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柯木林:两部纪录片引起的反思 (2019-12-31)
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views/story20191231-1017262
最近,厦门卫视在相隔不到半年时间,连续播放了两部有关新加坡华人史的纪录片。一部是《北洋舰队三访新加坡》,播放时间2019年8月21日;另一部是在12月12日播放的《薛有福:中国最早的“海归”殉国者》。前者讲述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第一批海军将领南来新加坡的事迹,后者是叙述新加坡峇峇先贤薛有福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牺牲的故事。
最早发掘这两段史事的是国际知名历史学家陈育崧。陈育崧在1966年发表过《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记》一文,刊于《天马杂志》第二期。1972年《南洋商报》元旦特刊,在他发表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绪言》长文中,就提及薛有福的事迹。此后,经过学者们的继续研究,这两段史实内容有了丰富。
两部纪录片片长各40分钟,利用精彩影像画面与电视语言,阐述了一段饶有兴趣又十分感人的故事。故事内容与100多年前的新加坡华人史息息相关,资料来源当然也涉及不少本地报章、历史纪录、档案资料等等。
令人费解的是,有这些本地史现成的资料,为何我们的传媒机构,无法制作?
当然,最简单的解释是这类影片没有市场,没有广告收入,不赚钱。这是很现实的经济与市场问题,都与銭有关。
一旦被经济与市场问题困扰,就很容易清描淡写,一笔带过,忽视了一个严肃问题,那就是“历史话语权”的问题。
当涉及“历史话语权”时,我们是不能以金钱衡量的。自己写自己民族、囯家的历史总会比他者来得亲切与接地气。这问题必须正视。
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前来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等课题,但本土人士对此并不热衷。这又令人忽然想到,如果我们不予力追,假以时日,要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就需到外国寻找。正如研究印度的古代史,要从《大唐西域记》找答案一样。《大唐西域记》是唐代玄奘法师自长安前往印度求佛经的旅行见闻,全书共十二卷,内容记述7世纪中亚各国及印度的佛教等的状况、历史、地理、文化、社会、风俗等。
电视传媒是很好的平台,接触面广,可以深入社会各阶层。利用现代科技、电视传媒,把一般认为枯燥乏味的历史文化素材转为可视化,不仅可以增强国民的历史认知,也是传媒机构的社会责任。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谨此期待从事本土影视传媒工作者,能摄制更多与本地历史文化相关的影片视频,善莫大焉。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原文:
最近,厦门卫视在相隔不到半年时间,连续播放了两部有关新加坡华人史的记录片。一部是《北洋水师三访新加坡》,播放时间2019年8月21日;另一部是在12月12日播放的《薛有福:中国最早的“海归”殉国者》。前者讲述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第一批海军将领南来新加坡的事迹,后者是叙述新加坡峇峇先贤薛有福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牺牲的故事。
最早发掘这两段史事的是国际知名历史学家陈育崧。陈育崧在1966年发表过《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记》一文,刊于《天马杂志》第二期。1972年《南洋商报》元旦特刊,在他发表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绪言》长文中,就提及薛有福的事迹。此后,经过学者们的继续研究,这两段史实内容有了丰富。
两部记录片片长各40分钟,利用精彩影像画面与电视语言,阐述了一段饶有兴趣又十分感人的故事。故事内容与一百多年前的新加坡华人史息息相关,资料来源当然也涉及不少本地报章、历史纪录、档案资料等等。
令人费解的是,有这些本地史现成的资料,为何我们的传媒机构,无法制作?
当然,最简单的解释是这类影片没有市场,没有广告收入,不赚钱。这是很现实的经济与市场问题,都与銭有关!
一旦被经济与市场问题困扰,就很容易清描淡写,一笔带过,忽视了一个严肃问题,那就是“历史话语权”的问题。
当涉及“历史话语权”时,我们是不能以金钱衡量的。自己写自己民族、囯家的历史总会比他者写耒的親切与接地气。这问题必须正视!
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前来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等课题,但本土人士对此并不热衷。这又令人忽然想到,如果我们不予力追,假以时日,要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就需到外国寻找。正如研究印度的古代史,要从《大唐西域记》找答案一样。(《大唐西域记》是唐代玄奘法师自长安前往印度求佛经的旅行见闻,全书共十二卷,内容记述七世纪中亚各国及印度的佛教等的状况、历史、地理、文化、社会、风俗等)
电视传媒是很好的平台,接觸面广,可以深入社会各阶层。利用现代科技、电视传媒,把一般认为枯燥乏味的历史文化素材转为可视化,不仅可以增强国民的历史认知,也是传媒机构的社会责任。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谨此期待从事本土影视传媒工作者,能摄制更多与本地历史文化相关的影片视频,善莫大焉!
厦门卫视 《北洋舰队三访新加坡》
两部记录片引起的反思
柯木林
最近,厦门卫视在相隔不到半年时间,连续播放了两部有关新加坡华人史的记录片。一部是《北洋水师三访新加坡》,播放时间2019年8月21日;另一部是在12月12日播放的《薛有福:中国最早的“海归”殉国者》。前者讲述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第一批海军将领南来新加坡的事迹,后者是叙述新加坡峇峇先贤薛有福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牺牲的故事。
最早发掘这两段史事的是国际知名历史学家陈育崧。陈育崧在1966年发表过《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记》一文,刊于《天马杂志》第二期。1972年《南洋商报》元旦特刊,在他发表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绪言》长文中,就提及薛有福的事迹。此后,经过学者们的继续研究,这两段史实内容有了丰富。
两部记录片片长各40分钟,利用精彩影像画面与电视语言,阐述了一段饶有兴趣又十分感人的故事。故事内容与一百多年前的新加坡华人史息息相关,资料来源当然也涉及不少本地报章、历史纪录、档案资料等等。
令人费解的是,有这些本地史现成的资料,为何我们的传媒机构,无法制作?
当然,最简单的解释是这类影片没有市场,没有广告收入,不赚钱。这是很现实的经济与市场问题,都与銭有关!
一旦被经济与市场问题困扰,就很容易清描淡写,一笔带过,忽视了一个严肃问题,那就是“历史话语权”的问题。
当涉及“历史话语权”时,我们是不能以金钱衡量的。自己写自己民族、囯家的历史总会比他者写耒的親切与接地气。这问题必须正视!
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前来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等课题,但本土人士对此并不热衷。这又令人忽然想到,如果我们不予力追,假以时日,要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就需到外国寻找。正如研究印度的古代史,要从《大唐西域记》找答案一样。(《大唐西域记》是唐代玄奘法师自长安前往印度求佛经的旅行见闻,全书共十二卷,内容记述七世纪中亚各国及印度的佛教等的状况、历史、地理、文化、社会、风俗等)
电视传媒是很好的平台,接觸面广,可以深入社会各阶层。利用现代科技、电视传媒,把一般认为枯燥乏味的历史文化素材转为可视化,不仅可以增强国民的历史认知,也是传媒机构的社会责任。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谨此期待从事本土影视传媒工作者,能摄制更多与本地历史文化相关的影片视频,善莫大焉!
厦门卫视 《北洋舰队三访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