影片公司,并把在上海认识的郭超文和张必达请到新加坡协助他拍摄电影。郭超文当时是友联影片公司的摄影师,专为上海导演陈铿然拍片,张必达则是上海的一名演员。
1920年代下半叶,上海电影业开始迈入黄金时期,刘贝锦不仅看好这一新兴行业的前景,还寄予远大理想,想借助电影教化群众。他希望通过《新客》推动本地电影业的发展,让西方世界认识东方文化。刘贝锦接受本地《新国民日报》访问时,也谈到他拍《新客》是要让中国人了解海外华侨的生活方式。
刘贝锦在1926年7月成立电影公司,很快地便开始宣传。他把办事处设在北京街12号三楼,与此同时租用加东美雅路58号别墅作为拍摄地点。他创立的公司当时有两个剧本可选择,一是编剧张任天的剧本,另一选择是导演陈学浦的作品。同年10月,公司决定采用陈学浦的剧本。
剧本有刘贝锦影子
不幸的是,原本担任经理和摄影师的郭超文与导演陈学浦的看法出现分歧,就连片名也意见相左。陈学浦的作品原名是《南国幽芳》,郭超文认为太文绉绉,将之改为《新客》。原来的剧本侧重于介绍南洋的文化与习俗,包括介绍峇峇的生活方式,片中会出现马来舞蹈、吃榴梿、割胶和制作胶片的画面等,但郭超文认为,只要出现中国观众熟悉的椰树和橡胶园就够。
一个月后,摄制组出现大变动。陈学浦离开,郭超文接过导演棒子,同时兼任制片和摄影师,刘贝锦成了编剧,并在剧本中加入自己的影子,例如女主角叫慧贞,和刘贝锦的小女儿同名。慧贞父亲的树胶厂也叫“新德成植业公司”。其中一幕是剧中人物参观柔佛大王宫,现实生活中,刘贝锦和柔佛苏丹的儿子是好朋友,经常出入王宫。
到伦敦与上海图书馆
根据刘抗的口述历史,刘贝锦的父亲刘筑侯是他的“五叔公”,堂叔刘贝锦很喜欢玩车,经常和柔佛苏丹的儿子“斗”买最新款的名车。刘贝锦在麻坡有自己的电影院,刘抗从小就能免费看电影。
杜汉彬最早是从麻坡人郑昭贤的博客中知道刘贝锦与刘抗的关系,后来通过友人认识刘抗的媳妇、本地文史研究者葛月赞(Gretchen Liu),对方告诉他刘抗生前曾留下口述历史。葛月赞当时正在整理刘家的一些旧照片,找到刘贝锦和一名友人摄于新车前的旧照片,另一张照片则是刘抗与陈人浩摄于同一辆车前,照片相信摄于1932年,地点在麻坡。
为了挖掘更多有关《新客》史料,杜汉彬到伦敦大英图书馆翻查各种早期资料,包括1920年代的华文报章和刊物,例如本地最早的一份小报《消闲钟》,由戏院发行的 《曼舞罗》等,另外还参考《叻报》《南洋商报》《南洋总汇报》等。
他发现《新国民日报》对《新客》的报道非常详尽,甚至完整的刊登1926年版的影片字幕,方修编著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就收录这些字幕内容,只不过电影在1927年正式开拍时,导演郭超文对陈学浦的原剧本做了不少改动。
除了本地报章杂志,杜汉彬也翻阅上海出版的杂志,例如从《银星》杂志中找到更多有关刘贝锦和剧组人员的报道。
在香港改名《唐山来客》
《新客——新马首部长篇电影的故事》作者之一黄筱菁说,她和夫婿扬·乌德从1990年代末开始研究新加坡的电影史,并出版《潜伏影像:新加坡电影》(Latent Images:Film In Singapore)。乌德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美术系教电影史,黄筱菁则是独立电影研究者。
黄筱菁说,过去虽对《新客》略有所闻,却碍于不懂华文,无从着手。他们是在《潜伏影像:新加坡电影》于2010年再版后,才掌握了刘贝锦拍过《新客》,电影曾在1927年3月4日在维多利亚剧院公映的史料,至此不得不承认《新客》才是本地第一部长篇电影。
夫妇俩在2013年萌起要出版一本有关《新客》的书,开始策划构思撰写和出版工作,并在2016年申请到新加坡电影发展委员会的一笔拨款。
黄筱菁说,虽然《新客》没有取得成功,刘贝锦斥资拍摄本地第一部电影的勇气与努力,还是很值得记上一笔。
《新客》命运多舛,公映时原本要放映九卷影片,却因为英殖民地政府的电影检查,只放映六卷。《新客》在本地放映后,曾到吉隆坡、马六甲和香港上映,在香港上映时片名改为《唐山来客》,可惜对外发行时的成绩也不好。刘贝锦在1927年5月下旬便宣布公司永久停办。
刘贝锦坐国共的牢
刘贝锦的人生机遇,既传奇又坎坷,也令人无限唏嘘。从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踌躇满志的年轻企业家,充满理想的本地电影第一人,刘贝锦后半生却蜕变为一名充满爱国激情的南侨机工,还亲自到运输物资的前线吃尽苦头。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掀起中日战争,南洋也掀起民族主义及爱国浪潮,这也是刘贝锦人生的转捩点。据刘抗的口述回忆,当时胶价下跌,本地树胶园主们不像过去那样富裕,刘贝锦的家业也不如过去,加上兄弟不睦,使到他对生意失去兴趣。
当陈嘉庚领导的筹赈会招募南侨机工时,他毅然放弃舒适生活,于1939年3月带上十多辆货车前往昆明当机工,并受委为第三批594名南侨机工的总领队。
出发前,麻坡筹赈会为机工们践行,刘贝锦受邀发表谈话。当时在场的刘抗记得,堂叔站起来后准备发言,却久久说不出话!他当时可能想到自己即将放弃舒适生活为国捐躯而激动得说不出话。
刘贝锦带着满腔激情投入救国行列,却在抗战期间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曾申请回南洋却不被批准,后来国民党政府怀疑他是共产党地下成员将他逮捕。共产党掌权后他获释,但不久却又被共产党怀疑是国民党的反革命分子而再次入狱,还被送到重庆松山劳改。1959年,刘贝锦在狱中去世,结束坎坷的后半生。
微信 - 她是行走的春药,男人们为她中毒!50张照片揭露秘密情史!
https://mp.weixin.qq.com/s/qpXd0v1QyhpQUcGUVujzEQ
《联合早报》- 许绍雄是鲁迅妻侄 家世显赫但自嘲“乞丐枯枝” (2021-07-22)
https://www.zaobao.com.sg/entertainment/story20210722-1172120 (香港讯)一家三口已移民本地的72岁香港资深演员,多年来被指身世显赫,据知他的太公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姑婆是鲁迅的妻子,而且与香港富豪许晋亨同宗。他近日接受访问时亲解自己的身世之谜,坦承曾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姑婆许广平的确是鲁迅的妻子,即他是鲁迅的侄子。
许绍雄的叔公许崇智是有份创立黄埔军校的粤军总司令,另一叔公许崇清则为广州前教育局长。甚至香港的富豪、李嘉欣的老公许晋亨其实和许绍雄也是亲戚。
至于爸爸开金铺一事,他称:“不过是首饰而已。”他因为驾马赛地车开工,被称“Benz雄”,既然是有钱出身,为什么不做生意或高官?他反问:“什么叫有钱人的孩子?有一块钱才是有钱,我可能只得一毫子……”
被问是否有钱才可以从事演艺工作,他回答:“你真是开玩笑,我是打拼出来的,你都不知道……外表风光里面愁,你不知道而已,不拍戏哪有钱开饭呀?我的家门早几代家世是好,但到我们已经是靠自己啦,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丐,我是乞丐也是枯枝。”被问为何演艺生涯中少有古装角色,他直言:“懒!我不喜欢粘头套粘胡须,所以尽量不拍。”
《联合早报》- 《夜半歌声》原唱之谜 (2021-12-23)
《联合早报》- 寻访“新客” 本地第一部电影《新客》研究专书出版 (2019-09-30)
https://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190930-993107
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懂华文资料的电影研究者一直以为,本地电影史是从1934年首映的马来电影《疯子莱拉》(Leila Majnun)开始的,殊不知早在1927年,设在牛车水的“南洋刘贝锦自制影片公司”已经摄制本地首部长篇剧情默片《新客》。
《新客》公映时没取得成功,斥资拍摄此片的本地商人刘贝锦很快便结束他的电影事业,但谁也无法否定,92年前摄制的《新客》是本地电影的鼻祖。
以中英文出版
一本专门研究《新客》,以中英文出版的新书最近问世,为本地电影史补上重要一笔。由Kucinta Books出版,得到新加坡电影发展委员会(Singapore Film Commission)资助的《新客——新马首部长篇电影的故事》,在一群电影爱好者合作下问世。
团队成员包括负责撰稿的退休加拿大电影学者彦·乌代(Ian Uhde)和他的妻子黄筱菁,负责研究和找资料的本地电影史研究者和电影人杜汉彬,负责编务的刘玲希,负责绘制插图的黄子键,以及做了大量翻译工作的刘思辉等。
新书做了深入且详尽的研究,让大家了解本地首部长篇华文电影的诞生情景,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刘贝锦进军新兴电影行业的动机,《新客》的摄制与演员阵容,拍摄前曾出现的不同脚本内容,以及刘贝锦离奇、坎坷的一生。
到中国考察
刘贝锦(1902-1959)是马来西亚麻坡富商刘筑侯的儿子,也是本地南洋画派先驱艺术家刘抗的堂叔,刘心(刘抗父亲)的堂弟。靠橡胶业致富的刘筑侯(1866-1922)还是麻坡中化中学的创办人之一。
刘家祖籍福建永春湖洋镇,不过刘贝锦生于新加坡,出世不久举家迁居麻坡,六岁回中国受教育,16岁再回到南洋。他在父亲去世后接掌家族橡胶园,成立新德成植业公司。
这位富家子弟虽从小锦衣玉食,却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喜欢新事物。他自组公司拍电影,相信与他的“归国记”有关。1925年12月至1926年2月,已接掌家族生意的刘贝锦回中国考察,回来后撰写和出版《刘贝锦归国记》,还请中国文化界巨子蔡元培为书题字。杜汉彬说,《刘贝锦归国记》厚300多页,从目录看,刘贝锦当时考察的项目包括中国国货、教育与文化及上海的电影行业,另外还拜访华侨教育协会,也加入一些游记性质的文章。
受上海电影业启发
刘贝锦参观上海电影业后深受启发,回新加坡后除了成立中西影片公司来放映和分销上海摄制的影片,还兴致勃勃的要自己拍摄电影;他很快便在牛车水北京街(俗称衣箱街)成立刘贝锦自制影片公司,并把在上海认识的郭超文和张必达请到新加坡协助他拍摄电影。郭超文当时是友联影片公司的摄影师,专为上海导演陈铿然拍片,张必达则是上海的一名演员。
1920年代下半叶,上海电影业开始迈入黄金时期,刘贝锦不仅看好这一新兴行业的前景,还寄予远大理想,想借助电影教化群众。他希望通过《新客》推动本地电影业的发展,让西方世界认识东方文化。刘贝锦接受本地《新国民日报》访问时,也谈到他拍《新客》是要让中国人了解海外华侨的生活方式。
刘贝锦在1926年7月成立电影公司,很快地便开始宣传。他把办事处设在北京街12号三楼,与此同时租用加东美雅路58号别墅作为拍摄地点。他创立的公司当时有两个剧本可选择,一是编剧张任天的剧本,另一选择是导演陈学浦的作品。同年10月,公司决定采用陈学浦的剧本。
剧本有刘贝锦影子
不幸的是,原本担任经理和摄影师的郭超文与导演陈学浦的看法出现分歧,就连片名也意见相左。陈学浦的作品原名是《南国幽芳》,郭超文认为太文绉绉,将之改为《新客》。原来的剧本侧重于介绍南洋的文化与习俗,包括介绍峇峇的生活方式,片中会出现马来舞蹈、吃榴梿、割胶和制作胶片的画面等,但郭超文认为,只要出现中国观众熟悉的椰树和橡胶园就够。
一个月后,摄制组出现大变动。陈学浦离开,郭超文接过导演棒子,同时兼任制片和摄影师,刘贝锦成了编剧,并在剧本中加入自己的影子,例如女主角叫慧贞,和刘贝锦的小女儿同名。慧贞父亲的树胶厂也叫“新德成植业公司”。其中一幕是剧中人物参观柔佛大王宫,现实生活中,刘贝锦和柔佛苏丹的儿子是好朋友,经常出入王宫。
到伦敦与上海图书馆
根据刘抗的口述历史,刘贝锦的父亲刘筑侯是他的“五叔公”,堂叔刘贝锦很喜欢玩车,经常和柔佛苏丹的儿子“斗”买最新款的名车。刘贝锦在麻坡有自己的电影院,刘抗从小就能免费看电影。
杜汉彬最早是从麻坡人郑昭贤的博客中知道刘贝锦与刘抗的关系,后来通过友人认识刘抗的媳妇、本地文史研究者葛月赞(Gretchen Liu),对方告诉他刘抗生前曾留下口述历史。葛月赞当时正在整理刘家的一些旧照片,找到刘贝锦和一名友人摄于新车前的旧照片,另一张照片则是刘抗与陈人浩摄于同一辆车前,照片相信摄于1932年,地点在麻坡。
20193009_zbnow_lifestyle_3_Medium.jpg
刘贝锦(站立者)和友人摄于自己的名车前。(刘抗后人提供)
为了挖掘更多有关《新客》史料,杜汉彬到伦敦大英图书馆翻查各种早期资料,包括1920年代的华文报章和刊物,例如本地最早的一份小报《消闲钟》,由戏院发行的 《曼舞罗》等,另外还参考《叻报》《南洋商报》《南洋总汇报》等。
他发现《新国民日报》对《新客》的报道非常详尽,甚至完整的刊登1926年版的影片字幕,方修编著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就收录这些字幕内容,只不过电影在1927年正式开拍时,导演郭超文对陈学浦的原剧本做了不少改动。
除了本地报章杂志,杜汉彬也翻阅上海出版的杂志,例如从《银星》杂志中找到更多有关刘贝锦和剧组人员的报道。
《新客——新马首部长篇电影的故事》的团队,左起研究者杜汉彬,作者黄筱菁,新加坡电影发展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席蔡琼莹,编辑刘玲希,翻译刘思辉,插图师黄子键和亚洲电影资料馆执行总监曾素清。(Kucinta Books提供)
在香港改名《唐山来客》
《新客——新马首部长篇电影的故事》作者之一黄筱菁说,她和夫婿扬·乌德从1990年代末开始研究新加坡的电影史,并出版《潜伏影像:新加坡电影》(Latent Images:Film In Singapore)。乌德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美术系教电影史,黄筱菁则是独立电影研究者。
黄筱菁说,过去虽对《新客》略有所闻,却碍于不懂华文,无从着手。他们是在《潜伏影像:新加坡电影》于2010年再版后,才掌握了刘贝锦拍过《新客》,电影曾在1927年3月4日在维多利亚剧院公映的史料,至此不得不承认《新客》才是本地第一部长篇电影。
夫妇俩在2013年萌起要出版一本有关《新客》的书,开始策划构思撰写和出版工作,并在2016年申请到新加坡电影发展委员会的一笔拨款。
黄筱菁说,虽然《新客》没有取得成功,刘贝锦斥资拍摄本地第一部电影的勇气与努力,还是很值得记上一笔。
《新客》命运多舛,公映时原本要放映九卷影片,却因为英殖民地政府的电影检查,只放映六卷。《新客》在本地放映后,曾到吉隆坡、马六甲和香港上映,在香港上映时片名改为《唐山来客》,可惜对外发行时的成绩也不好。刘贝锦在1927年5月下旬便宣布公司永久停办。
刘贝锦坐国共的牢
刘贝锦的人生机遇,既传奇又坎坷,也令人无限唏嘘。从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踌躇满志的年轻企业家,充满理想的本地电影第一人,刘贝锦后半生却蜕变为一名充满爱国激情的南侨机工,还亲自到运输物资的前线吃尽苦头。
牛车水北京街这家中东餐馆是刘贝锦电影公司所在地。(档案照片)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掀起中日战争,南洋也掀起民族主义及爱国浪潮,这也是刘贝锦人生的转捩点。据刘抗的口述回忆,当时胶价下跌,本地树胶园主们不像过去那样富裕,刘贝锦的家业也不如过去,加上兄弟不睦,使到他对生意失去兴趣。
当陈嘉庚领导的筹赈会招募南侨机工时,他毅然放弃舒适生活,于1939年3月带上十多辆货车前往昆明当机工,并受委为第三批594名南侨机工的总领队。
出发前,麻坡筹赈会为机工们践行,刘贝锦受邀发表谈话。当时在场的刘抗记得,堂叔站起来后准备发言,却久久说不出话!他当时可能想到自己即将放弃舒适生活为国捐躯而激动得说不出话。
刘贝锦带着满腔激情投入救国行列,却在抗战期间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曾申请回南洋却不被批准,后来国民党政府怀疑他是共产党地下成员将他逮捕。共产党掌权后他获释,但不久却又被共产党怀疑是国民党的反革命分子而再次入狱,还被送到重庆松山劳改。1959年,刘贝锦在狱中去世,结束坎坷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