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导 言
新加坡地处南海一隅,离赤道仅138公里, 这里常年是夏,天气炎热,所谓“南洋乃化外之邦,榛莽之疾地” 也。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早在莱佛士登陆前的500年,新加坡岛上已有华人居住,并与泉州通商。当时被称为淡马锡、单马锡(Temasek)或龙牙门的新加坡1,是一个商港及海盗据点,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近年來新加坡岛上各地发掘的出土文物如宋、元及明初的瓷器与钱币,以及1984年新加坡考古发掘出土的14世纪文化层遗物2,显示这里是个商港。元代商人汪大渊 (1311-1350) 曾经到过新加坡,并写了《岛夷志略》一书(1349年),纪录了1330年与1337年旅途。汪大渊告诉我们 :
“龙牙门:门以单马锡番两山,相交若龙牙状,中有水道以间之。田瘠稻少。天气候热,四五月多淫雨。俗好劫掠。昔酋长掘地而得玉冠。岁之始,以见月为正初,酋长戴冠披服受贺,今亦递相传授。男女兼中国人居之。多椎髻,穿短布衫。系青布捎。地产粗降真、斗锡。贸易之货,用赤金、青缎、花布、处瓷器、铁鼎之类。盖以山无美材,贡无异货。以通泉州之贸易,皆剽窃之物也。舶往西洋,本番置之不问。回船之际,至吉利门,舶人须驾箭棚、张布幕、利器械以防之。贼舟二三百只必然来迎,敌数日。若侥幸顺风,或不遇之。否则人为所戮,货为所有,则人死系乎顷刻之间也”。 3
根据汪大渊的描述,古代新加坡人被称为“单马锡番”,港口有状若龙牙的两座山石。这里气候炎热,有华人居住,农业不发达(“田瘠稻少”),缺乏天然资源(“山无美材”),没有工业基础(“贡无异货”)。海盗专劫掠回航商船,和泉州通商的货物 “皆瓢窃之物也”。 可見古代新加坡海域,是属海上霸权(Thalassocracy)文化4 。
除了龙牙门是古代新加坡的地名外,我们从南海典籍中可以搜索到的新加坡古地名,约有32个5。古代南海是中国海上对外交通的重要区域, 要研究这一地区的古代历史和航海史,必须借重于中国史籍中的资料,这是世界各国学者所一致公认的。从龙牙门到新加坡名称的改变,说明了新加坡历史发展的轨迹,也说明了岛国从一个荒凉的渔村,发展成国际大港的历程。
因此,如果新加坡华人史从14世纪说起,或自1819年上推500年,亦不为过。我们有理由相信,莱佛士开埠新加坡不是偶然的,肯定是做了一番研究之后决定的。莱佛士开埠新加坡的意义, 在于重启古代新加坡的繁荣。新加坡在开埠后短短的五年内就迅速发展为东南亚的区域贸易商港, 是有其历史轨迹可寻6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天然形势,加上历史及人文发展的因素,决定了新加坡必然成为本区域的贸易重镇,同时也产生了促进东西文化交汇的气候,与孕育多元文化的的肥沃土壤。700年后,新加坡在整个区域以及全世界所处的形势,从殖民地时期直至今日,基本上并无太大的改变;新加坡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地位亦有增无减,多元种族与文化的社会特色,本质上仍旧和古时候的情况相同7。
《从龙牙门到新加坡:东西海洋文明交汇处》是一部汇总文集,本书共收录了72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曾散见于各学报杂志、会馆刊物、及新马报章上。现在这部汇总文集,由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出版,作为该研究院所丛书之一。
世界文化可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与岛国文化三大类型。大陆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其生成空间为陆地。安贫乐道、封闭、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是其特点;海洋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城市文化、市民文化,具有强悍、机智、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新加坡地处东西文化交汇之地,集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特性,对内有凝聚力,对外具开放性,反映在自身的历史事件上,自然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同时也蕴育了一批另类的历史人物。
作者本身自认为是个有历史癖的人,幼童时喜欢看历史连环图,中小学时期爱读古典小说,大学选修历史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谈论议题,以古喻今,用的也是历史。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在官场、商场这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领域里,干了38年,纵然业务繁忙,案牍劳形,但对历史的热忱,血不曾冷。经常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历史研究,寻幽访古的田野工作。如此长年积累,于是留下不少专篇。
本书所要反映的是一个海外华人历史学者,根据当下所发生的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剖析问题,有些时候也是“借题发挥”。书中对个别历史专题,也有特别的论述。由于文章写于不同的时间,发表的平台也不一样,所以收录于本书中的文章长短不一,短至一千多字,长则几万字不等。但为了保存文章原貌,因此收录本书时,决定不作更动。为求阅读方便,本书作了简单的分类,大致分为以下四大部份:
石叻纪事
石叻是新加坡古地名之一, 源自馬來语“Selat” , 海峡的意思。“石叻纪事”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佔全书总文章的50%。这36篇文章,以古论今,或将今论古,从历史的角度剖析问题。历史的长河是割不断的,“凡事必出有因”,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总是有其必然性。昨日种种原由导致今日之果,其理至明。
这部分内容从〈古代新加坡的地名〉一文开始。此文根据1986年5月北京中华书局编辑的《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一书,检阅与解释了古代新加坡地名的一些情况。从〈古代新加坡的地名〉 到〈晚清海外笔记中的新加坡〉8,〈从碑文资料看恒山亭〉到〈“与君话冷炎州月” -- 新华古典文坛纪实〉,再到〈新加坡的“清明上河图”〉、〈新加坡文化与文化新加坡〉乃至〈SG50 -- 2015年的回望〉等等这些篇章,來看新加坡历史的轨迹。
华人会馆是新加坡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近百年的新加坡华人历史上,会馆曾经扮演重要的角色。1986年1月成立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简称宗乡总会)是新加坡华人史上的大事。宗乡总会成立的意义,在于抢救华人意识和维护中华文化的传承,对促进融合新移民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作者本人实际参与宗乡总会的工作与活动,从个人实战经验,对于宗乡总会过去30年的发展历史,做了精细的分析。这些篇章是〈宗乡总会与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宗风远鬯 与时俱进 - 新加坡宗乡总会对华族文化的贡献〉等。
作者对新加坡的华人历史古迹,情有独钟,所以,这部分的内容也谈到了新加坡华人历史古迹。如天福宫、萃英书院、陈金声纪念喷泉、同济医院、国家博物馆华人铜像等等。作为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 新加坡有150年是在英国统辖下,其间三年零八个月是日治时期。这些文章有〈维多利亚女皇雕像记〉、〈英女皇登基60周年庆典绪言〉,还有就是〈关于新加坡日治时期的断限〉。
以上篇章,可视为新加坡历史的注释。新加坡既是东西文化交汇之地,这些历史事件,可说是岛国文明面臨刺激时的一种回应。
风流人物
从1819年至今,在各个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新加坡华人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艺术、宗教等领域, 分别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对促进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新加坡闽藉人士的社会正能量〉与〈“敢将先贤较前贤” —从薛佛记到陈嘉庚〉两篇文章是这课题的“概述”。
新加坡历史人物曾在中国近代史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比较杰出的如薛有福(Sit Yau Fu 1862-1884)、林谋盛(Lim Bo Seng 1909-1944)。这两位英雄人物,前者御法,后者抗日。他们一个是海军军官;一个陆军少将;他们都是受英文教育, 而且都是出身富有人家,都为国牺牲了。薛有福牺牲时年仅23岁, 林谋盛35岁。他们都有纪念建筑物存世,一个是纪念祠堂,一个是纪念碑;纪念建筑物一个在福州,一个在新加坡。更巧合的是:两人殉国的时间相距60年,正好是中国的一个甲子纪年。
〈缅怀峇峇先贤薛有福〉与〈铁血情长 --- 薛有福的 “情书”与林谋盛的“家书”〉 讲述他们的故事。
对于历史悬案与影响新加坡华族历史的人物,如陈金声、左秉隆、叶季允、林文庆等等,本书也有涉及。这些篇章包括〈新加坡历史悬案中的曹亚志〉、〈“笑余九载新洲住”:炎州冷宦左秉隆〉、〈养正学校切莫忘了叶季允〉、〈想起林文庆医生〉、〈数风流人物 --- 谈陈金声. 陈武烈 . 陈育崧〉等。
源长流远
这部分是与中国近代史有千丝万缕关连的文章,共13篇。
新加坡是亚细亚国家 (ASEAN Country) 中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1990年10月,新中才有正式外交关系。 但从历史上看,新中关系绝非仅有这短短的25年。这里列有一表〈新中两国交往大事记(三世纪—1950年)〉,说明新中两国交往源长流远。三国时代康泰奉命南宣国化,在所著《吴时外国传》中已提及“蒲罗中” (新加坡古名)。
康泰必竟太遙远,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距今也有600多年了 !遠的不说,就在距今139年的1877年,满清王朝已在新加坡设置第一个海外领事馆。1881年,还从北京直接派遣了一位专业外交官左秉隆(1850- 1924)来到新加坡。10年后,中国驻新加坡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领事升为总领事,兼辖海门(海峡殖民地 Straits Settlements)等处。在晚清海外笔记中, 新加坡有一个特殊的名词,那就是“南洋第一埠头”,可见晚清的外交政策对新加坡的重视。
开埠初期,由于各种建设, 需要大批和建筑业有关的劳工、技工与木工,吸引了华人拓荒者先后从槟城、马六甲、廖内群岛及中国沿海的福建、广东两省,分四路到来新加坡。19世纪中叶,经过这波移民浪潮,新加坡华人社会基本形成9 。
然而这批耒自闽粤两省的移民,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没有社会地位,又备受歧视。他们所祈望的是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以提高他们在海外的地位。因此在心理上遂有效忠国家领导层的倾向。谁能把中国带强,便向谁效忠。
代表中国近代化的北洋海军访问新加坡期间,得到华人社会的殷勤接待;孙中山以新加坡作为反清革命的海外总部,也得到当地富商的支持。抗战期间陈嘉庚登高一呼,组织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就是这种心理的具体反映。
〈大时代的“风向标” — 新华甲午人物五个人〉、〈北洋水师三访新加坡的若干秘辛〉、〈林义顺八十年前的中国大西北计划〉〉、〈“南侨机工纪念雕塑”为何选址晚晴园〉、〈何日请缨提鋭旅--- 孙中山与新加坡辛亥人物〉,这些篇章,値得一读。
盛世修典
中华民族可说是世界上最富历史感的民族,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保有自己完整历史的民族。从公元前1300年的殷朝至今,保存自己的历史,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这种优良的传统,随着移民被带到海外移居地来。海外华人在重大庆典时都会出版纪念特刊,就是很好的例子。近年来,新加坡华族社团从单纯的特刊出版,又提升到整理整个华族社会的资料,并细分至族群的历史10。
新加坡华社在整理华人史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本书作者是这些出版物的主要负责人。有关这些出版物的报道,可参阅的篇章有: 〈编纂《新加坡华族史论集》的动机与意义〉、〈“但开风气不为师” --- 出版《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的意义〉、〈《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的意义〉等等。 这些出版物都是为学界认可的。
尤其是《新加坡华人通史》, 这是一项大规模、有计划的民间修史工程。为了庆祝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年,宗乡总会组织编写了《新加坡华人通史》(柯木林主编),并于2015年11月出版。这部通史时间跨度自14世纪至今700多年,全书80多万字、厚826页,有300多幅插图,由海内外37名史界学者共同撰写完成。这部史学巨著涉及经济、教育、文化、政治方方面面,力求让读者全面地窥视新加坡华人史的全貌。
新加坡从一个荒凉的渔村到国际大都会,从单元经济转型到多元经济,新加坡的华人与其他各族人民在这里胼手趾足,共同创造了今日的繁荣。新加坡从荒芜到进步,不是一蹴而成, 至少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本书通过各个独立篇章的论述,让读者更能了解新加坡;如果读者能从阅读中取得某种启示,为新中两国民间的情谊拉近距离,则不失为本书出版的意义。
本书出版得力于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苏文菁院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陈凤玲博士、及北京《人民政协报》郝雪主任的多方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柯木林
2016年10月29日
完稿于新加坡
注释:
1 单马锡,见汪大渊,《岛夷志略校释》 (北京:中华书,1981年5月),“龙牙门” 条,页213-214;又:郑和航海图》译作“淡马锡”。
2 美籍考古学家约翰 . 米西克( John Miksic 1949 - ) 曾率领学生于新加坡进行田野挖掘工作前后长达
28年,然后将成果编写成书 Singapore and the Silk Road of the Sea (《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于2013年出版。
3 汪大渊(1311 -1350):《岛夷志略校释》(“龙牙门”条),前引书,页213-214。
4 戴柔星,〈海上霸权—单马锡〉,载《源》,期122(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6年08月), 页 4-7。
5 〈古代新加坡的地名〉,参阅本书頁 003-011。
6 〈SG50—2015年的回望〉, 参阅本书頁 220-222。
7 柯木林主编,《新加坡华人通史》 (新加坡: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出版, 2015年11月),頁 8。
8 自从光绪三年(1877年)开始向外国派驻使臣时起,清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明文规定:使臣必须写日记定期寄回。按照这规定,日记既要记交涉事件,又要记风土人情,还要使“数年以后”的中国人看了能够“洞悉各国事机”。这实际上是冶个人记事和工作汇报于一炉,使这种日记得以成为后世十分珍贵的外交史料。
9 《新加坡华人通史》,前引書,頁 8。
10 《新加坡华人通史》 ,前引書,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