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狮城脉搏 - 从“咖啡山”风云谈到古迹保存问题 (2011-12-07)
http://www.zaobao.com.sg/yl/yl111207_001_1.shtml
柯木林
最近,“咖啡山”再起“风云”,舆论界对护山的情绪高昂。有趣的是,这座坟山已存在近百年,至今还有不少古墓无人清理!但自从当局宣布规划开路后,人们才对即将失去的东西,起了“怜悯之心”,开始关切起来!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聆听历史系教授讲述当年拆除北京旧城墙的情景,只有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启超的儿子)抱着北京的牌楼痛哭,说这是摧毁近千年的古 董,当时没人理他。60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对北京旧城墙的拆除感到惋惜。我们是否也要再过两代人,那就是60年后,才可以评断今天“咖啡山”的是非问题?
“咖啡山”迁坟事宜已定局。目前唯一可做之事,就是以科技方法将古墓资料记录存档,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权宜之举。然而,如果通过此次事件,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普遍认知,从而引发人们对古迹保存的意识,那么,这批先贤的古墓总算没有白白“牺牲”!
目前,在我们周遭也有不少古建筑、文物、遗址等,值得我们关注。从这点上说,古迹保存局(The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Board)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古迹保存局成立于1971年1月,时称古迹保存委员会,这是在新加坡建国6年后成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定机构。可见建国初期,我们就有保存古迹的观 念。两年后的1973年7月,古迹保存局公布了第一批以天福宫为首的六处国家古迹。以后陆续分批公布,至今已46年,所公布的国家古迹,约25批,64处 古迹。近期公布受保护的是丹戎巴葛火车站。
我对历史古迹一向情有独钟,或许是由于个人专业训练及兴趣使然。记得1973年大学刚毕业不久,就与几位同道友好,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或公共假期的时间,勘查新加坡的一些华族古迹,之后出版《石叻古迹》一书(1975年4月),列为南洋学会丛书第十三种。
如今38年过去,再回首当年所勘查的古迹,未免感伤:清元真君古庙、广福古庙、绿野亭公所、曹家馆、豆腐街(Upper Chin Chew Street)消失了;“天福宫”的旧名匾不知所踪(目前的名匾为复制品);粤海清庙庭园变小,气派大不如前;双林寺虽在,寺内古老的法堂已被拆除重建; 恒山亭毁于火,而粉刷一新的玉皇殿,早已失却当年古风;萃英书院被改装为餐馆等等……一言以蔽之,许多古迹在城市重建声中,烟消云散了!
于是,保存古迹的工作,更形重要。古迹保存局的责任,可媲美教育部。教育部与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有关;但在保护文物、重建人文景观、培养国家意识,尤其是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古迹保存局的工作不容忽视。
国家不能没有集体记忆
要培养国家意识,首先必须要有全民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指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集体记忆有助于群体对某个 地点,乃至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眷恋。一个没有记忆的城市或地方,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这就好像一部没有下载资料的电脑,丢了也不可惜一样。
古迹使国家的某部分历史具体化,古迹在每个人周遭,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可以触摸到、感觉到的实体;古迹也可以勾起个人的旧时回忆,及对未来的 遐想,古迹的保存不应只停留在不拆除一幢旧楼,或一座房子的层面上,而是发掘蕴藏于此间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过去46年来,古迹保存局在保存古迹方面贡献不小,受保护的古迹包括庙宇、教堂、回教堂、学校、殖民地建筑物等等,这是一项不错的成就。然而,从已保 存的国家古迹看,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尤为欠缺,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名人故居作为人文景观之一,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花柏山下秉德路(Pender Road)10号的金钟大厦(Golden Bell Mansion)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座具有土洋特色与历史内涵的名楼,至今尚未被列为国家古迹。然而,与金钟大厦建筑时间不相上下而被保存的古迹却有:陈德源大楼(Tan Teck Guan Building,1911年建,今卫生部建筑),暹宫(Siam House,1906年建,道南学堂原址,现为土生华人博物馆)等。唯独金钟大厦成了“漏网之鱼”,不知何故?金钟大厦(新华领袖陈武烈宅邸)是可以考虑升格为国家古迹之一的(参见拙文《金钟大厦不只是一栋大厦而已》,2011年8月13日《联合早报·言论》)。
至于那些已被拆除的名人故居,如振裕园、南生园、佘山楼、客云庐等,可以在其具体位置上,铭记碑刻,供人凭吊。除故居外,历史名人的墓地也应在保护之 列。目前我们只保存了林谋盛烈士的墓地,前文述及的“咖啡山”坟场,有不少华人先贤的墓园,古迹保存局的专家可以积极参与保留及规划的工作。
古迹保存局可说是与新加坡的建国成长同步。再过4年,我们将迎来建国50周年,古迹保存局也成立将近半个世纪。在未来岁月里,古迹保存局更应具备新思 维和新管理理念,扩大工作范畴,对保存古迹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譬如开办讲座、引导学生参观、出产系列纪念品(当年就曾铸造古迹纪念银章)、摄制纪录片 等,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古迹的兴趣。
过去5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已闻名于世。如果让这座城市再增多一点历史文化的内涵,该是一件美事。于今所能盼者,就是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有一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传诸后世。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SOSbukitbrown - 柯木林:从“咖啡山”风云谈到古迹保存问题
http://sosbukitbrown.wordpress.com/2011/12/11/柯木林:从咖啡山风云谈到古迹保存问题/
最近,“咖啡山”再起“风云”,舆论界对护山的情绪高昂。有趣的是,这座坟山已存在近百年,至今还有不少古墓无人清理!但自从当局宣布规划开路后,人们才对即将失去的东西,起了“怜悯之心”,开始关切起来!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聆听历史系教授讲述当年拆除北京旧城墙的情景,只有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启超的儿子)抱着北京的牌楼痛哭,说这是摧毁近千年的古董, 当时没人理他。60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对北京旧城墙的拆除感到惋惜。我们是否也要再过两代人,那就是60年后,才可以评断今天“咖啡山”的是非问题?
“咖啡山”迁坟事宜已定局。目前唯一可做之事,就是以科技方法将古墓资料记录存档,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权宜之举。然而,如果通过此次事件,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普遍认知,从而引发人们对古迹保存的意识,那么,这批先贤的古墓总算没有白白“牺牲”!
目前,在我们周遭也有不少古建筑、文物、遗址等,值得我们关注。从这点上说,古迹保存局(The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Board)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古迹保存局成立于1971年1月,时称古迹保存委员会,这是在新加坡建国6年后成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定机构。可见建国初期,我们就有保存古迹的观念。 两年后的1973年7月,古迹保存局公布了第一批以天福宫为首的六处国家古迹。以后陆续分批公布,至今已46年,所公布的国家古迹,约25批,64处古 迹。近期公布受保护的是丹戎巴葛火车站。
我对历史古迹一向情有独钟,或许是由于个人专业训练及兴趣使然。记得1973年大学刚毕业不久,就与几位同道友好,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或公共假期的时间,勘查新加坡的一些华族古迹,之后出版《石叻古迹》一书(1975年4月),列为南洋学会丛书第十三种。
如今38年过去,再回首当年所勘查的古迹,未免感伤:清元真君古庙、广福古庙、绿野亭公所、曹家馆、豆腐街(Upper Chin Chew Street)消失了;“天福宫”的旧名匾不知所踪(目前的名匾为复制品);粤海清庙庭园变小,气派大不如前;双林寺虽在,寺内古老的法堂已被拆除重建; 恒山亭毁于火,而粉刷一新的玉皇殿,早已失却当年古风;萃英书院被改装为餐馆等等……一言以蔽之,许多古迹在城市重建声中,烟消云散了!
于是,保存古迹的工作,更形重要。古迹保存局的责任,可媲美教育部。教育部与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有关;但在保护文物、重建人文景观、培养国家意识,尤其是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古迹保存局的工作不容忽视。
国家不能没有集体记忆
要培养国家意识,首先必须要有全民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指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集体记忆有助于群体对某个地 点,乃至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眷恋。一个没有记忆的城市或地方,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这就好像一部没有下载资料的电脑,丢了也不可惜一样。
古迹使国家的某部分历史具体化,古迹在每个人周遭,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可以触摸到、感觉到的实体;古迹也可以勾起个人的旧时回忆,及对未来的遐 想,古迹的保存不应只停留在不拆除一幢旧楼,或一座房子的层面上,而是发掘蕴藏于此间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过去46年 来,古迹保存局在保存古迹方面贡献不小,受保护的古迹包括庙宇、教堂、回教堂、学校、殖民地建筑物等等,这是一项不错的成就。然而,从已保存的国家古迹 看,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尤为欠缺,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名人故居作为人文景观之一,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花柏山下秉德路 (Pender Road)10号的金钟大厦(Golden Bell Mansion)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座具有土洋特色与历史内涵的名楼,至今尚未被列为国家古迹。然而,与金钟大厦建筑时间不相上下而被保存的古迹却有:陈 德源大楼(Tan Teck Guan Building,1911年建,今卫生部建筑),暹宫(Siam House,1906年建,道南学堂原址,现为土生华人博物馆)等。唯独金钟大厦成了“漏网之鱼”,不知何故?金钟大厦(新华领袖陈武烈宅邸)是可以考虑 升格为国家古迹之一的(参见拙文《金钟大厦不只是一栋大厦而已》,2011年8月13日《联合早报·言论》)。
至于那些已被拆除的名人 故居,如振裕园、南生园、佘山楼、客云庐等,可以在其具体位置上,铭记碑刻,供人凭吊。除故居外,历史名人的墓地也应在保护之列。目前我们只保存了林谋盛 烈士的墓地,前文述及的“咖啡山”坟场,有不少华人先贤的墓园,古迹保存局的专家可以积极参与保留及规划的工作。
古迹保存局可说是与新 加坡的建国成长同步。再过4年,我们将迎来建国50周年,古迹保存局也成立将近半个世纪。在未来岁月里,古迹保存局更应具备新思维和新管理理念,扩大工作 范畴,对保存古迹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譬如开办讲座、引导学生参观、出产系列纪念品(当年就曾铸造古迹纪念银章)、摄制纪录片等,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古迹的 兴趣。
过去5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已闻名于世。如果让这座城市再增多一点历史文化的内涵,该是一件美事。于今所能盼者,就是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有一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传诸后世。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Sosbukitbrown - 柯木林:从“咖啡山”风云谈到古迹保存问题
http://sosbukitbrown.wordpress.com/2011/12/11/柯木林:从咖啡山风云谈到古迹保存问题/
柯木林
狮城脉搏
最近,“咖啡山”再起“风云”,舆论界对护山的情绪高昂。有趣的是,这座坟山已存在近百年,至今还有不少古墓无人清理!但自从当局宣布规划开路后,人们才对即将失去的东西,起了“怜悯之心”,开始关切起来!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聆听历史系教授讲述当年拆除北京旧城墙的情景,只有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启超的儿子)抱着北京的牌楼痛哭,说这是摧毁近千年的古董, 当时没人理他。60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对北京旧城墙的拆除感到惋惜。我们是否也要再过两代人,那就是60年后,才可以评断今天“咖啡山”的是非问题?
“咖啡山”迁坟事宜已定局。目前唯一可做之事,就是以科技方法将古墓资料记录存档,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权宜之举。然而,如果通过此次事件,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普遍认知,从而引发人们对古迹保存的意识,那么,这批先贤的古墓总算没有白白“牺牲”!
目前,在我们周遭也有不少古建筑、文物、遗址等,值得我们关注。从这点上说,古迹保存局(The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Board)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古迹保存局成立于1971年1月,时称古迹保存委员会,这是在新加坡建国6年后成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定机构。可见建国初期,我们就有保存古迹的观念。 两年后的1973年7月,古迹保存局公布了第一批以天福宫为首的六处国家古迹。以后陆续分批公布,至今已46年,所公布的国家古迹,约25批,64处古 迹。近期公布受保护的是丹戎巴葛火车站。
我对历史古迹一向情有独钟,或许是由于个人专业训练及兴趣使然。记得1973年大学刚毕业不久,就与几位同道友好,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或公共假期的时间,勘查新加坡的一些华族古迹,之后出版《石叻古迹》一书(1975年4月),列为南洋学会丛书第十三种。
如今38年过去,再回首当年所勘查的古迹,未免感伤:清元真君古庙、广福古庙、绿野亭公所、曹家馆、豆腐街(Upper Chin Chew Street)消失了;“天福宫”的旧名匾不知所踪(目前的名匾为复制品);粤海清庙庭园变小,气派大不如前;双林寺虽在,寺内古老的法堂已被拆除重建; 恒山亭毁于火,而粉刷一新的玉皇殿,早已失却当年古风;萃英书院被改装为餐馆等等……一言以蔽之,许多古迹在城市重建声中,烟消云散了!
于是,保存古迹的工作,更形重要。古迹保存局的责任,可媲美教育部。教育部与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有关;但在保护文物、重建人文景观、培养国家意识,尤其是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古迹保存局的工作不容忽视。
国家不能没有集体记忆
要培养国家意识,首先必须要有全民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指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集体记忆有助于群体对某个地 点,乃至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眷恋。一个没有记忆的城市或地方,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这就好像一部没有下载资料的电脑,丢了也不可惜一样。
古迹使国家的某部分历史具体化,古迹在每个人周遭,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可以触摸到、感觉到的实体;古迹也可以勾起个人的旧时回忆,及对未来的遐 想,古迹的保存不应只停留在不拆除一幢旧楼,或一座房子的层面上,而是发掘蕴藏于此间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过去46年 来,古迹保存局在保存古迹方面贡献不小,受保护的古迹包括庙宇、教堂、回教堂、学校、殖民地建筑物等等,这是一项不错的成就。然而,从已保存的国家古迹 看,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尤为欠缺,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名人故居作为人文景观之一,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花柏山下秉德路 (Pender Road)10号的金钟大厦(Golden Bell Mansion)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座具有土洋特色与历史内涵的名楼,至今尚未被列为国家古迹。然而,与金钟大厦建筑时间不相上下而被保存的古迹却有:陈 德源大楼(Tan Teck Guan Building,1911年建,今卫生部建筑),暹宫(Siam House,1906年建,道南学堂原址,现为土生华人博物馆)等。唯独金钟大厦成了“漏网之鱼”,不知何故?金钟大厦(新华领袖陈武烈宅邸)是可以考虑 升格为国家古迹之一的(参见拙文《金钟大厦不只是一栋大厦而已》,2011年8月13日《联合早报·言论》)。
至于那些已被拆除的名人 故居,如振裕园、南生园、佘山楼、客云庐等,可以在其具体位置上,铭记碑刻,供人凭吊。除故居外,历史名人的墓地也应在保护之列。目前我们只保存了林谋盛 烈士的墓地,前文述及的“咖啡山”坟场,有不少华人先贤的墓园,古迹保存局的专家可以积极参与保留及规划的工作。
古迹保存局可说是与新 加坡的建国成长同步。再过4年,我们将迎来建国50周年,古迹保存局也成立将近半个世纪。在未来岁月里,古迹保存局更应具备新思维和新管理理念,扩大工作 范畴,对保存古迹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譬如开办讲座、引导学生参观、出产系列纪念品(当年就曾铸造古迹纪念银章)、摄制纪录片等,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古迹的 兴趣。
过去5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已闻名于世。如果让这座城市再增多一点历史文化的内涵,该是一件美事。于今所能盼者,就是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有一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传诸后世。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