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但开风气不为师”—— 出版《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的意义



早报网 - “但开风气不为师”—— 出版《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的意义
http://www.zaobao.com.sg/yl/yl121215_002.shtml

● 柯木林
文化视角
  “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每三年一次,轮流在世界各地举行。首届举办地点在美国洛杉矶(1994年),此后分别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举办,这些地方为马 来西亚浮罗交怡(1996年)、中国福建省泉州市(1999年)、福建省福州市(2004年)、澳洲悉尼(2006年)及南非开普敦 (2009年)。
  2012年第七届的“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的东道主是新加坡,作为本届的东道主,我们出版了《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作为此次大会的献礼纪念品。如此一来,可以永久保存与记录新加坡闽籍人物的贡献。
  这本《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收录了自1819年至2012年6月的已故新加坡闽籍人物155名,列为 “新加坡福建会馆丛书”系列之七。
  编撰本书时,必需先提及此前出版的《新华历史人物列传》一书。此书于1995年11月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出版,共收录1175名人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宗教等领域,上起新加坡开埠(1819年),下迄1990年。
  由于《新华历史人物列传》的下限止于 1990年,这本《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乃侧重撰写自1990至2012年的历史人物。我们从《新华历史人物列传》中选录了511位闽籍人物,再从 511位中筛选,并增补新近发现的史料与人物,最后决定以155名人物作传。换言之,本书是在《新华历史人物列传》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从收录闽籍人物的层 面上看,可视为《新华历史人物列传》的续篇或补遗。
  以新加坡的通俗概念来说,福建人指的是讲厦门语系的漳泉人士。由于漳泉人士是福建省最早出国及定居新加坡的移民群,因此,在新加坡,许多人往往认为只 有漳泉话才是福建话,只有漳泉人才是福建人,其他语音不同的闽籍人士如福州、福清和兴化等却被误认为不属于福建,这是不正确的观念。
  职是之故,祖籍同属福建省的陈嘉庚与胡文虎就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方言的族群:闽帮与客帮。这是由于说不同方言所造成的隔阂而形成的,也是华人社会结构中“帮”的特征。在新马, “帮” 的表现最为突出,陈育崧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绪言》一文有详细的分析,可资参考。
  我们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以地域为基础的籍贯(祖籍)观念,是每个人身份的重要根据。本书据此标准,乃不以方言区分,而是以福建省所辖的地理範畴为准。因此,陈嘉庚与胡文虎都是福建人,他们在本书中同时出现。
  除记录中国移民对新加坡的贡献外,早期峇峇对新加坡发展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亦不容忽视。由于历史因素,早年南来新加坡的峇峇,大都是拥有一定经济势力 的漳泉人士。他们多数来自马六甲,通晓英语及马来语,同时又对中华文化钦慕,因此在这块土地上,春风得意马蹄捷,对早期新加坡华族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 我们看,这批峇峇在新加坡开创了许多的“第一”:
  成立第一个 “慎终追远”的组织: 恒山亭
  设立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
  创办第一家华文日报《叻报》
  捐献第一家自来水供应设备
  第一次以英语推广中华文化
  ——这些史实,已黯然于历史的尘封故纸堆中,应该加以发掘表扬,还其原貌。更何况在短短的一百多年岁月中,又早已后继无人,我们在记录这批早年峇峇先贤的贡献时,的确有点感慨!
  这本《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一、文字叙述方面力求简洁明瞭; 在评述人物事迹时,着眼于对当地社会的贡献。唯一的例外是薛有福(1861-1884),他是中法马江海战(1884年)中殉国的唯一本地清朝海军军官。薛有福是新加坡乃至全东南亚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创办人薛有礼的弟弟,他短暂的一生很具亮点,值得一书。
  二、更正《新华历史人物列传》中错误之处,如人物的生卒年代、籍贯、事迹等;有些资料不足之处,给予补充,对于新近发现的资料,则尽量采用。其中一些历史人物如薛佛记、陈金声、陈武烈、陈育崧、林鹏侠 (女)、高维廉、林树彦、柯玉芝(女) 等作了补遗充实的工作。
  三、至于那些资料不足又没有新资料发现的历史人物,则不再列新传,但有一附录于书后,以供参考。这部分名录有429名,再加上正文的155名,本书实际上收录了584闽籍人物。
  四、为增强本书的可读性,使之图文并茂,书中插图是必要的。在遴选图片方面,也是颇费周章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收集及征求有关的历史图片。由于篇幅限制,插图不宜过多。有些图片除现场实地拍摄外,还是首次出现,十分珍贵。
  五、本书依据以下准则遴选闽籍历史人物 :
  ——贡献惠及新加坡社会、有特别事迹与特殊贡献、具有代表性或著名工商企业/基金创办人、历史性社团首任或重要的主席/会长、名字被用为街道/地名者、为有关社团/会馆推崇的人物,以及行业中的领袖人物
  六、本书的重点附录, 收录了以下四篇学术论文:
  杨进发 : 《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 (1840-1949)》、李培德 :《华商跨国网絡的形成、延伸和冲突─以胡文虎与陳嘉庚竞爭为个案》、苏文菁 :《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以及柯木林 :《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
  这四篇论文是2011年4月7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呈的。四篇论文从各方面阐述了过去一百多年来,福建族人对新加坡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古人有语云 “但开风气不为师 ”,这本《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是我们对此届 “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 的重要活动项目之一。我们以此书作为开端,借此抛砖引玉,希望今后各举办国的东道主,可以继续出版当地闽籍人物的篇章。如此一来,若干年后,就有一套非常完整、有系统地保存了福建族人对整个世界贡献的总记录。

作者是《世界福建名人录. 新加坡篇》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