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广惠肇碧山亭 另类三合一组织 (2023-02-09)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history-heritage/story20230209-1361238
广惠肇三府合一,碧山亭三字合一。从性质上看,它是坟、亭、庙三合一;坟亭庙,有人有神也有魂(祖先),这样的组织在新加坡非常罕见。
创立已有150多年历史的广惠肇碧山亭,是本地广帮组织的坟场管理组织,它也是本地广帮16会馆的总组织,类似总公司和股东的微妙关系。用一句话形容碧山亭,它最大特点是三合一。首先广惠肇三府合一,碧山亭三字合一。从性质上看,它又是坟、亭、庙三合一;坟亭庙,有人有神也有魂(祖先)。这样的组织在新加坡非常罕见。
访客来到碧山亭,首先要拜神。不管是拜福德祠大伯公,还是拜碧山大庙的观音菩萨,总之就是要先拜神。有人说,拜神对广东人来说就像煲汤,是一门“必修课”。拜了神,然后上坟拜祖先父母。拜祭好了,再到茶亭办事或休息。所以说,碧山亭有人、有神,也有魂(祖先),三合一交会在这个地方。讲得更神秘一些,这里就是天地人合一的地方。所以每个人到碧山亭,都会不自觉地省思人生意义一番。
百年历史碧山大庙,也是三合一庙宇。中间大殿供奉观音菩萨,左侧是财帛星群庙,右侧是齐天孙悟大圣庙。根据庙祠现存的一口老铜钟来看,碧山大庙的创建历史似乎可以提早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总之,碧山大庙迄今已有130多年悠久历史。
广福古庙创建于光绪六年(1880),在1980年代左右被征用,主神孙悟大圣从此移驾到碧山亭延续香火,立庙于碧山大庙右侧。现今,这座孙悟大圣庙依然悬挂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原庙楹联;碧山亭文物馆则珍藏原广福宫光绪六年(1880)的一口老铜钟。
走过150多年历史的广惠肇碧山亭,历史和人文是如此的丰富和有底藴,堪称新加坡本地的一颗“璀璨宝石”。我们不妨多留意像碧山亭这样的本地人文景点,乐趣和教育意义还是非常丰富的。
百年楹联话百年苍凉
碧山亭青山祠百年楹联。
碧山亭现在的灵骨塔,其实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青山祠,另一个叫万安祠。后来两祠合并重建。现今,灵骨塔还悬挂保留原青山祠、万安祠1922年的楹联。这两副楹联是名副其实的“百年楹联”,细读其字,虽让人感觉悲凉,却又深富人生意味。
第一副万安祠楹联:万虑都销,试观绿水青山,到斯方,知极乐界;安居无恙,任那白云苍狗,愿他秊,结再生缘!
第二副青山祠楹联:青林黑塞,之间魂魄,有知来去恨;山垄祠堂,是亯香烟,再结故新情!
人的一生祸福、旦夕无常,没有什么东西永远不变。驻足细读灵骨塔青山祠和万安祠的这两副楹联,确实百年楹联话百年苍凉,人生及早悟透,那还有什么事情会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两口百年铜钟
碧山大庙1889年老铜钟。
碧山亭有两口过百年历史的老铜钟,一口不再敲,另一口还在敲。这两口铜钟之所以特别,因为它们背后驮负着的历史使命和意义。
第一口钟原是广福宫的庙钟,铸于清光绪六年(1880),迄今年已143年,名副其实的“老铜钟”。广福宫是广帮庙祠,供奉的主神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据说立庙初时曾有一个老翁,养了一只猴圣日夜为伴,因此立庙亦奉祀孙悟大圣。
可惜我生也晚,未来得及看一看原来广福宮的热闹香火。广福宫在1980年代被征用,但是广帮精神不灭,宫庙主神孙悟大圣金身和它的老铜钟就移驾到碧山亭延续它的辉煌香火。如今,孙悟大圣坐镇在碧山大庙观音堂的右侧庙,庙前尚挂有原来广福宫楹联一对,上面写着: “广天传圣道 福地藉神灵”,是光绪丁未年(1907)海山街广祥益敬送。楹联首两字凑成“广福”二字。
碧山亭另一口老铜钟静静伫立在观音大庙左前方。这口老铜钟对碧山亭的意义非常巨大深远,见证碧山亭百年来的香火和历史。相传碧山亭在清同治九年(1870)立亭。有坟有亭当然也跟着有庙,坟亭庙三合一,有神,有人,有魂(祖先)结合一起。
今天,广福宫的老铜钟已不敲,但广福宫香火延续在碧山亭;另一口碧山大庙老铜钟,声音依旧,也永远持续和回荡。
福德祠半部“碧山亭”史
福德祠正门悬挂着一副百年楹联:“苍郁碧山亭永荫航洋群业英/灵华土地长扶侨叻众生”,是壬戌年(1922)年制文物。据此可知碧山亭福德祠最迟创建于1922年,也是难得一见的百年庙祠。很多访客来到福德祠,也许只是过来拜大伯公,其实很可能不知道这一座福德祠也是半部碧山亭历史。除了上面提到的壬戌年楹联,福德祠四面围墙上其实贴满各个不同时期的石碑及匾额等。也就是说,福德祠除了大伯公信仰,它也是充满人文气息,具有非常丰富历史讯息的“圣地”。
福德祠的碑文有15通。最古旧的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劝捐碧山亭小引》石碑。这个石碑藏在大伯公金座后面,黑底白字,碑面稍有破损,也许很不起眼。原先它还有其他几通石碑一样光秃秃裸露着,访客可以手摸触碰,现已加罩保护。这个石碑龟裂不宜移动,于是在文物馆前面另外仿制一块供访客欣赏。
这块130多年历史的石碑,记录当时先贤梅南瑞“创买碧山亭地”,先贤梅湛轩则“督办碧山亭、建庙、开马车路”。这块石碑清楚记录当时筹办碧山亭共筹得“捐钱八千五百八十九元”,在这之前其实广帮先贤已有几次筹款买地,“前途历次所捐巨款,糊涂了事”,因此到了光绪十六年(1890)立碑清楚记录各个捐款善士和数目。从这个老石碑也可以看到很多旧时代的商家老字号。
除了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劝捐》石碑,福德祠还有后续1920年代、1940年代以来,直到现代几年的各通“万人缘胜会”(超渡幽魂)碑文,全部加起来总共15通之多。除了石碑,福德祠还悬挂好几个匾额,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诸如:德惠万民(1963)、神光普照(1963)、福德庇佑(1978)、福德庇佑(1986)、广种福王(2004)各时期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