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中国侨批. 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档案报》- “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 2013-04-26




《中国档案报》- “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发言摘要 - 2013-04-26





《档案人之家》 - “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侨批是海外华人、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侨批业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退出历史舞台,历时 150余年。粤、闽两省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移民迁出地,因此产生的侨批数量最多,目前全国已发现20余万件侨批档案。侨批档案2010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 遗产名录》,2012年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2013年4月19日-21日,由国家档案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学者,以及国内侨批研究专家共聚一堂,就侨批档案的价值与世界意义开展研讨,并交流分享 了侨批档案在海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现辑录此次研讨会上15位报告人的报告要点,以飨读者。
    今年5月即将在韩国召开世界遗产大会,届时,国家档案局将为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作出积极努力。

    滨下武志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
    他认为,侨批(也称侨汇、银信、民信)是华侨给侨乡的汇款,包含三层历史作用:海外华人华侨为了补充自己侨乡家人的生活,寄钱回家,这是家族、宗族内来往 的纽带,也是侨批最基本的特色;侨批形成了语言、文化等在内的地方文化跨区域来往,因此,包含地方社会的文化因素;另外,由此还形成了商业、金融网络,移 民与出生地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久而久之,这种关系逐渐扩大、延伸至商业、贸易层面,形成了一个跨区域的商业网络,使原来仅限于两地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他指 出,侨批史已成为研究东南亚史、华南史、亚太区域史、华侨史、邮政史、交通史、金融汇兑史和对外经贸史中的重要课题。

    张国雄    五邑大学副校长、教授
    他以《侨批文书的遗产价值》为题介绍说,侨批文书既是华侨华人的家书,也是珍贵的记忆遗产,在全国侨批中最具有代表性。根据世界遗产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侨批 文书,它具有民间性、国际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真实、完整地记录了19世纪中期以来的国际移民文化,更是近代以来中外文化在乡村交流的重要载体。当人类进入 到数字记忆的时代,侨批文书所保存的传统记忆信息就显得尤为珍贵,这些价值赋予了侨批文书的世界意义。

    刘海铭    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教授
    他以《中国移民的书信是解读历史的主要资源》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了移民信件的重要意义,通过与其他资料比较,阐释了侨批与排华档案文件之间的关联,并援 引自己对移民家庭的研究个案,得出结论:尽管现在大量有关当年海外华人受到排挤的档案文件都被保存下来了,与之相对的是,许多移民的信件却有不同程度的损 失,因此人们更应该重视现存的侨批档案,不仅作为珍贵的文献遗产进行保护,还应该作为千万普通人共同的、可靠的集体记忆来珍视。

    戴一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教授
    他认为,侨批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它的价值,也是它的魅力所在。侨批具有五个本质特征:第一,侨批是一种历史形态,它生存的时代虽已远离 人们,但它留存下来,并保留着很多历史信息;第二,它是海外华人与国内亲人联系的一种方式;第三,它是采取寄信、汇款和回信一体的寄汇方式,与书信联系和 一般的汇款有所不同,实际上,侨批的典型形态是三位一体;第四,从文本的角度来看,侨批文本包括海外华人来信、汇款凭据和国内收受者回信;第五,侨批是经 由水客、侨批局等民间渠道传递的。

    露西安娜·杜兰蒂    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信息学院院长
    她在题为《数字时代的世界记忆》的报告中指出,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关注那些能反映时代和社会变迁的文献资料,关注那些能记录下思想、行为或变化,并有一定影响的档案资料,对这些档案文件加以收集、保护、研究。这一项目旨在进行合法问责,为子孙后代负责。
    19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与家乡的通信,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是最早的言论自由和民主的体现,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关注和发扬,这也是联合国确 定的基本人权之一。因此确保这些档案文献的延续,是我们的责任。除了保存好这些档案文献,也要向公众全部或部分开放。在数字时代,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能使 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看到这些档案文献,因此有必要创建新的数字档案保护模式,规划一个整体的文献保护体系。

    刘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他以《集体记忆与认同变迁:侨批与东南亚华人社会同祖籍地之互动》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在形式上,侨批是一种海外华人和祖籍地建立有效、多层面联系的载 体。在这方面的载体还有侨刊等,侨刊主要面向公共领域,而侨批主要是个人、家庭、商业之间的平台,侨批主要在侨乡与东南亚之间流通。在信息上,侨批包含的 内容十分丰富、具体,以个人和家庭为核心,涉及东南亚华人社会和侨乡以及不同的政治和文化空间。从资料角度而言,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在作用上,侨批所刊 载的信息,影响侨乡民众、政府、社会行动的选择,也影响当地社会变迁,强化了东南亚华人社会早已存在的地缘、血缘之间的认同,因此,侨批是社会与文化的见 证者和推动者。在更大范围上看,侨批是“跨界中华”的有机组成部分,“跨界中华”是指中国本土与海外华人社会尤其是东南亚华人社会之间跨越政治和地理疆界 的互动,包括资本、观念等的流动。侨批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最后,他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侨批的代理机构的研究,目前对侨批局、水客研 究不少,但是,对代笔人的研究却基本空白。如,侨批的代笔人由哪些人组成?他们基本的社会文化特点是什么?通过他们,是否能了解侨批寄信人的特点?

    班国瑞    英国加的夫大学教授
    他认为,中国移民留下大量侨批文献有五个原因:第一,中国移民更倾向于给家人写信,与家乡保持紧密的联系;第二,中国移民喜欢收集、保存信件,因为他们对 汉字很尊崇,对家人的东西很有感情,更注重保存;第三,中国家族体系,特别是宗族、大姓氏族与当地政府一般保持着密切关系,因此移民在家乡的家族具有一定 的影响力;第四,中国海外移民一旦回国,就被认定为归国侨民,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身份;第五,中国有数量众多的集邮爱好者,据称有超过5万个由政府支持 的集邮协会,他们不仅收藏邮票,也收藏家书,并能经常对外展出这些收藏品,这对保存这些信件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在纸张保存不易的情况下,侨批文献却得到很 好的收藏,为人们解读、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便利。

    柯木林    新加坡独立学者
    他说,历史上,新加坡曾经是侨批的区域 中转枢纽,周边国家要寄侨批回中国,都集中到这里,再转寄出去。因此,侨批对一般新加坡人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年长者对侨批固然耳熟能详,年轻一辈却 模模糊糊不知侨批为何物。更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有关新加坡侨批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作为最早研究新加坡侨批文化的海外学者,他对今后侨 批研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设立一个中国侨批馆,作为研究的中心机构,目前研究侨批的人各界都有,十分分散,通过设立机构可以集中合力来 做;二是侨批多为代笔之作,其中有许多有血有肉的故事,可以拍成纪录片;三是侨批类似虎符,有来也有回,一来一往才成一对,不过目前来看,收集成一对较为 困难,因此,闽、粤两省的档案馆要走出去,与海外民间社团联手,收集这些侨批,其中所需经费,建议设立一个“中国侨批基金会”来筹措,专款专用,将研究成 果写成一部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章节的《中国侨批史》。

    黄子坚    马来西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马来西亚大学华人研究中心主任
    他以《马来西亚侨批——社会史及侨汇史史料》为题介绍说,从迁移至马来亚开始,华人就汇款给中国的家人。如同所有海外华人一样,他们为生计远走他乡,稍有 收入后,就汇钱回乡。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汇钱,由此,各种侨汇方式应华侨的需求而建立。侨批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华侨通过当地的中介,把钱汇到中国,他们在 中国的家人,则可以通过中介在中国的伙伴及公司收取款项。这种方式日后逐渐成为马来亚华人汇钱回家的可靠方式。在这些陈述汇款的信件中,有成千上万的华人 向他们的家人描述自己在马来亚的状况。因此,侨批是研究马来亚或其他地区华人不同时期生命史的重要史料,此外,经过侨批所寄上的钱也成为中国政府各种外汇 中的一部分重要来源。

    杜荣佳    美国布里奇沃特州大学东亚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
    他介绍了美国早期华人的侨批和侨汇这种跨国书信在华侨及侨乡研究中起到的作用,并通过银信研究,揭示北美华人街与五邑侨乡之间的关联,着重指出侨批在海外侨汇网络、移民经济、家庭关系、移民生活、家乡投资及现代化建设、战争中的社会秩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刘进    五邑大学教授、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专家
    他以《家族书信与华南侨乡的国际移民——以江门五邑地区收藏的移民书信为中心》为题作了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华南侨乡征集到大量国际移民书 信,这些书信大都是家族之间的来往信件,主要分布在广东潮汕、五邑侨乡和福建省。他以五邑地区国际移民书信为例,探讨移民家族书信的主要特点、内容以及在 全球视野下,透视移民书信与华南国际移民问题的联系,探讨移民书信在中国侨乡研究中的作用与可能路径。

    洪林    泰中学会会长
    她以《泰国侨批与华侨关系》为题介绍了泰国侨批业的历史发展以及泰国侨批与华侨的关系。她说,1729年,清朝海禁开放,大量移民涌向东南亚,尤以暹罗为 最。离乡背井的潮汕一带乡民移居海外,却心系桑梓父母老幼,每逢年节必束紧腰带而存款项,依时托付“水客”带给家乡亲人。如此不断延续的乡愁乡情,由应运 产生的批局肩负这条纽带伸延的历史任务。
    1941年,日军南进暹罗,致侨批往来通道受阻,影响批局、银信往来,华侨家乡亲人依赖的经济来源中断,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暹罗为讨好日本,对侨汇严加管制,使批局、华侨均受威胁,致人心惶惶。
    战后,批局得以复苏、发展。未几,政府各种法令管制,使批局又出现动荡局面。这一时期,倒闭风潮汹涌而至,加上华侨金融危机暴发,批局厄运已至,受到宛如地震般震动,金融界名人发起成立“华侨商务仲裁善后机构”,以挽救此局面的加剧。
    从历史视角纵观泰国侨批,事实证明,批局与华侨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关系来自批局的诚信和华侨的骨肉乡情。这道由诚信、乡情构建而起的桥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侨批业才被自然淘汰。

    陈胜生    广东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化》杂志编辑
    他从抗战后期的“东兴汇路”试析侨批的世界意义。“东兴汇路”是侨批史的典型案例,在厘清“东兴汇路”历史的基础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位切入论述,挖掘其史学价值和世界意义。
    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太平洋战争,全面封锁海上通道,东南亚至潮汕的侨批业务被迫中断。上百万依赖批款接济赡家的潮汕侨眷由此身陷水深火热之 中,旅居海外的潮汕籍华侨和侨批业者亦对此束手无策。在侨批存亡攸关的时刻,时任越南海防市“和祥庄”侨批局经理的陈植芳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孤身在中越 边境几经探寻,终于在广西边镇东兴寻得突破口并试汇成功。随后他迅速到南、北越各地联系组织侨批商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开辟了一条为海外侨胞疏通侨批 的秘密通道——“东兴汇路”。在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年代,侨批业者构筑起陆上的经济生命线,凭借“东兴汇路”,将数以千百万计的批信、批款成功地输送到 潮汕地区。随着日寇投降,历时三年半的“东兴汇路”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东兴汇路”的演绎是侨批史上从传统海路递送转为陆路递送的成功尝试,它蕴涵了三个世纪以来民间侨批业者递送的侨批在国际交通、金融、邮政、东西方历史文 化间碰撞和交融的特色成果。与个体水客或个别批局递送侨批相比,“东兴汇路”以其规模性、集约性、时代性等特征诠释了战火中的“侨批精神”。它在抵御侵 略、振兴地方经济、拯救侨眷等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曾玲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她说,在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研究中,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作为新加坡广、客宗乡社群最高联合总机构,至今已有190年发展历史的福德祠绿野 亭的金石碑铭、账本、董事部会议记录、章程、纪念特刊等各类历史档案。她从新加坡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切入,具体考察近两个世纪发展变迁中所留下的与其发展 历史相关档案及出版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福德祠绿野亭文献对于研究和重构包括广、客两社群在内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图像中具有的重要史料与学术价值。

    廖赤阳    日本武藏美术大学教授
    他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简述了侨批的史料价值。他说,通过侨批研究可以推动各种不同族裔的欧洲、亚洲华人的共同移民研究。通过不同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 的文化体验以及跨国、异文化的移民体验,通过这种异文化的移民体验,可以真正理解设立世界记忆工程的一个终极目的——促进世界共同的和平发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3年4月26日 总第2449期 第三版

  福建省与会专家与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专家合影



《福建日报》- 中国侨批:含情脉脉两地书 ——来自“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的声音 2013-4-23





《福建日报》网 - 中国侨批:含情脉脉两地书 ——来自“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的声音 2013-4-23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3-04/23/content_406168.htm




《福建日报》网 - 中国侨批:含情脉脉两地书 ——来自“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的声音 2013-4-23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3-04/23/content_406168.htm





柯木林收藏的侨批,这是他们联系中国大陆亲人感情的纽带


 ▲1919年,泉州籍华侨曾云螺夫妇写给岳伯母的侨批,信中请岳伯母为其小儿生辰祈祷平安,办理民间俗事。
  今年60多岁的新加坡宗乡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是最早研究侨批的专家之一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念小学的他常常跟着父亲去一个叫“批局”的地方,为生活在厦门海沧的姑姑汇款,并附上一封信。侨批是他们联系中国大陆亲人感情的纽带。大学毕业开始,他就投身于侨批的研究。
  他说,侨批让他在个人感情上、在华侨的身份认同上,找到了归属感。
  4月19日,“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今年6月,中国侨批即将冲刺《世界记忆名录》。
  侨批的世界意义和遗产价值,再一次受到世界瞩目。
  两地家书,散发亲情余温
  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批”是福建方言对书信的称呼),又称“银信”。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可提供目录的侨批档案有 20万余件,其中福建3万余件。这些历经百年的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侨眷的两地家书,饱含着华侨与家乡的脉脉亲情,至今仍散发余温。
  去年9月,新加坡宗乡联合总会与泉州市档案馆等合办的《家书抵万金——新加坡侨批文化展》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展出,竟然有超过7万多人前来观展,许多参观者当场哭了起来。而原定四个月的展览,也转至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三个分馆,将一直展出到今年5月份。
  “许多人在展览上看到了自己父辈的字迹,顿生了感情;许多人看到侨批上的内容,勾起了儿时的回忆;许多人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寄的信,原来就是给家乡寄去的侨批。所以他们在会场上就哭了。可见,侨批虽然是家书,但如今真正成了全人类的遗产。”柯木林说。
  新加坡是华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曾经是东南亚侨批的中转站。对于新加坡人来说,侨批既熟悉又陌生。曾经兴盛,后来没落,但直到现在,许多侨批局的招牌还能在新加坡的街头看到。
  同样,在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乃至在欧美,虽然侨批已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些含情脉脉的两地书,依然能勾起华人华侨对家乡或祖地的无限情思。“中国的 移民更加喜欢搜集和保存家族的信件,他们认为家庭成员的信件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即使他们到了海外,与家庭成员的通信也会保留下来。”英国加迪夫大学教授班 国瑞说。
  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露希安娜·杜兰蒂,看到中国有数量庞大的侨批,其中拥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历史信息,这让她非常羡慕:“我来自加拿大,加 拿大也是移民国家,我特别能理解侨批作为移民联系着母国与移民国之间关系的纽带,它是跨越文化、跨越国界人类共同文化的行为,特别有意义。”
  神秘档案,“世界价值”打动外国学者
  来自英国的班国瑞教授从事国际移民信件方面的研究多年,令他特别惊奇的是,在中国侨批最兴盛的时期,中国还是落后国家,许多移民是文盲或半文盲,为什么偏偏中国移民能创造并保留如此珍贵的档案遗产?
  在班国瑞看来,中国人对文字的尊崇和宗族的力量对侨批的保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说:“中国普通人对历史遗留的档案资料有敬畏之心,他们对文档的保留 很多是自下而上的,这在其他文化中很难看到。许多中国人,即使是文盲,也会想方设法给家乡亲人写信。”班国瑞认为,中国侨批的收藏和整理特别重要,可以丰 富国际移民研究这一块空白。
  对于许多东南亚国家来说,侨批也是研究本国历史的重要资料。马来西亚大学教授黄子坚表示,在完整而又具系统性的侨批中,可以看到马来西亚与中国政府关 系的起起落落。“在这些陈述汇款的信件中,有成千上万的华人向他们的家人描述他们在马来西亚的状况,这是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生命史很重要的史料。同时,中马 两国的关系带来了汇率、信息交流等一系列的变化,这在侨批中得到了实证和体现。”
  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教授杜荣佳研究了美国早期华人书信与侨汇的资料,他表示,侨批的研究对美国移民政策具有现实意义,“如今美国正在开展一些移民 法律改革的讨论,我们现在不停地在说要为移民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更好地保存这些档案,以便更好地理解移民对世界社会变迁的作用”。
  世界记忆,用数字化传承
  此次侨批冲刺《世界记忆名录》,是福建与广东两省合作申报的。福建现存的侨批档案主要集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福建省调查到的侨批档案有3万多件。
  福建侨批档案的申遗工作始于2009年1月16日,经过多年的努力,2012年5月,福建、广东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对于侨批的保护与传承,许多专家达成的共识是,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段记忆,把保护工作继承下去,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数字化工作。“我们有一个 挑战,就是向年轻一代传播这些保护意识,并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年轻人需要看到这些资料不是那么容易,如果做好数字化,我们的年轻人和更多普通人 都能受到这些文化的滋养。”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瑞·埃德蒙森说。
  其实,对于侨批档案的数字化,我省早已启动相关工作,2011年,我省开展了福建省侨批普查活动。通过普查,掌握了福建省各级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 及民间侨批的收藏情况,并通过数字化,逐步整合福建省侨批档案资源,建立了以福建省档案馆为主体的福建侨批档案文献信息中心。同时,开展泉州市侨批局遗 址、史迹的踏勘拍摄工作和侨批从业人员口述历史的建档工作,建立口述侨批历史影像和录音档案。
  “过去是我们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我们未来的历史,保护好我们的今天,保护好我们的未来,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露希安娜·杜兰蒂说。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网>> - 侨批镌刻着中国侨民的集体印记



  【核心提示】侨批是中国海外华人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又称“银信”。侨批的历史研究价值已普遍为学界所认识。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将促使学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侨批的学术价值,也将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侨批的关注。
  侨批是中国海外华人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又称“银信”。据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介绍,侨批档案自2010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 产名录》后,2012年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同年,国家档案局将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结果将于近期揭晓。
  4月19日,“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海内外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档案系统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国家档案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研讨侨批的价值与世界意义。

  侨批是研究移民史的珍贵文献
  早在公元8世纪,粤闽等地就有先民到东南亚谋生。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汇寄钱物和家书与家乡亲人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情感和信息联系,形成了“侨批”这种独特的“银信合封”形式的华侨家书。
  侨批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归口银行管理,历时150余年。在国际移民文献中,中国侨批档案是研究国际移民史、社会经济史、金融贸易史、海外邮政交通史及世界文化交流史不可替代的档案文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说:“侨批档案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独具一格的历史信息,为后人从事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风貌、辨识先辈的足迹提供了可能。侨批堪称早期华侨跨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认为,侨批文书详细记录了百余年来东南亚、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华侨的生活变迁,是中国侨民的集体文化记忆。侨批作为记忆遗产具有民 间性、国际性和系统性。首先,侨批文书是一种纯民间的文书遗产,其内容含有大量对侨居国(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现状的记载。这些都是华侨以 民间眼光观察的结果,带有社会底层认识的痕迹。其次,侨批文书寄出地涉及亚洲、美洲、大洋洲,是中国广东、福建与侨民所在地联系的纽带和见证。最后,侨批 多以家庭为单位保存,这些家庭的海外书信往来持续了十多年,有的长达40年。除侨批外,还有家庭收支簿、侨汇通知单、货单等,与侨批形成一个整体。

  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将提升侨批关注度
  据2012年3月提交给联合国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文书的记录,仅广东、福建侨乡初步查明政府部门收藏的侨批文书就有16万件之多。
  目前,广东、福建两省在侨批的保护、研究和宣传方面的工作均已展开。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介绍,广东侨批档案及相关实物已全面纳入文献遗产保护计划,数 量较为集中的汕头、江门、梅州三市,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侨批档案馆,并通过陆续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专业书刊,召开研讨推介会议等方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营 造出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福建省副省长李红说,福建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侨批档案的抢救、保护、研究和开发,开展了侨批档案资源的普查和建档工作,召开了有关侨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了侨批档案展。同时,通过数字化和开发、出版侨批档案研究成果,促进更多的人对侨批档案的利用。
  有学者表示,侨批的历史研究价值已普遍为学界所认识。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将促使学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侨批的学术价值,也将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侨批的关注。

  侨批研究还有较大空间
  学术界对侨批文书的研究开展较早,成果较丰富,有关侨汇、侨批业、侨政以及侨汇与侨乡经济、侨汇与侨乡社会发展的关系所做的讨论最为突出。
  张国雄表示,现在国内收藏的侨批大部分是海外寄回来的书信,相对的在海外的侨批应该还有很多。他强调,记忆遗产的属性要求学者将侨批当作一个以书信为 主体的文书系统来看待,研究侨批时不仅关注银信,还要研究相关的族谱、侨汇支票副本、侨汇通知单、护照、签证材料等系列文本。
  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历史系与东亚中心教授杜荣佳告诉记者,美国对广东侨批的研究主要为早期的侨汇。今后学者可以继续利用福建、广东的丰富侨批档案,进行深入研究,也可通过世界移民史的角度,探讨华人经济与文化和其他移民群的比较。
  因侨批本身具有的民间性,在研究队伍当中也不乏民间学者。新 加坡民间历史学者柯木林主要研究侨批的发展历史,其研究材料来自于报纸、会议记录、相关的刊物等。柯木林还曾对侨批的相关当事人,如携带侨批往来的“水 客”,进行过实地走访,积累了部分口述史材料。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黄清海则通过集邮接触侨批。20多年来,他收藏侨批信封2万多件,主持编纂过《泉 州侨批业史料》和《闽南侨批史纪述》。
  五邑大学教授刘进认为,目前侨批研究有了良好开端,但与国外国际移民书信研究相比,在深度、方法和理论上有较大差距。他提出,今后侨批研究要注意三个 方面:一是继续关注仍遗存在民间的大量侨批文书;二是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三是要从多学科、多角度展开研究。


<<中国日报>> - 福建泉州“侨批档案”工作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3-04-03/content_8667004.html



  [提要]  (蔡敏刘伯孳苏巧凤)笔者2日从福建泉州市侨联获悉,日前,泉州市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侨批档案”工作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泉州市侨联、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侨批的保护、抢救和开发利用工作。
  中新网泉州4月2日电 (蔡敏刘伯孳苏巧凤)笔者2日从福建泉州市侨联获悉,日前,泉州市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侨批档案”工作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据介绍,报告在2012年工作总结中对“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给予充分肯定,在2013年工作计划中对推动“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文献遗产名录”提出具体要求,体现了泉州市委、市政府对侨批档案工作的重视、支持。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侨批的保护、抢救和开发利用工作。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与泉州市档案馆曾经联合组织对闽南侨批业的5位亲历者进行口述历 史采访,以此丰富对闽南侨批相关史料的收集。同时泉州市侨联、泉州华侨历史学会还与市档案馆合作对和昌、源兴、三美等闽南侨批信局相关遗址、史迹进行实地 调查,收集相关史料。
  年底在福建省档案馆展出的《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档案展》筹备过程中,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就提供资料并承担该展览提纲初稿(两个部分)的撰写。同 期在福州召开的“‘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国际研讨会”期间,泉州华侨历史学会还专门组织会员撰写论文多篇,其中叶芬蓉、刘伯孳、黄清海、万冬青等会员的侨 批研究文章入选,学会顾问柯木林先生还为大会做了主题演讲。
  泉州侨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泉州市侨联、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将继续在泉州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大力开展闽南侨批的课题研究、进行侨批局遗址踏访和口述侨批历史工作,继续为推动“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文献遗产名录做好准备、做足文章。(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 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结果近期揭晓 - 侨批镌刻着中国侨民的集体印记 - 2013-04-22







一曲过番歌唱响世界,六年申报昨传喜讯

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

 ▲▲泉州档案馆收藏的侨批,记载南洋华侨与国内亲人通联的历史




  本报从2007年12月29日“王顺兴信局的百年苦旅”开始,持续推出闽南侨批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陈冷冷 吴月芳 吴佳弘
  欢喜船入港,透早就起航。
  悲伤来相送,送君出洋人。
  眼睛看海水,我君船要开。
  相对流目屎,何时君返归?
  我君到番邦,批信常寄来。
  日夜心焦烦,月缺何时圆?
  本报讯 侨批是“海外华侨与祖国乡土的两地书”,一曲古老的泉州过番歌把家人渴望海外亲人来批的心情唱得百转千回。如今,这深情的过番歌不仅还在闽南传唱,而且也将成为世界人民美丽的历史记忆。
   昨天,由福建、广东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昨天下午,在韩国全罗南道光州市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咨 询委员会评审会议通过这项决定。这是继2010年2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2012年5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之后,侨批档案再次取得 的荣誉,也是福建首个入选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项目。
关键词:申报优势
泉州三千多封侨批实物
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集邮学术委员、侨批收藏与研究者黄清海表示,闽粤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都是侨批的发源地,因此侨批档案由福建、广东两省联合申报。而在福建,侨批为闽南地区所特有。
  福建现存的侨批档案主要集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福建省调查到的侨批实物有3万多件。泉州地区对侨批的研究大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比其他地区研究较深入。
  据悉,目前,泉州市档案局已收藏三千多封侨批实物,电子扫描件30991件,建立起三万多条的侨批专题目录数据库,是福建收藏侨批档案最多的公共机构。泉州市档案局现存最早的侨批,可以追溯到1907年,是一名远在菲律宾的华侨,寄给南安诗山石古林家人的信。
  黄清海指出,侨批属于民间草根文献,常以家庭为单位连续书写,真实记录了福建侨乡及海外侨居地基层人民的生活实况,对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都有所帮助,堪称“百科全书”。
  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闽南》杂志主编林少川认为,这次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意义特别重大,它能成功入选,是由闽南侨批的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的特质所决定的。
关键词:申报历程
政协委员五度提案 申报历时六年之久
   侨批成功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离不开泉州市政府、档案局等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的齐心协力和持久的努力,整个申遗过程历经福建省政协委员五度提案,历时六 年之久。林少川是推动的关键人物之一。从2008年起,他连续五年在省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加快闽南侨批申报国家档案文献遗产,进而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进 程。
  2007年底,林少川受邀参观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侨批文化馆,该馆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收藏有侨批实物、影像资料 等近10万封(件)。当时林少川心想,“闽南地区的侨批无论从历史地位,还是从史料实物等方面都可与潮汕地区媲美,为什么我们不能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于是,2008年1月18日,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林少川联合陈小钢、陈庆元等5名泉州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闽南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 建议》。提案建议由省政府出面,牵头组织将“闽南侨批”文化的抢救研究纳入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工程,拨付专项资金加以扶持;组织专家学者、相关部门深入发 掘、抢救、整理、研究闽南侨批文化,并将它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2009年1月,林少川再次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提案。这一年,闽南侨批申遗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
   2009年年初,泉州市档案局开始对侨批实物及侨批史料进行征集、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同年,泉州市政府还专门拨款用于侨批实物征集收购及申报支持工 作。闽南侨批申遗逐步步入快车道,并于同年6月向国家档案局上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所有材料。2010年2月,侨批档案正式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 录,成为福建省首个入选的档案文献。
  2012年5月传来捷报:侨批档案入选亚太记忆,并继续冲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关键词:今后工作
闽粤联手研究 共著《中国侨批史》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海外顾问、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专家、独立学者柯木林建议,应继续普及与提高侨批的研究水平。比如设立“中国侨批馆”作为中心机构,闽粵两省的档案馆可在这方面合作,与民间收藏家商议,复制侨批珍品作为馆藏。
   同时,由于侨批的内容庞大而复杂,跨越地域广袤,目前又尚未系统地整理,在现阶段只能作为研究者的佐料。柯木林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对侨批档案作分类整 理,汇总出版。闽粤两地学者可利用现成资料,联合著述《中国侨批史》。此外,闽粵两省的档案馆必须“走出去”,走出国门与海外学府、研究机构、宗乡社团联 系,进行回批的收集工作。
本报推动保护百年王顺兴信局
联手多部门重现百年侨批史
  2007年12月27日,鲤城区浮桥街道王宫社区王宫街39号,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奇园,外观奇特的船楼,众多雕花精致的旧水缸、石碑、敲银台,一切静悄悄的,历经数十年的沉寂,泉州创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王顺兴信局遗址,仍一如既往地等待着重生的希望。
   12月28日,苏建初、陈如榕、李泰山、吴宝国、李楚滋等邮政界老专家,找到本报帮忙,希望把信局遗址保护问题,传达到泉州两会。在此后短短的12天时 间里,本报记者先后三次到王顺兴信局“寻宝”。最浩荡的第三次“寻宝”,是2008年1月4日。本报邀请了包括文物主管部门等单位在内的12位文史、建筑 专家及人大代表来到信局遗址探宝,尘封百年的信局邮戳、侨批封等重要遗物,一个个显现出来。本报随即推出了《王顺兴信局的百年苦旅》、《百年侨批史重现荧 屏》、《闽南侨批史百年重生》等系列报道,同时联手福建电视台和泉州读者拍摄百年信局的相关纪录片。
  在本报推动下,泉州市文化局、文物局、鲤城区文体局十分关注遗址的保护工作。至2013年1月7日,在本报的推动下,人大代表丁丙提交百年信局相关保护建议,短短12天时间里,百年信局的天空,云散日出。
  也正是从2007年起,林少川连续五年在省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加快闽南侨批申报国家档案文献遗产,进而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语录——
李亦园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泉州籍著名人类学家
   闽南侨批保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书信风貌,书法艺术和优美辞章的完美结合于其中,见证了闽南侨乡与东南亚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是反映区域经济文化形态变 迁的重要文献;闽南侨批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中外交通、邮政、金融、贸易等领域,是研究这些领域的原始素材。同时,反映了中国移民的目的及其对移出地和移入地 的经济推动作用,对于考察当今国际移民的影响、导向、政策均有积极的意义。

陈志明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侨批不仅在信件的传递和资金的运送方面贡献良多,在海外华人与故乡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之间的联系起到纽带作用。因此,侨批对于家庭关系的维持、亲属之间的联络有种决定性的作用。
时至今日,这种方式早就时过境迁,但是它的历史和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意义,从来都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和时日的增加而丝毫减少,抑或失去意义。恰恰相反,它们的史料价值,它们对于海外华人在外拼搏的历史记载,意义非凡。

柯木林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海外顾问、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专家、独立学者
   侨批以一种风格独特的“银信”方式,填补了官方档案中对基层史料记录的某些空白片段,是研究近百年中国社会史的珍贵文献。伴随侨批研究而衍生出来的诸多 课题,如其运作方式、传递线路、汇兑民信等,足以窥视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的历史图景,以及基层人民的生活。这种特殊的民间文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实属独一无 二,值得铭记与研究。
















广东华侨博物馆 - 泉州百年侨批记忆再生辉 回望那些传奇的人和事
http://www.gdhqbwg.com/cn/news/201207/1681.html



  侨批产生以来,起到了帮海外侨胞履行赡养留在故乡的父母、妻儿义务的作用,成了国内侨眷的生命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侨批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在国家陷于困境的时代,侨批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在国家建设的年代,侨批又起到了促进作用。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本组报道,我们选取了两位分别侨居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华侨寄回的侨批,不难发现,这些华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奉行忠孝节 义、多行善事、兼济天下的信条,对家族、家乡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在事业有成后,不忘报效桑梓,慷慨捐赠公益事业。
  ■上篇 侨批中的故事
  铭记华侨赤子心银信往来
  南渡艰辛创业 节俭支援抗战

  家书抵万金。在抗战初期,晋江一名叫施能杞的华侨南渡菲律宾后,多次给家乡亲属寄来侨批。解读其仅存四件侨批,可见其在菲创业之艰难,尽管如此,他仍关心时局,以实际行动戒酒断烟,支援祖国抗战。
  南渡筹款 家书返乡
  施能杞,晋江龙湖衙口人,出生于一个在台湾经商的家庭。在乡亲眼中,他为人严正,不畏强暴,为邻里所倚重。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为筹建故乡南浔小学校舍,施能杞受乡亲委托南渡菲律宾筹募经费。但工作还没来得及进行,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未能遂愿。在此期间,他忧郁成疾,不久逝世,终年56岁。
  1972年,其长子施维雄把施能杞仅留的四件寄给国内家属的信札连同一些名人题词,托人编成《施能杞先生家书》(下简称《家书》),影印行世。长期从事华侨历史文化研究的福建知名学者、华侨大学教授李天锡,在华侨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他就《家书》进行了研究解读。
  “通常情况下,一件侨批往往与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有经济联系,但施能杞的这四件家书却展示了当时侨批的另一种功能,即还可以通过与某个人联系后而向其他有关系的亲戚朋友辐射。”李天锡说。
   《家书》中汇集的四件信札都是典型的侨批,除第四件外,其余都有“兹付国币”或“外付国币”字样。李天锡注意到,第二件家书把“外付”的国币伍拾元分成 三份,分别给长嫂、庶长嫂与四兄,第三件家书中,他请长兄嫂从此件侨批中拨出多少不一的款项进行分配,而参与分配的人竟达26人之多,甚至请长兄嫂除自己 用于年关外,若有可能即“酌给邻右贫寒亲众”。由此可见侨批惠及面之广。

 侨批(泉州市档案馆供图)

  艰辛创业 不忘还债
  施能杞育有五个儿子,均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相继前往菲律宾,在父亲的带领下,他们在侨居地宿务创办了白金商行。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白金行总面积是以前的五倍。此外,他们在另一城市开设的“白金城”内还有大型超级市场、戏院、精品店、食廊、旅馆等。
   李天锡介绍,施能杞在第四件家书中详细介绍了创业初期的艰难:“白金商行初创,资本短绌,又产生于最不景气时代。对门面需要粉饰铺张,对内里非常节俭, 吃苦耐劳。每月包菜仅拾元,三餐饭粥自炊,十余口伙食全月不过二十余元。客岁春季夏初,营业冷淡非常,琛、鹏两人忧形于色,且营养不足,形销骨立。内子也 为之焦灼万分也……”
  由信可知,白金行于1939年11月18日开张,其时“实力不及二千元余”,故只得向亲友挪借方能开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善于做广告宣传,增添时装货物,热情招待顾客,才慢慢有了进展,并逐渐获利。
   在白金行开办前,他们曾创办的“晋源”号因失败而亏欠亲家七千元,陆续还了六千元。施能杞虽身居菲律宾,但对此事尚念念不忘,因此在信中提到,因白金行 尚未能应付自如,只好请兄长施能枢从故乡“南浔”(施能杞兄弟早年在故乡创办的“南浔百货公司”)提取一千元还给亲家。
  关心时局 支援抗战
  既为家书,谈的主要是家庭之事。但施能杞作为侨居海外的华侨,谈家事的过程中无不流露出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第一件家书中,讲到当年农历十月十六是长嫂六十晋九大寿时,施能杞写道,明年抗战是否就能取得胜利,届时自己是否就能“回归故里”为兄嫂举办“七秩荣 庆”尚有疑虑。但同时他对抗战最后必将胜利是充满信心的,在第三件家书中,他写道,“抗战胜利,吾辈便可回家”,把旧房改建成“两层楼屋”。
   施能杞还戒酒断烟,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抗战。他第四件家书中写道:“……弟从前有不良嗜好,烟酒习惯成癖,经民(国)廿八(按:即1939年)七七纪念国 难寇氛两周(年),自动断烟节约,至今已逾廿阅月。对酒方面,非酬应恒数月一滴不入口者,惟国家社会捐输义务。嘱诸儿辈晓以大义,力以输将。”
  施能杞还把支援祖国抗战与革除陋习结合起来。他对各种陋俗非常不满,带头在家族中改革,他要求兄长在孙子满月宴上要节约办事,不要铺张浪费,他甚至对其长兄嫂为其得孙庆贺的一些做法提出了善意批评,开导她以国事为重,节约救国,赈恤伤难与贫寒乡邻。
  李天锡说,从家书中不难想象当时的菲律宾华侨“完全脱离”迷信,排除铺张浪费,踊跃捐输,积极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热烈景象。
  奔走南洋筹款建校建医院
   两年前,泉州召开“闽南侨批”调研座谈会,《回望闽南侨批》同时举行首发式。这本书汇集了大量首届闽南侨批研讨会论文集,其中,广东汕头蔡焕钦带来一组 旅居马来西亚北部吉打州侨领骆清河先生寄给家乡惠安县埕边村胞姐骆清枣的侨批,展示了骆清河发起捐款兴办玉埕学校及医院的过程。
  批信透露捐款困难重重
  据蔡焕钦文中介绍,1955年8月11日,骆清河写给胞姐骆清枣的批信中,详细讲述了学校预算费用和对当地侨胞捐款数目的安排。批信写道:
  “家乡建校事虽此次联兴弟归国回马后竭力提倡,迄今茫无头绪可言,其不能获得诸侨亲响应者,联兴个人未能尽量输将,且初步与德益协商意见相左,至今难获一致。惟兹事体大,非一二人所能担负。
  ……
  依图预算之建筑费须拾万元之马来亚币,有多无减。在此巨额之数目捐款,现所承认者尚未及半数,若马虎从事,势成半途之羞,所以现刻之急切步骤就是认捐之决定。比如联兴、德益能慷慨解囊为倡,各按贰万元,则弟当追随其后,三人如能得六万元则事半功倍矣。”
  批信称,建校费用不少,需要众人合力捐款方能成事,但两个主要参与者联兴和德益意见分歧,各有打算,捐款之事此时尚觉困难重重。
  解囊相助 建校办医院
   骆清河除自己捐款外,还代家乡的姐姐和婶婶捐了款。为管理捐款建校事宜,侨商们组成了玉埕有限公司的管理机构。发动捐款成功后,骆清河继续关注家乡建校 工程的进展。在1956年1月24日寄达的批信中,要求姐姐将学校是否动工兴建的情况在回批中告知。惠安县志记载,这次参加办学捐款的骆清河、骆联兴、骆 连胜还和骆木森、骆嘉麦等人,捐资创办惠安玉埕医院,1956年春破土兴建,当年11月竣工开诊,院址就设于埕边村。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骆清河先生是活跃于当地的侨领,抗战期间他曾是马来亚吉打区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负责人之一,与其他爱国侨商多次组织筹赈活动,捐献金钱、衣物、军备支 援祖国抗战,他还热心参与推动当地吉打华侨中小学校的建设,1958年发起筹建吉打中华总商会与马华公会联合新会所。他对于宗族内之贫苦者,不分亲疏,均 解囊相助。
  多位侨领助阵方成功
  三个月后,骆清河在1955年11月15日写给胞姐的批信中,再次谈到捐款办校的事情。
  这一次请来德高望重的侨领刘玉水先生帮助并联系磋商,且来自香港的骆水法先生从中奔走斡旋。骆清河更将自己的认捐额增加了五千元叻(指新加坡)币,事情终于有了成功的希望。刘玉水先生是马来西亚惠安籍著名实业家,抗战时曾任南侨筹赈总会槟城分会主席。
   据惠安县志记载,1950年,刘玉水捐资逾100万元,创建荷山中学、荷山小学、东岭小学、西埔小学、延寿小学、潘湖小学、湖坝头小学和净峰小学。当时 荷山中学与集美中学、国光中学并列全省三大侨办中学,刘玉水为此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金牌及奖匾。骆水法先生是香港惠安籍侨领,曾任香港惠安同乡会顾问。 在1955年12月17日的批信中,骆清河先生向姐姐报告了办校捐款成功的喜讯。

  ■中篇 侨批业历程
  百年侨批那些传奇人和事


海外侨胞请知书识字的老先生代为撰写批信,再通过侨批局托寄给家乡的眷属。(网图)

  侨批业兼具金融和邮政双重职能,泉州侨批业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其发展轨迹主要是从水客到客头再到信局最后大部分归属于银行,在服务侨眷,沟通侨情,争取侨汇等方面,为泉州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说到侨批,水客是无法绕过的环节,而王顺兴信局则在闽南侨批业中最具代表性,他们在泉州的侨批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上传奇:开启侨批的水客
  水客,即指经常往返侨居国(南洋一带)和国内的华侨,后发展为海外侨胞递送侨批侨信及物品给国内侨眷的中间人,并逐渐演化为一种职业。可以说,水客逐渐开启了侨批业,一些富裕水客(客头)还顺应形势,创办组织民信局,将侨批业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产生
  传递侨批的中间人
  水客的产生与泉州的海洋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自唐宋以来,泉州的海外交通就已频繁,宋元时期的刺桐港更是世界著名大港,泉州人自古就有乘风破浪的冒险精神,熟悉海外情况。后来随着港口衰落,加之地少土瘠,跨洋过海谋生者越来越多。
  男人出海打拼,家中有父母妻儿,须寄钱回家或传递音信,当时邮政局等未曾出现,代送侨批侨信的水客就应运而生。
   水客随着船帮(早期是帆船,后为轮船)来往于国内与南洋间,携带国内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前往销售。有的水客顺便带新客前往南洋,到达目的地后还介绍 职业,由此得到一定报酬,这些水客又被称为客头。水客或客头去南洋后,他们向同乡、亲友、熟客收集银信,待回到国内,按照地址登门派送银信,传达海外亲人 口信,并索取回批(回信),同时取得报酬。
  百余年前,正是这批漂洋过海谋生的水客,为侨胞捎信、带钱、带物,逐渐开启了侨批业的源头。

 王顺兴信局之船楼(胡彦明/摄)

  传奇
  漂洋过海生死难料
  由于常年漂洋过海,水客面临着诸多危险,有的葬身鱼腹,有的遭遇抢劫。但闽南人敢拼敢赢的精神,并未让这些水客裹足不前,他们勇往直前,在海洋上留下几多传奇。
   早期,水客一年最多往来两三趟。每次都广泛搜集侨批,等待积聚到一定数目才动身。“航海靠帆船,航行靠风力,受气候限制很大。从南洋回国,一叶孤舟,在 一望无际的大海中,逐浪漂泊。”由此不难想象途中艰辛。一次,永春街尾一个叫宋质的水客搭帆船回国,途中被惊涛骇浪漂至一个孤岛,无依无靠,每日仅靠几粒 花生米维持生命。他为此一度发誓过了49岁就不再当水客,事实上,年过五旬后,宋质依然奔波泉州与南洋两地谋生。他的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也得到了乡邻的肯 定,并被写入志书。
  天一信局创始人郭有品也颇富传奇。有一次,他乘船回国,途中遭遇沉船,虽然幸免于难,但随身携带的侨款洋银800多元全没了。回到家,他变卖田产偿还,并因此声誉大增。
  大部分水客表现出高度的诚信精神,虽然经手银信,却很少发生贪污钱款的事情。不少水客还为不识字的侨眷写回信,因此在闽南,水客似乎还是一种亦儒亦商的行业,而成为当时一种热门职业。
  鼎盛
  闽南数县一度上千人
  随着航运逐渐便利,越来越多的水客乘船往返于泉州与南洋间,闽南数县水客一度上千人。
   据《星洲百年史话》记载:“百年前(1847)星洲商业区市街,每见华人拥挤其间,彼等多系苦力,当甘密或胡椒园工人,其所以集之市街,不外为办理由帆 船汇款回乡之手续,彼等寄至故乡银信,多托同乡水客,或相识之归侨,或由近日所见之每一帆船专司其职其事之搭客带返,寄款者将其银信交与此辈水客,由水客 按金额抽取10%的手续费。”
  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对携资回国的华侨采取保护和鼓励的政策,为适应这一需要,水客更是大量出现,资料记 载,光绪末年永春仅五里街城关一带就有水客60多人。这些永春水客在南洋收齐侨批后,到新加坡汇丰银行办汇款到厦门,再由厦门转泉州领白银,挑回永春。每 趟6担至8担,每担1000元白银,分装2个大草袋,一天赶回永春。
  清朝末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侨前往南洋,华侨经济状况也有了发展,汇款也 显著增加,水客经营方式已开始不能适应新情况发展的要求。这时,一些富裕的客头或华商遂组织民信局(有的称银信局,后名为侨批局),经营侨批、侨款的递送 业务。由于业务逐渐发展,客头也难以单干,不得不与民信局合作,或为其雇用。侨批业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王世碑:从水客到泉州“邮政之父”

   1871年安海成立的郑顺荣批馆为泉州最早的侨批局。鼎盛时期,泉州侨批局多达数十家,而最具代表性的则要数王顺兴信局。王顺兴信局创始人王世碑一生颇为传奇。他从一个穷苦水客,到后来无人不晓的侨批界翘楚,他的故事也折射了泉州侨批业的盛衰。
  走水40年
  办泉州首家邮政所
   泉州华侨历史学会理事陈如榕先生介绍,据王世碑的孙辈撰文讲述,王世碑是泉州新门外王宫村人(即今江南街道王宫社区),自幼家境贫寒,以剃发为业。清咸 丰元年(1851年),19岁的他前往厦门谋生,在一条往返厦门和小吕宋(菲律宾)的大帆船上当船工。那时开往吕宋的航船,往返一程不过20多天,如遇暴 风大雾,则需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王世碑既老于航海,深知旅客海途艰苦,对于搭客,每尽心照料,因此其人缘极好,深得往来搭客信任,经常帮助捎带银物书 信。后来,他干脆辞去船工一职,成为职业“水客”,以代客传送信款为业。他兼做客头,开始“走水”的生意,赚取佣金。当他攒了一定名望和资本后,还雇用水 客。
  1896年,中国设立邮政机构。王世碑瞅准商机,于1898年在厦门向清政府挂号创办王顺兴信局,它是清廷邮政厦门总局最早设置在泉州的邮政代办所。此时他早已年过六旬。由此,王世碑成为名副其实的泉州“邮政之父”。
  1912年,王世碑年老去世,享年80岁。此前,他已将信局交由后人王为针、王为奇打理。
  三代经营
  由盛至衰破产关闭
  王宫街38号,奇园。这里是王顺兴信局遗址。昨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奇园和“船楼”建筑群。虽历经80多年沧桑,有的地方已风化斑驳,但两大建筑气派依然。奇园为欧式风格,而“船楼”则为闽南传统建筑结构,吸收了西式建筑元素,亦移植了南洋建筑风格。
  据介绍,1928年春天,王为奇兴建奇园,其主楼就是兴盛一时的王顺兴信局;王为针则于1929年兴建“船楼”建筑群,两人分别负责海内和海外的邮政业务。
   根据1936年晋江县政府统计员王家云对1930年至1936年侨批业账目的调查,王顺兴信局每年收送侨汇约100万银元。史料记载,王顺兴信局“业务 日益发展,盈利日丰”,虽然王顺兴信局接连于1923年、1927年和1930年3次在海内外遭受当地警匪敲诈、抢劫,损失巨大,但一直坚持到1935年 关闭。王顺兴信局历经三代人的经营,留史于侨批业。目前,王家后人仍在全世界开枝散叶,颇有出息。
  2008年12月,王顺兴信局申报福建省文保单位获批,2010年8月9日,国家文物局对该遗址进行实地考察验收,王顺兴信局有望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新闻
  泉州侨批业历经百年演变
  侨批业兼具金融和邮政双重职能,泉州侨批业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有关侨批的最早记载,在石狮大仑一本《蔡氏族谱》中有所提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一位菲律宾华侨托人带信及钱款回家,供父母兄弟度日使用。
   早期,华侨与国内亲属联系,包括寄信寄钱主要依靠“水客”或“客头”来递送。随着邮政、银行汇兑业的产生和不断发达,华侨寄信汇款方式日益多样化,遂在 19世纪末产生了专为华侨寄信汇款服务的商业机构——侨批业。1871年安海成立的郑顺荣批馆为泉州最早的侨批局。而王顺兴信局则在闽南批信局中最具代表 性。1896年,中华邮政局成立后,民信局(含经营侨批的民信局)隶属其监管。1934年,邮政总局取消国内民信局,但对专营侨民银信的定名为“批信 局”,仍准予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侨批业隶属银行管理,主要侧重于管汇方面。对经营侨汇、侨批的行业(包括水客),除指定银行外,均 称为“侨汇业”。1972年5月,国家决定取消私营侨汇业,由银行接办其业务。1976年1月起,泉州地区的侨批业全部取消,泉州市区侨批业归入中国银 行,侨批业至此结束。

  ■下篇 侨批保护利用
  百年记忆再生辉保护利用


侨批局使用过的印章(资料来源:网图)
  侨批虽已退出现实舞台,但作为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目前,“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简称“亚太记忆”)固然可喜,更重要的还是对其进行保护抢救,让百年侨批的价值继续得到开发利用。
  市档案馆藏近三千封
  据了解,泉州市档案馆是福建收藏侨批档案最多的公共机构。据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林敏红介绍,目前发现的侨批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其中,广东省侨批数量较多,约有14万封;福建省以闽南侨乡为主,约有3万封。
  有说法是,侨批档案,广东看数量,福建看精品。而“以质取胜”的福建侨批精品多在闽南一带。其中,泉州市档案馆现有侨批实物封2970个,包括正批1695个,回批410个,票据73个,侨信980多份;另有侨批扫描件3万多件,账本若干。
  从来源地考察,市档案馆的这些侨批分别来自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从收信地来看,主要涉及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地区。从时间跨度上看,有清末、民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等各个时期的侨批;从涉及的侨批局来看,有120多个。
   泉州市档案馆馆藏侨批,以反映家族或家庭为背景的占大多数。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曾云螺家族的98封侨批、许书琏家族的400多封侨批、侨信。可以说, 通过这些家族的侨批,真实地反映了清代以来泉州民间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也是记录近代国际移民历史、中外文化交流和泉州侨乡演变最完整、数量最 多、最真实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民间档案文献。
  保护抢救并开发利用
  林科长说,总体来说,侨批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由于侨批封原先长期 留存民间个人手中,没能得到妥善保管,加上时间久远,许多侨批封存在虫蛀、霉变、破损等问题。另外,不少侨批收藏者着重研究侨批信封的集邮价值,无形中也 造成信封破损、内信残缺、信封和内信不符等问题。与此相同的是侨批史料也长期得不到重视和保护,许多珍贵的资料已轶失殆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损害将更 加严重且不可逆转。为此,对侨批进行抢救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两年来,泉州市档案馆积极投入,组织资金和人力,开展侨批实物征购、侨批局遗址勘踏和口述侨批 历史工作。
  侨批源于民间,作为侨乡特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历史见证,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可与典籍文献互为印 证,是研究华侨史、金融史、邮政史、移民史、海外交通史等学科的珍贵资料。因此,市档案馆在收藏大量侨批封以及相关的侨批史料后将尽快建立一个侨批开发利 用的平台,使侨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申遗路线图]
  政协委员五度提案 力促侨批申遗
  提起侨批申遗,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知名文化专家林少川是绕不开的人物。从2008年起,他连续五年在省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加快“闽南侨批”申报“国家档案文献遗产”,进而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申遗
  2007年底,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在广东参加一次侨批研讨会时,受邀参观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侨批文化馆”,该馆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收藏有侨批实物、影像资料等近10万封(件),给林少川以强烈震撼。
   “闽南地区的侨批无论从历史地位、史料实物等方面都可与潮汕地区媲美,为什么我们不能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在林少川眼中,“闽南侨批”独具特色,是 研究海外华侨移民史、海外交通史乃至国际关系学史等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认为,首先应该从政府层面行动起来。
  2008年1月18日,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林少川联合陈小钢、陈庆元等5名泉州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闽南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建议》。
  提案建议:由省政府出面,牵头组织将“闽南侨批”文化的抢救研究纳入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工程,拨付专项资金加以扶持;组织专家学者、相关部门深入发掘、抢救、整理、研究“闽南侨批”文化,并将“闽南侨批”文化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档案部门落实促申遗
  2009年1月,林少川再次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提案。这一年,闽南侨批申遗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
  2月25日,泉州市档案局领衔承办林少川关于闽南侨批的提案,提出办理的初步意见。
  3月18日,在泉州市政府推动下,成立协调工作小组。
  5月11日,泉州市档案局对有关“闽南侨批”申报做重要指示。
  5月31日,闽南侨批以福建侨批的身份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6月4日,省档案局同意成立侨批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作领导小组。
  9月8日,泉州召开“闽南侨批”专家座谈会,省内外专家学者等11人,就闽南侨批的重要性认识、保护、开发利用等发表看法和见解。
  自此,闽南侨批申遗步入快车道,泉州市政府还专门拨款用于侨批实物征集收购以及申报支持工作。
   此后,林少川连年提案,力促“闽南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经过多方努力,2010年2月22日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 召开会议,“福建侨批”和“广东侨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5月传来捷报:“侨批档案”入选“亚太记忆”,将于明年冲刺“世界记忆遗 产名录”。

  [学者说侨批]

  2009年,泉州市档案局在准备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时,国内外十位专家学者特地就闽南侨批的特点、历史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柯木林(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专家、独立学者):
   侨批以一种风格独特的“银信”方式,填补了官方档案中对基层史料记录的某些空白片段,是研究近百年中国社会史的珍贵文献。伴随侨批研究而衍生出来的诸多 课题,如其运作方式、传递线路、汇兑民信等,足以窥视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的历史图景,及基层人民的生活。这种特殊的民间文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实属独一无二, 值得铭记与研究。

  李亦园(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泉州籍著名人类学家):
  闽南侨批见证了闽南侨乡与东南亚之间的 经济与文化交流,是反映区域经济文化形态变迁的重要文献;闽南侨批保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书信风貌,书法艺术和优美辞章的完美结合于其中;闽南侨批所包含的 内容涉及中外交通、邮政、金融、贸易等等领域,是研究这些领域的原始素材;同时,反映了中国移民的目的及其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经济推动作用,对于考察当今 国际移民的影响、导向、政策均有积极的意义。
  李鸿阶(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务院侨办咨询专家)
  福建侨批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形式多样,地位突出。它有如一部厚厚的“家书”,承载着浓浓的亲情、乡情和思念之情,既是沟通中外关系发展的历史缩影,又是海外华侨奋斗史的生动写照,蕴涵着极其丰富、独特的史料价值,对挖掘侨批资源宝库有重要的意义。
  陈志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侨批不仅在信件的传递和资金的运送方面贡献良多,在海外华人与故乡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之间的联系起到纽带作用。因此,侨批对于家庭关系的维持、亲属之间的联络有种决定性的作用。
  时至今日,这种方式早就时过境迁,但是它的历史和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意义,从来都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和时日的增加而丝毫减少,抑或失去意义。恰恰相反,它们的史料价值,它们对于海外华人在外拼搏的历史记载,意义非凡。
  “侨批”现象作为档案文化遗产得以保护我是支持的。我们现在可以从各种档案文献、期刊、报章、历史文献、地方志以及论著、论文中查到有关侨批的研究,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庄国土(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院长、教授)
  福建与广东同为中国最重要侨乡,也是侨汇的最主要接受地。改革开放以来,侨汇对侨乡发展不但仍具有经济意义,对侨乡人文精神亦具有提升作用。侨汇所体现的华侨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乡主义精神,是中国重要的人文精神资源。
  福建侨乡收藏大批侨汇资料文献,如能适当发掘和整理,当成为巨大的文化财富,对弘扬华人华侨和国民的爱国爱乡精神,将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侨汇文献研究,也是中国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国际关系等学科的重要工作,对提升区域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有较大的学理性价值。
  王连茂(泉州海交馆名誉馆长、研究员)
  随着华侨文物的日益流失,尚有大量蕴藏于民间的此类“侨批”,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抢救性的搜集。而且,它完全具备条件,作为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本组系列报道参考文献:《泉州侨批业史料》、《回望闽南侨批》等,感谢泉州市档案局及刘伯孳先生对本组报道提供的帮助)
(来源:东南早报)



 桃源乡讯 2013年10月14日 - 漫谈永春两百载悠悠侨批缘(上篇)为谋生下南洋 血汗钱寄回家






桃源乡讯 2013年10月21日 - 漫谈永春两百载悠悠侨批缘(下篇)一纸家书含天下 一笔侨汇济苍生







《闽商文化研究》 - 2013年第1期总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