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宗风远鬯 与时俱进
- 新加坡宗乡总会对华族文化的贡献
[新加坡] 柯木林
在新加坡华人史上,宗乡会馆是华族社会重要的一环。宗乡会馆的历史可说是近百年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史的缩影。从观念而言,宗乡会馆其实包含了二种不同类别的组织:(一)血缘性的宗亲会馆;和(二)地缘性的同乡会馆。过去一百多年来,宗乡会馆在新加坡华族历史上,曾扮演重要的角色。
1986年1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简称宗乡总会)正式成立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宗乡总会的成立,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因为华人会馆在经历了一百多的风雨历程后,到了1960年代,即新加坡共和国建国之时,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任务,并且多数会馆也已沈寂一段时期。宗乡总会成立后,许多会馆在旧有的基础上,都“动”了起来,他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好不热闹。
从1986年至今, 三十年过去了 ! 对个人而言,三十是而立之年,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但就团体而言,尤其像宗乡总会这样的组织,过去三十年可说是一个与时并进的三十年。
这就是宗乡总会
新加坡宗乡会馆的组织是时代的产物,它的成立与发展,与海外移民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早期南来的华人,大多是在家乡无法生活的穷人。他们主要来自中国沿海各省,如福建、广东及海南岛等地。虽然也有商人,但大多数为劳工、技术工人(如木工)或落魄文人(后沦为写信匠,书记及私塾教员),构成了当年新加坡华族社会的中下层阶级。
这批移民离乡背井,远适异地他乡,来到这块英国人在远东建立的商业基地后,身处异地,举目无亲。为了餬口,最须要同乡或熟人照应,才能解决生活问题。在这样的历史 背景下,宗乡会馆应运而生,并起了积极的作用。同乡亲戚间的紧密合作与关怀,是当时求生存的必要条件, 所谓“客旅重洋, 互助为先,远适异邦,馆舍为重” ,正是当年情景最好的写照。
随着岁月的推移,宗乡会馆所扮演的角色也益形复杂。历史上,宗乡会馆是当年各籍贯移民的联络中心和团结机构。从最初单纯地为新客提供就业与住宿的问题, 照顾病弱同胞, 发展到后来的主持婚丧仪式、排解纷争、维持法纪、办医院、办学校和带头发起公益事业等等, 都有他们的参与 。在殖民地时代,当华族社会的福利问题不被执政当局所重视时,是华社内部自生的力量,发挥了照顾华人的利益。从这意义上说, 尤其是在新加坡,宗乡会馆所发挥的社会正能量,不容忽视。
然而,华人会馆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890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就颁布《社团注册法令》(The Societies Ordinance )予以管制,当时许多会馆都担心有被关闭的危险。52年后,新加坡进入日治时期(1942-1945) ,会馆渡过了三年零八个 月的冬眠状态。和平后,从1959年新加坡自治至1970年代,会馆开始式微,新成立的宗乡会馆,已是凤毛麟角,微不足道 (表一)。尤其是新加坡共和国建国初期, 宗乡会馆的组织被视为“有违国策”。这一切都桎梏了会馆前进的步伐,直到1980年代才得以转机。
表一 宗乡会馆成立年份表 (1819 – c1973)
资料来源 :根据Cheng Lim-Keak, Social Change and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Singapore :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85),p.39 Table 3.1 修订
1984年12月2日,九家会馆:新加坡福建会馆(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潮州八邑会馆(Teochew Poit Ip Huay Kuan)、新加坡广东会馆 (Singapore Kwang Tung Association)、新加坡福州会馆(Singapore Foochew Association)、南洋客属总会(Nanyang Khek Community Guild)、新加坡琼州会馆(现为海南会馆 The Singapore Hainan Hwee Kuan) 、三江会馆(Sam Kiang Huay Kwan)、新加坡晋江会馆(Singapore Chin Kang Huay Kuan)、及新加坡惠安公会(Singapore Hui Ann Association)联合发起主办《全国宗乡会馆研讨会》,打破了多年来会馆沉寂的局面。
这个研讨会在潮州八邑会馆举行,共有185间会馆的665名代表参加,由时任不管部长王鼎昌(Ong Teng Cheong 1936-2002)主持开幕。研讨会肯定了会馆存在的社会功能,讨论了宗乡会馆如何在新的时代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并提出10大建 议 。事后在研讨会的基础上,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新加坡广东会馆、新加坡福州会馆、南洋客属总会、新加坡琼州会馆及三江会馆发起组织“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筹备委员会”, 积极筹组宗乡总会的工作。1985年12月12日宗乡总会获准注册,一个月后的1986年1月27日,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正式成立。宗乡总会代表了华人社会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中四项主要的宗旨是:
(一)促进、加强及鼓励新加坡各华人宗乡会馆彼此间建立更好与更密切的关系、协调、合作及了解;
(二)促进、主办或资助教育、文化、社会及其他活动,以提高公众人士对华族语文、文化和传统的认识、了解及欣赏能力;
(三)提倡、资助或从事有关华族语文、文化及传统的研究;
(四)主办、参与或协助社区与福利服务 。
上述四项宗旨,是宗乡会馆在面临式微的挑战后所作出的反应。在统筹统办的基础上,宗乡总会已由过去单纯地照顾族人的切身利益,转化而为全体国人谋福利的团体(见第四项宗旨),俨然以超地缘、超血缘、超帮派、超种族的姿态出现。同时,作为华人社会的最高领导机构,宗乡总会也提升成为捍卫、保 存、推广与发扬华族传统文化的堡垒与明灯了(见上述第二及第三项宗旨)。在抢救华人意识和维护中华文化的传承上,宗乡总会的成立,为各会馆的生存,展现了新机。
这无疑是新加坡华人史上的大事,意义非凡!宗乡总会工作目标非常明确,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统办,推出一些其他会馆所难以办到的大型活动。所谓集掖成裘,众志成城是也! 为了贯彻总会的宗旨,以黄祖耀为主席的中央理事会,附设一个工作委员会,其下有五个小组,即:行政组、出版组、文化组、学术组、及文史资料中心管委会 (图一),负责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并付诸实行 。过去三十年来,宗乡总会通过许多大型活动 ,在塑建独特的新加坡华族文化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详后文)。
历史传承
其实, 新加坡华人会馆早已有成立总会的传统。20世纪初, 就有许多以“总会”的姿态出现而组成规模更大的会馆,如:血缘性的陇西李氏公所(1907年),南洋江夏堂(1924年);地缘性的漳州总会(1929年)、潮州八邑会馆(1929 年)、南洋客属总会(1929年),和广东会馆(1937年)等等。因此,总会的组织,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的前辈早已做过。当然,过去总会的组织,只限于地缘或血缘的组合,直到宗乡总会的成立,才有历史性的,联合血缘和地缘组织的大团结,这不愧为一项划时代的创举。然而有些人怀疑宗乡总会成立的目的,是要“并吞”其他各小会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
上文述及,宗乡总会创始之初,其管理层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央理事会,这是七大发起会馆组成的领导层;另一是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向中央理事会提呈活动建议。这种安排似乎继承了当年陈嘉庚改组新加坡福建会馆后的组织框架。
1929年3月,陈嘉庚以中国移民的身份,出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会长,着手改组福建会馆。改组后的福建会馆,领导层由35名执行委员与五名监察委员组成。在35名执行委员会中,五名为常务委员;执行委员会下设总务、教育、经济、建设和慈善五科 。1986年创建的宗乡总会领导层,似乎有当年改组后的福建会馆的影子。
早年的福建方言群是新加坡华族社会中最强大的集团, 他们的领袖也就自然成为华族领导层的主要人物 。这种现象延继至今,百年不变。首任宗乡总会主席黄祖耀同时也是新加坡福建会馆会长;而继任的蔡天宝就是从黄祖耀手中接过宗乡总会会长及新加坡福建会馆会长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 此次领导层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正是继承先辈的传统,宗乡会馆组织在这里有其历史传承。
以福建帮为首的新加坡华人社会,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在领导层的继承人上没有留下夺权斗争的现象。在新加坡华人史上,福建帮之所以能取得超帮领导权,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种表现一直延续到1930年代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达到了高峰。及至1950年代,陈六使创办全东南亚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南洋大学,又是一个高峰。换言之,从19世纪开始的往后一百年期间,福建帮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影响,举足轻重 。
与时俱进
这样的影响力及至1986年宗乡总会的成立,依然如故。宗乡总会这个组织在运作了四分之一世纪后, 其领导层也有了变动。2010年10月,服务了25年的黄祖耀,把宗乡总会主席的重担顺利地移交给新的会长蔡天宝 。 蔡天宝出任宗乡总会会长后,成为华社顶尖人物。
蔡天宝对会馆的工作,有其一套的管理理念。他认为每一届理事,都应该为会馆未来五年或十年的发展,制定一套具体计划;会馆理事不能只是“挂个名”,必须和企业一样,设定表现指标(KPI)。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凡事不进则退,会馆也一样。虽然说担任会馆领导人是属于义务性质,但理事们必须不断自我鞭笞,也得为更换新血做好准备”。一言以蔽之,“社团应该与时并进,寻求突破”。所以现代会馆首先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效率高的秘书处,其次是要能引进好的人才,会务才能往前发展 。
就是在这种理念驱使下,2010年10月以后的宗乡总会,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出台了许多与时俱进的创举,列表说明如下:
表二 宗乡会馆与时俱进的创举 (2010年10月以后)
资料来源: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秘书处(2015年6月26日),2016年 2月17日修订
目前宗乡总会共有六个委员会,即:会员事务委员会、社会事务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及产业委员会 (图二)。各委员会成员介于10到13人之间,以学术委员会而言,共有12位,其中亦有新移民参与。这是配合政府的融合政策。新移民要融入本地的主流社会,其中一个捷径就是参与宗乡会馆的活动。
过去数年来,宗乡总会十分关心新移民的融入问题,并推出了许多重要项目, 邀请新移民组织参加,如“会馆走透透”活动、“新移民融入”、“新移民与新加坡社会”系列讲座、“认识新加坡知识竞赛”等等,目的是让新移民更深入了解新加坡的社会。除了喉舌刊物《源》(双月刊)外,宗乡总会还特别为新移民创办了《华汇》,定期出版 。
总会与我
我是在1985年9月 宗乡总会还在筹备委员会的阶段时就加入了。作为首任学术主任,从1986年至1995连任10年之久。1995年后由于海外工作关系,一度离开宗乡总会。2010年,再度重掌学术委员会,此间前后30 年,基本见证了宗乡总会从诞生至“而立之年” 的历史历程。2011年1月,当宗乡总会纪念成立25周年之际,我撰文〈“一万年来谁著史”— 重返宗乡总会绪言〉,发表在《总会二十五年》特辑 ,表述了个人参与宗乡总会的感想。
必须感谢蔡锦松,是他把我引进宗乡总会的。锦松是当年宗乡总会的首任秘书长,也是我中学时期的学长。由于他知道 我个人的爱好,因此在宗乡总会创始之初工作委员会的五组中,要我负责学术组(即今学术委员会)。学术组主要的任务是普及、推广与提高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我领导学术组负责这项工作,前后有15年之久。
总结过去30年,学术组的主要任务,可以分作两个阶段:前15年,主要是推广、普及、保存及整理华族历史文化的工作。自从2010年重掌学术委员会之后,更有系统的在过去15年的基础上,重新出发,以新加坡华人历史文化为主轴,自2011年4月至今,共举行的国际研讨会与系列专题讲座有:“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 国际研讨会 (2011年4月)、“新加坡侨批文化展”(2012年9月)、《三州府论坛 》之 “百年盘点:峇峇人物与文化”(2013年9月)及《关公文化》 座谈会 (2014年8月)。 此外,还有个别的讲座如《从历史文化角度谈华经商》 (2011年6月)等。
比较受欢迎的专题讲座就是《石叻坡记忆》系列讲座 。至今已举办了“新加坡四大历史名楼” (2012年4月)、“家书抵万金”(2012年9月)、“新加坡历史悬案”(2013年5月)、 “星洲四才子”(2014年5月)。这系列讲座的特色是雅俗共赏,几乎场场爆满。2015年10月,又举办《名人与庙宇》座谈会,旨在带领公众探索新华历史名人和庙宇宗祠的情结,领略南洋的庙宇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宗乡总会每个阶段的标志性学术活动中,我作为主要推手参与其事。比如,当宗乡总会还在筹委会阶段时,就策划与《联合晚报》合办 “历史就在你家里”活动,向民间征集有历史意义的旧照片(1985年9月至1986年3月)。宗乡总会正式成立后,乃将这些征集到的旧照片,配合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与口述历史馆的资料,主办《新加坡华人会馆沿革史》特展及出版图片集(1986年3月);同时筹办 “新华文史资料中心” (1986年8月);及主办“石叻夜话”电台讲座 (1987年3月)。1987年6月,负责拍摄首部新加坡华族历史记录片《抚今追昔》 ;1989年1月主编《总会三年(1986-1989)》纪念刊 、并首开《中华文化十讲 》名家讲坛(1989年9月29日- 12月1日) ;编撰《新华历史人物列传》(1995年11月) 。
2013年9月重返宗乡总会主持学术委员会后,乃协力 设立“光阴的故事” 历史走廊,同时配合历史走廊的展览,编印《图说石叻坡》 (2014年2月) ,及《石叻寻梦》手机视频导览录音(2015年11月),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重温新加坡的历史。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纪念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庆祝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年的献礼,于2015年11月9日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持推介发布仪式 。这部历史巨著由我担任主编,内容涵盖了14世纪迄今近700年的新加坡华人历史。这部80多万字,厚826页的历史巨著,筹备工作耗时三年多,动员了新、马、中、港、澳(洲)、及日本37位历史学者共同编撰。作为第一部以华文书写,第一部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这本史册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历史,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可以让读者了解新加坡华人历史的发展概况,以及华人在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成就和贡献 。
为了更有效地推广,宗乡总会特别为此主办《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座谈会于2016年3月6日(星期日)下午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让广大读者能更深入地阅读这本历史专著。宗乡总会也积极策划出版英文版 ,希望于2019年面世,藉以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年。
学术委员会这些年的研究工作,为文史学者与大众提供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并得到学界的肯定,厦门大学更把宗乡总会视为学术研究的合作伙伴。
展望未来
宗乡总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带动华人社会、推展华族文化事业、发扬华族传统的使命 。主办或资助有关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提高公众对华族语文、文化和传统的认识,更是宗乡总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992年宗乡总会与中华总商会联合创立“华社自助理事会 ”,培养和发展华族社群的潜能;1993年成立“华文课外读物理事会”向学生推荐可读性高的华文读物;1995年创设的华裔馆, 作为海外华人研究中心。2004年,再度与中华总商会合作,联合设立“中华语言文化基金”,推动和支持本地华文与中华文化的学习。2011年,设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培养双文化优秀人才。而作为华人宗乡会馆的最高领导机构,2012年更设立“年度杰出会馆奖”,获得众多会馆的热烈回响。这些都是宗乡总会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春到河畔”更是宗乡总会的招牌活动,这项大型活动每年春节必定举行。“春到河畔”活动项目类似中国的庙会,以此保留华人的春节传统。每年出席这项活动的人数当在100万以上。作为新加坡全国人民春节期间的好去处,“春到河畔”也是春节期间新加坡的一道特色人文景观。
吸引年轻一代是现今各会馆的主要挑战,也是宗乡总会关注的问题。为了拉近与青年人的距离,宗乡总会举办了大型电视节目“华文智多星” (2008年03月至06月) 、“新加坡华语演讲公开赛”(2011年07月至9月) 、“宗乡会馆青年达人Show”(2011年12月),同时举办“青年领袖集思营” (2012年05月) 等。此外,还推出“宗乡汇典”综合数码移动平台 (2014年09月)。这个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能让用户下载会馆刊物、浏览和报名参加会馆活动,以及接收最新资讯与消息,加强会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以科技保存文献。2016年2月,更倡议“杰出青年奖”,颁奖给对新加坡华社有贡献的年轻人。
为了更进一步吸引年轻人,2015年2月,由义安理工学院学生的毕业专题作业,“时光老店企划” (Project Old Jewels)网站也获得宗乡合总会的支持。这个融合访问视频与资讯的双语网站,以多媒体方式向年轻一代介绍本地消失中的传统技艺,如灯笼制作、刺绣、宋谷帽与舞蛇,学生们可免费下载手机游戏应用软件,从游戏中了解富有新加坡特色的文化遗产。宗乡总会会推广这个平台,并计划为它增添更多内容 。
2015年是宗乡总会“而立之年”。自兹而后,宗乡总会将一如旣往,继续推出一系列有关华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动,为普及与弘扬华族历史文化作出贡献。今天,宗乡总会已转型为推广中华文化,保存华人传统习俗的堡垒。如何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与其他各族同胞和谐共处,将是宗乡总会,也是华人会馆新的历史使命。
作者是新加坡历史学者
图一 宗乡总会组织系统表 (1986年)
资料来源:柯木林主编, 《总会三年》(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89年01月),页110。
图二 宗乡总会组织系统表 (2016年)
资料来源: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网站(http://www.sfcca.sg/aboutus/structure),2016年02月。
初稿2016年02月07日
完稿2016年02月20日
注释:
1 根据社团注册局的资料,宗乡总会的注册日期为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月27日在香格里拉大酒 店举行成立典礼。当晚共有127间会馆的一千多名代表参加,时任第二副总理王鼎昌为大会贵宾。-- 参阅柯木林主编, 《总会三年》(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89年01月),页113。
2 道光二十四年 [重建应和馆碑](1844年),载陈育崧、陈荊和编著,《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部出版 ,1972年) ,页171。.
3 柯木林主编,《新加坡华人通史》(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5年11月),页75-127。
4 柯木林, <关于新加坡日治时期的断限>,载《联合早报》 , 2012年03月07日。文章认为新加坡日治时期应是1942年2月15日至1945年9月12日。
5 这十大建议是(1984年12月2日):
1. 宗乡会馆有必要配合新的社会情势,修改章程,开放门户,让不同籍贯,宗族的同胞参加活动;
2. 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更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接班人,让有才干、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进入领导层;
3. 按照年轻人的兴趣与需求,增加新的活动,吸引年轻人加入;
4. 竭尽所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工作;
5. 在保留与发扬华族优良传统与文化方面扮演积极角色,尽力推广华语和华文;
6. 加强与社区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7. 宗乡会馆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联合主办符合国家利益及会馆宗旨的大规模活动,如研讨会、体育竞赛、学术竞赛及文娱表演等;
8. 吁请政府优待宗乡会馆租用或购买会所;
9. 吁请政府将武吉巴梳一带发展成为会馆区,从而配合我国的旅游计划,将该区发展成为东方传统文化中心之一;
10. 尽速成立全国宗乡会馆联合委员会,以便统筹与协调各会馆今后的发展与合作,同时创造条件,促使上述各项建议得以实行。
-- 参阅 《总会三年》,前引书,页109。
6 参阅〈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章程〉之 “宗旨”条款4(a)(b)(c)&(e),载《总会三年》,前引书,页111。
7 此工作委员会日后改为执行委员会,五组改为六个委员会,即:会员事务委员会、社会事务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及产业委员会,参阅注14。
8 柯木林, 〈华人会馆的现代化问题〉,载柯木林著,《石叻史记》(新加坡:青年书局出版,2007年8月),页256。
9 杨进发著,《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年),页 18。
10 《新加坡华人通史》,前引书,页80。
11 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绪言>,载《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前引书,页 10。
12 蔡天宝接任后,将宗乡总会“主席”改称“会长”。
13 参阅《早报星期天》,2010年8月1日。
14 参阅注7。
15 宗乡总会喉舌刊物《源》创刊号于宗乡总会成立典礼时面世(1986年1月27日),原为季刊,从2012年9月起改为双月刊,目前已出版了119期。内容 主要是报导有关华社讯息及宗乡总会的活动;《华汇》 创刊于2012年9月,这是一本面向本地新移民的读物,季刊,迄今已出版了14期。
16 参阅《总会二十五年》(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1年1月18日), 页53-56。
17 《抚今追昔》是一部反映新加坡华族奋斗事迹的历史记录片,片长30分钟。内容包括棋樟山检疫站、猪仔馆、祠庙、会馆、学校、公园、医院及许多饶有趣味的历史古迹。配合此记录片,宗乡总会亦印制 “先贤书签”与“古迹书签”(1987年8月)。
18 《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收录了1819年至1990年间,在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艺术、宗教等各界杰出的历史人物1175名,是一部系统 地载录新华历史人 物生平事迹的典籍。这批新华历史人物在各个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分别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对促进新华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因此在新华历史上,都该占有一席之 位。本列传除主文外,尚载有《新华历史名词解释》、《新加坡宗乡会馆成立年份表》、《新加坡街道英华名称/华文俗名对照表》、《主要名词华英对照表》等七 个附录,供读者参考和作补充材料之用。
19 石叻坡是新加坡的旧称。历史图片忠实地展现了历史现场,使人一目了然,它使历史这抽象的名词,变为视觉的事物,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这本《图说石叻坡》 (Singapore Chinese: Then & Now) 就是一部视觉的历史。内容主要是根据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历史走廊“光阴的故事”所展现的302图片,精选其中的171张编辑而成。所有图片均附有中英 文简易说明。此外,还有外一章,分别讲述各方言族群领袖人物的简略生平事迹。至于华人八大传统节日 , 也以图片方式介绍其缘起礼俗。
20 李显龙总理在推介仪式上形容《新加坡华人通史》为宗乡总会“献给华社的珍贵礼物”,参阅《联合早报》报导,2015年11月10日。
21 莫美颜,〈全方位多视角看新加坡华人史 〉,载《早报星期天》,2015年12月20日;又参阅王如明,谢声远,〈华人通史通狮城 与总舵手柯木林一席谈〉,载《怡和世纪》(新加坡:怡和轩会刊, 第28期),2016年3月/5月,页 77-78。
22 参阅 〈宗乡总会庆SG50耗时三年多完成 《新加坡华人通史》11月面市〉,载《联合早报》,2015年07月09日。
23 参阅〈工院生图文视频并用 推广渐失传统技艺〉,载《联合早报》,2015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