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研讨会 (2011年4月3日)




联合早报 - 开埠闽商面面观
http://www.zaobao.com.sg/sp/sp110328_020.shtml


● 谢燕燕

团缘

  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来临星期日(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

  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
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借殖民地资料勾画

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我国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
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我国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

  欲出席研讨会,报名截止日期是3月31日,主办单位将接受电话报名,但报名者当天必须付入场费$20。

*chiayy@sph.com.sg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日期:4月3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4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大厦5楼、良机讲座厅
收费:20元(包含茶点和午餐)
询问电话:6354 4078 (宗乡总会)/6333 7948(国家图书馆)
支票抬头请注明: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支票背面请注明:名字、联络电话及地址


更新 -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研讨会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NLB Booklet March 2011 -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NLB -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http://golibrary.nlb.gov.sg/Event.aspx?EventID=36418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Date/Time: Sunday Apr 3, 9:00AM - Sunday Apr 3, 4:00PM
Venue: Level 5 - Possibility and Imagination in National Library Building
Language: Chinese
Subject: All
Channel: Heritage
Registration: Not Required

为了维护新加坡文化遗产,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于2011年4月3日(星期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研讨会将邀请以下四位学者探讨新加坡福建族群过去一百年来对新加坡社会、经济及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1. 《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 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先生主讲
2. 《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 澳洲弗林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进发博士主讲
3. 《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的竞争为个案》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博士主讲
4. 《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中国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博士主讲

这个研讨会收费是$20(包含茶点和午餐)。想要参加这个研讨会的公众,请在3月20日以前将支票寄到以下地址。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支票抬头请注明: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支票背面请注明:
名字、联络电话及地址

支票邮寄地址: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397 Lorong 2 Toa Payoh
Singapore 319639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


附录:
(旧版本) http://golibrary.nlb.gov.sg/Event.aspx?EventID=36418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Date/Time: Sunday Apr 3, 9:00AM - Sunday Apr 3, 4:00PM
Venue: Level 5 - Possibility and Imagination in National Library Building
Language: Chinese
Subject: All
Channel: Heritage
Registration: Not Required

为了维护新加坡文化遗产,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于2011年4月3日(星期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研讨会将邀请学者探讨新加坡福建族群过去一百年来对新加坡社会、经济及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这个研讨会收费是$20(包含茶点和午餐)。想要参加这个研讨会的公众,请在3月20日以前将支票寄到以下地址。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支票抬头请注明: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支票背面请注明:
名字、联络电话及地址

支票邮寄地址: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397 Lorong 2 Toa Payoh
Singapore 319639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


SFCCA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http://www.sfcca.sg/?action-viewnews-itemid-1564



为了维护新加坡文化遗产,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订于2011年4月3日(星期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研讨会将探讨新加坡福建族群过去一百年来对新加坡经济、教育及社会等方面的贡献。
研讨会内容:

1.    《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
o      讲者:柯木林,本地历史学者

2.    《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
o      讲者:杨进发博士,澳洲弗林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

3.     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
o      讲者:李培德,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

4.    《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o      讲者:苏文菁博士,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

研讨会的收费是每人$20(包含茶点和午餐),欢迎踊跃报名。有意参加者,请于3月20日之前填妥回条,附上支票(支票抬头请注明: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寄至宗乡总会秘书处。支票背面请注明名字及联络号码。由于名额有限,请各位尽早报名。

如有任何询问,可联络宗乡总会秘书处6354 4078,admin@sfcca.sg。

日期:2011年4月3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4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5楼
Possibility Room, Imagination Room


联合早报 - 讲座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 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





联合早报 - 宗乡总会/国家图书馆联办“闽商精神研讨会”





随笔南洋网 - 研讨会: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
http://www.sgwritings.com/bbs/redirect.php?tid=52801&goto=lastpost



研讨会: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

  为了维护新加坡文化遗产,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订于2011年4月3日(星期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研讨会将探讨新加坡福建族群过去一百年来对新加坡经济、教育及社会等方面的贡献。
研讨会内容:

1、《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
  讲者:柯木林,本地历史学者

2、《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
  讲者:杨进发博士,澳洲弗林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

3、 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
  讲者:李培德,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

4、《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讲者:苏文菁博士,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

  研讨会收费:每人$20(包含茶点和午餐),欢迎踊跃报名。
有意参加者,请于3月20日之前填妥回条,附上支票(支票抬头请注明: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寄至宗乡总会秘书处。支票背面请注明名字及联络号码。

  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如有任何询问,可联络宗乡总会秘书处6354 4078,admin@sfcca.sg


随笔南洋网 - 文化活动简讯 (2011年3月30日)
From: 随笔南洋网 <admin@sgwritings.com>
Subject: [随笔南洋网] 文化活动简讯(3月30日)
Date: Thursday, March 31, 2011, 2:34 AM

1) 4月3日胡海鸥主讲:中国经济调整转轨的积极影响
http://www.sgwritings.com/viewnews_39200.html

2) 汉语文校长韩永元4月3日主讲:O水准华文会考讲座
http://www.sgwritings.com/viewnews_39286.html

3) 武吉巴督乐龄执委会4月3日主办和谐之夜联欢晚会
http://www.sgwritings.com/viewnews_39285.html

4)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研讨会: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
http://www.sgwritings.com/viewnews_38922.html

5) 金门会馆举办“卖出股票的策略”讲座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2844

6)“楚才杯”国际初院及中小学生作文竞赛[报名即将截止]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304

附: 论坛热点 >>>

1) 日本为何总不乱?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310

2) 日本大地震周记:一名在日中国人眼中的大灾真相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421

3) 新加坡少爷兵女佣背军包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538

4) 怡保确有许多宝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412

5) 太平。湖。记。忆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154

6) 马来西亚火车之旅(四):历史小站,太平曾经不太平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506


缅甸新文学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http://www.burmesehub.com/bbs/redirect.php?tid=3628&goto=lastpost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亲爱的读者:

为了维护新加坡文化遗产,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于2011年4月3日(星期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研讨会将探讨新加坡福建族群过去一百年来对新加坡社会、经济及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研讨会内容:
1、《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讲者:柯木林,本地历史学者
2、《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讲者:杨进发博士,澳洲弗林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
3、《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讲者:李培德,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
4、《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讲者:苏文菁博士,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
这个研讨会收费是$20(包含茶点和午餐)。想要参加这个研讨会的公众,请在3月27日以前将支票寄到以下地址。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支票邮寄地址: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397 Lorong 2 Toa Payoh
Singapore 319639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支票抬头请注明: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支票背面请注明:
名字、联络电话及地址

询问电话:
+65 6354 4078 (余美玲小姐)
+65 6333 7948 (杜惠菁小姐)


星资讯 - 研讨会《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http://www.sgcninfo.com/2011/03/blog-post_21.html



为了维护新加坡文化遗产,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研讨会将邀请以下四位学者探讨新加坡福建族群过去一百年来对新加坡社会、经济及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1. 《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 本地历史学者 柯木林 先生主讲
2. 《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 澳洲弗林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进发 博士主讲
3. 《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的竞争为个案》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 李培德 博士主讲
4. 《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中国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 苏文菁 博士主讲

想要参加这个研讨会的公众,请在3月31日以前拨电到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秘书处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日期: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时间:上午9:00 -下午4:00
地点:Level 5 - Possibility and Imagination in National Library Building (国家图书馆大楼5楼)
费用:$20(包含茶点和午餐)
报名电话:6354 4078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gqb.gov.cn/news/2011/0328/22526.shtml



  据新加坡华文媒体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中新网)


中国日报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2.chinadaily.com.cn/hqsj/hqlw/2011-03-28/content_2145997.html



[提要]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中新网3月28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 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来源:中新网


中国新闻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1/03-28/2934630.shtml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SOHU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roll.sohu.com/20110328/n304987298.shtml



  中新网3月28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 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作者:谢燕燕来源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


新报在线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xinbao.de/xinbao/sydh/hrhs/2011-03-28/34186.html



  3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厦门门户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xmmh.net/article/article_3105.html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2011-3-28 15:0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谢燕燕 阅读:13次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投稿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澳奇网 - 开埠闽商面面观
http://www.actimes.com.au/actimes/plus/view.php?aid=121027



开埠闽商面面观
时间:2011-03-28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网管 点击: 2 次
● 谢燕燕
团缘
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来临星期日(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
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
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
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
欲出席研讨会,报名截止日期是3月31日,主办单位将接受电话报名,但报名者当天必须付入场费$20。
*chiayy@sph.com.sg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日期:4月3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4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大厦5楼、良机讲座厅
收费:20元(包含茶点和午餐)
询问电话:6354 4078 (宗乡总会)/6333 7948(国家图书馆)
支票抬头请注明: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支票背面请注明:名字、联络电话及地址


温陵社区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
http://bbs.qzwb.com/viewthread.php?tid=265769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

(2011-03-28)
● 谢燕燕    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来临星期日(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   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 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
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我国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http://www.zaobao.com/sp/sp110328_020.shtml


大公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gb.takungpao.com/chinese/businessman/2011-03-28/663198.html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2011年3月28日 11:40:01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著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华龙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1-03/28/content_5998450.htm



  中新网3月28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 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感谢您阅读: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宁波新闻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nb.chinanews.com.cn/detail.php?itemid=8306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
【编辑:林菲菲 】


中国网 - 新加坡開埠閩商面面觀:扮領導角色 不忘回饋社會
http://big5.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1-03/28/content_22237803.htm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開埠近兩百年以來,成功閩商在早期華人社會結構中,扮演著領導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其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如陳篤生、陳金聲、陳金鐘、陳嘉庚、陳六使等,但很多人對本地福建幫開山鼻祖薛佛記(1793-1847)卻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和國家圖書館在4月3日,將主辦《閩幫人物與閩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紀回望》研討會,從各個角度為閩商在新加坡的歷史貢獻做盤點。這是宗鄉總會首次與國家圖書館合作,聯辦大型研討會,也是宗鄉總會首次匯聚一批專家學者,專門探討閩商課題。

早期成功閩商不忘回饋社會
   宗鄉總會研究與出版組主任柯木林說,在中國,人們常提到晉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卻很少提到閩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閩商都到中國以外的地方發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歷史,不難看到閩商在這裡扮演過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閩商都不忘回饋社會,除了興建廟宇、建設醫院、辦報,最重要的便是興學辦教育,從陳金聲1849年興建新加坡第一所華文學塾崇文閣,到陳嘉庚1919年創辦華僑中學,再到陳六使1955年創立南洋大學,可謂一脈相傳。
  柯木林說,宗鄉總會新領導班子這次決定辦這樣一個研討會,是希望能展現宗鄉總會作為華社領導機構的風範,從較高層次辦一些有文化內涵的活動,包括出版、座談會、學術研究等。

借殖民地資料勾畫福建會館成立年代

  早年畢業自南大、考獲歷史系榮譽學位的柯木林,雖然多年來的工作與學術無關,卻始終沒有放棄他的第一愛好—研究歷史。
  他這次將親自上陣,主講《薛氏家族·叻報·閩幫文化》,讓大家對薛佛記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認識。
  萊佛士開埠後,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開始遷移到新加坡發展,薛佛記是當時從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閩商之一。在馬六甲經營錫礦的薛佛記,曾在1828年捐銀興建新加坡最早廟宇恒山亭,並成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當時華社最高領導機構。
  陳篤生帶領閩邦興建天福宮時,薛佛記也曾捐過大筆錢。他晚期遷回馬六甲,但他的長孫薛有禮卻是《叻報》創辦人。
  這次研討會,還邀請了澳大利亞、香港和中國福州的學者,從不同層面談本地早期閩商。
  早年畢業自南大歷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學歷史系教授的楊進發博士將主講《天福宮與新加坡福建會館的領導層》,借助殖民地時期的歷史檔案資料,勾畫出福建會館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的研究員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講題是《海外華商網路的延伸和衝突──以陳嘉庚與胡文虎競爭為個案》,主要談來自福建同安的陳嘉庚與祖籍福建永定、被視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間的恩怨。
  中國福建福州大學教授、閩商文化研究院長蘇文菁博士則是從中國歷史的角度看待閩商,題目定為《閩商的歷史貢獻與現實意義》。
  柯木林說,四個題目即可獨立存在,又是互相關聯,讓大家更深入認識福建幫在本地的歷史。他說,這次研討會,也可說是學術上的一種分工。研討會獲得新加坡福建會館和福建基金贊助。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嚴孟達將擔任研討會主席,而華裔館館長廖建裕則將為研討會總結點評。(謝燕燕)
文章來源: 中新網     責任編輯: 葉子


紫荊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zijing.org/huaqiao/html/?131731.html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zijing.org  2011-03-28 14:39:13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  [ 打印 ]  [ 大 中 小 ]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编辑: 王立伟


热点新闻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hotnewsnet.com/a/huaren/20110328/451023.html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责任编辑:热点编辑)


Baidu 贴吧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tieba.baidu.com.cn/f?kz=103667657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冲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上海闽商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ms021.cn/news_detail.asp?id=4488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来源:中新网

据新加坡华文媒体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


第6感海外华人论坛 - 开埠闽商面面观
http://forum.6cn.org/thread-854232-1-1.html



[新加坡新闻] 开埠闽商面面观
发表于 2011-3-29 08:18

开埠闽商面面观
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来临星期日(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

  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

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殖民地资料勾画

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我国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

  欲出席研讨会,报名截止日期是3月31日,主办单位将接受电话报名,但报名者当天必须付入场费$20。

联合早报网 29-03-2011


第6感海外华人网 - 开埠闽商面面观
http://www.6cn.org/index.php/viewthread-854232.html



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来临星期日(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

  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
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殖民地资料勾画
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我国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

  欲出席研讨会,报名截止日期是3月31日,主办单位将接受电话报名,但报名者当天必须付入场费$20。

 联合早报网 29-03-2011


中国华侨传媒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cnhqcm.com/news/hqhr/113291015628.html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来源:中国华侨传媒网 录入时间:11-03-29 10:15:55

    中国华侨传媒网3月29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 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谢燕燕)

责任编辑:侯淑丽


尊龙国际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
http://www.99gu.net/xinjiapobocai/2453.html



新加坡网络新加坡澳门的博彩业开埠闽商面面不雅博彩业 文献综述:
时间:2011-03-29 17:52来源:匿名投递 作者:99gu.net 点击:151次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带领班子此次决议办这样一个研 究会,是进展能显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带领机构的风采,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举动,蕴含出版、漫谈会、学术研讨等>据新加坡华文媒体报道,新 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组织中,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带领班子此次决议办这样一个研究会,是进展能显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带领机构的风采,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举 动,蕴含出版、漫谈会、学术研讨等>据新加坡华文媒体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组织中,扮演着带领人角色,是一股不容无 视的力气,个中有良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不少人马糊内陆福建帮开山始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 久不久不多>>新加坡宗乡会馆连络总会以及国家图书馆http://www.gp59.com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 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究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进献做清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究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会聚一 批专家学者,专门商榷闽商课题>>早期成闽商不忘回馈社会>>宗乡总会研讨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 西)、浙商(浙江)以及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缘故原由起因或者许是闽商都到中国博彩业的发展中国以外之处发展要是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 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首要的角色>>他指出,早期成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兴建寺院、造就医院、办报,最首要的即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 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兴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设南洋大学,堪称一脉相传>>借殖平 易近地原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之前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诺言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事项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摒弃他的第一喜爱 —研讨历史>>他此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属·叻报·闽帮文化》,让各人马糊薛佛记以及他的家属有更深切了解>>莱佛士开埠 后,马六甲一些漳泉街市商人起头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其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策划锡矿的薛佛记,曾经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 最先寺院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其时华社最高带领机构>>陈笃生指点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经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 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兴办人>>此次研究会,还聘请了澳大利亚、喷鼻港以及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内陆早期闽 商>>之前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现在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带领层》,借助殖平易近地时期 的历史档案原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喷鼻港大学人文社会研讨的研讨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国外华商络的耽误以及衝突――以陈 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重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 研讨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马糊待闽商,标题问题定为《闽商的历史进献与现实意义》>>柯木林说,四个标题问题即可独立存在,又 是彼此联系相干,让各人更深切了解福建帮在内陆的历史他说,此次研究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究会患上到新加坡福建会馆以及福建基金资 助>>《连络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累坠负责研究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究会总结点评(中新)>薛有礼却是《叻报》兴办 人>>此次研究会,还聘请了澳大利亚、喷鼻港以及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内陆早期闽商>>之前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现在是澳 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带领层》,借助殖平易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原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 代>>喷鼻港大学人文社会研讨的研讨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国外华商络的耽误以及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重要谈来自福 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讨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 马糊待闽商,标题问题定为《闽商的历史进献与现实意义》>>柯木林说,四个标题问题即可独立存在,又是彼此联系相干,让各人更深切了解福建帮 在内陆的历史他说,此次研究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究会患上到新加坡福建会馆以及福建基金资助>>《连络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累坠 负责研究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究会总结点评(中新)>

(责任编辑:admin)


江苏侨网 -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http://www.jsqw.com/html/dv_453166069.aspx



【江苏侨网 侨讯乡情/友好社团/海外华文报纸 侨讯乡情】

新加坡开埠闽商面面观:扮领导角色 不忘回馈社会
2011-04-01

据新加坡华文媒体报道,新加坡开埠近两百年以来,成功闽商在早期华人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领导人角色,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笃生、陈金声、陈金钟、陈嘉庚、陈六使等,但很多人对本地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1793-1847)却所知不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国家图书馆在4月3日,将主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从各个角度为闽商在新加坡的历史贡献做盘点。这是宗乡总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大型研讨会,也是宗乡总会首次汇聚一批专家学者,专门探讨闽商课题。

早期成功闽商不忘回馈社会

宗乡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说,在中国,人们常提到晋商(山西)、浙商(浙江)和徽商(安徽),却很少提到闽商(福建),原因可能是闽商都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发展。如果回望新加坡早期历史,不难看到闽商在这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早期成功闽商都不忘回馈社会,除了兴建庙宇、建设医院、办报,最重要的便是兴学办教育,从陈金声1849年兴建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崇文阁,到陈嘉庚1919年创办华侨中学,再到陈六使1955年创立南洋大学,可谓一脉相传。

柯木林说,宗乡总会新领导班子这次决定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希望能展现宗乡总会作为华社领导机构的风范,从较高层次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包括出版、座谈会、学术研究等。

借殖民地资料勾画福建会馆成立年代

早年毕业自南大、考获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柯木林,虽然多年来的工作与学术无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第一爱好—研究历史。

他这次将亲自上阵,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让大家对薛佛记和他的家族有更深入认识。

莱佛士开埠后,马六甲一些漳泉商人开始迁移到新加坡发展,薛佛记是当时从马六甲移到新加坡的闽商之一。在马六甲经营锡矿的薛佛记,曾在1828年捐银兴建新加坡最早庙宇恒山亭,并成为恒山亭大董事,而恒山亭是当时华社最高领导机构。

陈笃生带领闽邦兴建天福宫时,薛佛记也曾捐过大笔钱。他晚期迁回马六甲,但他的长孙薛有礼却是《叻报》创办人。

这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澳大利亚、香港和中国福州的学者,从不同层面谈本地早期闽商。

早年毕业自南大历史系,目前是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杨进发博士将主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借助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勾画出福建会馆成立的年代。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的讲题是《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主要谈来自福建同安的陈嘉庚与祖籍福建永定、被视为客家人的胡文虎之间的恩怨。

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博士则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待闽商,题目定为《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柯木林说,四个题目即可独立存在,又是互相关联,让大家更深入认识福建帮在本地的历史。他说,这次研讨会,也可说是学术上的一种分工。研讨会获得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福建基金赞助。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将担任研讨会主席,而华裔馆馆长廖建裕则将为研讨会总结点评。(中新网)

    责任编辑:苏乔轩


随笔南洋网 - 闽商人物,闽商精神,闽商灵魂《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有感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3650&extra=page=1




昨天机缘殊胜,有幸参加了《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享受了一场精神的盛宴,再次感谢叶明,半岛和小雪!

前些天我转发了丰大师的“人生三层楼”,其中是讲人生的三个境界——物质,精神和灵魂,而在这次研讨会的精神洗礼中我突然体悟到:一个群体能在历史的星空 中闪烁也同样是由于它进入了“第三层楼”——灵魂层次,所以穿越了时空,永远让后人缅怀、追思和参悟,正如廖建裕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说的“这个研讨会仅仅是 个开始,也永远不会结束”。

在柯木林先生的第一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中,柯先生如数家珍地重现了薛佛记这个闽帮“开山鼻祖”的一生,给了我心灵上很深的触动。如果只是 空谈哲学意义上的物质、精神和灵魂,大家喝了咖啡恐怕都有可能睡过去,谈这些哲学名词时“人物”这个“载体”是不可或缺的,在对薛氏家族人物事迹妙趣横生 的描述中柯先生引领听众在精神上穿越了时空,并通过叻报纪年方式的变迁(沿用清朝年号,黄帝纪年,民国纪年等)这个历史的“冰山一角”让我们内心进入“过 去进行时”,真切感受历史发生巨变时人们对时代变化的真实表述,这样不仅仅是让我们回顾过去,更是让我们展望未来,在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时知道这只 不过是“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不用惊惶失措,前人大风大浪都挺过去了,我们当然是完全有能力面对眼前的变化。

在杨进发博士的第二讲——《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1840-1949)》中,杨博士精辟地指出了闽帮能够“穿越时空”的原因,那就是早期闽帮 领导人奠定的两大传统:(一)以财富及才华为选择领袖的原则,(二)领导人为富而仁,以献身社会为己任,并以闽帮最为耀眼夺目的两个人物“陈金钟”和“陈 嘉庚”为代表,详细地诠释了闽帮领导人的俱“财富,才华,博爱”于一身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的大爱精神。在以往阅读历史中英雄人物事迹时脑海中总会闪现“一 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诗,让精神无法再升华到灵魂层次,而在聆听杨博士对这些闽帮领导人的精神诠释中则完全没有这种感受,因为他们是“儒商”,为富而仁,撒 向社会都是爱!赞叹他们!

在李培德博士的第三讲——《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冲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的竞争为个案》中,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李博士以一句幽默的“我的普通话很普通”来 开场,让听众在轻松的气氛中跳出了地域的局限,从“闽商”升华到了“华商”,进入华商在商业网络扩张中的“悲欢离合”这个正题,两个出类拔萃的闽商人物陈 嘉庚和胡文虎的比较变成了分析华商灵魂的“个案”。李博士对陈胡之间的互动做了相当详尽的考据,以表格,图片等形式向听众娓娓道来,让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瞬间在听众的内心活跃起来,虽然都是“华商”,但我的感受是陈在灵魂层次上偏“华”,胡在灵魂层次上偏“商”,这也决定了他们开创的“百年老店”的历史结 局。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灵魂决定命运”更确切些,而灵魂层次这个“第三层楼”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这让“命运密码”也成了“无字天书”!

在压轴的苏文菁博士的第四讲——《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中,来自福州大学的苏博士以她诗一般的嗓音让听众从“闽商精神”升华到了“中华精神”,现在 感觉仍是“余音绕梁”。苏博士把闽商文化放在中华文化的地图来考察,使得闽商代表的“海洋文化”一下子和中国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联 系起来,使听众瞬间进入了“精神的海洋”,切实感受华人“无国界,跨时空”的“灵魂天空”。

我这时想到了《庄子·养生主》开篇里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郭象对这一段的注释是:

“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若乃养过其极,以养伤生,非养生之主也。

所禀之分各有极也。

夫举重携轻而神气自若,此力之所限也。而尚名好胜者,虽复绝膂(注:膂lǚ,本义:脊梁骨。膂力:体力),犹未足以慊(注:慊qiè,满足,满意)其愿, 此知之无涯也。故知之为名,生于失当而灭于冥极。冥极者,任其至分而无毫铢之加。是故虽负万钧,苟当其所能,则忽然不知重之在身;虽应万机,泯然不觉事之 在己。此养生之主了。

以有限之性寻无极之知,安得而不困哉!

已困于知而不知止,又为知以救之,斯养而伤之者,真大殆也。

忘善恶而居中,任万物之自为,闷然与至当为一,故刑名远己而全理在身也。

顺中以为常也。

养亲以适。

苟得中而冥度,则事事无不可也。夫养生非求过分,盖全理尽年而已矣。”

虽说整个地球是“三山六水一分田”,海洋占了60%,但我恰恰土生土长于“华北平原”这个“一分田”中的一部分,来新加坡之前对海洋的了解完全是“抽象 的”,而海洋恰恰是理解庄子的“而知也无涯”的完美“载体”,聆听完整个研讨会内心相当感恩,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的人生遗憾!并深切体悟到中国文 化一直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方正的“北方文化”和以老子、庄子、屈原为代表的空灵洒脱的“南方文化”两种文化在交相辉映,北方文化侧重于“经”,南方文 化侧重于“变”,人生真正需要的是“持经达变”,不仅需要关注自己所处的“经度”,也需要关注自己所处的“纬度”。福建人在面对海洋这个巨大的未知中养成 的具有“持经达变”内核的“闽商”精神也是整个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在这个“地球村”的年代,它必将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焕发出其固有勃勃生机!而这种形 式的研讨会则是“养”这个“生机”的“养生”平台,再次感谢这次上台的主讲者们和为此次研讨会付出辛勤劳动的“无名英雄”!是你们让“闽商精神”在历史的 星空中更加闪耀!


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 - 院长苏文菁教授应邀赴新加坡作专题报告
http://mswh.fzu.edu.cn/minsh/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20



2011年4月3日,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和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联办的《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行。世界各地的四名著名学者应邀赴会,他们从多角度探讨了近两百年闽商对新加坡的贡献与影响。他们是新加坡本土学者柯木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进发博士、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博士与福州大学教授苏文菁博士。

作为我省唯一研究闽商的实体机构,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海洋文明与闽商研究的著名学者苏文菁教授作为大会特邀嘉宾,就《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在大会作了压轴演讲。

苏文菁教授系统阐述了中国自8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经济重心已逐渐开始向我国东南区域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很早以来就是商贸发达的区域。闽商这一群体代表着中 国东南区域海洋文化个性。在宋元两代是中国海洋文明与海洋经济很大发展的时代,期间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恰巧对中国的这一变化形成了一种外部的拉力。此间中国 商人紧随其后拉开了一场中古世界经济的长达600年的繁荣时期。而地处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太平洋西岸的福建越来越显示出其文化与经济地位的重要性。表明了 今天的世界格局是近500年来各国海洋争夺结果。当欧洲人开始“大航海”时,中国的明清政府却从海洋上退却了。以闽商为代表的中国东南民众以悲壮的形式开 拓海洋、经略海洋、捍卫海疆,在世界文明史上维系着中华文化的荣光;代表着中国参与并推动着全球化的商贸活动。

该研讨会在新加坡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次向公众收费的学术研讨会,有二百多人报名参加。研讨会的论题引起了听众热烈的反响,会场讨论热烈。


就是金门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 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http://yyangg.wordpress.com/2011/04/20/《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



Posted by: sb.yeo | 20/04/2011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 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2011年4月3日代表金门会馆参加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国家图书馆联办的《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 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会上发表了四个研究课题。新加坡历史学者柯木林主讲《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澳洲弗林德斯大学杨进发博士主讲 《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香港大学李培德博士主讲《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竞争为个案》以及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 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博士主讲《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新加坡的华族人口中以福建人占多数。福建人很早就来到新加坡,除了自中国南来,更早的一批来自马六甲。柯木林先生指出新加坡福建帮的开山鼻祖为薛佛记 (1793-1847),不过,他的历史价值被忽略,较不为人所知。薛佛记来自马六甲,他1826年来到新加坡,1828年创建恒山亭并成为第一任大董 事。恒山亭负起慎终追远的任务,也协助族群排解纷争与维持法纪,是当时福建族群的最高领导机构。薛佛记最后归老回到马六甲并担任马六甲华人最高领导团体 – 青云亭的亭主。恒山亭的领导地位直到1840年代才被天福宫取代。恒山亭在1992年被大火烧毁,我竟无知于这座不起眼小庙曾经在新加坡华社的历史进程起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总搞不清楚新加坡早期华社中一些叱咤风云人物的关系。柯木林先生与杨进发博士的心得分享,海澄县人陈笃生(1798-1850)、其长子陈金钟 (1829-1892)、陈金钟的孙子陈武烈都曾先后领导过天福宫。陈笃生自马六甲南下,他除了捐巨款修建天福宫,担任天福宫第一任正董,也创建了新加坡 第一间平民医院。永春人陈金声(1805-1864)同样来自马六甲,他领导天福宫,是新加坡华人教育的开创者,兴建与创办崇文阁与萃英书院,为了解决新 加坡居民饮水困难的问题,捐巨资兴建市区的供水系统。陈金声与儿子陈明水与孙子陈若锦也都先后成为马六甲青云亭的亭主。进入二十世纪初后,领导福建会馆的 是同安人陈嘉庚(1874-1961),从1929-1949年他担任福建会馆会长一职,为会馆现代化作了很大的贡献,他一生倾家兴学更让人钦佩。

由李培德博士主讲陈嘉庚与胡文虎互相竞争的个案,非常有趣。陈、胡两人都是十九世纪末新加坡闽帮的代表人物。胡文虎(1882-1954)祖籍永定,出生 于仰光,1926年南来新加坡,1928年到香港发展。胡文虎是福建人也是客家人,他主要经营成药与报业。胡文虎于1929年创办星洲日报,也在香港创办 星华日报与星岛日报,星洲日报更是整个星系报纸的起点。陈嘉庚(1874-1961)祖籍同安,1923年陈嘉庚创办南洋商报。胡文虎与陈嘉庚曾为“老 虎”商标闹上法庭。李博士分析两人的出生与教育背景、生意的往来的对象与政治立场令两人的行事作风截然不同。

苏文菁博士点出闽南独特的文化 – 海洋文明。闽南人的民族结构主要是原住民、不同时代入闽的北方汉人与海上来的其他族群。闽南一路多以海商为主,宋元时期为闽南人最“牛”的时期,并建造了“福船”,扬帆到海外谋生。福建人累积的造船技术与庞大的海外商业网络,为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研讨会所探讨的课题让我对新马闽帮有更深入的认识,获益匪浅。


SFCCA - 宗乡总会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研讨会
http://www.sfcca.sg/?action-viewnews-itemid-1685


 4位主讲者以各种独特的角度阐述闽商文化和精神左起为李培德、苏文菁、柯木林、杨进发

由宗乡总会与国家图书馆联办,新加坡福建会馆赞助的“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已于2011年4月3日,在国家图书馆良 机会议厅圆满举行。研讨会反应热烈,出席者多达180人。总会主席蔡天宝、副秘书长方百成、理事李秉萱博士等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这次的研讨会请来了4名 主讲者,分别来自新加坡、澳洲、香港和中国福建福州。

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首先以《薛氏家族•叻报• 闽帮文化》为题,讲述了薛佛记这个新加坡闽帮“开山鼻祖”的一生。除了对薛氏家族人物事迹妙趣横生的描述,柯木林也通过叻报纪年方式的变迁(沿用清朝年 号,黄帝纪年,民国纪年等)这个历史的“冰山一角”,带领听众进入“过去进行式”,感受历史发生巨变时人们对时代变化的真实表述。

第二讲由南澳洲佛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杨进发博士展开,畅谈《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1840-1949)》。杨博士探索其组织与结构的演变,评论 其领导层的成就与贡献,并总结出闽帮领导层能在殖民地时代中生存,进步与发展,与领袖素质、组织结构、改革精神和“缘首”传统有关。他以闽帮最为耀眼夺目 的两个人物陈金钟和陈嘉庚为代表,详细地诠释了闽帮领导人的俱“财富、才华、博爱”于一身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大爱精神。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博士在第三讲的《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冲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的竞争为个案》中,以两个新加坡著名的闽商人物陈嘉庚和胡文虎作为比较,对陈胡之间的互动做了相当详尽的考据,分析他们在商业方面的共同与不同之处。

来自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博士则带来了《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她把闽商文化放在中华文化的地图来考察,从“大福建”的 概念上来谈中国海洋文化,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联系起来,饶有趣味的讲解让听众获得不少启发,也引起听众的频频发问,探问求知。

研讨会的最后,由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主持问答环节,4位主讲者为听众一一解答,获得踊跃的参与,在交流激荡中,为此次研讨会拉下帷幕。
        
(本刊整理编辑)


《源》总第92期(2011年6月) 缅怀闽帮先贤  解读闽商精神 - 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







《闽商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3期 -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研讨会









NLB -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http://www.nlb.gov.sg/golibrary/Conferences/36418/_%E9%97%BD%E5%B8%AE%E4%BA%BA%E7%89%A9%E4%B8%8E%E9%97%BD%E5%95%86%E7%B2%BE%E7%A5%9E__%E6%96%B0%E5%8A%A0%E5%9D%A1%E7%A6%8F%E5%BB%BA%E6%97%8F%E7%BE%A4%E7%9A%84%E4%B8%96%E7%BA%AA%E5%9B%9E%E6%9C%9B_%E7%A0%94%E8%AE%A8%E4%BC%9A.aspx



为了维护新加坡文化遗产,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于2011年4月3日(星期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办《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

研讨会将邀请以下四位学者探讨新加坡福建族群过去一百年来对新加坡社会、经济及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1. 《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 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先生主讲
2. 《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 澳洲弗林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进发博士主讲
3. 《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衝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的竞争为个案》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博士主讲
4. 《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中国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博士主讲

这个研讨会收费是$20(包含茶点和午餐)。想要参加这个研讨会的公众,请在3月31日以前拨电到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秘书处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询问电话:6354 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