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与今日的上海文明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 1993-11-07 (星期日)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 1993-11-07 (星期日)
曾经读过这样的一篇报道,内容大意是说世界商业中心的历史行程,已从15世纪的威尼斯经伦敦、纽约越过两重海洋,历时500多年最后抵达了中国的门口。这里所指的中国门口,即是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上海。
今日的上海,万商接踵而至。这里历史与文化汇集,科技与学术交流,金融贸易亦在此蓬勃发展。这一切筑成繁华上海的基础,固然有其必然历史逻辑的传承脉络。
今天当我们谈论这21世纪世界商业中心的历史文明时,不得不想起一个人,他就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明代进士,上海人徐光启
(1562-1633)。
徐光启一生事业,最为著名的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理》,第一次把精密的西方数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崇祯年间,他官至礼部尚书。此外,他对天文历法,亦有研究。垂暮之年,还为修订《大统历》呕心沥血。1633年11月8日,当这位明末科学家与世长辞时,崇祯皇帝还“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灵柩运回上海安葬。
徐光启一生行事,有几个
特点:第一,他善于处世。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虽然接受了西方新事物,却没有以这套新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因此,能够左右逢源,受到皇帝的重
用,身居朝中一品大官。这么高的职位,使他对延聘重用欧籍人士,提倡西方科学文明,有很大帮助。可见只有在“人和”的情况下,才能施展一己抱负。
第二,他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同西方传教士的交往,并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造福中国人民,他的《大统历》,就是利用先进的西方科学知识所修订的。《大统历》奠定了中国三百多年的历法基础。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农历历法,即原本于此。
第三,他敢于接纳新知识。传统文化的薰陶,并没有令他排斥西方新思维。在传教士协助下,使他对西方科学大开眼界。当时还是明朝万历年间,距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所倡议的“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理论,还有250多年的漫长岁月。由此可知他确实卓识远见。
因此,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现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把徐光启誉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上海的“徐家汇”,就是由于他的家族世代汇居此地而得名。徐家汇成了传播西方宗教和科学文明的重镇,著名的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肇基于此。
徐光启的第十六代孙是个军人,他有一个外孙女倪桂珍,便是名震中国现代史的宋家三姐妹的母亲。宋家三姐妹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可看作徐光启发端的上海文明的一次重大呈示。
近年来,我往返上海次数频繁。偶然间,从友好口中得知徐光启墓就在华亭宾馆附近,如获瑰宝。在徐光启墓前,想起这位口操上海方言,身著翰林院官服的明末知识分子,在提倡西方科学文明时,力排众议,坚持己见的毅力与勇气,不禁肃然起敬。
徐光启
今日,当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地时,徐光启亦备受推崇。197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整修,把徐光启的墓地辟为南丹公园。1983年11月,南丹公园改名光启公园,作为纪念。1988年1月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是徐光启半身石雕像及其手迹碑廊,以供瞻仰。今年11月8日,适逢徐光启逝世360周年,特为此文,以志慎终追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