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

《马新慈善家》


《南洋商报》- 新纪元歌颂《马新慈善家》(2018-07-14)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80714/%E3%80%90%E7%8B%AC%E5%AE%B6%E3%80%9128%E6%97%A5%E5%8C%97%E4%BA%AC%E6%8E%A8%E4%BB%8B%E6%96%B0%E4%B9%A6br-%E6%96%B0%E7%BA%AA%E5%85%83%E6%AD%8C%E9%A2%82%E3%80%8A%E9%A9%AC%E6%96%B0%E6%85%88/




公益时报 - 《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gongyizixun/14525.html

   7月28日上午,由马新两地资深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博士担任主编、新加坡著名历史学者柯木林与新纪元大学学院伍燕翎博士负责编辑的《马新慈善家》,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颐和厅举行新书发布会。现任马来西亚原产部部长郭素沁、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全国政协委员敖虎山、中国与马新热心慈善事业的各界人士及相关媒体等一百多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发布会现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对海外华人在比较艰难的环境下独自奋斗、辛勤耕耘、发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学习经商到艰苦创业,再从捐资办学到倾家兴学,从而谱写南洋华人求存发展的历史篇章,给予了积极的高度评价。莫顺宗表示:“在马新两国相继独立和分家以后数十年来,许多老一辈华人后代继承、爱护中华文化语言,并继续为中华文化出钱出力办学兴学等,成为社会敬仰的慈善家,可谓是可喜可敬,成为今后炎黄子孙之典范,也是复兴中华语言文化、造福世界人类社会的好榜样。”
  据悉,《马新慈善家》一书共收录了马来西亚、新加坡20位慈善家的生平传记,诠释了他们为本国和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用以弘扬“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精神,以励后人。




联盟中国 - “取之社会回馈社会”——《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http://union.china.com.cn/jdtp/txt/2018-07/30/content_40439315.html



北京茶世界 -【跨界新闻】《马新慈善家》新书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并引起不同反响
https://mp.weixin.qq.com/s/kiIhBNjokfHWGyn4cjMfhQ













《星洲日报》- 新纪元出书 北京推介 向20马新慈善家致敬 (2018-07-29)




人民日报海外网 - 富则兼济天下:《马新慈善家》的另一面
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3159/2018/0801/content_31366395_1.html
  你给我阳光的微笑,我送你动听的话语;悲伤时你是我温暖的安慰,成功时我送你美丽的鲜花。
  你给我春天的耕种,我送你金秋的报答;渡河时你是我坚固的桥梁,黑暗中我送你明亮的火把。
  人之初,性本善,慈爱善良大中华;手相握,心相印;慈善之光耀天下。
  2018年7月28日上午,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在出席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编辑出版的《马新慈善家》一书新闻发布会时,现场写就这首感人的诗篇,用以赞扬那些慈善家们,他们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的方向,“活动很好,慈善家的故事很感人,对当代企业家的思想行为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丘树宏对记者说。马来西亚原产业部部长郭素沁表示,马来西亚的海外华人的两大特点是,重视教育,注重行善。无论是家里多穷,都会将小孩子送到学校读书,接受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另一个是注重行善,在马来西亚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孩子都能精通三国语言,这有赖于在场的这些慈善家们的贡献。
  郭素沁接受丘树宏赠送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的匾额,两人均表示“天下华人是一家,同为炎黄子孙,愿为中马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中华文化薪火传承的坚守者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声音温和斯文儒雅,他告诉记者,海外华人在比较艰难的环境下独自奋斗、辛勤耕耘、发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学习经商到艰苦创业,再从捐资办学到倾家兴学,从而谱写南洋华人求存发展的历史篇章,他们矢志不渝勿忘祖文化的精神可歌可泣。在马新两国相继独立和分家以后数十年来,许多老一辈华人后代继承爱护中华文化语言,并继续为中华文化出钱出力办学兴学等,成为社会敬仰的慈善家,可谓是可喜可敬。
  现今社会,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许多华裔商人仍然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前赴后继,走上为华文文化坚守的道路。这种人或可称之为儒商,他们具有儒者情怀和风范,不仅善用他们的财富造福人群,更重要的是他们关心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展现儒者的文化建设使命感,这些儒商未必是社会当中最富有的人,但肯定是富人里面最有慈悲之心的人,最有文化理想的一群人。他们捐献给社会的往往是他们财富中极大的一个部分,甚至是他们的所有。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慈善家,不顾个人利益,无私奉献,他们通常不愿意他们的善举为人所知,这些非常低调谦卑的好人好事,绝对是慈善家的本色。
  “好人好事应当有适当的记录,慈善家们也期待通过《马新慈善家》的出版鼓励和影响更多的年轻企业家加入他们的行列,共同推动慈善和文教建设工作。”莫顺宗说,新纪元作为长期受惠于热心人士关注的学府,《马新慈善家》这本书完成之后,决定选择在北京举办发布仪式,希望这些慈善家的贡献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认可,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对中国的企业家有所影响,希望中国在经济不断腾飞的同时,对其人文精神建设能有所助力,共同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重建及坚守,新纪元大学也愿意与中国各学校探讨合作模式,期待通过《马新慈善家》这项推介活动,促进马新与中国的学术交流,形成新时代的文化共同体。

眼里的泪花 口中的文字  我们同是炎黄子孙
  慈善家吴德芳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谈起袓辈历经7天7夜飘洋过海的经历,老人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有些人就葬身海底了。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背井离乡呢。”吴德芳老人4岁时爸爸就离开了,靠母亲务农养活兄弟姐妹们,他从小就帮妈妈种菜,做豆腐,做小贩,虽然家境清苦,但妈妈一直坚持让他从小学到大学接受中华传统教育,他始终记着妈妈的话,做人要忠厚,将来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出人头地后的吴德芳,除了经商外,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推动中华文化建设,并积极支持年轻一代有所建树,他说,他非常感谢先贤们对华文教育、中国文化的传承,没有他们就没有海外中华文化的今天,他将会持续为推动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化发展尽微薄之力。
  看上去有些仙风道骨的陈凯希,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她的女儿陈小燕的陪同下出席这次会议,陈凯希多年来一直捐助华文教育事业,对推动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迓茱是一位91岁高齡的老人,她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她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捐献给新纪元学院用以发展华文教育,她说:“我的孩子都支持我,他们都有能力让自己生活得好,没必要将财富再留他们,用这些钱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穷孩子们,意义更大。”
  一头银发的谢松坤素有”鱼蛋大王”之称,他说:“被称为慈善家,我个人深感不安,不过它也有鞭策作用,希望以后继续努力。”谈起自己年幼时的往事,谢松坤几度哽咽,据他介绍,他和出席此次发布会的另一位慈善家林宽城一样,是一位渔夫,从小在渔村长大,同为潮汕人,他们的父辈从中国潮汕移民到马来西亚沿海的渔村,非常偏僻,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由于命运的垂青,他有机会到村以外的世界去求学受教育并念完大学。他从小受12年的母语教育,中华文化的教育深深地印在他脑海中,“马来西亚的环境坚持中华文化教育非常辛苦,也需要很多帮助,应该有更多的人帮助中文学校,无论是马新两地的企业家,还是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使命感,在能力范围以内必须对社会有所付出,取之社会回馈社会。”
  慈善家黄马家兰是836位孩子的母亲,她从22岁领养孩子,到今天她已经领养了836位,很多人读了大学、博士,不仅自己成功了,也热心于对社会的贡献,谈到这些黄马家兰很是欣慰。黄马家兰在一个大家庭长大,她从小遵从妈妈的话,“有来求救的朋友你都不可以说“不”因为他们来求的时候,一定比我们更苦、更难过。” 6岁的黄马家兰就说“等我长大了,我希望我有一分钱一毛钱,都要帮助所有人的。”黄马家兰与他的先生一起赚到很多财富,他的孩子们非常支持她做慈善,几个孩子都是学业有成之人,并没有来分享父母的财富,而黄马家兰也将这些财富用到支持教育中,在中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资助了很多学校,她希望更多的贫穷孩子因为她的捐助而有机会读大学。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捐助贫穷的孩子。
  慈善家林宽城认为做慈善亦要推动和平发展。林宽城说,从渔夫转换到做生意,使得后代人有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尊师重教是非常好的价值观,希望后代能够一直传承。而如何传承中华文化,林宽城认为讲母语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除了商业以外,另一个使命就是传承维护母语教育,鼓励孩子讲方言。马来西亚数多元文化、多元种族,能使他们和平共处也是慈善家们的使命。“做慈善既可以帮助人,也可以促进种族团结,更可以传承中华文化,甚至鼓励年轻人去开拓并发展事业,推动社会的发展。
  慈善家黄荣盛认为慈善是一种良心更是一种责任。他说“人与人之的互助,让我们在短短人生中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他说,他对慈善事业有着严格的要求,做慈善应该以人为本,不求回报。因此他坚持著书立说,目的在于以身作则,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人加入慈善行列,并汇聚更大的力量,共同建设族群和国家。
  据黄荣盛介绍,他九岁时父亲离开,他在单亲妈妈的环境下长大,三餐都吃不饱,靠吃邻居的剩菜肴长大,自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假如有一天不小心成功了,一定会把我的时间、我的经验、我的财富、我的知识回馈整个社会。”黄荣盛目前设立的慈善基金会就是用来发展教育和帮助贫穷社群的。黄荣盛认为必须注重教育,教育是从零到成功最短的道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领袖如果在一生中不能把他的时间、金钱或者人生成功的经验传承给社会上的年轻人,那将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慈善家邝汉光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加入慈善行列。曾经是穷小子一名的邝汉光,积累了财富后不忘回馈社会,除主业外一直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之美德。他一直深信积财不如积福,人只要有能力的时候,都应尽量回馈社会,现今社会上有很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善举值得人们效仿,一个群族的文化基因对这个群族的永续发展起着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马来西亚华裔企业家们致力于支持马来西亚华文发展的原因之一,希望中华子弟们除了能够传承文化的熏陶之外,也能够在一个先进教育下茁壮成长,造福社会,也希望通过慈善家们的举动,促使更多的马新及中国企业家加入慈善的行列。
  新加坡著名历史学者柯木林此次代表慈善家张东孝出席会议并发言,作为本书副总编辑,他表示,此书的出版开创了三个第一,是第一所以民办大学的身份称颂慈善家的贡献,以示不忘本源;第一次新马学人合写人物传记,今后将有更大合作空间;第一次集合这么多新马慈善家在北京演讲。《马新慈善家》这本书在北京举办推介会,非常有现实意义,新马慈善家的精神值得中国新富豪们学习!( 沈新峰)




人民政协网 - 《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http://share.cloud.gmw.cn/yunmei-share/?shareTitle=%E3%80%8A%E9%A9%AC%E6%96%B0%E6%85%88%E5%96%84%E5%AE%B6%E3%80%8B%E6%96%B0%E4%B9%A6%E5%8F%91%E5%B8%83%E4%BC%9A%E5%9C%A8%E5%8C%97%E4%BA%AC%E4%B8%BE%E8%A1%8C&shareImg=https://s.cloud.gmw.cn/2016/json/upload/resources/image/2016/12/13/6100070.png&shareDes=%E4%BF%83%E8%BF%9B%E9%A9%AC%E6%96%B0%E4%B8%8E%E4%B8%AD%E5%9B%BD%E7%9A%84%E5%AD%A6%E6%9C%AF%E4%BA%A4%E6%B5%81,%E5%BD%A2%E6%88%90%E6%96%B0%E6%97%B6%E4%BB%A3%E7%9A%84%E6%96%87%E5%8C%96%E5%85%B1%E5%90%8C%E4%BD%93%E3%80%82&sourceUrl=http://s.cloud.gmw.cn/2016/c/2018-08-01/1164324.shtml




联盟中国 - “取之社会回馈社会”——《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http://union.china.com.cn/jdtp/txt/2018-07/30/content_40439315.html?f=pad&a=true




中青网新闻中心
http://live.weibo.com/show?id=1042097:592819922_cPDgoWlTQzCEaSD8




中国产经新闻网 - 《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http://dzb.cien.com.cn/zgcjxw/20180802/mhtml/page_06_content_001.htm



新产经 - 《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http://www.newsie.com.cn/newsinfo/346515.html






爱奇艺 - 《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http://www.iqiyi.com/w_19rzp44ved.html?dummy=&weixin_platform=friend&share=MSG



《联合早报》- 严孟达:发光的热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80804-880624

  马来西亚吉隆坡新纪元大学学院为庆祝20周年,而于这个月出版《马新慈善家》。由新纪元校长莫顺宗亲自主编的这本书,介绍了15位马来西亚和五位新加坡的华族慈善家,表扬了富之大者,不在于钱多,而是心肠够热。
  该书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社会本一家的高角度切入,具有历史眼光。在马新分家之前,两地华人互通有无,当年的南洋大学便凝聚了两地华人的心血和期望。新加坡人今天所说的华人先贤,也是新、马两地的华人先贤,如陈嘉庚、李光前、陈六使,都受到两地华人社会的高度敬仰。又如林谋盛是新加坡的抗日英雄,也是马来西亚的抗日英雄。他当年是在霹雳州金宝死于日军的手中。
  此书的出版,开创三个第一:第一所马国华文民办大学表扬慈善精神的贡献,以示华教的“饮水思源”;第一次新马两地合写的华族成功人物的传记集子,开启了两地学术界今后更大的合作空间;第一次集合多位新马慈善家在北京演讲,诚一历史盛事。马来西亚共七位慈善家到会,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出席者是黄马家兰,另四位在书中立传的新加坡慈善家为蔡天宝、傅春安、何侨生和张东孝无法亲临北京。
  《马新慈善家》这本书上周末在盛暑的北京举办发布会,也借此在中国宣扬当年筚路蓝缕下南洋打拼的早期移民重视教育的理想,而这与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一脉相承。古代“仕而后兴学”的例子也不少,如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也是个慈善家,他办“义庄”接济族人,也跟另一文学家晏殊一起在南京办教育,让贫穷子弟有机会读书识字。
  这本书所访问的一些新、马两地慈善家,严格说来也称不上巨富,如黄马家兰和长年居住于新山的黄迓茱,这两位年过80的女性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是,她们都秉承佛家慈悲为怀,救贫济困的精神,把不少精力和积蓄投入教育事业上。
  新马分家多年,两国教育情况大相径庭,马国华人维护华文教育的热情,数十年如一日,因为马国华文教育不纯粹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也因此华人先贤兴学办校的精神,仍是华文教育得以薪火相传的动力。新纪元大学学院以陈六使之名为其研究中心和图书馆命名,反映出他们视陈六使为一股感召的力量,马国的华文教育困难愈大轫力愈强,从不言弃。
  从1968年开始,马国政府只承认剑桥文凭和马来西亚教育文凭,持这两种文凭的中学生才准出国深造;只考华校高中文凭的独立中学学生,出国深造之路被堵死。此外,南洋大学也因为新马分家而不再是马国华校生升学的优先选择。今天虽然换了政府,马华社争取统考文凭受承认一事,还是受马来偏激势力的反对。在种种障碍下,马国华社致力发展自己的独立大学的使命更加坚定,马国慈善家也大多出身华校,关心华文教育,为华文教育不吝捐献,马国华校才能挺到今天屹立不倒。
  新加坡的教育是政府常年开销三大块之一,学校资金从来不是问题,但仍需要国人通过对母校的感情,以感恩的心回馈母校,回馈社会。校友的捐献滴水成涓,学校也以此衡量它在校友心目中的地位。
  慈善家回馈社会的热心肠是一种发光的热,在国际化的时代,新一代的教育事业捐献也突破国界,如香港的李嘉诚、印尼的翁俊民,都曾为我国的大学做过大笔捐献,他们通过捐献义举表彰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新加坡商人柯长源也为新纪元捐款,以表达他对马国维护华文教育的敬意。
  《马新慈善家》一书最引起我兴趣的,不是世界级大富豪如郭鹤年的故事,而是平凡如黄迓茱如何在丈夫过世几十年以来,把关注点放在华文教育和社会上的不平事之上。这个瘦小坐轮椅的89岁老妇说话仍头脑灵光,还偶尔语出珠玑,从她身上完全看不出她曾经参与过1968年马来西亚轰动一时的拯救死囚事件 。
  她在几年前便办好法律手续,要为新纪元裸捐她的财产和房产,而不是把遗产留给五名子女。她的捐献数目并不惊人,但她的善心善举特别受到新纪元的重视。我出席了该书在北京的发布仪式,也在过后两三天与他们有过多次的接触,让我分享到施与受者之间的慈与善、敬重与友爱。
  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是为“慈善家”三个字重新定义。我们的社会上还有一些称不上富豪的“有钱人”,通过所属的宗教团体或民间组织默默付出,他们的捐献数目相对而言并非大手笔,他们所发出的光,虽不像动辄千百万元计的富豪那么耀眼,但他们起着鼓舞人心的作用同样让人感动。
  这些善心者若够不上“慈善家”的称誉,也至少算得上“慈善之家”,他们可带动社会一种“不因善小而不为”的风气,风气一形成,我们的生活氛围也将为之温馨和富人情味。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人民政协报 - 《马新慈善家》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http://m.183read.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2032527/app_key/337439fef71af08fe85942ebd690e43f



《星洲日报》副刊B09版 - 心怀慈悲,但为君悦 侧写《马新慈善家》北京场新书发布会现场内外 (2018-08-09) 


中华工商时报 - 慈善家的柔光 - 《马新慈善家》北京新闻发布会侧记


人民政协报 - 乡愁即是传承中华文化 - 访马来西亚多美金钻珠宝机构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吴德芳 (2018-08-16)



昕余传媒:新加坡首届慈善文化论坛,华族文化基金主席前国会议员赵锡盛致辞
https://page.om.qq.com/page/OvYBaD5BuoJIEYkF1oBHj4q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