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its Times - Migrants' letters give new insight into Chinese overseas (2015-10-12)
《联合早报》 - 寄给家乡的真金真情 学者聚狮城研究侨批业历史 (2015-10-11)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51011-536046
约20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专家学者,过去两天聚集在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探讨“中国及海外的侨批业”,研究侨批横跨150年的历史。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刘伯孳通过近年发现的侨批和汇票等实物,发现本地华侨银行于1932年设立后便设收信汇兑部(即民信部),以银行姿态直接经营侨批业,一直到1959年左右。
侨批专指早期海外华人寄给家乡亲人的汇款,这些汇款都会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侨批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20年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
刘伯孳发表题为《华侨银行经营侨批业务的模式和对侨批局的影响》的学术论文中指出,侨批在经济上的贡献,不仅仅体现海外移民对家乡经济的支持,更有意义的是栽培一批批侨批业经营者,带动家乡与侨居地金融领域的发展。
1912年由林文庆、林义顺、黄仲涵等人合创的华侨银行,因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于1932年与新加坡华商银行以及和丰银行,合并成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开始采用西方企业管理模式,把公司管理权和拥有权分开。
刘伯孳说,华侨银行发现经营侨批是项涉及面广的业务,于是设立民信部,直接经营侨批业务。该银行当时还和中国交通部邮政储金汇局合作,规定凡是在中国国 内通邮并设有邮政分局的地方,都能代为转交,也接受侨批局委托,代为付款和递送回批。从1938年的一则广告看,华侨银行当时的通汇范围遍及广东、福建和 广西各省。
华侨银行不仅在新马、印尼、缅甸、越南和泰国设有组织,在香港、上海和厦门也设有分行。在经营侨批业务时,华侨银行也和各地的侨批局合作,例如与闽南侨批业代表正大汇兑信局合作,形成业务上的互补关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学系的韩国裔博士研究生金钟湖则通过研究发现,创立于1879年的本地著名中医药和保健品牌余仁生,早期所经营的业务当中,利润最高 和最成功的是侨批生意。余家最早经营锡矿,也种植橡胶,但是随着华侨海外汇款数量激增,余东璇在1928年决定把总公司迁到香港,结果他的汇款业务成为最 赚钱的生意。
金钟湖从香港余仁生(总行)和省城余仁生(广州分店)的旧账簿中,发现余仁生所从事的汇款生意以数额较大的票汇和电汇为主,较少涉及信汇。余仁生的香港总行主要接收来自新加坡、槟城、吉隆坡、芙蓉、霹雳、金宝和务边等地的汇款。
南大陈嘉庚讲席教授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说,中国一些档案馆及研究机构目前所收集到的侨批有16万封左右,如果加上散落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的侨批,估计至少有30万封。
“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这些侨批是学者研究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和全球移民史发展的重要原始材料,也是了解海外华人与中国社会如何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互动的重要媒介。正因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侨批档案”于2013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
刘宏希望下来能找到经费,由南大开始一项新的计划,设立一个侨批数码库,从世界各地选一些重要并具代表性的侨批输入数码库,方便学者进行研究和比对。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滨下武志教授是侨批学权威学者,他上世纪70年代末在新加坡开始研究侨批,曾访问和研究由林树彦在本地创办的大型民信局侨通行。
滨下武志说,在20世纪初约有400万名华人散居在东南亚各地,他们每年汇回中国家乡的钱,平均是5700万元。为了提供汇款服务,东南亚各地都设有侨批局。他指出,这些汇款并不是全部变成家庭开支,有很多循环为商业付款和投资资金,成为中国国际金融的重要部分。
NTU - Conference on the Qiaopi Trade in China and Overseas
http://www.cclc.hss.ntu.edu.sg/Eng/Research/AcadAct/Int_Conf/Pages/Qiaopi-Industry.aspx
About the Conference
Qiaopi 侨批 is the name given in China to letters written home by Chinese emigrants, in the 150 years starting in the 1820s. Archivists in China have collected around 160,000 qiaopi, drawn from China’s major regions of outmigration and of settlement overseas, in Southeast Asia, the Americas, and the Pacific. The qiaopi cover a crucial and defining period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global migration, which was a key driving force in glob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une 2013, the Qiaopi Project was officially registered under UNESCO’s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 set up in 1992 because of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parlous state of preservation of documentary heritage” in the world.
The qiaopi trade in China and overseas has been widely researched in China and the subject of many Chinese-language conference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but it is not yet widely known to a broader international audience, including non-Chinese China experts and experts on migrant letters and remittances.
To remedy this deficit, the 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will hold a conference on October 9-10, 2015 in NTU.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will be “The Qiaopi Trade in China and Overseas”. The conference will gather scholars from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nited Kingdom, Australia, Chin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to cover this complex topic from all its main angles, both thematic (including methodological) and geographic, with an emphasis on qiaopi and the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that ran the qiaopi trade. This conference will be one of very few conferences that have been held in English on this topic.
Conference on the Qiaopi Trade in China and Overseas - Kua Bak Lim - Abstract - New Thoughts on the Research into Qiaopi
汕头橄榄台 - “中国及海外的侨批业”国际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http://stapp.cutv.com/plugin.php?id=cutv_shake:sztvviewthread&tid=30532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侨批是历史上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侨眷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华侨华人历史文献。侨批在经济上的贡献,不仅仅体现海外移民对家乡经济的支持,更有意义的是栽培一批批侨批业经营者,带动家乡与侨居地金融领域的发展。
1934年通过新加坡华侨银行汇给厦门鼓浪屿华侨银行的汇票,收款人是正大信局,显示华侨银行在经营侨汇生意时通常和侨批局合作。(刘伯孳提供)
“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侨批是学者研究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和全球移民史发展的重要原始材料,也是了解海外华人与中国社会如何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互动的重要媒介。正因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侨批档案”于2013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
全国首家侨批文物馆在汕头
汕头侨批文物馆于2004年4月24日在汕头市落成揭幕。该馆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饶宗颐教授倡导,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的,是中国首家侨批文物馆。新侨批文物馆于2013年7月28日在汕头开埠发源地的外马路18号开馆。汕头侨批文物馆已征集到侨批原件近3万封、汕头市民邹金盛收藏的侨批复印件3万多封、汕头市民麦保尔录制其收藏的近4万封侨批的32片光盘和泰国许茂春先生珍藏的一些曼谷侨批局老照片;还有送批用的市篮、批袋、水布、纸雨伞等文物以及有关侨批研究的文件、书刊。其中,一封151年前旅居泰国的父亲给在家乡的儿子寄了10块洋元的侨批,成了迄今全国收藏年代最古远的华侨历史文物之一。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海邦剩馥,侨史敦煌 | 《闽南侨批大全》第一辑出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A5MzMyOA==&mid=2650072801&idx=1&sn=e22a8a084ce919a4729e51eb8756083e&chksm=87141f5eb0639648ffbfb32b39460e0e8675e8dc8c61ef60413d14eed022aea837cd61e613a5&mpshare=1&scene=2&srcid=1108LpZz50zpCQdIeVkm8OP4&from=singlemessage#wechat_redirect
闽南侨批是福建侨乡移民运动的珍贵史料遗存,是华侨社会的民间“百科全书”,是一座学术的史料宝库。作为史料,它真实地记载了清代以来华侨与侨眷生活的点点滴滴、生存发展状况以及侨居地与侨乡的社会经济状况,生动地反映了100多年来华侨社会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以及中国社会内忧外患、跌宕起伏的历史情景。
福建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闽南侨批大全》第一辑共15册,便收入了在敦煌展出的500件侨批。本套书将这批世界性原生态“草根”文献介绍给读者,既增强“大全”的可读性,又使其具有文献的补遗价值。
1935年法币政策实施后侨批货币的变化
https://mp.weixin.qq.com/s/UrG76amozycT-tfHgXw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