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宗乡总会庆SG50耗时三年多完成 《新加坡华人通史》11月面市 (2015-07-09)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50709-500674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耗时三年多、斥资18万元,动员了本地和海内外37名学者与文史工作者一同著撰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今年11月9日正式面市。这部内容涵盖面广,时间跨度超过700年的新书,是本地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宗乡总会为了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以及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而推出的本地华人史巨著。据悉,通史分18章41节,厚达800页,由80多万字组成,是介于学术与通俗范畴的史书。
日后考虑出英文版与海外版
宗乡总会副会长钟声坚昨天在记者会上说,宗乡总会日后会考虑出版英文版,也可能与海外出版商洽谈出版海外版。
秘书长李国基则表示,18万元并非真正的成本,很多作者是以半义务性质撰稿的。据了解,国家文物局赞助了当中的8万元,其余款项募自李氏基金、养正基金、福建基金、潮州八邑会馆、海南会馆和三江会馆等。
《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说,通史是史学著述的一种体例,通过连贯叙述各个时代的历史,呈现历史发展轨迹。
他说:“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脉络,在1965年建国前基本清楚,但在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这条主线逐渐变得模糊,因为华社在社会、经济、国家认同及社团转型等层面上,都和以往不同,影响了华人历史的走向。”
新书涵盖面从古代新加坡、早期移民与贸易、清廷与华社、迁民与峇峇社会、报业文化、儒学与宗教、出版物与文学、华校教育、文化艺术、侨汇与侨批、华人经济、昭南岛时期、政治运动、建国之路、新移民缘聚岛国,甚至还有一个篇章谈两百年来谁著史等。
这本通史请著名学者王赓武教授写序,画家林子平绘封面,书法家曾广纬题字。参与著述的学者包括崔贵强、杨进发、颜清湟、梁元生、李元瑾、麦留芳、曾玲、李业霖、林孝胜、李志贤、郭振羽、杨松年、吕世聪、吴庆辉、陈丁辉、黄慧敏、李金生、梁秉赋、陈企业、蔡史君、林金圣、陈剑等。
除了用文章勾勒出本地华人史,通史还在附录收纳对本地华人史有深远影响的50个历史事件,50位新加坡先贤和50个重要古迹与文物。
柯木林说,为了让通史具有史料保存价值,在介绍先驱人物时尽可能精细,例如在追查薛佛记祖籍地时,会列明薛的祖籍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东山村上营社。胡文虎的祖籍可追溯到福建省永定县金丰里(今下洋镇)中川村,胡亚基则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琵洲塔东南的黄埔村。
趁这次整理通史,尽可能把经常出现错误的史实加以更正,例如陈笃生是生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而非1798年。张永福逝于1959年而非1957年等。
售价80元 预购优惠49.90元
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也收录在此书中,例如晚清政府从1881年至1911年,前后派了12位领事驻新加坡,并从1891年开始用总领事名衔。中华民国(1912-1950)在中国的38年间,前后派了17位总领事到新加坡。中华人民共和国1990年与新加坡建交后,前后派了10位特命大使。柯木林说从1877年起,新中两地就开始建交,新加坡是清政府最早在海外设领事馆的地方。
《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宗乡总会30周年庆祝暨筹款晚宴上正式出版,首印2300本,售价为80元,预购优惠价是49.90元,预订电话63544078。
《联合早报》- 庆祝成立30年及我国独立50年 宗乡总会首办微电影比赛 出版 《新加坡华人通史》(2014-06-24)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40624-358071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明年庆祝成立30周年暨独立50周年庆,将出版专著《新加坡华人通史》和首办微电影比赛“我的新加坡故事”。
《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内容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从华商、华侨、华裔到新加坡华人,从文化认同、政治觉醒到本土意识的萌芽与成长。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比赛是为鼓励及推广本地电影工业,无论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新移民、留学生抑或在新加坡的外来工作人士,或是身在国外的国民,都可以拿起手机、摄像机,记录与描述与新加坡有关的元素:成长记忆、生活点滴、爱情故事、浪漫想象、喜怒哀乐等。
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昨天在记者会上说,出版专著是作为双庆的献礼,“不仅凸显总会对于保存本土历史与文化的决心,更是在完成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他认为,借由《通史》的发行,能起到抚今追昔作用,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华人参与建国的历程以及贡献,从而更加珍惜当今社会繁荣的硕果。
对于本地首创微电影大赛,他说,这项赛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利用现代科技,记录新加坡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借由不同视角,展现新加坡真实、精彩的一面。”
34名海内外学者编写
《新加坡华人通史》由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任主编。他说,《通史》将是从开埠即1819年上算500年说起,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历史著作。
“《通史》记录了新加坡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如历史、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等,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新加坡历史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通史》有18章,约70万字,估计450页,100多张插图。他说:“本书共有34位编写者,都是本地及国外的知名华人历史研究学者,也是各个专题领域的学者,包括颜清湟、麦留芳、杨进发、蔡史君、林孝胜、陈剑和崔贵强。”
柯木林透露,《通史》也附录50名新华先贤、新加坡历史大事记、重点古迹与文物,约需耗资16万元,国家文物局将赞助部分经费、李氏基金和养正基金也同意赞助,全彩色精装版印刷2000本,预订2015年11月出版。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比赛由宗乡总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和联合早报网联办。比赛三名联合主席之一周兆呈博士说,比赛的目的是为创建一个不分年龄、 种族和国籍的微电影平台和网上社群、发表记录发生在新加坡或和新加坡有关的微电影,以及借助年轻人熟悉的数码媒介,加深民众的参与感,提高外界对新加坡故 事的认识。
他说:“这个比赛也能让他们分享微电影的拍摄技巧、拍摄经验和热忱,让他们发表记录发生在新加坡或和新加坡有关的成长记忆与生活故事,庆祝建国50周年。”
周兆呈博士是宗乡总会社会事务委员会主任、联合早报网主编兼《新汇点》主编,另两名微电影比赛的联合主席为方百成(宗乡总会副秘书长、福建会馆副秘书长、“春到河畔”节目委员会主任)和朱添寿(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总裁)。
他说,微电影可用华语、英语、方言,甚至没有对白,可以短至30秒,长至10分种,如果说华语,字幕就须是英文,说英语就得有华文字幕。“为了加强参赛者制作技术,我们将举办六个分别用华语和英语进行的免费训练工作坊。”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比赛分公开组、学生组和海外组三个组别,优胜者获颁金、银、铜奖和奖金。主办当局同时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奖励参赛者,总奖金3万4000元。参赛者即日起可投件参赛,11月30日截止。
微电影将在春到河畔放映
主办当局将于明年2月宗乡总会主办的“春到河畔”会场放映入选作品,让现场民众参与投选“网络人气奖”作品。
宗乡总会也将在明年联合华族文化中心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歌曲大家唱”。这次的活动有别于过去,规模与阵容更胜往年,节目更多姿多彩,总会将在较后时候向媒体公布活动的详情。
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不仅凸显总会对于保存本土历史与文化的决心,更是在完成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借由《通史》的发行,能起到抚今追昔作用,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华人参与建国的历程以及贡献,从而更加珍惜当今社会繁荣的硕果。
《联合晚报》 - 宗乡会馆成立30周年及建国50周年双喜 筹办微电影大赛 (2014-06-23)
OMY 联合晚报 - 宗乡会馆筹办微电影大赛
http://wanbao.omy.sg/local/story20140623-31492#photo
《新明日报》- 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配合建国50周年办微电影大赛 (2014-06-23)
Asiaone - Between the covers: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http://news.asiaone.com/news/singapore/between-covers-chinese-singapore
SINGAPORE - The most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 dating as far back as 500 years before the founding of Singapore by Stamford Raffles in 1819 - will be published next year.
Some 34 local writers and scholars overseas led by independent Singapore Chinese historian Kua Bak Lim, the book's chief editor, have started work on the tome in Chinese.
The book is commissioned by the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SFCCA)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and Singapore's 50th birthday celebrations next year.
The team includes professors Yen Ching-hwang and C.F. Yong from Australia, Dr Zeng Ling from Xiamen, China, and local historians Neo Peng Fu, C.C. Chin and Lee Guan Kin.
Mr Kua, 66, and a council member of SFCCA, said yesterday that the book -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 - is expected to fill the gap left since Song Ong Siang's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Song's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23.
Mr Kua said: "That was written in English and traces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etween 1891 and 1919 only. Besides updating the 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 our book is able to dig further into the past as recent archaeological finds have shown that a Chinese community existed here as early as the 14th century."
The 450-page book in 18 chapters, he said, would cover all aspect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from the clan associations and schools they set up since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secret societies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they were involved in over the years.
Other topics include Chinese businesses, arts and culture, the evolution of the language, and their religious practices.
SFCCA chairman Chua Thian Poh said the project, costing more than S$160,000, will be the Chinese community's "birthday present" to Singapore.
"The book will be launched when SFCCA celebrates its 30th anniversary at a gala dinner in November next year," he added.
Yesterday, SFCCA also announced the "My Singapore Story" Micro Film Competition which it organised with the newly formed Singapore Chinese Cultural Centre and Zaobao.com in conjunction with its anniversary celebrations.
"It will be an excellent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blessings to Singapore through their films as the nation marks its 50th year of independence," Mr Chua said.
The contest is open to all film enthusiasts and makers regardless of age, race and nationality.
The organising chairman, Dr Zhou Zhaocheng, 41, also an SFCCA council member, said the entries - in English or Chinese - should be between 30 seconds and 10 minutes in duration.
Details of the competition, such as prizes and entry forms, can be found on its official website: http://microfilm.zaobao. com. Entries close on Nov 30.
Facebook - Capital 95.8FM - 《 新加坡華人通史 》宗鄉總會學術委員會 主任 柯木林 老师 給咱娓娓道來
https://www.facebook.com/capital958/photos/a.115242538508401.10626.109255485773773/785861154779866/?type=1&theater
APD 亚太日报 - 新加坡宗鄉總會正編寫《新加坡華人通史》
http://www.apdnews.com/info/view-50364-1.html
(記者陳濟朋)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23日說,該組織正在編寫一部《新加坡華人通史》,以填補華人歷史研究的一項空白,也慶祝宗鄉總會成立30週年和新加坡建國50週年。
新 加坡宗鄉總會當天舉行記者會,宣佈明年宗鄉總會成立30週年暨新加坡建國50週年慶祝活動的詳情。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擔任《新加坡華 人通史》編委會主編的歷史學者柯木林說,這將是首部記錄新加坡華人歷史的通史,起始年代從1819年新加坡開埠再往前追溯500年,記錄新加坡社會各個階 段和時期的特點、成就和貢獻,涉及政治、教育、經濟活動、社會組織、宗教思想、文學與報業、文化藝術等。
柯木林說,《新加坡華人通史》的寫作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架構也已大致敲定。這本書將分為18章,有三個附錄,共約70萬字,由34位編寫者合作編寫,他們多為新加坡及其他地區的歷史學者或其他領域專家。
這本書編委包括新加坡歷史學者林孝勝、崔貴強,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黃堅立,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建築系教授楊茳善,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特聘教授陳志明和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歷史學講座教授梁元生等。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會長蔡天寶說,這本書計劃在2015年11月出版,首印2000本,定價80新元。這一齣版計劃預計耗資約16萬新元,已獲得部分贊助和資助,參與編寫的學者大多是半義務參與。
柯木林說,早在上世紀20年代,新加坡就有了英文版的《新加坡華人百年史》,也有學者對海外華人的研究散見於各類出版物,但系統闡述新加坡華人歷史的通史仍是一項空白。蔡天寶說,這一齣版計劃也有利於年輕人了解新加坡的歷史和社會發展歷程,有利於增強社會凝聚力。
新加坡宗鄉總會當天宣佈,為了慶祝宗鄉總會成立30週年暨新加坡建國50週年,也將舉辦“我的新加坡故事”微電影大賽和“愛國歌曲大家唱”等活動。(责任编辑:郭佳)
新华网 - 新加坡宗乡总会正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sg.xinhuanet.com/2014-06/24/c_126661564.htm
新华网新加坡6月23日电(记者陈济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3日说,该组织正在编写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以填补华人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也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和新加坡建国50周年。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举行记者会,宣布明年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详情。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位委员会主任、担任《新加坡 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说,这将是首部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起始年代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再往前追溯500年,记录新加坡社会各个 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和贡献,涉及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
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写作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架构也已大致敲定。这本书将分为18章,有三个附录,共约70万字,由34位编写者合作编写,他们多为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历史学者或其他领域专家。
这本书编委包括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孝胜、崔贵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系教授杨茳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和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讲座教授梁元生等。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天宝说,这本书计划在2015年11月出版,首印2000本,定价80新元。这一出版计划预计耗资约16万新元,已获得部分赞助和资助,参与编写的学者大多是半义务参与。
柯木林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新加坡就有了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也有学者对海外华人的研究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但系统阐述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仍是一项空白。蔡天宝说,这一出版计划也有利于年轻人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宣布,为了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也将举办“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大赛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
随笔南洋网 - 宗乡总会将出版 《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75256&extra=page%3D1
《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内容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从华商、华侨、华裔到新加坡华人,从文化认同、政治觉醒到本土意识的萌芽与成长。“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比赛则是鼓励及推广本地电影工业,让人们用摄像记录与新加坡有关的点滴。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明年庆祝成立30周年暨独立50周年庆,将出版专著《新加坡华人通史》和首办微电影比赛“我的新加坡故事”。
《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内容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从华商、华侨、华裔到新加坡华人,从文化认同、政治觉醒到本土意识的萌芽与成长。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比赛是为鼓励及推广本地电影工业,无论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新移民、留学生抑或在新加坡的外来工作人士,或是身在国外的国民,都可以拿起手机、摄像机,记录与描述与新加坡有关的元素:成长记忆、生活点滴、爱情故事、浪漫想象、喜怒哀乐等。
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昨天在记者会上说,出版专著是作为双庆的献礼,“不仅凸显总会对于保存本土历史与文化的决心,更是在完成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他认为,借由《通史》的发行,能起到抚今追昔作用,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华人参与建国的历程以及贡献,从而更加珍惜当今社会繁荣的硕果。
对于本地首创微电影大赛,他说,这项赛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利用现代科技,记录新加坡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借由不同视角,展现新加坡真实、精彩的一面。”
34名海内外学者编写
《新加坡华人通史》由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任主编。他说,《通史》将是从开埠即1819年上算500年说起,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历史著作。
“《通史》记录了新加坡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如历史、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等,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新加坡历史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通史》有18章,约70万字,估计450页,100多张插图。他说:“本书共有34位编写者,都是本地及国外的知名华人历史研究学者,也是各个专题领域的学者,包括颜清湟、麦留芳、杨进发、蔡史君、林孝胜、陈剑和崔贵强。”
柯木林透露,《通史》也附录50名新华先贤、新加坡历史大事记、重点古迹与文物,约需耗资16万元,国家文物局将赞助部分经费、李氏基金和养正基金也同意赞助,全彩色精装版印刷2000本,预订2015年11月出版。
“我 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比赛由宗乡总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和联合早报网联办。比赛三名联合主席之一周兆呈博士说,比赛的目的是为创建一个不分年龄、种族和 国籍的微电影平台和网上社群、发表记录发生在新加坡或和新加坡有关的微电影,以及借助年轻人熟悉的数码媒介,加深民众的参与感,提高外界对新加坡故事的认 识。
他说:“这个比赛也能让他们分享微电影的拍摄技巧、拍摄经验和热忱,让他们发表记录发生在新加坡或和新加坡有关的成长记忆与生活故事,庆祝建国50周年。”
周兆呈博士是宗乡总会社会事务委员会主任、联合早报网主编兼《新汇点》主编,另两名微电影比赛的联合主席为方百成(宗乡总会副秘书长、福建会馆副秘书长、“春到河畔”节目委员会主任)和朱添寿(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总裁)。
他说,微电影可用华语、英语、方言,甚至没有对白,可以短至30秒,长至10分种,如果说华语,字幕就须是英文,说英语就得有华文字幕。“为了加强参赛者制作技术,我们将举办六个分别用华语和英语进行的免费训练工作坊。”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比赛分公开组、学生组和海外组三个组别,优胜者获颁金、银、铜奖和奖金。主办当局同时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奖励参赛者,总奖金3万4000元。参赛者即日起可投件参赛,11月30日截止。
微电影将在春到河畔放映
主办当局将于明年2月宗乡总会主办的“春到河畔”会场放映入选作品,让现场民众参与投选“网络人气奖”作品。
宗乡总会也将在明年联合华族文化中心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歌曲大家唱”。这次的活动有别于过去,规模与阵容更胜往年,节目更多姿多彩,总会将在较后时候向媒体公布活动的详情。
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不仅凸显总会对于保存本土历史与文化的决心,更是在完成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借由《通史》的发行,能起到抚今追昔作用,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华人参与建国的历程以及贡献,从而更加珍惜当今社会繁荣的硕果。
——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
大榴莲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将于明年出版
http://www.daliulian.net/cat39/node19964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在6月23日由总会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出版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这部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历史著作,将作为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年的献礼。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宗乡总会)成立于1986年, 是新加坡华人宗乡会馆的最高领导机构。现任国家总理李显龙是该总会首位赞助人。宗乡总会由212个会员团体组成。
宗乡总会宗旨在于加强新加坡华人宗乡会馆的密切合作,肩负着带动新加坡华人社会、推展华族文化事业、发扬华族优良传统的神圣使命。
据柯木林介绍:《新加坡华人通史》时间轴线由500年前至今,将记录新加坡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 如历史、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与艺术等。该书的出版将填补新加坡从开埠至今华人文献的空白。
《新加坡华人通史》分18章、43节, 还有三个附录,约70万字,(估计约450页), 100多张插图。本书共有34位编写者,他们都是新加坡本地及海外著名华人历史研究学者,也是各个专题领域的学者,另有11位编辑委员。
据悉,《新加坡华人通史》计划于2015年11月出版。首次印刷将推出2000本(精装版),预购者将享有优惠。
中国网 - 新加坡宗乡总会正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4-06/24/content_27292987.htm
新华网新加坡6月23日电(记者陈济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3日说,该组织正在编写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以填补华人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也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和新加坡建国50周年。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举行记者会,宣布明年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详情。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位委员会主任、担任《新加坡 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说,这将是首部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起始年代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再往前追溯500年,记录新加坡社会各个 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和贡献,涉及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
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写作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架构也已大致敲定。这本书将分为18章,有三个附录,共约70万字,由34位编写者合作编写,他们多为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历史学者或其他领域专家。
这本书编委包括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孝胜、崔贵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系教授杨茳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和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讲座教授梁元生等。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天宝说,这本书计划在2015年11月出版,首印2000本,定价80新元。这一出版计划预计耗资约16万新元,已获得部分赞助和资助,参与编写的学者大多是半义务参与。
柯木林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新加坡就有了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也有学者对海外华人的研究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但系统阐述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仍是一项空白。蔡天宝说,这一出版计划也有利于年轻人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宣布,为了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也将举办“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大赛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
海外网 - 新加坡宗乡总会正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singapore.haiwainet.cn/n/2014/0624/c456212-20776899.html
新华网新加坡6月23日电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3日说,该组织正在编写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以填补华人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也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和新加坡建国50周年。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举行记者会,宣布明年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详情。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位委员会主任、担任《新加 坡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说,这将是首部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起始年代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再往前追溯500年,记录新加坡社会各 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和贡献,涉及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
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写作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架构也已大致敲定。这本书将分为18章,有三个附录,共约70万字,由34位编写者合作编写,他们多为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历史学者或其他领域专家。
这本书编委包括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孝胜、崔贵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系教授杨茳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和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讲座教授梁元生等。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天宝说,这本书计划在2015年11月出版,首印2000本,定价80新元。这一出版计划预计耗资约16万新元,已获得部分赞助和资助,参与编写的学者大多是半义务参与。
柯木林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新加坡就有了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也有学者对海外华人的研究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但系统阐述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仍是一项空白。蔡天宝说,这一出版计划也有利于年轻人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宣布,为了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也将举办“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大赛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记者陈济朋)
人民网 - 新加坡宗鄉總會辦微電影賽慶成立30年及建國50年
http://chinese.people.com.cn/BIG5/n/2014/0624/c42309-25192655.html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明年慶祝成立30周年暨獨立50周年慶,將出版專著《新加坡華人通史》和首辦微電影比賽“我的新加坡故事”。
《新加坡華人通史》的內容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從華商、華僑、華裔到新加坡華人,從文化認同、政治覺醒到本土意識的萌芽與成長。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電影比賽是為鼓勵及推廣本地電影工業,無論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居民、新移民、留學生抑或在新加坡的外來工作人士,或是身在國外的國民,都可以拿起手機、攝像機,記錄與描述與新加坡有關的元素:成長記憶、生活點滴、愛情故事、浪漫想象、喜怒哀樂等。
宗鄉總會會長蔡天寶23日在記者會上說,出版專著是作為雙慶的獻禮,“不僅凸顯總會對於保存本土歷史與文化的決心,更是在完成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他認為,借由《通史》的發行,能起到撫今追昔作用,使人們進一步了解華人參與建國的歷程以及貢獻,從而更加珍惜當今社會繁榮的碩果。
對於本地首創微電影大賽,他說,這項賽事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利用現代科技,記錄新加坡的點點滴滴,“希望能借由不同視角,展現新加坡真實、精彩的一面。”
34名海內外學者編寫
《新加坡華人通史》由宗鄉總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柯木林任主編。他說,《通史》將是從開埠即1819年上算500年說起,以新加坡華人為主線的歷史著作。
“《通史》記錄了新加坡發展的各個階段、各個時期的特點、成就與貢獻,如歷史、政治、教育、經濟活動、社會組織、宗教思想、文學與報業等,相信本書的出版會對新加坡歷史研究工作有所幫助。”
《通史》有18章,約70萬字,估計450頁,100多張插圖。他說:“本書共有34位編寫者,都是本地及國外的知名華人歷史研究學者,也是各個專題領域的學者,包括顏清湟、麥留芳、楊進發、蔡史君、林孝勝、陳劍和崔貴強。”
柯木林透露,《通史》也附錄50名新華先賢、新加坡歷史大事記、重點古跡與文物,約需耗資16萬元,國家文物局將贊助部分經費、李氏基金和養正基金也同意贊助,全彩色精裝版印刷2000本,預訂2015年11月出版。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電影比賽由宗鄉總會、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和聯合早報網聯辦。比賽三名聯合主席之一周兆呈博士說,比賽的目的是為創建一個不分年齡、 種族和國籍的微電影平台和網上社群、發表記錄發生在新加坡或和新加坡有關的微電影,以及借助年輕人熟悉的數碼媒介,加深民眾的參與感,提高外界對新加坡故 事的認識。
周兆呈博士是宗鄉總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聯合早報網主編兼《新匯點》主編,另兩名微電影比賽的聯合主席為方百成(宗鄉總會副秘書長、福建會館副秘書長、“春到河畔”節目委員會主任)和朱添壽(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總裁)。
他說,微電影可用華語、英語、方言,甚至沒有對白,可以短至30秒,長至10分種,如果說華語,字幕就須是英文,說英語就得有華文字幕。“為了加強參賽者制作技術,我們將舉辦六個分別用華語和英語進行的免費訓練工作坊。”
“我的新加坡故事”微電影比賽分公開組、學生組和海外組三個組別,優勝者獲頒金、銀、銅獎和獎金。主辦當局同時設立“最佳創意獎”“最佳演員獎”“最佳導演獎”獎勵參賽者,總獎金3萬4000元。參賽者即日起可投件參賽,11月30日截止。
微電影將在春到河畔放映
主辦當局將於明年2月宗鄉總會主辦的“春到河畔”會場放映入選作品,讓現場民眾參與投選“網絡人氣獎”作品。
宗鄉總會也將在明年聯合華族文化中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國歌曲大家唱”。這次的活動有別於過去,規模與陣容更勝往年,節目更多姿多彩,總會將在較后時候向媒體公布活動的詳情。
出版《新加坡華人通史》不僅凸顯總會對於保存本土歷史與文化的決心,更是在完成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借由《通史》的發行,能起到撫今追昔作用,使人們進一步了解華人參與建國的歷程以及貢獻,從而更加珍惜當今社會繁榮的碩果。(邢谷一)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 《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www.sfcca.sg/node/1395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保存我国的历史文化,并鉴于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从开埠至今,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历史著作,遂决定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专著,作为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年的献礼。
《新加坡华人通史》记录了新加坡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 如历史、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与艺术等。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新加坡的历史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新加坡华人通史》共有34位编写者,他们都是本地及海外著名华人历史研究学者,也是各个专题领域的学者,另有11位编辑委员。
《新加坡华人通史》计划于2015年11月出版。首次印刷将推出2000本(精装版),售价为80元。预购者将享有优惠价为49.90元。
预购须知
1) 原价S$80.00,预订价S$49.90(含GST),优惠至2015年6月30日。
2) 请将预订单填妥,连同支票寄至:
新加坡宗乡联合总会秘书处 397 Lorong 2 Toa Payoh Singapore 319639
3) 支票抬头请写: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支票背面请写上个人姓名/联络电话,并注明《新加坡华人通史》。
4) 总会秘书处收到支票后将电邮通知确认。
5) 宗乡总会将于2015年12月初通知预购者领取,若邮寄,则须另付S$5邮资。
6) 其他详情,请于办公时间联系新加坡宗乡总会秘书处:
电话:6354 4078 电邮:admin@sfcca.sg。
《我报》 - 宗乡总会将出版华人通史 办微电影比赛 (2014-06-24)
《源》2014年第4期总期110 - 《新加坡华人通史》及“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大赛
广东侨网 - 新加坡宗乡总会组织专家编纂《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gocn.southcn.com/hqwb/201406/t20140624_494613.htm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3日说,该组织正在编写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以填补华人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也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和新加坡建国50周年。
新加坡宗乡总会23日举行记者会,宣布明年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详情。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位委员会主任、担任《新 加坡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说,这将是首部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起始年代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再往前追溯500年,记录新加坡社会 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和贡献,涉及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
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写作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架构也已大致敲定。这本书将分为18章,有三个附录,共约70万字,由34位编写者合作编写,他们多为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历史学者或其他领域专家。
这本书编委包括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孝胜、崔贵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系教授杨茳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和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讲座教授梁元生等。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天宝说,这本书计划在2015年11月出版,首印2000本,定价80新元。这一出版计划预计耗资约16万新元,已获得部分赞助和资助,参与编写的学者大多是半义务参与。
柯木林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新加坡就有了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也有学者对海外华人的研究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但系统阐述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仍是一项空白。蔡天宝说,这一出版计划也有利于年轻人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宣布,为了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也将举办“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大赛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陈济朋)
《联合早报》- 黄永宏:守护传统文化及促进凝聚力 勿忘会馆社团贡献 (2015-02-22)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50222-448930
本地会馆不遗余力地推动华文和华族文化,确保年轻一代继续使用华文和保留传统。会馆还扮演社群自助团体的角色,促进企业与社群间的凝聚力。今天的宗乡会馆还不断与时并进,提升到更高层次,继续为新一代新加坡人服务。
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说,新加坡在庆祝独立50周年之际,大家在铭记建国一代的贡献与努力时,不应忘记会馆社团,包括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属下会员在协助新加坡取得成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他昨天出席宗乡总会2015年新春团拜时指出,本地会馆不遗余力地推动华文和华族文化,确保年轻一代继续使用华文和保留传统。会馆还扮演社群自助团体的角色,促进企业与社群间的凝聚力。今天的宗乡会馆还不断与时并进,提升到更高层次,继续为新一代新加坡人服务。
黄永宏在致辞时以轻松口吻说,也许应该考虑为会馆推出建国配套,以表彰会馆社团在建国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他过后回答媒体询问时一再强调,自己不是财政部长,他只是从个人角度提出这一建议。他解释说,政府所推出的建国配套是向建国一代致谢的很好配套,而宗乡 会馆对建立今日新加坡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特别是在保存文化、维系传统,确保年轻一代继续使用华语方面扮演关键角色,他因此才有了是否可能为会馆设立建国 配套的想法。
黄永宏也说:“我认为本地宗乡会馆至今表现得很好,也得到很大的支持。但是在面对年轻一代国人时,他们必须推出能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计划。像今天这样,由宗乡总会、通商中国和华族文化中心一起联办新春团拜便是很好的点子。”
他说:“年轻一代国人不只是要寻求更多的经济机会,他们也希望孩子能继续守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通商中国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主席蔡天宝致辞时说,今年适逢新加坡建国50周年和宗乡总会创会30周年,为迎接双喜之庆,宗乡总会自去年便策划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目前已经进入倒数阶段的“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大赛”。
正筹划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
宗乡总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这本著作记录了先贤的贡献,以及新加坡的发展历程。蔡天宝希望借着《通史》的发行,能起到抚今追昔的作用,让大家缅怀先辈的奋斗历程的同时,珍惜现今社会所取得的成果。新书预计在今年11月间出版。
他说:“在新的一年里,总会将继续秉持团结华社的使命,积极招纳新成员,栽培新苗,加强教育工程,通过‘走入校园’、颁发奖学金、‘历史走廊学习之旅’等,扩大与学生的接触面,让他们自小耳濡目染,接受熏陶。”
蔡天宝说,华社今年的另一重点项目是去年9月由李显龙总理主持奠基仪式的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文化中心的地基工程已近尾声,近期将委任总建筑承包商。大楼建筑将在4月份动工,预计在2016年下半年竣工。
建成后的中心将会是一个呈现多元化演出、展览和文娱活动的新汇点,中心也将肩负起凝聚华社、融合社群的重任。
配合通商中国成立8周年纪念,以及新加坡和中国建交25周年,通商中国将在年中出版纪念特辑,回顾新中两国的特殊友好关系,展望未来的合作契机。通商中国也会继续主办“慧眼中国环球论坛”和“透视中国”讲座系列,以及在校园举办“中国商数论坛”等。
预算案主调经济增长照顾弱势群
国防部长黄永宏说,新加坡的财政预算主题通常一样,首先是要确保新加坡经济在中长期能继续取得增长,这样才有足够的钱财来落实政府所要推出的各种计划。其次是要照顾那些无法照顾自己的群体,包括贫苦阶层、残障者和弱势群体。
他说,好的财政预算还要能肯定和照顾那些曾经为新加坡做出贡献,但目前已迈入老年阶段的年长者。他相信财政部长将能为国人推出良好的财政预算案。
财政部长尚达曼将在明天下午公布新财政年预算案。
宗乡总会 - 《新加坡华人通史》将于今年11月正式面世
http://www.sfcca.sg/node/1598
耗时三年多的筹备,《新加坡华人通史》已基本编辑完成,将于今年11月正式面世。
为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暨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30周年,宗乡总会特别推出这部历史巨著,希望借此让海内外读者对新加坡华人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宗乡总会副会长钟声坚在今早的发布会上表示,历史是一个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在举国欢庆建国50周年之际,相信《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出版是宗乡总会献给国家最好的礼物。
宗乡总会的秘书长兼《新加坡华人通史》编辑顾问李国基在发言时说:“这本书对新加坡华社过去的历史作了系统性的梳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作参考。我认为这项工作既是总会应该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华社人应完成的历史使命,希望这本书能得到全体华社的支持。”
《新加坡华人通史》共有18章41节,全书80多万字,是我国第一本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本书内容涵盖广泛,从14世纪至今涵盖700年历史,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及新移民联合撰写,是一部拥有全方位视角的历史典籍。
图文并茂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计划于今年11月初在宗乡总会30周年庆祝暨筹款晚宴上正式出版。首次印刷2300本,售价为80元,现推出预购优惠价49.90元。详情请洽宗乡总会,电话6354 4078。
南洋视界 - 《新加坡华人通史》将于今年11月出版
http://news.nanyangpost.com/2015/07/11.html?m=1
新加坡7月8日电,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8日说,该会正在筹备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已基本完成编辑,将于今年11月正式出版,以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和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2013年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的计划,由37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该书已于今年6月完成编辑、排版和校对,计划在11月初出版。
据悉,《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第一本以中文写作的新加坡华人通史,涵盖14世纪至今700多年的历史。该书分18章41节,含3个附录,共计80多万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担任《新加坡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在8日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华人通史》每个章节均有中英文摘要,方便读者迅速了解整个章节的内容;同时该书采用分栏设计,在书页右侧关联了1348年至2015年的历史大事记,方便读者浏览历史事件、了解相关人物。
此外,该书还在史料保存、史实更正方面取得了突破。据柯木林介绍,该书完善了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考察更正了此前史料中的错误。
柯木林说,2015年是新加坡的历史年,今年不仅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还是中新建交25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除了收录通常为人们知悉的 史实,该书还记录了中国在新加坡设立领事、海外华侨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新加坡与中国左翼文学的渊源、新加坡讲华语运动等少有人知的内容。
此外,《新加坡华人通史》还专门辟出章节介绍新加坡文化艺术的发展,再现了新华古典诗文、蕉风椰雨文学等文学艺术形式的灿烂时刻。(新华社)
新华网新闻 - 新加坡将出版当地华人通史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7/08/c_1115861404.htm
新华网新加坡7月8日电(记者包雪琳)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8日说,他们组织编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已基本完成,将于今年11月出版,以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和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3年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由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于今年6月完成编辑、排版和校对工作,计划在11月初出版。
据悉,《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第一本以中文写作的当地华人通史,涵盖了14世纪至今700多年的历史。该书共计80多万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担任《新加坡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在8日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说,该书记录了海外华侨参与抗日 救亡运动、新加坡与中国左翼文学的渊源、新加坡讲华语运动等鲜为人知的内容。该书还完善了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考察更正了此前史料中的错 误。
柯木林说,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华人通史》每个章节均有中英文摘要,方便读者迅速了解整个章节的内容;同时该书采用分栏设计,在书页右侧关联了1348年至2015年的历史大事记,方便读者浏览历史事件、了解相关人物。
我报 - 《新加坡华人通史》 今年11月9日问世
http://mypaper.sg/chinese-news/xin-jia-po-hua-ren-tong-shi-jin-nian-11yue-9ri-wen-shi-20150709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资助18万元,耗时3年多、动员海内外37名文史工作者一同著撰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今年11月9日正式面市。
《通史》是宗乡总会为了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以及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而推出的本地华人史巨著。这部内容涵盖面广、时间跨度超过700年的新书,是 本地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全书分18章41节,厚达800页,由80多万字组成,是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的史书。
主编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脉络,在1965年建国前基本清楚,但在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这条主线逐渐变得模糊,因为华社在社会、经济、国家认同及社团转型等层面上,都和以往不同,影响了华人历史的走向。”
新书涵盖古代新加坡、早期移民与贸易、清廷与华社、迁民与峇峇社会、报业文化、儒学与宗教、出版物与文学、华校教育、文化艺术、侨汇与侨批、华人经济、 昭南岛时期、政治运动、建国之路、新移民缘聚岛国,甚至还有一个篇章谈200年来谁著史等。通史还在附录收纳对本地华人史有深远影响的50个历史事件、 50位新加坡先贤和50个重要古迹与文物。
《通史》将在宗乡总会30周年庆祝暨筹款晚宴上正式出版,首印2300本,售价为80元,预购优惠价是49.90元,预订电话:6354 4078。
海外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编辑工作基本完成
http://singapore.haiwainet.cn/n/2015/0709/c456212-28916597.html
海外网新加坡7月8日电 8日,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举办了关于《新加坡华人通史》编纂工作进展的媒体发布会。据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新加坡华人通史》 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介绍,该书自2013年首次提出出版计划到今年6月已经完成了稿件收集、编辑、排版、校对的工作,预计该书将在2015年11月正式 出版发行。
据柯木林介绍,这将是首部以华文记录新加坡华人的通史,内容从14世纪迄今,涵盖新加坡700年历史。该书在原有可查史料基础上做了更详细精准的研究和记载,对一些史料在广泛认证后还做了史实的更正,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也在这本书中首度呈现。
《新加坡华人通史》内容涉及新加坡社会各个阶段和时期的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全书为18章41节3个附录,共约80万字,全部精装全彩印刷,首次印刷仅2300本。(萧敏)
宗乡总会 - 《新加坡华人通史》现已公开预购!
http://www.sfcca.sg/node/1395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保存我国的历史文化,并鉴于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从开埠至今,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历史著作,遂决定出版《新加坡 华人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专著,作为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年的献礼。
《新加坡华人通史》记录了新加坡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 如历史、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与艺术等。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新加坡的历史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新加坡华人通史》计划于2015年11月出版。首次印刷将推出2300本,预购优惠价为49.90元(原价80元)。
预购须知
1) 原价S$80.00,预订价S$49.90(含GST)。
2) 请将预订单填妥,连同支票寄至:
新加坡宗乡联合总会秘书处 397 Lorong 2 Toa Payoh Singapore 319639
3) 支票抬头请写: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支票背面请写上个人姓名/联络电话,并注明《新加坡华人通史》。
4) 总会秘书处收到支票后将电邮通知确认。
5) 宗乡总会将于2015年12月初通知预购者领取,若邮寄,则须另付S$5邮资。
6) 其他详情,请于办公时间联系新加坡宗乡总会秘书处:
电话:6354 4078 电邮:admin@sfcca.sg。
随笔南洋 - 编写《 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今年11月面世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80381
新加坡宗乡总会正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
新华网新加坡6月23日电(记者 陈济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3日说,该组织正在编写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以填补华人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也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和新加坡建国50周年。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举行记者会,宣布明年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详情。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新加坡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的历史学者柯木林说,这将是首部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起始年代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再往前追溯500年,记录新加坡社会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和贡献,涉及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
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写作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架构也已大致敲定。这本书将分为18章,有三个附录,共约70万字,由34位编写者合作编写,他们多为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历史学者或其他领域专家。
这本书编委包括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孝胜、崔贵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系教授杨茳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和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讲座教授梁元生等。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天宝说,这本书计划在2015年11月出版,首印2000本,定价80新元。这一出版计划预计耗资约16万新元,已获得部分赞助和资助,参与编写的学者大多是半义务参与。
柯木林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新加坡就有了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也有学者对海外华人的研究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但系统阐述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仍是一项空白。蔡天宝说,这一出版计划也有利于年轻人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新加坡宗乡总会当天宣布,为了庆祝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也将举办“我的新加坡故事”微电影大赛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
《新加坡华人通史》 今年11月9日问世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资助18万元,耗时3年多、动员海内外37名文史工作者一同著撰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今年11月9日正式面市。
《通史》是宗乡总会为了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以及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而推出的本地华人史巨著。这部内容涵盖面广、时间跨度超过700年的新书,是本地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全书分18章41节,厚达800页,由80多万字组成,是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的史书。
主编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脉络,在1965年建国前基本清楚,但在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这条主线逐渐变得模糊,因为华社在社会、经济、国家认同及社团转型等层面上,都和以往不同,影响了华人历史的走向。”
新书涵盖古代新加坡、早期移民与贸易、清廷与华社、迁民与峇峇社会、报业文化、儒学与宗教、出版物与文学、华校教育、文化艺术、侨汇与侨批、华人经济、昭南岛时期、政治运动、建国之路、新移民缘聚岛国,甚至还有一个篇章谈200年来谁著史等。通史还在附录收纳对本地华人史有深远影响的50个历史事件、50位新加坡先贤和50个重要古迹与文物。
《通史》将在宗乡总会30周年庆祝暨筹款晚宴上正式出版,首印2300本,售价为80元,预购优惠价是49.90元,预订电话:6354 4078。
南洋视界 - 从华社到华人:新加坡宗乡社团的新努力
http://sg.nanyangpost.com/2015/07/12_12.html?m=1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会最近正在紧锣密鼓地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这本80万字的书籍将于11月正式面世。
虽然目前尚未阅读此书,但是我们从中看到宗乡社团从华社本位,走向更广泛的华人社群的努力。
据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该书主编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第一本以中文写作的新加坡华人通史,涵盖14世纪至今700多年的历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柯木林介绍说,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华社,而是着眼于整个华人社群。例如,其中一章《缘聚岛国》,就以2万字的篇幅介绍了华人新移民的情况。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华人社群经历了从海峡华人、华社和新移民等不同阶段的历程。华社当年在中国动荡的时候下南洋,一度被称为“新客”;而“新移民”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是在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大门之际后,移民新加坡。
这些华人移民,构成了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波澜壮阔的图谱,也确实有必要站在“新加坡华人”的高度,对之进行史学角度的研究。
新加坡宗乡社团作为“华社”的组织,过去的使命主要是联系华社,近年来也努力吸引一些新移民及其社团的加入。
不过,宗乡社团最近却展现出联系整个华人社会的雄心。例如,正在紧张筹备中的“华族文化中心”,显示其走出华社,迈向更广泛的华人社群的努力。
而如今这本《新加坡华人通史》,再一次证明了宗乡社团的这项努力,实在是可喜可贺。(社评)
注:《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首版印刷2300本,售价为80新元,预购价为49.90新元,预购电话为63544078.
《联合早报》- 吴倬慧:《新加坡华人通史》 与新移民身份认同 (2015-07-20)
http://www.zaobao.com.sg/forum/views/talk/story20150720-505004
7月9日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后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你知道吴庆瑞博士吗?我们在今天学校的社会科学课上提到了他。”我们这个不经意的对话让我想到了同天《联合早报》的一则新闻——宗乡总会庆SG50耗时三年多完成《新加坡华人通史》。
李显龙总理在近期阐述新加坡短中期挑战时有提到,未来50年的挑战就是新加坡人身份的认同感。笔者作为一个新移民,认为这种对身份的认同感的问题会来得更早,也许再过十多年,许多类似笔者小儿的新移民的后代就要经历一个身份认同的过程。这本通史的出版正好能解决这方面的疑惑,让新移民了解到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脉络,新加坡各个时代历史的变迁,新加坡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从而对新加坡从哪里来,怎样形成今天的新加坡有个深切的认识。
虽然岛国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红点,但我们也有一脉相传的历史,也有在历史上建立丰功伟绩的先贤们,也有在世界的历史舞台上赢得尊重的伟人们,相信这能极大地帮助新移民和我们的后代对国家产生自豪感,对新加坡人这个身份产生归属感。
近年来提到很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新移民的融入问题。融入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探讨,语言的,生活习惯的,文化的等等,但笔者认为只要新移民在内心深处真正地对国家产生自豪感,很多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以此推断,《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可以在新移民身份认同和融入这个课题上发挥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报道也说,宗乡会馆将考虑出版英文版,此举更能惠及非华族的新移民,帮助他们了解新加坡历史发展的轨迹。
下次儿子再问我一个历史先贤问题的时候,我相信我会更有信心回答他的提问。古有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今有《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此对于参与本书的各赞助方,主编和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祝贺。
腾讯视频 - 2015-07-09期 新加坡将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 涵盖700余年历史
http://v.qq.com/cover/c/cg4jmkh8c1v1a6m.html?vid=f0017owdtyw
OMY - 《新加坡华人通史》今年11月9日问世
http://news.omy.sg/News/Local-News/story20150709-358499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资助18万元,耗时3年多、动员海内外37名文史工作者一同著撰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今年11月9日正式面市。
《通史》是宗乡总会为了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以及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而推出的本地华人史巨著。这部内容涵盖面广、时间跨度超过700年的新书,是本地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全书分18章41节,厚达800页,由80多万字组成,是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的史书。
主编柯木林说:“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脉络,在1965年建国前基本清楚,但在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这条主线逐渐变得模糊,因为华社在社会、经济、国家认同及社团转型等层面上,都和以往不同,影响了华人历史的走向。”
新书涵盖古代新加坡、早期移民与贸易、清廷与华社、迁民与峇峇社会、报业文化、儒学与宗教、出版物与文学、华校教育、文化艺术、侨汇与侨批、华人经济、昭南岛时期、政治运动、建国之路、新移民缘聚岛国,甚至还有一个篇章谈200年来谁著史等。通史还在附录收纳对本地华人史有深远影响的50个历史事件、50位新加坡先贤和50个重要古迹与文物。
《通史》将在宗乡总会30周年庆祝暨筹款晚宴上正式出版,首印2300本,售价为80元,预购优惠价是49.90元,预订电话:6354 4078。
《联合晚报》- 宗乡总会庆SG50及成立30年推出《新加坡华人通史》11月出版 (2015-07-09)
《新明日报》 - 《新加坡华人通史》今年11月9日面市 (2015-07-09)
《源》2015年第4期 - 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s://sfcca.sg/2015/08/15/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即将出版/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庆祝新加坡共和国成立50周年暨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而出版的历史专著——《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今年11月9日宗乡总会30周年庆典晚宴上隆重推出。宗乡总会副会长钟声坚在2015年7月8日召开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媒体发布会上对外公布这一消息。
宗乡总会自2013年3月首次提出《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出版计划,前后共耗时三年多完成了此书的筹备工作。据《新加坡华人通史》的主编柯木林透露,这本书的样稿目前已出炉,计划于今年9月付梓印刷。这本书涵盖了14世纪迄今新加坡近70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页数厚达800页,字数约80多万字,总共斥资18万元,动员了新、马、中、港、澳(洲)37位学者和文史工作者共同编撰完成,是本地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
何谓通史
柯木林主编说,通史是史学著述的一种体例,通过这种体例,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历史,涉及重大的历史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多种领域的文化等。在叙述中要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轨迹或贯穿其中的线索,让读者对历史有整体的认识。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的历史专著,内容涵盖广,从开埠前的“古代新加坡”到建国后的经济转型;从华人上层社会的领袖人物到普通民众的生活面貌;从落叶归根的华侨到落地生根的新加坡华人;从文化认同、政治觉醒到本土意识的萌芽、茁壮和成长,以及宗教、文学、美术、影视及表演艺术等方面均有涉及。这本书的各章节以新华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主题作专题论述,通过对各个主题的梳理,来勾画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全貌。
为了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历史,《新加坡华人通史》的编委会成员包括了历史学者、大学教授、文学研究者、人类学者、古建筑学家、翻译工作者和报人等。参与撰写的作者也包括了本地学者、国外学者和新移民,既有学术成就斐然的年长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年青学者,可谓是老中青三结合。这样的安排,不仅保证了各篇章的质量,有学养深厚的专家名篇,也体现了史学研究的传承,给年轻学者一个好的平台。
为了增加《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的可读性,本书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委会精心选择了300多幅插图,除基本图片外,很多图片都是未经发表过的。全书采用彩色印刷,丰富的图片资料增强了此书的可读性,从视觉上让读者了解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历史。此外,在书本的编排上,《新加坡华人通史》的每篇文章在开篇均有中英文摘要,让读者能迅速了解本节内容;在书本的右页边栏还安排了从1348年到2015年的新加坡历史大事记,供读者浏览并快速了解新加坡重大的历史事件。
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柯木林主编介绍,《新加坡华人通史》发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比如今年恰逢新中建交二十五年,其实新中建交的历史远远不止二十五年。早在1877年,清政府就在新加坡设领事馆,至1911年共派驻12位驻新加坡领事;中华民国在1912至1950年间,也派了17位总领事驻新加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0年与新加坡建交后,也派了10名特命全权大使。新中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清政府最早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地方就是新加坡。本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中国驻新加坡领事的历史。
2015年7月4日,新加坡植物园申遗成功的消息举国兴奋。“其实,世界遗产早就在我们的家里了,早期的家书就是世界遗产。”柯木林说,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光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文献遗产的项目。新加坡曾是侨批的区域中转枢纽,周边国家要寄侨批回中国,都集中在这里再转寄出去。战后,在新加坡经营侨批业务的民信业曾盛极一时。《新加坡华人通史》专辟一章,阐述侨批的历史。
还有一些鲜少人研究的历史,如新华“士”阶层、新华古典文坛、新加坡左翼文学的文革潮等,《新加坡华人通史》均有涉猎。本书最后一章《两百年来谁著史》,梳理了新加坡自开埠以来,有关新加坡华人的参考文献,可以给有志于研究新华历史的学者提供参考。
除此之外,《新加坡华人通史》也力求做到保存史料、勘正史实。例如在本书的附录部分,有“新华先贤五十名”的介绍,在人物介绍时,尽量做到精细,人物的祖籍地追溯到具体的村社,如薛佛记祖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东山村上营社。对一些经过最新研究成果证明有误的史料,本书也进行了更正。如胡文虎永安堂是1926年在新加坡创立,而非传统说法是1923年;新加坡美术界的开山鼻祖是创办于1922年的“新加坡华侨美术学院”,较南洋美专的创办还早16年。
曾经的文化重镇
一直以来,政府都致力于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国际艺术之都。其实,回顾历史就能发现新加坡曾经也是一个文化重镇,蕉风椰雨文学、美术、影视、戏剧等都有其光辉灿烂的时刻。
柯木林介绍,在19世纪末新加坡就有一个新华“士”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士结社吟诗,文艺活动十分热闹;同样在十九世纪末,新加坡就出现了儒学运动。当时的倡导者邱菽园和林文庆在1897年至1907年间,积极宣扬儒学,影响及于近邻各埠,使崇儒尊孔之风遍及南洋。其思想和活动与20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儒学运动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从这些历史中,也可以给今天新加坡艺术的发展一些启示。
《新加坡华人通史》也得到了本地许多文化人士的热心支持。蜚声国际的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为本书作序,书法家曾广纬为封面题字,而本书封面则采用了画家林子平的一幅画作。
考虑今后推出英文版和海外版
钟声坚表示,自去年6月宗乡总会对外宣布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后,有多家海外出版社来函与宗乡总会洽谈海外版权事宜,宗乡总会正在和这些出版社商谈,希望能找到适合的出版社发行海外版。此外,为了让更多新加坡人了解新加坡华人历史,宗乡总会也计划将来出英文版。
宗乡总会的秘书长兼《新加坡华人通史》编辑顾问李国基在发布会结束时说:“这本书对新加坡华社过去的历史作了系统性的梳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作参考。我认为这项工作既是总会应该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华社人应完成的历史使命,希望这本书能得到全体华社的支持。
《新加坡华人通史》首印2300本,定价每本80元。现在订购可以享受优惠预购价,每本仅售49.9元,订购电话63544078。
The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s and Associations (SFCCA), in celebration of 50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has produced a publication entitled “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新加坡华人通史》 to be officially launched on 9th November at the SFCCA’s 30th Anniversary Dinner. This news was announced by Vice-President Mr. Zhong Sheng Jian on 8th July 2015 at the book’s pre-launch media publicity event.
According to Chief Editor Mr Kua Bak Lim, the book begins with Singapore in the 14th Century till the present, covering a period of almost 700 years. It had drawn upon 37 scholars and editorial contributors from Singapore, Malaysia, China, Hong Kong, and Australia.
Why called “General History”?
Mr Kua explained that general history is a category of history-writing that is topic-based. Topic-based authoring will create a narrative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which is most suitable for presenting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s, outstanding personalities and diverse cultures.
“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encompasses both academic and layman’s interest. From pre-founding “ancient” Singapore to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via nation building; from the leadership of eminent Chinese to the live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from the landing of Chinese immigrants here to the sinking of roots as Chinese Singaporeans; from cultural interaction, political awakening to germination and maturity in religion, literature and arts, audio-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 are all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Singapore Chinese society is fleshed out through the studies from the various specialist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book.
The editorial board has carefully selected 300 over illustrations. All illustrations are in full colour, complete with copious write-ups making it highly readable and allowing readers to comprehend Singapore Chinese history at a glance. A summar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provided 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essay in the book. The timeline at the right margin of the book allows readers to quickly trace all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which happened in Singapore.
Fresh Historical Insights
Mr Kua revealed that the book has some fresh historical insights. For example, this year is coincided with 25 years of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ties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stretches ways back in 1877. The Qing government already had a consulate office in Singapore at that time. Qing government had sent altogether 12 ambassadors to Singapore since th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sent 17 consuls from 1912 till 1950;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sent 10 plenipotentiary ambassadors since 1990.
It was indeed rejoicing news of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successful recognition as a world heritage. “Actually, a world heritage has long been in our homes. The early family letters is a world heritage.” said Mr Kua.
On 19th June 2013 during a UNESCO committee meeting in Gwangju, South Korea, the “Qiaopi archives” (“侨批档案”) has been successfully inscribed into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Singapore used to be a regional money remittance hub. The business of “Qiaopi” remittances became extremely successful immediately after the war. A specific chapter on history of “Qiaopi” is written for the book.
There are also some rare fresh insight researches, like the Singapore Chinese “scholar” class, Singapor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s well as left-wing writing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last chapter of the Book is a “200 Years Historical Who’s Who” listing from the time of Singapore’s founding, providing a reference source for researchers.
Besides all these, “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also stresses the preservation of legacies and verifica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For example, in the Addendum of the book is an introduction of “50 Singapore Chinese forebears”, in which the biographical essays delve into the finest details even up to their respective village homesteads. It was also verified that Mr Aw Boon Haw’s company Eng Aun Tong was established in Singapore in 1926 and not the traditionally accepted 1923.
Once a Cultural Revival Centre
All along, the Government has strived to develop Singapore as an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arts centre. Actually, Singapore was once a centre of arts revival. Tropical literature, fine art, film making and drama, all had their periods of shining brilliance.
Mr Kua stated that towards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Singapore had a scholar class who were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ir days. Singapore also saw a Confucianism movement in which Khoo Seok Wan (邱菽园 ) and Lim Boon Keng ( 林文庆 ) were the founding leaders. That movement had some similarities with Singapore’s Confucian study in the 1980s and may inspire our future.
Planning an English edition and an overseas edition
Mr Zhong Sheng Jian said that, since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publication of “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last June, several publishers had contacted SFCCA asking for the right for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ng overseas. It has now entered into a selection process. Furthermore, SFCCA is planning an English edition in order to reach out to a wider readership in Singapore.
SFCCA Secretary-General and Advisor to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book, Mr Lee Kwok Kie believed that this is a legacy laid by SFCCA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He hoped that the book would receive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ty.
2300 copies of “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will be printed and priced at $80 each. Immediate bookings will enjoy a special introductory price of $49.90. For bookings, please call 63544078.
Home/Yuan #116, Yuan Magazine, 事, 源, 物/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即将出版
中国评论新闻网 - 新加坡出版當地華人通史 慶建國50周年
http://www.zhgpl.com/doc/1038/3/5/6/103835626.html?coluid=49&kindid=974&docid=103835626&mdate=0709120349
中評社香港7月9日電/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8日說,他們組織編寫的《新加坡華人通史》一書已基本完成,將於今年11月出版,以慶祝新加坡建國50周年和宗鄉總會成立30周年。
新華網報道,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2013年提出編寫《新加坡華人通史》,由37名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的歷史學者聯合編寫,於今年6月完成編輯、排版和校對工作,計劃在11月初出版。
據悉,《新加坡華人通史》是新加坡第一本以中文寫作的當地華人通史,涵蓋了14世紀至今700多年的歷史。該書共計80多萬字,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組織、宗教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研究與出版組主任、擔任《新加坡華人通史》編委會主編的歷史學者柯木林在8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說,該書記錄了海外華僑參與抗日救亡運動、新加坡與中國左翼文學的淵源、新加坡講華語運動等鮮為人知的內容。該書還完善了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相關信息,並通過考察更正了此前史料中的錯誤。
柯木林說,該書圖文並茂、可讀性強,力求在學術著作和通俗讀物之間找到平衡,為讀者提供最佳的閱讀體驗。
《新加坡華人通史》每個章節均有中英文摘要,方便讀者迅速了解整個章節的內容;同時該書採用分欄設計,在書頁右側關聯了1348年至2015年的歷史大事記,方便讀者瀏覽歷史事件、了解相關人物。
Straits Times - Two books on Chinese in Singapore to be launched (2015-11-06)
《联合早报》- 宗乡总会推介《新加坡华人通史》(2015-11-10)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51110-547112
《新加坡华人通史》昨晚在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30周年庆祝晚宴上正式推介。这是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记录700年来新加坡华人在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成就和贡献。主持推介仪式的李显龙总理(中)形容这本新著为“献给华社的珍贵礼物”。
参与推介仪式的包括宗乡总会副会长何侨生(左起)、卫生部长颜金勇、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名誉会长黄祖耀、主管华社事务的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以及宗乡总会副会长钟声坚。
HWW 海外网 新加坡频道
海外网 -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庆祝成立30周年
11月9日7时30分,为庆祝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在圣淘沙名胜世界罗盘宴会厅(Resorts World Sentosa, Compass Ballroom)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及筹款晚宴。李显龙总理莅临晚宴并担任大会主宾。
当晚,在圣淘沙名胜世界罗盘宴会厅(Resorts World Sentosa, Compass Ballroom)席开125桌,来宾包含政要、捐款者、合作伙伴以及华社领导等千余人。
晚宴上,李显龙总理鸣锣为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编写的 《新加坡华人通史》正式启动推介。
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致辞时宣布,当晚共筹集善款530万元新币。他强调,宗乡总会筹募资金,是为了更全面推展华社事务,积极为延续宗乡情谊、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族群和谐做出更深广的贡献。
新加坡宗乡总会成立于1985年,是由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广东会馆、南洋客属总会、海南会馆、三江会馆及福州会馆联合发起的。其主要宗旨是:加强华人宗乡会馆的密切合作,主办或资助有关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提高公众对华族语文、文化和传统的认识。
自成立以来,总会一直肩负着带动华人社会、推展华族文化事业、发扬华族优良传统的神圣使命,成为华人宗乡会馆的最高领导机构。
《新加坡华人通史》由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主编,历时三年。内容记录了新加坡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如历史、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等。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从华商、华侨、华裔到新加坡华人;从文化认同、政治觉醒到本土意识的萌芽与成长。柯木林说,《通史》将是从开埠即1819年上算500年说起,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第一部完整的新加坡华人历史著作。
Media Report for SFCCA 30th Anniversary Fund Raising cum Gala Dinner
《闽南日报》- 漳籍华人主编《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 - (2015-11-25)
福建省侨联 - 《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
http://www.fjql.org/xwhxc/5626.htm
平和县侨联讯:近日,由漳州籍华人、新加坡历史学者、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主编的《新加坡华人通史》正式出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持发布仪式,以作为新加坡建国50周年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30周年庆典的献礼。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记录了14世纪至今700多年间,新加坡华人在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成就和贡献,并深入描写了海外华侨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新加坡讲华语运动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部80多万字、厚826页,有300多幅插图的史学巨著,可说是新加坡历史上一项大规模、有计划的民间修史工程,这本书的出版,打破了过去百年来新加坡华社没有一部系统的华人通史的尴尬局面,填补了目前世面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新加坡华人通史的空白。这也是自1923年出版的英文巨著《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后,近百年来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华人通史,一部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完成的史学巨著,意义非凡。
《联合早报》- 严孟达:告别2015 (2015-12-19)
http://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51219-561558
这是告别2015的时刻,我们该如何告别!
对新加坡人而言,今年是建国以来意义最特别的一年。
这一年,举国庆祝建国50周年,建国总理李光耀不幸于3月辞世,这两件大事,让新加坡人经历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的洗礼,国人的国家意识高涨,年轻一代重新认识李光耀对新加坡各方面的贡献。
这一年,新加坡建国以来的许许多多的成就,更在国际上彰显出来。世界上195个国家中,新加坡的确是个异类。
一般上人口少于1000万的小国(但土地未必小,如新西兰)都是甘于小国的命运,新加坡却不受天命所困,尽管存在空间受限制,发展空间却无所不在,许多领域的国际排名印证了新加坡的50年是活得充实和精彩:
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中名列第四,还领先东京、首尔、苏黎世。
以货柜装卸量计,是全球第二大转运港。
以接待的旅客人数计,樟宜机场是世界第六忙碌机场。
《财富》杂志企业500强当中,大约三分一的亚洲总部设在新加坡。
在外交上,这一年也是新加坡忙碌的一年。是新加坡与中国建交25周年的重要一年,也是跟许多国家建交的50周年,这也提醒了我们哪些国家是新加坡最早建立交情的朋友。
近日,新加坡与美国签约,让美国在新加坡部署P-8A海神反潜侦察机,在一些中国媒体引起不小的反响,我们又再听到“新加坡是中国的真正敌人”的声讨声。
新加坡的军力也再一次在区域间的媒体上引起注意,“新加坡是东南亚军备最先进、空军实力最强”的国家,已是公认的事实。
在国际上的强权政治环境和区域的大国夹缝中求存,新加坡的行事作风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原则和规律可循。
对于国际上一些缺乏公义,违反国与国相处之道的事件,新加坡会毫不犹豫地公开发表立场,因为这触动到新加坡作为小国的神经线。
小国也有小国的好处
今天最叫新加坡忧心忡忡的是国际上的恐怖主义,不管是远在欧洲、美国或是近在本区域的邻国,每一个恐怖袭击事件都提高新加坡的警惕心。
作为一个小国,也有小国的好处,譬如美国在售卖先进武器和战机给新加坡时,对新加坡是很放心的;为新加坡的战机和军人提供训练设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法国、澳大利亚、泰国、文莱、台湾等等,对新加坡也是放心的。
但是,小国太争气,也会让邻近大国感到不服气。如在区域航空情报监管问题上,印尼便一直想要新加坡归还监管权,他们把飞安监管权和主权混为一谈,再加上民族主义的作祟,这个问题不久前又被摆到“双边关系”的议程上。
区域航空情报监管权,事关新加坡的生死大计,任何航空监管的小疏漏在新加坡这个狭小的国土可以造成巨大的祸害。幸好国际航空安全问题有个国际民航协会来 拍板,区域的航空情报监管区由它划定,把监管权归于最适当的国家。新加坡要继续掌握航空安全的主动权,就得确保人员的效率,并不断投资先进的器材。
这一年,我们也喜见政府和民间已更加重视各领域的历史探索。
我们看到马来亚铁道局留下的轨道,政府已决定保留下来,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却是难得,就因经济利益不再是最重要考量,已无经济价值的轨道才得以获得新生命。
这一年,也是政府大展艺术宏图的新起点。
以10年时间筹备、设计及兴建,建筑经费逾5亿3000万元的国家美术馆,向国际展示出新加坡的艺术野心和文化企图心。发展文化艺术跟发展海港或是国际 机场不一样,唯一一样的是,胆识和眼光不可或缺。新加坡今后若能在国际上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品牌,将是新加坡的另一项奇迹。
这一年里的另一盛事是,出版界一片热闹,新书推介仪式频频。新加坡宗乡总会出版的学术与通俗兼容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弥补了本地史学界的一页空白,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让有兴趣于新加坡华人历史的未来一代有脉络可寻。
不久前,由我国资深作家骆明主持的“骆明工作室”出版的一套《新加坡(1930-1948)经典作品集》,也带给关心新加坡文艺发展者不小的惊喜,让读 者认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来的一些中国文人以及本土作家曾经在新加坡留下的文学足迹。这套书里收了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在新加坡写作的《小坡的生日》这部中 篇小说,书中可一窥新加坡旧时代的面貌。
这一年,是有所感恩,有所怀旧,有所展望的一年;这一年,是叫人不舍的一年。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一般上人口少于1000万的小国(但土地未必小,如新西兰)都是甘于小国的命运,新加坡却不受天命所困,尽管存在空间受限制,发展空间却无所不在,许多领域的国际排名印证了新加坡的50年是活得充实和精彩。
《联合早报》- 《新加坡华人通史》(2016-01-06)
CCTV央视网 - [华人世界]《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 系首部中文版当地华人通史
http://news.cntv.cn/2015/12/03/VIDE1449123480790327.shtml
《源》- 2015年第6期总期118 - 宗乡总会欢庆三十周年
《联合早报》- 总理华族文化中心将成为本地华族文化重镇 (2015-11-10)
《联合晚报》- 华族文化中心明年底竣工 本地华族文化重镇 (2015-11-10)
《新明日报》- 李总理:华族文化中心为年轻人量身定做活动 (2015-11-10)
《联合早报》- 高极登:别忽略华族武术史 (2016-02-23)
http://www.zaobao.com.sg/forum/views/talk/story20160223-584596
浏览了柯木林主编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内容涵盖面广,非常充实,唯独华族武术史一块,有所欠缺。
自古以来,文人多不涉武术事宜,而习武者又不善文词,是故武术源流史常缺失记载。其实,华族武术、舞龙舞狮在我国华人文史中占重要一环。
1922年精武体育会在我国成立,相信是本地最早的武术团体,二战前后武术团体更是如雨后春筍般的成立,有白鹤派、周家拳、鸿胜馆、五祖拳、南少林拳、太极拳等。武术名师辈出,比方高参禅师、梁子庵、郭雄虎、李昆、关文经、黄性贤、林伯炎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武术的全盛时期,每年还有区域性观摩和擂台赛。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起飞,习武风气式微,武术界后继无人,加上支持武术运动的大款少了,很多武术馆没落。
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武术走竞赛、表演、健身和修心养性路线,中国武术家南来授艺,加上武打片盛行,多姿多彩的中华武术又重新受到青睐。
希望学术团体、学者、宗乡总会在撰写华族文史时,为我国武术掌故补上一笔。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赠送柯木林主编的《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nanyang.xmu.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276
2016年2月29日,本馆收到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赠送的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此专著是自1923年出版的英文巨著《新加坡华人百年 史》后,近百年来首部以华文撰写的华人通史,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2015年11月出版,作为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年的献 礼。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位委员会主任、历史学者柯木林担任《新加坡华人通史》编委会主编。这部80多万字、有300多幅插图的史学巨著 筹备了三年多,由新加坡及海内外37位历史学者分专题撰写,涉及开埠前的“海疆殊域”;各类人物生活样相;文化认同、政治觉醒以及本土意识的萌芽、茁壮与 成长;文化、教育、文学乃至出版、戏剧、美术、影视活动及表演艺术等等。有些争议性的历史课题如秘密会社(俗称私会党)、中国国民党、马来亚共产党在本地 的活动,亦不避讳。其目的是忠实于历史,让读史者更能全面地窥视新加坡华人史的全貌。
十分感谢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惠赠,感恩柯木林先生对本馆资料建设的支持。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馆
暨南大学图书馆 - 华人中心获赠华侨史学重要著作《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lib.jnu.edu.cn/news/NewsInfo.action;jsessionid=E1562AE3FC6258A431E9D111A5A13501?id=1923&subjectid=2&expandable=0
2016年2月,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赠送本馆华人中心一部华侨史学重要著作《新加坡华人通史》。
该书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2015年出版,是作为新加坡建国50周年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30周年庆典的献礼,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持新书发布仪式。全书80多万字、826 页,有300多幅插图。该书是新加坡历史上一项大规模、有计划的民间修史工程,由新加坡华人会馆最高领导机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负责这项工作,柯 木林主编。这本书的出版,打破了过去百年来新加坡华社没有一部系统的华人通史的尴尬局面,填补了目前世面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新加坡华人通史的空白。这也是 自1923年出版的英文巨著《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后,近百年来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华人通史,意义非凡。
《联合早报》- “我们不是书呆子” 逗趣短片宣传南大中文系 (2016-03-09)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60309-590391
读中文系没前途?中文系学生修读的是词语手册、诗词,还是“封建八股、老掉牙的东西”?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学生自编自导网络短 片,将他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以诙谐风趣的方式演绎出来,希望借此改变一般人对中文系的既定印象。这个约两分半钟的视频以“你知道南大中文系吗?”为题, 上周三上载南大中文系面簿页面以来,引起网民热烈反响,至今有超过1万8000人次点击率,该面簿帖子也被转载逾350次。
短片通过由学生饰演的白领上班族、家长、本地和中国学生等角色,呈现不同人眼中对中文系的误解,也刻画出一些本地学生在父母的“灌输”下,认为华文“不重要”等现象。带出这些课题后,短片并不立即做回应,而是卖关子,要网民留意下来的视频。
负责幕后制作的三名大四生受访时说,他们准备推出另五个视频,除了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回应中文系学生是“文绉绉书呆子”、“活动字典”等刻板印象,也会勾勒南大中文系课程的多元化、既有传统也有现代元素,及展现学习生活的趣事等。
幕后“总召集人”莫忠明(26岁)说,前年南大中文系成立10周年,系主任衣若芬副教授提出制作视频以记录中文系的发展,他与毕业自义安理工学院华文传媒系、学过拍摄和制片的周静怡和余慧婷(同龄24岁)商讨一番后,延伸出摄制一系列视频的想法。
学生借视频反映心路历程
“我们希望这些短片对南大中文系和我们学习上的成长留下记录,也改变他人对中文系的刻板印象。第一个视频获得热烈反应,令我们深感鼓舞。有非中文系的同学告诉我,他一连看了两次,笑个不停。”
周静怡说,当初选择报读中文系主要因对华文、中华文学和历史感兴趣,后来逐渐认识到中文系课程除了汉学、语言学外,也包括电影,当代文化与社会及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研究。
“我看待问题的方式有所改变、开始思考华文在本地社会的功能和地位、为何我喜欢华文,身边很多人却不喜欢华文等现象。我们希望借视频反映我们学习的心路历程……也希望人们看了这些视频后,不只是觉得好笑,也会反思并意识到华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余慧婷说,制作视频也是希望凸显中文系学生不一样的一面。“我们并非人们想象那么‘死板’,而是与各系的学生一样,每人具有不同才华。”
南大中文系主任衣若芬副教授受询时说,视频内容和形式是学生们集思广益的成果,她并没有设限。她认为,视频内容呈现了制作组的巧思,“反映南大中文系的与时并进,而学生也把课堂上学到的心得和思考,善加利用了。”
毕业生出路广泛
对于有些人认为念中文系出路有限,莫忠明坦言,要改变既定观念需要时间。
“我们不只是修读华文、而是以华文为媒介语,我们培养的是分析问题的技巧、批判思维和人文知识,这些都可应用在不同的工作。我们的学长和学姐毕业后也分享,他们除了在教育界和传媒界工作,有些也投入金融、公共服务和公关等行业。”
在短片里饰演一名听妈妈的话,认为“华文可有可无”的“乖仔”陈君权(24岁,大二生):“去年到一所小学当实习教师,发现有些小学生的确有这样的观念。角色虽不是我创造,但我演得蛮过瘾的。身为中文系学生,我有义务尽一分力,改变人们的想法。”
《联合早报》- 刘伯孳:《新加坡华人通史》读后 (2016-03-21)
http://www.zaobao.com.sg/forum/views/talk/story20160321-595182
2015年底,很高兴收到新加坡宗乡联合总会寄来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该书由新加坡知名历史学者柯木林主编,可谓庆得其人。柯先生钻研新加坡的各个历史层面甚用心,对新加坡的历史人物了然于胸,对编一本新加坡华人通史,深谋已久。因此我拿到书的那一刻,觉得惊奇,如此鸿篇巨制竟然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可思议。
该书的编排不同其他通史,一般的通史是以时间顺序的叙事方式编排。而该书是以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不同层面来展开对新加坡华人史的叙述,如海疆殊域、移民与早期贸易、华文教育等等方面逐一展开。我以为这种编排方式是比较符合新加坡的历史进程的,也比较能在不同层面对历史进行叙述。在莱佛士来到新加坡之前的历史确实是较为模糊的,而1819年新加坡开埠至今近两百年,如从编年的体例来写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比较困难的。
从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救亡等的历程和关键人物细致剖析,均能显示出新加坡在事件中的重要影响。而所编排的具体章节大都由该领域的较为领先的学者来主笔,这也可看出着编者的用心,能使对应的历史叙述达到令人折服的效果。
具体到有关章节,我认为该书的关于秘密社会的章节写的最有特色。秘密社会的一些细节太神秘,令外人难于窥探,而该书的这一章节则写得清楚而有根据。
该书中的插图选择非常到位,对历史叙述有重要的补充。照片效果都很好,大部分是第一次发表。照片是真实的历史反映,使本书历史叙述锦上添花。
当然,本书也有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对南洋大学的历史叙述不到位。我觉得南洋大学是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华人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南洋大学的创办反映了新加坡华人社会对中华文化强烈认同,后来在与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大环境的调适中,本地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出现变化,非新加坡的华人文化认同的变迁,而是新加坡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
SFCCA 30th Ann Gala Din | PM's CL Speech & EL Speech (translated)
REMARKS BY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AT THE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30th ANNIVERSARY CUM FUND RAISING GALA DINNER ON 9 NOVEMBER 2015
名誉会长黄祖耀先生
会长蔡天宝先生
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
1.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欢庆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30周年。对本地的华社组织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 新加坡的宗乡会馆历史悠久,它们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贡献良多
b. 当年,许多先辈离乡背井来到南洋谋生,宗乡会馆是他们的有力依靠,帮助他们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c. 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发展,会馆也有了另一个使命,成为推广华文教育、华族文化和传统的一个重要支柱
d. 新加坡建国5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华社、各宗乡会馆和1985年成立的宗乡总会可说功不可没
2. 三十年前,宗乡总会成立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聚集各个宗乡会馆的财力和资源,采用新做法,引进新会员,帮助会馆继续发光发热,薪火相传
a. 这样一来,个别宗乡会馆就能互相帮助,克服困难,扩大它在华社和新加坡所扮演的角色
b. 因此,我们今晚庆祝的不仅是宗乡总会成立三十年,还有各宗乡会馆这三十年来的茁壮成长,可喜可贺
3. 三十年来,宗乡总会秉持宗旨,促进会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大家联合主办或资助有关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让更多人受益。
a. 例如每年农历新年,大家都会期待参与由总会带头主办的“春到河畔”活动。
b. 我是“春到河畔”的常客,每次都看到现场人山人海,一片热闹欢腾,为新加坡增添了浓浓的新年喜气
c. 此外,宗乡总会也主办许多有关华人传统习俗的活动,以及研讨会及座谈会,并且出版了很多书籍与刊物等
4. 今年更为配合建国五十周年和总会的三十周年庆,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让人们可以对新加坡华人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a. 这是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参与撰写的人士,包括37名本地和海内外37名学者与文史工作者。他们共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工程相当浩大。
b. 它记录了从古代新加坡到现代新加坡,这700年来华人在新加坡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 如历史、政治、教育、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文学与报业、文化与艺术等。
c. 这本著作是总会献给华社的一份很珍贵礼物,希望大家会买一本 ,了解我们的历史
5. 我很高兴看到宗乡总会不断地与时并进,在活动的形式和所推出的项目方面做出调整,以摆脱会馆是老人俱乐部的形象。
a. 例如通过新颖的方式,鼓励年轻人参与宗乡会馆的活动
b. 这包括一连办了三年的青年体育节,让新一代青年透过体育活动,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宗乡会馆组织
c. 从2011年开始,宗乡总会设立奖学金。资助优秀生到中国顶尖大学深造,其中几位也已经完成学业,在各自的领域服务华社
d. 希望奖学金得主们学成归来后,都能够饮水思源,有朝一日肩负起带领宗乡会馆的重任,帮助会馆不断更新,为华社、为国家做出贡献
6. 宗乡总会也在2012年倡议建立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以推动本地华族文化的发展。这个项目对华社来说意义深远。
a. 在蔡天宝会长的领导下,董事和负责团队这三年来都非常尽心尽力,务必让项目能够成功落实
b. 他们也很积极地募集捐款,目前已经获得将近2千880万元的认捐,超出了原来的目标。
c. 要感谢捐款的商家,华社团体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但希望大家继续慷慨解囊,以便为中心的长期发展奠下良好基础。
d. 当然,政府也全力支持这个项目,中心百分之90 的发展费用是由政府承担,同时每年也会拨出一笔款项支持中心的运作开销
e. 去年底,我也主持了动土仪式,现在已经盖到顶楼了,预计将在明年底竣工。
f. 竣工后,它除了具有现代化设备,还会提供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活动,成为宗乡会馆吸引年轻一代,并展示新加坡的独特华族文化的平台
7. 本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我知道本地的华族文化活动,一直以来也获得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支持
a. 不过大家还是需要了解我新加坡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我们国家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帮助我国的华族文化茁壮起来,传承下去
b. 希望大家能在中心完成后,多多参与中心的活动,协助推广本地华族文化
c. 而新移民也可借助这个平台同本地华族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了解我们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以更快地融入新加坡社会
8. 除了支持宗乡总会和会馆主办的文化活动,我发现华社很喜欢参加总会主办的其他活动,相信这是因为活动主要以华语进行,能让参与者更容易了解内容,也倍感亲切。
a. 让我举个例子。总会在2014 年主办健康嘉年华,邀请颜金勇部长做嘉宾,主持华语对话,谈终身健保计划
b. 这个对话的反应很好,我们也获得许多宝贵的意见
c. 所以,颜部长又应邀出席今年的健康嘉年华, 再次举行华语对话会
9. 由此可见,宗乡总会和会馆确实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是政府和华社之间很好的桥梁
a. 让我们在传达重要政策时,能把触角伸向年长者和主要使用华语沟通的民众
b. 接下来,政府会继续跟宗乡总会和各会馆合作,让民众更了解我们的政策
10. 同时,政府也会通过华社联络组跟华社的大小群体和组织,保持密切的关系,照顾华社的需要 。
a. 在15年前成立的联络组,这些年来跟华社团体不断地交流,互动。
b. 两年前,陈振声部长从颜金勇部长手中接棒,负责领导这个小组。
c. 联络组除了与宗乡会馆、商会、宗教团体有定期的交流,现在也跟文化团体、媒体、新移民、武术团体和歌台台主等建立起联系
d. 陈振声和他的组员都很努力,也做得不错
e. 这届大选之后,我们安排了几名新议员加入联络组,由陈振声继续领导,扩大与华社的接触面,和巩固我们跟各个团体的关系,为华社服务。 这些新面孔就包括黄志明、王乙康、徐芳达、孙雪玲和钟丽慧
11. 希望各位能继续跟联络组合作,协助加强华社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和信任,并为发扬华族文化和优良价值观作出贡献
12. 今年是新加坡的金禧年,我国也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a. 而要持续繁荣,维持社会和谐是关键
b. 宗乡总会无论是在帮助新移民融入我国多元宗教、多元种族的社会,还是加强族群和谐,都作了许多工作
c. 所以,我希望总会继续带领属下的会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其他族群和宗教组织的合作,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凝聚力;
d. 尤其是要让年轻一代了解,我国种族宗教和谐相处来得不易,希望他们居安思危。
13. 最后,要感谢宗乡总会名誉会长黄祖耀先生的贡献,他是首任会长。
a. 总会成立之后, 他不遗余力,带领各大会馆一起合作,齐心协力振兴会馆和凝聚华社。
b. 如今,这项重要使命就要靠5年前上任的蔡会长延续下去。
14. 我吁请大家继续支持宗乡总会,帮助他们继续领导宗乡会馆,弘扬华族文化与价值观
15. 谢谢!
REMARKS BY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AT THE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30th ANNIVERSARY CUM FUND RAISING GALA DINNER ON 9 NOVEMBER 2015
Honorary President Mr Wee Cho Yaw
President Mr Chua Thian Poh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evening!
1. Delighted to join you this evening.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SFCCA)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for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Singapore.
a. The clan association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hav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Singapore’s development.
b. In the early days, clans helped those who had newly arrived in Singapore to settle down and build their lives here.
c. As the country progressed, the mission of the clans also evolved to anchor and promote Chinese education, culture and values.
d. Set up in 1985, the Chinese community, clans and the SFCCA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nation-building over the last 50 years.
2. One of the mo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n establishing the SFCCA 30 years ago, was to harness financial resources, adopt new practices and attract new members so that clans continue to thrive.
a. In this way, clans could help each other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expand their collective role in Singapore.
b. Therefore, tonight’s celebration is not just for the SFCCA, but for the respective clans which have also grown over the last 30 years.
3. For the past 30 years, the SFCCA has promot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culture and values, strengthened cooperation among the clan associations, as well as organized and supported educational, cultural and community activities.
a. Every Chinese New Year, they organise the “River Hongbao”.
b. I attend “River Hongbao” regularly. It is always packed with event-goers and abuzz with festivity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c. SFCCA has also organised activities and seminar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practices, and have published widely on related subjects.
4. To commemorate SG50 as well as SFCCA’s 30th Anniversary, the organisation has published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 a book o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Singapore.
a. This is the first book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 written in Chinese. Thirty-seven contributors, from Singapore and overseas, contributed to this volume. It took them three years to complete this herculean task.
b. The publication captures the 700-year history of Singapore, from the early settlers to modern Singapore, recor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ach period of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history, politics, education, economic activities, social groups, religious thought, literature, media, culture and arts, and much more.
c. This volume is a precious gift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I hope you will buy a copy and understand more of our history from it
5. Glad to see that SFCCA is moving with the times, and have adapted their programmes and activities to attract new audiences, so that it is not perceived as a social club for the elderly.
a. For e.g. using new approaches to attract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SFCCA activities.
b. Such as organising sporting festivals for youths from clan associations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c. From 2011, the SFCCA also set up scholarships. Support is given to recipients to seek undergraduate degrees from top universities in China. A number of scholars have now graduated and are working in different areas giving back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d. Hope returning scholars will remember the support they received from the SFCCA and the community, and are able to give back to country and community by taking up leadership roles in the clan associations.
6. In 2012, SFCCA moote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Singapore Chinese Cultural Centre to promote Singapore’s Chinese culture. This is an important project for the community.
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r Chua Thian Po, the SCCC board and management team has worked hard to bring this proposal to fruition.
b. They have recieved over 28.88 million in pledges, exceeding their original target.
c.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donors, groups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business who have given their strong support. But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give, so as to provide SCCC with a good foundation for its future.
d. The government is also supportive of SCCC. We will cover 90% of SCCC’s developmental costs, and will also contribute to their annual operating expenses.
e. I attended the ground breaking ceremony last year. The building of SCCC is expected to be finished next year - the top floor has been constructed.
f. When it is completed, it will have a wide range of new facilities and will run programmes tailored for young people. This could be a platform to attrac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showcase our unique Singapore Chinese culture.
7. Because of the keen interest in Chinese culture, there has always been support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for our cultural activities
a. However, for the Singapore Chinese culture to thrive, we still need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Singapore, and its developmental needs. Then can we help our own Chinese culture to grow and thrive.
b. I hope after SCCC is completed, many of you will join their activities to promote our local Chinese culture.
c. New immigrants can also use these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SCCC to interact with Singaporean Chinese - understand our culture and customs, and integrate well into our society.
8. Apart from supporting the cultural programmes offered by SFCCA and the clan associations, the Chinese community also shows strong support for activities conducted in Mandarin as they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relate to it well.
a. Let me give you an example. In 2014, SFCCA organised a Health Carnival and invited Minister Gan Kim Yong to hold a dialogue on Medishield Life in Mandarin.
b. The response was good and we gathered valuable feedback.
c. Hence, Minister Gan was happy to participate in this year’s Health Carnival too.
9. Therefore, SFCCA and the clan associations provide a useful bridg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a. Being able to communicate important policies in Mandarin helps us reach out to seniors and those who use Mandarin primarily.
b. Together with the SFCCA and the clan associations, we will do more to help the public better understand our policies..
10. At the same time, government will also work through the Chinese Community Liaison Group (CCLG) to look after various group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a. CCLG has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community over the past 15 years.
b. Two years ago, Minister Chan Chun Sing succeeded Minister Gan Kim Yong as the leader of the CCLG.
c. The group meets regularly with Clan Associations, Business Chambers, Religious Groups, and reaches out to cultural groups, Chinese media, new immigrants, Wushu groups, and getais.
d. Chan Chun Sing and his team have worked hard and done well
e. After the last GE, we invited newly elected MPs to join CCLG. Chun Sing will continue to lead the group and they will continue to broaden the contacts of CCLG,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groups and serve the Chinese community. Some of these new faces are Ng Chee Meng, Ong Ye Kung, Chee Hong Tat, Sun Xueling and Cheng Lihui.
11. I hope everyone will continue to work with CCLG, to strengthen good relations among the groups within the community, and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values.
12. Singapore begins a new phase as we look beyond SG50 .
a. Maintaining social harmony is key to prosperity.
b. SFCCA has done much to help new immigrants integrate into our multicultural and multi-religious society, and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c. I hope SFCCA will continue to lead the clan associations, to build on what they have achieved and continue to work with other ethnic and religious groups to strengthen our social fabric.
d. In particular, to help our younger generation understand that the social harmony we have achieved has been hard-won. I hope they will remain mindful of this in times of peace.
13.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thank SFCCA Honorary President Mr Wee Cho Yaw for his contributions; he was the first SFCCA President.
a. After SFCCA was formed, he worked tirelessly to bring the clan associations together, to revitalise the clans and bring together the Chinese community.
b. Now, this important task is undertaken by Mr Chua who succeed Mr Wee five years ago.
14. I hope everyone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SFCCA and help the clan associations do well in promoting our Chinese culture and values. Thank you.
《联合早报》- 聚光灯下 记战后本地电影的黄金时代 (2016-06-18)
http://www.zaobao.com.sg/news/fukan/story20160619-630842
提及新加坡电影的黄金时期,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表示是在二战结束后至1970年代末这段时期,本文聚焦的也正是这一时期。
文中提及的“新加坡电影”一词,不仅指涉本地制作的华语电影,也包括马来语电影。同时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曾聘请华人导演参与马来影片的制作,而知名马来演员如南利(P Ramlee)和他的太太也曾参与华语电影的演出,这种“互通”的现象是笔者将“马来语电影”和“华语电影”放在一起讨论的原因所在了。
值得留意的是,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权后,曾积极争取与马来亚联邦合并以寻求独立,故而催生了“马来亚化华语电影”的制作,亦是本地电影历史上的重要转捩点。
两巨头竞争“激活”本地电影工业
日军投降后,新加坡的电影工业逐渐复苏。1950年代至1960年代,在邵逸夫和陆运涛双方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华语电影工业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地观众可选择的电影题材也日渐增多。
马来语影片
曾几何时,邵氏的马来电影制片厂与陆运涛的国泰克里斯制片厂可谓棋逢对手,旗鼓相当。
邵氏于1947年重新启动位于惹兰安拔士的马来制片厂,并成立新公司——马来电影制片厂(Malay Films Productions),全面投入马来影片的拍摄。制片厂在1947年至1952年之间,迅速制作了37部马来故事片。
另一方面,陆运涛在1953年与本地富商何亚禄成立国泰克里斯制片厂(Cathay-Keris),加入拍摄马来影片的行列,以供应国泰旗下的院线。
其实在此前,富商何亚禄已率先完成了两部本地彩色马来片《太平洋战士》和《真假王子》。1958年,何亚禄为国泰克里斯制片厂完成的影片《婆罗洲处女》,采用了彩色电影技术,可谓开创先河。在何亚禄与国泰另一位印度导演饶尔(B.N.Rao)的积极推动下,国泰成功打造“马来女鬼”(Pontianak)恐怖影片系列 ,赢得观众的喜爱。
当然,邵氏也不落人后,他们旗下的菲律宾导演孟艾斯特拉(Ramon Estella),亦为公司推出类似影片。南利(P. Ramlee)也自导自演,为邵氏拍摄多部经典喜剧影片。
恰在此时,原属邵氏旗下的导演克利斯南(L. Krishnan) 于1952年跳槽国泰制片厂,再次成功为国泰塑造经典的“油鬼仔”(orang minyak)恐怖片系列。
华语影片
邵氏聘请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导演吴村,负责拍摄国语电影《新加坡之歌》(1947年)。影片描述了抗日军队在二战期间与日军作战的情形,其中也穿插了三位女性在战前、沦陷和战后生活的转变,该电影里的角色主要由本地演员担任。
在《新加坡之歌》之后,邵氏也开拍另外两部影片——《第二故乡》(1947年)和《度日如年》(1947年),但这几部电影的票房只属一般。
当时马来片在新马一带受欢迎,邵逸夫与陆运涛亦没有忽略华语电影市场。
陆运涛除了拥有国泰-克里斯制片厂,也在本地成立国际电影发行公司。他聘请欧德尔(Albert Odell)执掌在香港的子公司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并由朱旭华协助打理,负责在香港购买影片以便在新马放映。
1956年,陆运涛接手上海商人李祖永在香港成立的永华公司,将之与其子公司(即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合并,改组为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电懋的总经理由钟启文担任,并效仿美国荷里活片场制,投入拍摄电影的工作,以应付各地院线的固定需求。
电懋设立宣传、 发行、制片、演员培训班等,其机制趋向企业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而稳健成长,逐渐对邵氏构成一定的威胁。
眼看电懋涉足香港,邵氏也迅速仿效好莱坞,并在香港沿用大片场制,积极开拍大量华语片以满足市场需求, 力求与电懋一较高下。邵氏影城在其高峰期时甚至有15座片场之多,设立南国训练班,同时包办宣传、发行、制作等环节。
两电影巨头之间的激烈竞争可从他们抢拍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武则天》《杨贵妃》《七仙女》《啼笑姻缘》等“双胞电影”看出端倪。
两电影巨头之间的激烈竞争,也直接“激活”了本地电影工业。
【小资料】 战后本地商人出资拍摄的华语影片
二战结束后,由当地富商集资成立的中华电影制片厂, 拍摄了本地战后第一部华语电影《华侨血泪》(1946年),以及后来的《海外征魂》(1946年)和《南洋小姐》(1947)。
这期间本地富商黄奕欢也曾出资拍摄影片《马来亚之光》(1946)。此片聘请徐焦明和刘曼为担任摄影师和编导,并从马六甲开始,逐一记录抗日军队的生活状况,与日军对抗的细节以及胜利游行的盛况等。
新加坡剧坛先驱者之一,也是著名新马剧作家的朱绪曾参与《马来亚之光》的制作。
“马来亚化”理念与华语电影
1959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并继续积极争取与马来亚合并,希望能摆脱英殖民政府的统治。
配合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国泰克里斯影片公司于1960年耗资10万元完成华语电影《狮子城》的拍摄。
这是一部典型爱情故事片,由本地电影工作者易水执导。为了能更好地摄制这部影片,国泰克里斯影片公司还特地为了挑选剧本而组织了剧本编导委员会,甚至安排队伍到马来半岛去遴选演员。当时影片的临员就超过200人。
影片中,胶厂女工凤玲和富家少爷(即胶厂老板的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主线,支线则包括凤玲的兄长卷入香烟走私风波,邻居的女儿被花花公子抛弃后难产而死等情节,以及1959年新加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获胜的现实情况,独立桥到旧机场一带的组屋区,还有新加坡河、花柏山等真实风景。
这部电影通过部分对白、音乐和风景,展示了新加坡“多元种族,和睦共处”的社会特质,将这一社会特质用以服务当时执政者所提倡的“马来亚文化”的理念。
“马来亚化”理念的提倡,也催生了以马来亚锡矿为背景的电影《黑金》(1962),片中刻画了三个不同家庭的生活。
当时国泰克里斯影片公司亦曾宣布开拍三部新片,即《大学生》《绿色金马仑》和《唐山阿叔》,并邀请槟城女演员梅影担任主角,但最终并未完成。
回望1980年代,本地没有开拍自己的电影
1964年,陆运涛与夫人因飞机失事罹难,国泰生意由陆运涛妹夫朱国良接掌,香港电懋则改由新加坡国泰机构直接管理。
然而此时的国泰已大不如前,1971年结束其制片部门,专注于发行与戏院业务。
另一方面,由于马来影片的票房日益走下坡,邵氏在1967年也关闭了旗下的马来片场,而国泰克里斯则继续供应马来影片,直到1972年歇业关闭片厂为止。
1975年,原本在本地以发行香港长城、凤凰和新联影片为主的综艺机构成立制片部,宣布在一年内希望能制作三部华语电影,以供应本地市场。综艺也招聘本地男女演员,及聘用来自香港的导演,分别拍摄了《一家之主》和《荒唐世家》,并在1976年12月完成《桥的两岸》。
从1979年开始,本地便不再生产电影,本地观众所观赏的电影全都是海外制作或注资的影片。这一现象直至1990年代方有所改变。
由此可见,本地战后的马来语和华语电影的制作,主要以商业考量为基础;而“马来亚化华语电影”的出现,则是回应特定时期的政治与社会氛围,二者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乃新加坡电影发展史上的主要特点之一。
CCTV - 视频 《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 系首部中文版当地华人通史
http://tv.cntv.cn/video/C17604/6fa6ef3af63643a0beda77108566e778
《联合早报》- 2016-1-31 - 暖带入春风 本地华人庙宇一瞥
《联合早报》- 2016-4-17 - 从历代文献到实体文物 我们的故事从700年前说起
《联合早报》- 2016-6-19 - 聚光灯下 记战后本地电影的黄金时代
《联合早报》- 2016-7-17 - 海门奇葩 峇峇社群三语文学
《联合早报》- 2016-9-25 - 晚清驻新首任领事左秉隆 笑余九载新洲住
lilya - 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即将出版
http://lilya1020.com/?p=3181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庆祝新加坡共和国成立50周年暨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而出版的历史专著——《新加坡华人通史》将在今年11月9日宗乡总会30周年庆典晚宴上隆重推出。宗乡总会副会长钟声坚在2015年7月8日召开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媒体发布会上对外公布这一消息。
宗乡总会自2013年3月首次提出《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出版计划,前后共耗时三年多完成了此书的筹备工作。据《新加坡华人通史》的主编柯木林透露,这本书的样稿目前已出炉,计划于今年9月付梓印刷。这本书涵盖了14世纪迄今新加坡近70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页数厚达800页,字数约80多万字,总共斥资18万元,动员了新、马、中、港、澳(洲)37位学者和文史工作者共同编撰完成,是本地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
何谓通史
柯木林主编说,通史是史学著述的一种体例,通过这种体例,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历史,涉及重大的历史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多种领域的文化等。在叙述中要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轨迹或贯穿其中的线索,让读者对历史有整体的认识。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的历史专著,内容涵盖广,从开埠前的“古代新加坡”到建国后的经济转型;从华人上层社会的领袖人物到普通民众的生活面貌;从落叶归根的华侨到落地生根的新加坡华人;从文化认同、政治觉醒到本土意识的萌芽、茁壮和成长,以及宗教、文学、美术、影视及表演艺术等方面均有涉及。这本书的各章节以新华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主题作专题论述,通过对各个主题的梳理,来勾画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全貌。
为了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历史,《新加坡华人通史》的编委会成员包括了历史学者、大学教授、文学研究者、人类学者、古建筑学家、翻译工作者和报人等。参与撰写的作者也包括了本地学者、国外学者和新移民,既有学术成就斐然的年长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年青学者,可谓是老中青三结合。这样的安排,不仅保证了各篇章的质量,有学养深厚的专家名篇,也体现了史学研究的传承,给年轻学者一个好的平台。
为了增加《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的可读性,本书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委会精心选择了300多幅插图,除基本图片外,很多图片都是未经发表过的。全书采用彩色印刷,丰富的图片资料增强了此书的可读性,从视觉上让读者了解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历史。此外,在书本的编排上,《新加坡华人通史》的每篇文章在开篇均有中英文摘要,让读者能迅速了解本节内容;在书本的右页边栏还安排了从1348年到2015年的新加坡历史大事记,供读者浏览并快速了解新加坡重大的历史事件。
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柯木林主编介绍,《新加坡华人通史》发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比如今年恰逢新中建交二十五年,其实新中建交的历史远远不止二十五年。早在1877年,清政府就在新加坡设领事馆,至1911年共派驻12位驻新加坡领事;中华民国在1912至1950年间,也派了17位总领事驻新加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0年与新加坡建交后,也派了10名特命全权大使。新中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清政府最早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地方就是新加坡。本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中国驻新加坡领事的历史。
2015年7月4日,新加坡植物园申遗成功的消息举国兴奋。“其实,世界遗产早就在我们的家里了,早期的家书就是世界遗产。”柯木林说,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光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文献遗产的项目。新加坡曾是侨批的区域中转枢纽,周边国家要寄侨批回中国,都集中在这里再转寄出去。战后,在新加坡经营侨批业务的民信业曾盛极一时。《新加坡华人通史》专辟一章,阐述侨批的历史。
还有一些鲜少人研究的历史,如新华“士”阶层、新华古典文坛、新加坡左翼文学的文革潮等,《新加坡华人通史》均有涉猎。本书最后一章《两百年来谁著史》,梳理了新加坡自开埠以来,有关新加坡华人的参考文献,可以给有志于研究新华历史的学者提供参考。
除此之外,《新加坡华人通史》也力求做到保存史料、勘正史实。例如在本书的附录部分,有“新华先贤五十名”的介绍,在人物介绍时,尽量做到精细,人物的祖籍地追溯到具体的村社,如薛佛记祖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东山村上营社。对一些经过最新研究成果证明有误的史料,本书也进行了更正。如胡文虎永安堂是1926年在新加坡创立,而非传统说法是1923年;新加坡美术界的开山鼻祖是创办于1922年的“新加坡华侨美术学院”,较南洋美专的创办还早16年。
曾经的文化重镇
一直以来,政府都致力于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国际艺术之都。其实,回顾历史就能发现新加坡曾经也是一个文化重镇,蕉风椰雨文学、美术、影视、戏剧等都有其光辉灿烂的时刻。
柯木林介绍,在19世纪末新加坡就有一个新华“士”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士结社吟诗,文艺活动十分热闹;同样在十九世纪末,新加坡就出现了儒学运动。当时的倡导者邱菽园和林文庆在1897年至1907年间,积极宣扬儒学,影响及于近邻各埠,使崇儒尊孔之风遍及南洋。其思想和活动与20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儒学运动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从这些历史中,也可以给今天新加坡艺术的发展一些启示。
《新加坡华人通史》也得到了本地许多文化人士的热心支持。蜚声国际的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为本书作序,书法家曾广纬为封面题字,而本书封面则采用了画家林子平的一幅画作。
考虑今后推出英文版和海外版
钟声坚表示,自去年6月宗乡总会对外宣布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后,有多家海外出版社来函与宗乡总会洽谈海外版权事宜,宗乡总会正在和这些出版社商谈,希望能找到适合的出版社发行海外版。此外,为了让更多新加坡人了解新加坡华人历史,宗乡总会也计划将来出英文版。
宗乡总会的秘书长兼《新加坡华人通史》编辑顾问李国基在发布会结束时说:“这本书对新加坡华社过去的历史作了系统性的梳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作参考。我认为这项工作既是总会应该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华社人应完成的历史使命,希望这本书能得到全体华社的支持。
《新加坡华人通史》首印2300本,定价每本80元。现在订购可以享受优惠预购价,每本仅售49.9元,订购电话63544078。
(原载《源》116期)
lilya - 《新加坡华人通史》在中国出版
http://lilya1020.com/?from=singlemessage
由李显龙总理推介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于2017年1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引进, 在中国出版。这本史册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庆祝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暨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的献礼。在2015年11月9日宗乡总会举行的成立30周年庆典暨筹款晚宴上,由李显龙总理主持发布,李总理称它为“献给华社的一份珍贵礼物”。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我国首部中文版华人通史,内容涵盖新加坡近700年的历史,包括了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人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宗教等等。该书聚集了海内外37位学者撰写,历时三年半完成,全书共分为18章41节,字数超过80万字。此书一经推出,备受好评。
据本书主编,本地历史学者兼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介绍,《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后,先后有多家中国出版社与宗乡总会联系洽谈购买版权事宜,最后决定交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福建人民出版社是中国著名的出版社之一,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一直保持上乘水准,在业界和读者中心享有很高的盛誉。福建人民出版社工作效率高,服务好,海外版《新加坡华人通史》由他们出版,质量保证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读者;另一方面,福建是东南亚侨乡重镇,很多新加坡华人先辈都是从福建南来,因此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文化上有一脉相承的意义。
与新加坡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不同,中国版不再是大型的单行本,而是分为上下两册,总页数超过1000页。中国版《新加坡华人通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重新设计排版,内容与本地版的一致。首印1000本,主要供研究新加坡历史,以及研究华人华侨的专家学者参考阅读。
柯木林说,从历史上看,新加坡华人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新中两国社会环境、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新加坡华人又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新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因为这些差异而需要相互磨合,相互理解。希望这本书能使中国的读者更了解新加坡,并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World Scientific - 新加坡华人通史 (ebook)
https://www.worldscientific.com/worldscibooks/10.1142/g456
SFCCA - 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电子书现可在线上购得
https://mp.weixin.qq.com/s/MZ9ewxx2sdwgv6ZsuoA1Tw
SFCCA - 好消息!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电子书现可在线上购得,有意者快订购吧!
中古史研究資訊 - 唐獎第四屆漢學獎(2020)得主:王賡武先生
https://mp.weixin.qq.com/s/rz4IwycYgBwcXi4l_X7fmQ
《联合早报》- 大时代的个人历史 王赓武教授谈回忆录 (2020-11-02)
刚过90大寿的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上个月出版回忆录《家园何处是》及《心安即是家》。
这两部回忆录也是大时代的见证,两部回忆录最耐人寻味的,是王赓武在不同章节,不只一次描述他对“家”的领悟。最后,他认同夫人林娉婷所说的:“我们住在什么地方,那里就是我们的家。”
中国史与东南亚华人史重要学者王赓武教授,上个月出版回忆录《家园何处是》及《心安即是家》。上卷《家园何处是》回首影响他一生至深的少年时代,讲述他19岁之前在马来亚和中国成长、求学的经历;《家园何处是》中,王赓武穿插母亲丁俨临终前交给他的手稿《略述我五十年之回忆》,那是丁俨用工整的小楷为儿子写下的回忆录,述说作为母亲的她想让儿子知道的人生故事。下卷《心安即是家》由王赓武教授与夫人林娉婷合著,书中除了述说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学术研究之路,也回首两人从同学发展成恋人、夫妻,以致数十年来相互扶持的生活点滴。
留下历史之必要
午后在国大武吉知马校园内的东亚研究所访问王赓武教授,1949年,年仅19岁的王赓武从怡保南下新加坡就读的马来亚大学,也就是坐落在这个校园里。
上个月刚过90大寿的王赓武教授,在会议室里谈起自己的这两本回忆录,神情愉悦而开朗。他说,《家园何处是》原稿原是他为孩子们写的“在怡保的成长故事”。在之前,他的夫人林娉婷已经为他们的三个孩子写了她自己的故事。
王赓武说:“夫人娉婷完全是为孩子而写,当时孩子们都已经是四五十岁了,他们看了很有兴趣,过后还告诉我,他们也很想知道父亲的故事,在孩子们的一再要求下,我也觉得应该把故事说出来,让他们知道,离开怡保之前,我的世界是怎样的,因为很多事情都变了。我写的时候,孙子也已经十几岁了,这样也很好,两代人都看到我的故事。”
王教授说:“后来之所以决定出版这两本书,也因为有一些朋友知道我为孩子们写的故事,建议我将这些故事出版,因为这也可以鼓励其他人将自己的经历写下,尤其是外地长大的,他们的父母亲不讲,孩子不问,渐渐的故事也就遗失掉了。我回新加坡后,发现新加坡从来不重视历史,不讲过去,不鼓励读历史,只讲现在和未来,于是我开始觉得,也许人们也会对我为孩子写下的故事感兴趣,因此将原稿又做了修改和补充。”
王赓武教授原本写给孩子看的《家园何处是》仅写到他19岁的时候,从南京回到怡保,又离开怡保到新加坡就读马来亚大学为止。但听了朋友的建议后,又继续回首过往,完成《心安即是家》。《家园何处是》英文版“Home Is Not Here”于2018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NUS Press)出版,今年10月,中文版《家园何处是》《心安即是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与英文版的《心安即是家》(Home is Where We Are)同时问世。评者认为,这两本回忆录,“既是王赓武的个人回忆录,也是历史文献。”
身份认同身不由己
王赓武教授道:“我的故事真正的起点,是我们一家三口试图返回故乡中国,但最后只走到怡保,抵达英属马来亚。”
王赓武1930年出生于荷属印尼泗水,父亲王宓文当时是泗水华侨中学校长。王赓武一岁多随父母移居马来亚怡保。王宓文先后在印尼泗水、新加坡、马六甲多所中学担任教师或校长,二战后曾担任华文学校联合邦视学官,退休后出任宽柔中学校长,一生致力于新马华校教育。
一岁以后在怡保长大的王赓武,到了入学年龄,不像其他玩伴一样进入华校读书,而是进了英文小学受教育,放学后则在父母亲的亲自教导下学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王教授自小就知道,父母亲最初无意在南洋久留,一直梦想着回返家乡,这也是那个年代普遍可见的“华侨”心态。《心安即是家》卷首第一句话就是:“在我的成长时期,心目中的家园就是中国,我的父母来自那里我们最终也要回到那里去。”但因为战乱、时局的变化,一直到了日本投降后,王家才迎来回家的时机。当时霹雳州政府宣布补发欠薪给大部分官员,王宓文在1946年初拿到这笔钱,因此有足够回中国的旅费。对于从怡保启程前往南京的这一段过往,王赓武写道:“我不太记得自己到底对离开怡保前往未知之地作何感想,但体认到心情里掺杂了认命和犹疑。”
1947年回返中国时,17岁的王赓武考上南京的中央大学外文系,父亲却由于已久居南洋多年,无法习惯南京的气候而生病,母亲只好陪同身体不适的父亲回马来亚,不久国共内战爆发,中央大学被迫停办,王赓武最终在父母催促下,于1948年年底万分无奈的坐船返回怡保,那时大学二年级刚开课不久。王赓武因此感叹:“我心里常常思索自己之所以这么抗拒,是否因为知道现在一旦离开,往后或许再也不可能重回中国生活。”
父母亲回归家乡的美梦破灭之后,王赓武教授说,为了完成被中断的大学学业,他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报读位于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但当时的入学条件是必须有英属马来亚国籍,他只好申请成了马来亚联合邦的公民。
《家园何处是》说了个他乡成故乡的故事,说的虽是王家家史,却反映20世纪初期,移民南洋的那一代中国人的故事,他们的国族认同是如何在时代的播弄下,逐渐改变、形成。
《家园何处是》叫读者思索的其中一句话是:“怡保教会我没有恒常不变之事,变动随时可能降临,人们可能轻易就被从根源切离。”
访谈中提起这句话,王教授说:“我从小就有这种感觉,我想一般华人都有这种感觉,社会、家庭、人事、人际关系都不停的在变,一直到后来,做学问的时候才明白,许多华人都信奉《易经》,《易经》的基本概念是,变是最自然的,世间万物没有不变的,而且不断在变,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变,变不一定是可怕的,变是一种动作,可以变好,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更圆满,但要去适应,要应付,所以变这个概念很有意思。”
为马来亚文学而写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赓武教授早年与文学结缘颇深,还在马来亚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出版过英文诗集。这个缘分开始于一趟从怡保南下新加坡的夜间火车上。
王教授回忆,马来亚大学开学的时候,从马来亚北部各州来的学生大多数乘搭同一班夜间火车,他就在夜车上遇见来自槟城的高年级学长林必达。闲聊的时候,林必达问他是否喜欢英语诗歌,两人交谈之下,林必达因为发现王赓武对文学的认识与爱好,很认真的建议他写诗。
认识文学造诣很深的林必达之后,王赓武渐渐对马来亚认同,以及马来亚文学有概念。当时只是后殖民地时期一名大学生的王赓武,第一首诗是在一个失眠的晚上,坐在宿舍外面的台阶上写下《月下静思》(Moon Thoughts)。
王赓武说:“林必达看了我的诗之后,不但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后来还用打字机打出我的12首诗,出版成诗集,书名叫《脉动》(Pulse),在1950年4月正式面世。我也就这样成为一些同学心目中的诗人。”
没有想到的是,报纸不但报道《脉动》的出版消息,还肯定这是“新加坡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对于这本诗集,王赓武回忆:“我受现代英国诗人普遍使用的自由诗体的影响,尝试抓住马来亚社会的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人混居的一些特色。我们不知道应该使用什么语言,就把马来和中文词汇放在英语句子里面。我们还认为,不应该只使用英语的口语模式,还要设法使用本土的方言和口音。”
回首过往,王赓武说:“林必达鼓励我写诗更大的意义是引起我对‘马来亚文学’这一概念的兴趣。他们让我知道,一旦英国人离开马来亚,马来亚要成为真正的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学,这让我们思索,新国家会有什么样的文学?”
历史:通向宽广视野的窗口
虽然喜欢文学和写诗,但在学术研究上,王教授最终没选择文学,而选择了历史。
“回想起来,我选择历史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自己喜欢历史,二是我在认识新马来亚环境时学到的经验。”在王教授看来,“历史是一个通向宽广视野的窗口,与现实有关的所有过去的事物都包括在内。我在学习成为历史学者时,一直关注的是与现实相关和互动的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渊源。”
王教授也以“海外华人研究”享誉学界,但在早年,他研究的是中国历史。王教授特别提起他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南海贸易,并于1958年出版《南海贸易:早期中国与南洋贸易史》。
王教授坦言,他开始思考论文题目时,考虑到如果研究近代史,原始资料只能大部分依靠西方和日本,但他不想论文的主要资料来自非中国来源。而他又希望研究中国历史,于是开始搜寻具有丰富中国来源资料的近古史题目,在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国历史学家的著作后,他知道现代学者如何从早期的中国记录找到材料,重建早期东南亚历史的关键部分。同时,他也发现,“欧洲学者利用考古、建筑和碑文材料阐明那些深受古印度思想影响地区的文化。来自印度洋的美学遗迹与中国贸易带来的产品交汇混合,尤其令我着迷。”他也觉得,在整理各种历史文献时,还可以“学到更多以马来半岛为中心的地理知识”。这加强他往这方面研究的决心。
访谈中,王赓武教授特别提起本地两位历史学家许云樵与陈育崧,至今仍感念他们两人在他的学术研究刚起步的时候,都给过他帮助。
王教授说:“许云樵在当时给我宝贵的建议,告诉我怎样处理古代的印刷资料。陈育崧是收藏家,收藏很多中文书,他让我使用他的私人收藏,后来大学设立中文系,首任系主任贺光中很快就建立起非常好的典籍图书馆,这使到我能够及时加以利用。”
王赓武教授195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论文同样研究中国史,主题为五代时期的政治,论文题目为《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
心安即是家
王教授一生“四海为家”,因为求学、教学的关系,他辗转居住过的城市包括怡保、吉隆坡、新加坡、南京、堪培拉,香港、伦敦,担任过马来亚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68年后,他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远东历史系主任、太平洋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校长。自1996年起,王赓武及夫人长居新加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创院主席,并曾担任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和国大东亚研究所主席。
读《家园何处是》及《心安即是家》最耐人寻味的其中一部分是,王赓武在不同章节,不只一次描述他对“家”的领悟。在《家园何处是》,王赓武回忆少年时代自己对家的看法:“怡保是我父母居住的地方,父母所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在《心安即是家》他认同夫人林娉婷所说:“我们住在什么地方,那里就是我们的家。”
他也在书中有感而发说:“50多年前,我们离开吉隆坡前往堪培拉。我们总是被问起,我们认为自己的家在哪里。由于我们永远无法确定,往往回答说,家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也是所有我们感觉像在家里的地方。”
访谈中,王教授说:“怡保好像最接近家的感觉,其实又不是,因为怡保没有亲人在那里,也没有房子。”
在《心安即是家》最后一章,王赓武教授为自己,也为读者发出这样的问号:“我们在澳洲住了18年,是否在那里找到了家?家一定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吗?譬如我们已经住了将近十年的香港?或者家是我们居住了24年以上,具有独特的多元文化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或者家是这所或那所房子?确实,我们住过一些非常舒适的房子,包括我们在新加坡的公寓。”
早报悦读@NLB
讲题:寻找身份认同的归宿
日期:11月6日(星期五)
时间:晚上7时
主讲:王赓武教授
本次早报悦读@NLB以预录形式通过《联合早报》面簿首播,请上面簿搜索“联合早报”页面并点击关注,在节目开播时段上网观看。
《联合早报》- 从世界史到启蒙小说——王赓武的谈话录与文学创作 (2020-11-02)
王赓武教授不仅是历史学家,年轻时也写诗写小说。《王赓武谈世界史》是他的谈话录,纵谈世界格局的来路与去向;《回到马来亚》则收录王赓武年轻时发表的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感觉》。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
作者:黄基明 译者:刘怀昭 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这本谈话录是黄基明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与李光耀政策学院与王赓武教授在2013年的五次谈话内容整理而成。以谈话录的形式谈论世界史,本书在行文语言上更亲切、易读,内容范围也十分广泛。
王赓武认为历史从大陆性开始,近现代有了海洋性的转向,不过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踏上成功的道路。
王赓武在前言中写道:“荷兰地处欧洲大陆,而英国则由岛屿组成。前者因此一直被德国和法国这样的大陆性大国所遮蔽,其海军也无助于它在陆地上强大起来。而英国则在外海上不受约束,因而成长为历史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最终,英国人还是没能坚持下来,因为他们没有大陆来帮助维持其实力。此外,作为一个如此贴近欧洲大陆的岛国,每当有欧陆国家要发展强大的海军力量,它就会显得不堪一击。因此,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需要美国这样本身拥有大陆基础的海军来打救它。”
在谈及中国时,王赓武则说:“欧亚大陆对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历史产生过强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继续扎根于他们的文明中。中国尤其对海洋有强烈的意识,因为它看到自己的文明曾险些被来自海上的敌人所毁灭。如今中国文明进行了一番现代化,它想要确保那段失败的历史永远不会重演。因此,只要强国的海军坚持在中国沿海有自由行动的权利,中国的领导人就必须密切关注海军,与此同时又绝不能忘记,中国三分之二的边境在大陆上。即使在他们为应对未来的威胁而进行海上军备及其他复杂的备战时,强大的欧亚大陆传承仍会告诫他们,他们必须继续培养一种新的、均衡的全球史观。”
《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70年》
主编: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 出版:马来西亚大将出版社
在成为学者之前,王赓武是才华洋溢的诗人。
学界一般认为,王赓武在1950年出版的个人英文诗集《脉络》(Pulse)是马来亚/新加坡第一部本土英文诗集。
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执教的学者菲利·荷顿(Philip Holden)对这部诗集有深入的研究。荷顿指出,1940至50年代,王赓武与他在马来亚大学的同袍致力通过文学发展“马来亚文化身份”,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多语糅合的“英马中”(Engmalchin)语言文字,虽然在当时代并不成功,但放在当下关于新加坡英语(Singlish)的讨论,却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除了写诗,年轻的王赓武还曾以笔名Awang Kedua发表小说。《回到马来亚》收录并翻译了王赓武的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感觉》。这篇小说在编者张锦忠看来,属于“启蒙小说”,张锦忠认为“小说描述南来新客华人家庭的父子冲突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既写实又反讽地反映了时代与社会(耐人寻味的是,父亲的角色其实是个‘南来文人’)。”
小说以少年炳忠的视角,勾勒家庭中各种先进与陈腐观念的冲突。父亲虽然是知识分子,写过一本关于李白和歌德的书,也帮共产党写过宣传册子,在马来亚当个普通的老师。这样一个人物,却想要把女儿送给有钱人当情妇,让爱护妹妹的炳忠不解。
这篇小说,我想今日的读者读来,恐怕也会感到震惊,尤其是直接而尖锐的俄狄浦斯情节:母亲涨奶,夜里等不到丈夫回家,只好请炳忠帮忙把奶挤出来。这一幕却被刚喝酒回家的父亲撞见,结果父亲对儿子说:“很高兴我迟回来,你知道的,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感觉。是了,炳忠,觉得怎样,还喜欢吗?我的意思是,你觉得这种新体验怎样?是以前没有过的,对不对?”
《回到马来亚》这部选集收录了马来(西)亚华人作家以华文、马来文与英文写就的作品,以70年的跨度(超约新马作为国家的年纪),探讨文学中的“马来亚”概念。
八方文化 - 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s://www.globalpublishing.com.sg/bookshop/g456.html
《源》155 - 跨世纪的史册
豆瓣读书 - 《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79985/
微信 - 跨世纪的史册
https://mp.weixin.qq.com/s/0zquji9_2cM6tSp0QGOn_g
《联合早报》- 交流站:期待第二部《新加坡华人百年史》(2023-04-26)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talk/story20230426-1387387
100年前,即1923年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原著英文版问世。30年前的1993年5月,叶书德译《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中文版,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出版,受到一些华文读者的关注。
《新加坡华人百年史》无疑是一部记录与反映早期华社历史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书的价值与意义,正如在中文版的序文中,已故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陈共存先生所说:“它是一部体制完备的编年通史,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至1919年庆祝开埠100年纪念时为止,历史跨度大;又从经济、社会、教育、宗教与政治等不同层面,综述19世纪华人参与当地社会的各项活动,涵盖面不能说不广,同时显示了华人社群中一些著名人物的生活方式、追求和际遇。”
如今200年(1919年至2019年)也已过去了。记得2019年,新加坡曾经举办一些纪念开埠200周年的活动。当时,相信那些关心与爱好历史的读者,或许会期待第二部《新加坡华人百年史》的问世。
记得八年前的2015年11月6日,《联合早报·交流站》“站长的话”里头曾有下列一段:“再过几年,新加坡即将迎来开埠200周年的日子。在这100年里,为新加坡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华社领袖,相信只会比过去100年来得多,而不会来得少。刚刚逝世的陈共存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应该被记录下来,流芳百世。新加坡人应该期待第二位宋旺相的出现,续写反映20世纪新加坡华社传奇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续集。”
是的,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也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新加坡华人百年史》第二部的诞生!让另一个百年华社光辉事迹永载史册中。
山东华侨历史文化考察团“走出去”成果丰硕
https://mp.weixin.qq.com/s/rnMt_BZcbsai8z32ipQVOw
Facebook - Lee Hsien Lo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