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从丽的呼声想到《叻报》





早报网 - 从丽的呼声想到《叻报》2012-05-05
http://www.zaobao.com.sg/yl/yl120505_002.shtml


柯木林
丽的呼声于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午夜11时59分停播,这新加坡首家民间方言广播电台,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以上的悠长岁月(1949-2012)后,终于敌不过时代的竞争,曲终人散走进了历史。
  无独有偶,80年前的1932年3月31日(星期四),新加坡乃至全东南亚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也是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以上的风雨历程(1881-1932)后,同样敌不过时代的竞争,停刊了。 一个是广播电台,一个是新闻报馆,用今天的话语说,都是大众传播媒体,它们都在生存了半个世纪后消失。
  丽的呼声(Rediffusion)源自英国公司,初时名为Broadcast Relay Services,1949年8月1日在新加坡启播。至于《叻报》则创刊于1881年12月10日,创办人薛有礼是一位受英文教育的道道地地的峇峇。这些 洋人及早期峇峇对中华语言文化的热爱,令人钦佩。我们再看看:1815年8月在马六甲创刊的《查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创办者 William Milne)及1872年4月在上海出版的《申报》(创办者Ernest Major),这两份华文报刊的创办者,也都是英国人。
  这些史实,早已黯然于历史的尘封故纸堆中,应该加以发掘表扬,还其原貌。更何况在短短的一百多年岁月中,又早已后继无人。今天我们翻阅这段历史,的确有点感慨。
  李晓音(小瑛、筱瑛、晓瑛)是丽的呼声的开台功臣之一, 任职节目总监。这位暨南大学毕业的美女,精通中英文。Rediffusion 的译文“丽的呼声”四个字,就是她与另一位同事张轼(战后初期曾任教南洋华侨中学)的杰作。译文信达雅,又颇具诗意,真才女也。
  李晓音是郁达夫的红颜知己,曾在英军情报部门的新加坡电台,主持一档华语节目。认识郁达夫时年仅26岁,正是风华正茂、芳香四溢的年龄。李晓音读过郁 达夫的作品,对郁达夫十分崇拜;郁达夫对李晓音也有深厚的感情。二战期间郁达夫避难苏门答腊时,其著名的《乱离杂诗》十一首,其中前七首就是为思念李晓音 而作的。这是其中的一首:
  却喜长空播玉音,灵犀一点此传心
  凤凰浪迹成凡鸟,精卫临渊是怨禽
  满地月明思故国,穷途裘敝感黄金
  茫茫大难愁来日,剩把微情付苦吟
  根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的回忆,郁达夫寓居新加坡时,与李晓音过往甚密,竟然在他(郁飞)面前,以德语向晓音示爱(郁飞,“先父郁达夫在星洲的三年”,《星洲日报》,1982年2月1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正是郁达夫对李晓音情感的写照。
  《叻报》首任主笔叶季允,祖籍安徽。叶季允是《叻报》创办人薛有礼从香港《中外新报》重金礼聘过来的,主《叻报》笔政凡40年,所作社论署“惺噩 生”,对当年新华社会舆论界有一定的影响。叶季允是一位才子,擅长篆刻,能弹琵琶,尤擅弹粤曲《六国封相》;工诗文,亦精医术,曾出版《医学报》,这是一 份昌明医学,宣传卫生的星期刊。
  一个是才子,一个是才女;一个主笔政,一个主播音。从1881年12月《叻报》创刊到1949年8月丽的呼声启播,两人相隔时间68年,前后辉映,传为佳话。他们都是外来移民,可见新加坡由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这批移民对新加坡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至今犹然。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半个世纪(50年)或一个甲子(60年),都具有变易的含义。《叻报》存在51年;丽的呼声63年,可见所有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永远处于颠峰时期, 永恒不变。正如人生一样,总有老死衰亡的时候,只是有生之年的一切行事,必须止于至善,不要留下骂名。丽的呼声与《叻报》虽已成为历史,但其所留下的音影,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历史虽然是过去式,但只有历史,才是永恒的。

作者是新加坡历史学者


联合早报》- 丽的呼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郁达夫太太”李晓音 2012-05-05


早报网 - 丽的呼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郁达夫太太”李晓音 2012-05-05http://www.zaobao.com.sg/fk/fk120505_010.shtml



曾担任新加坡丽的呼声有线电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的李晓音,当年与南来本地工作的中国作家郁达夫有一段儿女私情,两人虽未能如愿结婚,但这段情在南洋文化界传为佳话。
许永顺/文
  李晓音是谁?许多人都知道中国作家郁达夫先后结婚三次,但是,很少人知道郁达夫战前在新加坡有个“同居”的红颜知己,那个女人就是李晓音。
  李晓音,也叫李筱瑛,在上海生长的福建闽侯人,毕业自暨南大学文学院西洋文学系。她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华语和上海话。战前,她在新加坡英国新闻部(Ministry of Informatian,有人译成“情报部”)任职;战后,她担任新加坡丽的呼声有线电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
  马来西亚作家温梓川写过一本书《郁达夫别传》,这本著作被认为是“海外第一部较为完整的郁达夫传记”(见陈子善《马华新文学的拓荒者——温梓川先生周 年祭》)。《别传》就提起李晓音与郁达夫一段情,说她是“郁达夫太太”,作者温梓川在1946年初见李晓音,形容李晓音“约莫三十岁左右,风姿绰约的标致 女人”、“她的确是生得美的美人胚子”。
  本地报章于1988年左右发表李远荣《郁达夫的情人》一文,作者说:“1941年,李筱英刚满26岁”。此话可知,李筱英(李筱瑛、李晓音)出生于1915年左右。

无法正式结婚
  1939年郁达夫南来新加坡,受聘担任《星洲日报》副刊编辑与代主笔。
  郁达夫与李晓音是一对才子佳人。1941年,李晓音刚与丈夫离婚,而郁达夫这时也刚与王映霞闹离婚,他俩都是情场失意人,因此,郞情妾意,“两颗寂寞的心,有如干柴烈火,一拍即合”(作者温梓川语)。
  当年,英国新闻部筹备出版一份《华侨周报》,在李晓音的推荐下,当局聘用郁达夫担任这份周报主编,李晓音也成为编辑工作的助理,这时,李晓音搬进郁达 夫的书房居住。在“公”在“私”上,郁与李相处在一起,感情自然与日俱增。可是,这一段爱情却出现“阻碍”,原来,“郁达夫碍于儿子(按:郁达夫与王映霞 所生儿子郁飞)不接受李筱英,也不便正式结婚。1941年12月,李筱英痛苦地搬出了郁家。”(作家李远荣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即将攻入新加坡。李晓音就跟英国新闻部职员撤离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她在巴达维亚电台当播音员。这时,郁达夫逃到印尼苏门答腊,两地相隔,郁达夫扭开收音机听李晓音的声音,一解相思愁。后来,听说郁达夫在当地被暗杀。

重返新马工作
  李晓音过后跟英军撤离到印度。她与一位泰国青年结婚,先后在泰国曼谷与英国伦敦居住。不幸,她丈夫在一起车祸中丧生。二战结束,李晓音重返新马工作。
  1946年间,丽的呼声筹备在马来亚槟城建立广播分台。李晓音就在槟城丽的呼声电台筹备处办公,她的职位是华文部主任。1949年,当新加坡丽的呼声有线电台正式开幕成立,李晓音担任该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初期,她也兼管理英文节目部。
  《这是丽的呼声》是李晓音的一篇稿,刊登于1949年7月31日《星洲日报》与《南洋商报》的《丽的呼声开幕纪念特刊》上,特刊还刊登一张李晓音难得一见的玉照。
  本地作家田流今年83岁,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及,1950年代初,他参加丽的呼声广播剧《自由魂》,“由于人手不足,连中文部主任李晓莺(李晓音)女士,也来凑上一角”。有机会的话,可问田流是否存有李晓音的相片。
  后来,李晓音找到一位如意郞君,结婚后定居香港,生儿育女。事隔这么多年,如果李晓音还健在,今年已是97岁的迟暮美人。
  当年郁达夫与李晓音那一段儿女私情传为南洋文化界的佳话。今日知者有多少呢?



联合早报》- 丽的呼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 李晓音生平补正 2012-05-25



早报网 - 丽的呼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 李晓音生平补正 2012-05-25
http://www.zaobao.com.sg/fk/fk120525_041.shtml


  本报最近刊登了数篇文章,记载丽的呼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李晓音的往事和她对丽的呼声的贡献。
李晓音的儿子张良华阅读后,发现一些记载错误,特通过本文作者作出补正。
凌荣添/文

  联合早报先后于今年4月29日刊登《丽的呼声大事记》、5月5日许永顺《丽的呼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郁达夫太太”李晓音》以及柯木林《从丽的呼声 想到〈叻报〉》等三篇文章,都记载李晓音的往事和她对丽的呼声的贡献。她和郁达夫的一段情脍炙人口,她在新加坡1940-1950 年代的历史中,将会名留史册。
  但《丽的呼声大事记》和许永顺的大作中,不乏一些记载错误和流于猜想的地方。例如:《丽的呼声大事记》说 “ 新加坡的丽的呼声在香港丽的呼声电台启播后的5个月后,即1949年8月1日正式开门营业。” 新加坡丽的呼声和香港丽的呼声的启播孰先孰后?
  “中国济南大学毕业, 中英兼通的李晓音…” 李晓音究竟毕业于哪一所大学?
  在许永顺的文中,说“ 1941年,李晓音刚与丈夫离婚,”是吗?
  “ 李晓音过后跟英军撤离到印度。她与一位泰国青年结婚,先后在泰国曼谷与英国伦敦居住。不幸,她丈夫在一起车祸中丧生。” 这些事情属实?
  我读到联合早报上述的文章后,便电子扫描早报的三篇文章电邮给李晓音的儿子张良华。1976年,我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 攻读博士学位时,认识刚在大学语文中心任教的张良华。而今,良华已是大学的退休高级讲师。36年来,我们都是保持联络。近日看到有关李晓音的报道文章,便赶快送给良华一看。
  张良华读过前面所述早报的三篇文章后,便电邮给我说,里面有不少错误地方。为避免后人把李晓音的事迹以讹传讹,他觉得有澄清的必要。他嘱咐我用他提供的资料,代他写一篇澄清文章致函早报。所以下面所述都是经过张良华过目和首肯的。

新加坡丽的呼声启播早过香港
  据张良华回忆,李晓音曾跟他说,新加坡丽的呼声启播是早于香港丽的呼声。她说,她曾前往香港协助和提供意见有关香港台的运作。加上 “ 丽的呼声 ”这个中文名字是她和中文部另一职员张轼合译,可信新加坡台当是早于香港台的。
  李晓音是毕业于上海的国立暨南大学英文系。她在大学里活跃于戏剧圈,以美貌和才智过人驰名,追求者众。毕业后,她离开上海前往砂拉越的一所小学校教英文。后来,她前来新加坡任职远东广播电台 (隶属英国情报部门)。
  “1941年,李晓音刚与丈夫离婚”? 张良华觉得很迷惑。他的舅父(李晓音弟弟)说她那时还没结婚。除非她那时暪着在上海的家人,在砂拉越私下结婚。是真是假,此说有待考证。
  李晓音不谈往事。1941年,郁飞(郁达夫的儿子)阻止李晓音和郁达夫结婚。1970年代,郁飞曾写信给她,想和她见面,她也拒绝。她曾告诉郁风(郁达夫的侄女,黄苗子的太太,《郁达夫传记》作者)不要再向晚辈们透露她和郁达夫的往事。她是决意让这段往事随风逝去。

借调印度广播电台
  李晓音在日本侵略东南亚时期,于1942年,跟英军撤离到印度,借调到印度广播电台,继续作抗日宣传。“ 她与一位泰国青年结婚, 先后在泰国曼谷与英国伦敦居住。不幸,她丈夫在一起车祸中丧生。”这是错误的。
  1942年,当李晓音跟英军撤离到印度时,她曾要求英军带同郁达夫一同走,但不成功。结果郁达夫只好逃到印度尼西亚。当然,她是不开心。而在前往印度 的行程中,她和不再年少的泰文部主任发生情愫,后来,他们在新德里结婚。张良华(为方便计,他后来跟随后父姓张)便是在印度出生。
  战后,她和她的泰籍丈夫从新德里借调到科伦坡 ,之后才回到新加坡,继续他们战前在远东广播电台的工作。他们一家三口当时便居住在布莱德山的职员宿舍。
  她和泰籍丈夫回到新加坡后,曾到访曼谷,但不曾居住在曼谷和伦敦。他的丈夫也没有在一起车祸中丧生。50年代初,她和泰籍丈夫分手。到1976年,张良华才有机会再和他的泰籍生父见面。
  “后来,李晓音找到一位如意郎君,婚后定居香港,生儿育女……如果李晓音还健在,今年已是97岁的迟暮美人。”那么,李晓音的中晚年是怎样的?
  1949年,新加坡丽的呼声成立,总经理欧励志(Oldridge) 聘请李晓音为中文部主任。到1955年,李晓音辞去丽的呼声的工作,携同儿子到伦敦,和她的中文部下属张轼会合。
  张轼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曾在华侨中学任教。他是由李晓音聘请到丽的呼声任职的。当李晓音担任丽的呼声第一任节目总监时,张轼便升职中文部的主任。当时世局动荡,他们的世界观和社会观都不谋而合。他们都有崇高理想,志同道合,志趣相投,惺惺相惜。

李晓音还健在,今年93岁
  1955年左右,张轼辞去丽的呼声的职位,到伦敦英皇学院攻读核子化学博士学位。未几,李晓音也到伦敦经济学院进修一个课程。到1957年,他们一家 人经欧洲回到中国。张良华于1973年离开中国到香港。张轼1973年在北京病逝。一年多之后,李晓音偕同两个女儿离开北京到香港。
  李晓音告诉她的儿子她出生于1918年。今天,她还健在,到今年是93岁了。张良华任教澳洲格里菲思大学后,李晓音随即赴澳定居,近几年随女儿常住香港。

(作者为国大退休讲师)


联合早报》- 丽的呼声首任中文部主任 李晓音生平再考证 2012-06-01


早报网 - 丽的呼声首任中文部主任 李晓音生平再考证 2012-06-01
http://www.zaobao.com.sg/fk/fk120601_005.shtml


许永顺/文

  读5月25日凌荣添《丽的呼声第一任中文部主任李晓音生平补正》(见联合早报副刊第24版)后,我有几句话要说。
  凌荣添在文中说:“但《丽的呼声大事记》和许永顺的大作中,不乏一些记载错误和流于猜想的地方。”我认为,写作是严谨认真的事,我那一篇《丽的呼声第 一任中文部主任“郁达夫太太”李晓音》,所说事情是有所根据,全文资料乃参考香港郁达夫研究会会长李远荣《郁达夫的情人》一文,还有马来亚著名作家温梓川 《郁达夫别传》一书而写的。但是,凌荣添却说我“流于猜想”(意思是无中生有),这种说法是不符事实的。信口开河,此言太严重。
  众所周知,撰写学术作品(包括人物传记),往往参考与取自前人的著作、文章、资料。如果有错误之处,那还得靠后人加以考证,拿出证据。譬如郁达夫第二 任妻子王映霞在《半生杂忆》中说:“她曾与郁达夫同游马六甲和槟榔屿”,不过,本地两位学者撰文考证,提出六点证据说明“郁氏槟榔屿之行,王映霞并无同 行”(见姚梦桐《郁达夫旅新生活与作品研究》一书)。此事可见,有关当事人的说法不一定全部正确。我举这一个例子是说明一件实事。
  我相信任何有识之读者面对相关资料却有不同说法时,在未弄清楚真相之前,他们不会随意说谁对谁非。但是,我尊重凌荣添的大作。

关于“丽的呼声”香港台
早于新加坡台

  联合早报记者在《丽的呼声大事记》(见4月29日早报周刊第15版)中说:“新加坡的丽的呼声在香港丽的呼声电台启播后的5个月后,即1949年8月1日正式开门营业”。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但是,凌荣添在大作中却说:“据张良华回忆,李晓音曾跟他说,新加坡丽的呼声启播是早于香港丽的呼声。他说,她曾前往香港协助和提供意见有关香港台的 运作。加上‘丽的呼声’这个中文名字是她和中文部另一职员张轼合译,可信新加坡台当早于香港台的。”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可信的,是错的!
  1949年7月31日《星洲日报星期刊》的《(新加坡)丽的呼声开幕纪念特刊》中有一篇雪微撰写的《世界各国丽的呼声服务概况》,该文里头有一段文字说:“香港丽的呼声于今年春正式开幕,迄今未及半载,已拥有万多听户。”
  此事可证,有时当事人所说的话不一定全部正确。特别是年代久远的事,回忆往往会失真。

编者启:
关于丽的呼声历史及第一任中文部主任李晓音的生平,不同史料的记载有所出入。我们欢迎掌握确切资料的读者投稿给本报,以期还历史以真相。


联合早报》- 张美香:丽的呼声有望明年上半年复播 - 2012-06-16


联合早报》- 丽的呼声将复播 老听众万分欣喜 - 2012-06-16



《联合早报》- “薄饼大王”投资丽的呼声 丽的呼声新家暂设第一家大厦内 2012-07-01




The Straits Times - Popiah King Sam Goi backs Rediffusion 201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