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

序 -- 达人贵自我



《汾阳郭氏名士录》- 柯木林 序 -- 达人贵自我






原文:

-- 达人贵自我
新加坡历史学者 • 柯木林

   
  山西省汾阳市是郭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汾阳堂”就是海内外郭氏宗亲的家族堂号。这堂号源自唐代名将郭子仪(697-781)。史载,郭子仪因功进封“汾阳郡王”,从此 “汾阳王” 代表了郭子仪的特殊荣誉,人称郭汾阳,其子孙也以汾阳为堂号。
   新加坡是中国(清朝)在海外设置领事的第一个地方,2015年也是新中建交25周年纪念。今天当我们迎来两国建交25周年之际,不要忘了郭嵩焘 (1818-1891)。郭嵩焘是晚清杰出的外交官,他是促成中国驻新加坡领事的主要推手。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出版的《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档案史 料汇编》(1998年4月)一书中,就收录了一份《郭嵩焘奏为新加坡设领事及筹拨经费事片》,档案编号002,时间为光绪三年七月初一日,公元1877年 8月9日。郭嵩焘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当年作为“英国属地新加坡”的荒岛,就在他上奏88年后的1965年,也是在8月9日这一天,独立了。
  郭子仪与郭嵩焘这两位郭氏先贤 ,时间相距一千多年,一武一文,前后辉映。他们在其有生之年均以维系国家安危为己任,足为后世郭氏子孙楷模,也是郭氏族人的骄傲。
   定居新加坡的郭氏族人甚多。在新加坡,郭氏族人同样杰出,他们在各行各业独领风骚,为族群、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这本由新加坡汾阳郭氏公会出版的《汾阳 郭氏名士录》,收录了时下郭姓名人共10位,分为两类:一是“企业界精英” (六位),另一为“文化界名彦”(四位)。收录的企业精英比文化名彦多,显示了新加坡社会的本质,还是以商人为主。
  时下的郭氏名人当然不止这 些。 本书中之〈凡例〉说明其遴选标准,主要是以郭氏公会 “所指定的10位族人”,并且是“同意接受访谈的人物” 为撰写考量。如此一来,就难免有局限了!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本书的人物生平事迹 ,仍以“口述访谈”为主,“文献资料”为辅 。每篇传记介于3000-4000字,全书100多页,附有受访者提供的图片,颇有可读性。
  自2012年11月新加坡福建会馆出版的《世界福 建名人录。新加坡篇》之后,各宗乡团体、姓氏会馆陆续出版其宗亲乡贤的人物传记,蕴然成风。目前,己出版的有《江夏風雲人物》(2014年5月)、《金门 先贤录·新加坡篇》(2015年3月) 与《走近新加坡柯氏宗族》(计划2015年8月出版)等等。这本《汾阳郭氏名士录》也是属于这类型的文集,用以纪念郭氏公会成立75周年。
  但 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汾阳郭氏名士录》是一本侧重“时人”而不是“先贤” 的人物记录。作为历史学者,最难下笔的就是“时人时事”。尤其是撰写“时人”事迹,很容易予人以 “歌功颂德”的印象。然而,此书却不流俗。正如汾阳郭氏公会会长郭志全所说的:“在书中,没有夸大其词与哗众取宠的刻意描述,也没有流于世俗与歌功颂德的 华丽辞藻,而是运用平实精炼的文字,独特的视角和客观的评议,将书中的每一位人物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在各自领域中奋战的心得,以及对人生的体验,提炼为一 篇篇发人深省,充满哲理的精采故事”,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所以我用“达人贵自我”作为这篇短文的题目,以此回应郭会长的观点。
  其实,访谈 “时人”撰写传记也有好处,那就是史料可以十分精确,对保存史实有一定的贡献。因为撰文者可与当事人直接求证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南洋名人集传》。这本书于1924年在槟城出版。《南洋名人集传》保存了当年新马地区的许多名人事迹,出版时这些名人尚健在,所以书中很多资料都十分精 确。当我编写《新华历史人物列传》(1995年11月)时,《南洋名人集传》给我极大的帮助,视为至宝。
  《汾阳郭氏名士录》的主编李志贤副教 授,目前任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他是我的“道友”,我们认识多年,都是研究新加坡华人历史的同道好友。记得2011年他主编 《流金岁月:新加坡醉花林俱乐部166周年暨新会所开幕双庆纪念特辑》时,我们曾一起讨论。这次志贤兄邀请我为《汾阳郭氏名士录》撰写序文,但却需在很短 的时间内交稿。为了他这份难却的盛情,只好免为其难,牺牲睡觉的时间,写点感想,不能算是序!
201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