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推介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近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
https://mp.weixin.qq.com/s/cpHqSpjkkoozttBbkJi5xg
2015年11月,筹备了三年多,聚集新加坡本地及海内外37位历史学者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终于在新加坡出版。 这是新加坡首部中文版当地华人通史。新书推介仪式由李显龙总理在圣淘沙名胜世界罗盘宴会厅 (Resorts World Sentosa, Compass Ballroom)主持,该书被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曁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30周年庆典的献礼。
该书现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引进,于2017年12月正式出版。
民间修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官方修史和民间修史两个叙述历史的传统。官方修史是当政者主导的历史编撰工作。从周代开始完善的政府主导的史馆,一直遵循严格的史学职业操守。以后各朝的史馆,不仅要修撰、记录、保存与整理本朝原始档案,还要编修前朝史。
但与官方修史相比,民间修史带有自发性,其最宝贵的地方在于留下了丰富的通俗资料,对历史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作用。《新加坡华人通史》可说是新加坡历史上一项大规模、有计划的民间修史工程,由本地华人会馆最高领导机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负责这项工作。
《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出版,打破了过去百年来新加坡华族社会没有一部系统的华人通史的尴尬局面, 填补了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新加坡华人通史的空白。这也是自1923年出版的英文巨著《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后,迄今为止第一部比较全面的、以中文撰写的华人通史,一部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完成的史学巨著,意义非凡。
我们一开始便将此书定位于“学术与通俗”的范畴之间。我们做了大量的考证、研究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谬误,目的是要为后人保存一份真实准确的历史档案,还原历史面貌。我们更希望这部华人通史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协助各地华人了解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使 “新加坡华人史” 成为一项专门的史学研究领域。
通史是一种体例
通史是史学著述的一种体例。通过这种体例,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历史,涉及重大的历史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多种领域的文化等。在叙述中要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轨迹或贯穿其中的线索,让读者对历史有整体的认识。
因此,《新加坡华人通史》内容浩瀚,涵盖领域广,时间跨度大。全书从开埠前的 “海疆殊域” 到经济转型;从上层社会的领袖人物到基层人民的生活样相;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从华商、华侨、华裔到新加坡华人;从文化认同、政治觉醒到本土意识的萌芽、茁壮与成长;从本土的意识形态如文化、教育、文学(包括古典诗文),乃至出版、戏剧、美术、影视活动及表演艺术等等,都有着墨。有些 “争议性的历史课题” 如秘密会社(俗称私会党)、中国国民党、马来亚共产党在本地的活动, 亦不避讳。这样做的目的是忠实于历史,让读史者更能全面地窥视新加坡华人史的全貌。
《新加坡华人通史》全书分18章41节。书末除参考书目和参与撰写本书作者名录外,还有三个附录:新加坡历史大事记、新华先贤五十名、重点古迹与文物。这三个附录简单介绍了50件与华人有关的新加坡历史大事、50位华族历史名人及50处文物古迹。50这数字代表建国50年,附录的作用可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新加坡华人历史。
新加坡历史虽然浅短,但在这绵延超过二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从1819年至今,其间历程风雨沧桑,人物事件纵横复杂,要理顺因果关系,并非易事。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脉络,在1965年建国前基本清楚 ;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华人史这条主线就逐渐模糊了。1965年以后,新加坡华社无论在社会、经济、国家认同及社团转型等层面上,都与以往不同,这也影响了华人历史的走向。
浩大的史学工程
《新加坡华人通史》工程浩大,最大的挑战就是制定全书纲目。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民间修史工程,完全没有前例可循。唯一可资参考的是几部当年殖民地官员所撰写的英文典籍,还有就是一般的历史著述。我们用了一整年的时间, 数易其稿,最后才敲定全书各个章节的纲要。尽管如此,在整个编辑过程中,还是不断地修改。
我们邀请的多是当前研究华人史的著名学者。所涉及的国家与地区,除本地外,还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在编写团队中,也有新加坡的新移民参加。新移民要融入新加坡的主流社会,首先必须要了解该社会的历史。参与史学著作,无疑是最好的入门。本地学者与新移民联合撰写新加坡华人历史,对新移民融入本土社会, 起了积极的模范作用。
新加坡从一个荒凉的渔村到国际大都会,从单元经济转型到多元经济,新加坡的华人与其他各族人民在这里胼手胝足,共同创造了今日的繁荣。新加坡从荒芜到进步,不是一蹴而成, 至少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本书也只是概述其间的几个重要环节而已。
《联合早报》- 《新加坡华人通史》在中国出版 (2018-02-05)
大型历史著作《新加坡华人通史》近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引进中囯出版。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纪念该会成立30周年及SG 50,于2015年11月出版的史书。这本史册是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也是继1923年宋旺相编著的英文史书《新加坡华人百年史》(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出版后另一部有关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著作。不同的是,前者以英文书写,后者为中文史书。
《新加坡华人通史》涵盖14世纪至今700年来新加坡华人在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成就和贡献。李显龙总理在主持该书发布会时,称它为“献给华社的一份珍贵礼物”。
《新加坡华人通史》作者群由新、马、中、港、澳(洲)37位不同领域学有专长者组成,历时三年半完成,全书共18章41节,80多万字,主编为宗乡总会学术主任柯木林。本地版《新加坡华人通史》是大型的单行本,厚达800页,但中国版则分上下两册,刚于今年1月正式面世。
三民网路书店-新加坡華人通史(全二冊)(簡體書)
http://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6653590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https://mp.weixin.qq.com/s/l2gIr-UvTVzYG7cfpkqTKw
《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 邀请函
https://e.eqxiu.com/s/pxvNxAlo?eqrcode=1&share_level=7&from_user=6e1adf7f-9342-40ad-9fca-91c16038e367&from_id=934d42b8-3a28-48f5-8988-888548bc37a4&share_time=152586297167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中国新闻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举行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8/05-18/8517072.shtml
中新网泉州5月18日电 (记者 孙虹)18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对于新加坡书籍出版史而言,《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有特殊意义。”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示,这是首部完整的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从1819年之前的古新加坡追溯到现在,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2015年11月,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献礼,《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新加坡的首发仪式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持。”
池兆森指出,“新加坡大部分公民都是华人,大概占75%左右。因此,一些对新加坡不熟悉的朋友没意识到新加坡其实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除了华人同胞,我们还有马来、印度和其他少数民族如欧亚裔的同胞。自从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创造了今天新加坡的繁荣。”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首部完整的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著作。 孙虹 摄
《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介绍,2013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并聚集了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一,泉州是著名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两地历史渊源深厚。”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介绍,新加坡是泉州人早期移居海外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泉籍华侨华人对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如早期的华社领袖陈金声、陈明水父子,其后的企业家、慈善家李光前以及抗日英雄林谋盛等,都在新加坡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迹。
2017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引入中国出版。陈晓玉表示,此次在泉州举办该书的中国首发式,对于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地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地间的往来合作,共同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接受采访。 孙虹 摄
恰逢“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强调博物馆是连通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表示,“结合这一主题,为发挥我馆作为海内外侨界文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并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各界的联系,举办了此次书籍首发式活动。”
当天的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和专题座谈会,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新加坡华人通史》。(完)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 《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在泉举行
https://mp.weixin.qq.com/s/qi3fkjntvyIgyh6qT5Mrzg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了解新加坡华人历史,看这本书就够了
https://mp.weixin.qq.com/s/e6acbbF9BD1Hmfo4TrgzpA
福建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这部《新加坡华人通史》,是近两百年来真正由新加坡华人社会自己编撰的第一部华人通史。本书时间跨度大,涵盖公元14世纪至今700多年的华人社会历史,并重点论述了新加坡1819年开埠至2015年近200年的历史,全面展示了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面貌。
以专题的形式分类论述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以专题形式著史并不少见,但用于这本书则非常恰当。新加坡华人与新加坡国家本身有着特殊的关系,若采用其他写法,很容易陷入华人史与新加坡史的纠缠之中,采用专题的形式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这在阐释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基本构成形态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在第三章《新华社会》第一节《神权·绅权·帮权——帮权结构与帮权政治》中作者首先指出,由于19世纪早期华人移民初到新加坡且大多受教育水平不高,方言(语言)和乡土籍贯促使他们自然聚集在一起,这就奠定了早期华人结社的基础。也催生了联络同乡、同宗及同业感情的社会组织,如地缘的会馆、血缘的宗亲会、业缘的行会乃至“帮”这样一个方言社群网络的形成。这种实力强大且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封闭性的方言群构成的具有帮权性质的一个个同乡集群,就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基本形态。新加坡华人社会构成复杂化、集群化,又受到帮权结构影响的这种特征,又直接反映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有这个专题做铺垫,其余各专题如政治经济活动、出版物与文学、文化与艺术等就可以顺利地展开,它们的极富特色而又多元并存也就容易理解了。
早年的新加坡海港,万帆云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其次,这部通史在写作上,很好地处理了华人与中国及华人与新加坡的关系。全书立足新加坡,在时代大背景下探讨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演变及与新中国的联系,特别突出了故土中国对于华人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华人移民不能脱离新加坡,另一方面由于华人的特殊性又必须揭示出他们与故土中国的关系。新加坡华人首先是和中国人同根同源的华夏民族,他们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的这种写作意识贯穿全书。这种将华人历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写法,既拓宽了空间上的广度,又增加了新加坡华人史写作的厚度。
南侨机工复员留影
丰富的文献资料,也是这部通史的一大贡献。本书主编有着强烈的历史书写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他们多方搜集、查阅、考证,保存下大量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文献。这种历史留存意识贯穿全书,不仅体现在各章后的资料如“新加坡考古遗址”“历年出土具有代表性文物”等,还专辟一章《两百年来谁著史》回顾两个世纪以来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研究状况,总结战前英殖民官员、西方报人及律师与南渡的中国文人的华人研究的丰富资料,以及战后华人与西方历史学者如许云樵、王赓武、颜清湟、巴素、托洛基等人的研究成果。此外,本书的三个附录“新加坡历史大事记”“新华先贤五十名”“重点古迹与文物”,也都极具史料价值,其中不少都是编委会根据最新材料勘误订正的,对于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具有独特的价值。
孙中山的支持者——新加坡潮籍殷商林义顺(后排左二)
本书还关注了新加坡华人的国家认同问题,并重点探讨了二战后20年华人国家认同的变化及新加坡建国后华人认同逐渐确立的过程,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此外本书阐述的峇峇文化和侨批文化也颇有特色。峇峇是早期华人移民与马来群岛本地人通婚的后代,这种血缘和文化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峇峇社会和新文化。
为数众多的华人移民在新加坡历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部通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部新加坡华人移民史。它反映了华人从“落叶归根”的移民到“落地生根”的新加坡人的艰辛历程,对了解新加坡华人社会,了解新加坡历史都大有裨益。同时,它也能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历史资源。
(本文载于2018年3月12日《福建日报》,原标题为《近两百年来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缩影》)
泉州网络电视台-《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在泉州举行
http://www.qztv.cn/qztv/News/detail/id/43523.html
泉州通 - 《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今日在泉州举行
http://www.qztqz.com/p/40741.html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5月18日讯(泉州晚报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刘春艳)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开埠以来,由新加坡华社编撰的第一部完整华人通史著作。2017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该书引入国内出版。
书中记录了从1819 年至2015年间,新加坡华社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及贡献,涉及政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教育、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其中,有许多关于泉籍华侨华人在新加坡的事迹。该书由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示:“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除了华人同胞,还有马来、印度和其他少数民族如欧亚裔的同胞,自从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创造了今天的繁荣。此次在泉州举办《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意义重大,希望这本著作的出版,能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与泉州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往来合作。”
据了解,新加坡的华人约占总人口的75%左右,那里也是泉州人早期移居海外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泉籍华侨华人对新加坡的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如早期的华社领袖陈金声、陈明水父子,企业家、慈善家李光前,以及抗日英雄林谋盛等,都在新加坡历史进程中留下重要印迹。
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泉州市图书馆等泉厦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书籍。
与此同时,作为博物馆日的系列活动之一,由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联合承办的“轨迹——华侨与铁路”专题展昨日于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展,展期将持续一个月。
【编辑:林燕婉】
《联合早报》-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今天在福建泉州举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180518-860152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今天(18日)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据中新社报道,“对于新加坡书籍出版史而言,《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有特殊意义。”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指出,这是首部完整的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从1819年之前的古新加坡追溯到现在,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2015年11月,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献礼,《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新加坡的首发仪式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持。”
池兆森指出,“新加坡大部分公民都是华人,大概占75%左右。因此,一些对新加坡不熟悉的朋友没意识到新加坡其实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除了华人同胞,我们还有马来、印度和其他少数民族如欧亚裔的同胞。自从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创造了今天新加坡的繁荣。”
《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介绍,2013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并聚集了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一,泉州是著名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两地历史渊源深厚。”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介绍,新加坡是泉州人早期移居海外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泉籍华侨华人对新加坡的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如早期的华社领袖陈金声、陈明水父子,其后的企业家、慈善家李光前以及抗日英雄林谋盛等,都在新加坡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迹。
2017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引入中国出版。陈晓玉表示,此次在泉州举办该书的中国首发式,对于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地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地间的往来合作,共同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活动主办方还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新加坡华人通史》。
中新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福建泉州举行
http://www.niuren98.com/cul/shipin/cns/2018/05-19/news769496.shtml
【解说】当地时间5月18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这是首部中文版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从1819年之前的古新加坡追溯到现在,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注册送58体验金等各领域。
【解说】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告诉记者,2015年11月,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献礼,《新加波华人通史》在新加坡首发。
【同期】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 池兆森
这本书其实在新加坡已经做过首发仪式,但是这次在中国也做了一个首发仪式,也是意义非常好,让我们中国朋友也多了解新加坡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历史。
【解说】记者了解到,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注册送58体验金的移民国家,新加坡公民中华人占了人口的75%,其中有四成是闽南人。《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介绍,2013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并聚集了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
【同期】《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 柯木林
这本书主要是一个华人通史,连续地记载了新加坡700年的历史,很多人以为新加坡是1819年开埠的,其实在莱佛士登陆之前的500年,新加坡已经是一个很繁华的商港。很多新加坡人都是从泉州过去的,厦漳泉人是在新加坡占很大比例,也是非常地成功。
【解说】据了解,2017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引入中国出版。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此次在泉州举行《新加坡华人通史》的中国首发式,对于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注册送58体验金交流,增进两地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地间的往来合作,共同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柯宁 孙虹 福建泉州报道
爱奇艺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福建泉州举行
http://www.iqiyi.com/w_19rzchute1.html
泉州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在泉举行
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18-05/20/content_5819617.htm
泉州网5月20日讯 (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刘春艳)前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开埠以来,由新加坡华社编撰的第一部完整的华人通史著作。2017年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该书引入国内出版。
该书记录了从1819年至2015年间,新加坡华社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及贡献,涉及政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教育、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其中,有许多关于泉籍华侨华人在新加坡的事迹。该书由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示,在泉州举办《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意义重大,希望这本著作的出版,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与泉州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往来合作。
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和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书籍。
“心系中华文化”摄影比赛-《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今天在福建泉州举行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id=245001775676292&story_fbid=988906067952522
台海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在泉举行
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shms/2018-05-20/2136152.html
台海网5月20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前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开埠以来,由新加坡华社编撰的第一部完整的华人通史著作。2017年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该书引入国内出版。
该书记录了从1819年至2015年间,新加坡华社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及贡献,涉及政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教育、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其中,有许多关于泉籍华侨华人在新加坡的事迹。该书由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示,在泉州举办《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意义重大,希望这本著作的出版,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与泉州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往来合作。
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和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书籍。
天天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举行
http://www.pig365.com/html/4802/2018/05/18/2018-05-18_2111671_4802.shtml
5月18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右)与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共同开启新书。 孙虹 摄
泉州5月18日电 (记者 孙虹)18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对于新加坡书籍出版史而言,《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有特殊意义。”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示,这是首部完整的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从1819年之前的古新加坡追溯到现在,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2015年11月,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献礼,《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新加坡的首发仪式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持。”
池兆森指出,“新加坡大部分公民都是华人,大概占75%左右。因此,一些对新加坡不熟悉的朋友没意识到新加坡其实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除了华人同胞,我们还有马来、印度和其他少数民族如欧亚裔的同胞。自从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创造了今天新加坡的繁荣。”
《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介绍,2013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并聚集了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一,泉州是著名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两地历史渊源深厚。”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介绍,新加坡是泉州人早期移居海外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泉籍华侨华人对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如早期的华社领袖陈金声、陈明水父子,其后的企业家、慈善家李光前以及抗日英雄林谋盛等,都在新加坡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迹。
2017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引入中国出版。陈晓玉表示,此次在泉州举办该书的中国首发式,对于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地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地间的往来合作,共同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恰逢“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强调博物馆是连通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表示,“结合这一主题,为发挥我馆作为海内外侨界文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并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各界的联系,举办了此次书籍首发式活动。”
当天的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和专题座谈会,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新加坡华人通史》。(完)
闽南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泉州全国首发 华人通史著作
http://www.rqwgb.com/quanzhou/news/1999087.html
前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开埠以来,由新加坡华社编撰的第一部完整的华人通史著作。2017年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该书引入国内出版。
该书记录了从1819年至2015年间,新加坡华社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及贡献,涉及政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教育、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其中,有许多关于泉籍华侨华人在新加坡的事迹。该书由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示,在泉州举办《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意义重大,希望这本著作的出版,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与泉州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往来合作。
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和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书籍。(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刘春艳)
海安新闻 - 《新加坡华人通史》我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举办
http://lview2.org/taolun/4094.html
5月18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本我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华裔历史博物馆举行。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右)与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一起敞开新书。 孙虹 摄
泉州5月18日电 (记者 孙虹)18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本我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华裔历史博物馆举行。
“关于新加坡书本出书史而言,《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有特别含义。”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明,这是首部完好的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从1819年之前的古新加坡追溯到现在,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明等各范畴。“2015年11月,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献礼,《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新加坡的首发典礼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掌管。”
池兆森指出,“新加坡大部分公民都是华人,大约占75%左右。因而,一些对新加坡不熟悉的朋友没意识到新加坡其实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除了华人同胞,咱们还有马来、印度和其他少数民族如欧亚裔的同胞。自从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以来,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发明了今日新加坡的昌盛。”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首部完好的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作品。 孙虹 摄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首部完好的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作品。 孙虹 摄
《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介绍,2013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并聚集了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我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作品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供给最佳的阅览体会。”
“新加坡是东南亚区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一,泉州是闻名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两地历史渊源深沉。”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介绍,新加坡是泉州人前期移居海外的首要聚居地之一,泉籍华裔华人对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如前期的华社首领陈金声、陈明水父子,这以后的企业家、慈善家李光前以及抗日英豪林谋盛等,都在新加坡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入印迹。
2017年末,福建人民出书社将《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引进我国出书。陈晓玉表明,此次在泉州举行该书的我国首发式,关于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文明交流,增进两地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地间的来往协作,一起助推“一带一路”建议建造具有重要含义。
恰逢“5.18世界博物馆日”,本年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衔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大众”,着重博物馆是连通当地社区、文明景观和自然环境的枢纽。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效果,不断招引新的观众并增强互相的联络,博物馆有必要创始藏品阐释与展现的新方法。泉州华裔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表明,“结合这一主题,为发挥我馆作为海内外侨界文明界的桥梁枢纽效果,并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各界的联络,举行了此次书本首发式活动。”
当天的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典礼和专题座谈会,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裔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明组织捐献《新加坡华人通史》。(完)
中国侨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福建泉州举行
http://www.chinaqw.com/sp/2018/05-19/190198.shtml
【解说】当地时间5月18日,《新加坡华人通史》书籍中国首发式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这是首部中文版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从1819年之前的古新加坡追溯到现在,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
【解说】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告诉记者,2015年11月,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献礼,《新加波华人通史》在新加坡首发。
【同期】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 池兆森
这本书其实在新加坡已经做过首发仪式,但是这次在中国也做了一个首发仪式,也是意义非常好,让我们中国朋友也多了解新加坡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历史。
【解说】记者了解到,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新加坡公民中华人占了人口的75%,其中有四成是闽南人。《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柯木林介绍,2013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提出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并聚集了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
【同期】《新加坡华人通史》主编 柯木林
这本书主要是一个华人通史,连续地记载了新加坡700年的历史,很多人以为新加坡是1819年开埠的,其实在莱佛士登陆之前的500年,新加坡已经是一个很繁华的商港。很多新加坡人都是从泉州过去的,厦漳泉人是在新加坡占很大比例,也是非常地成功。
【解说】据了解,2017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引入中国出版。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此次在泉州举行《新加坡华人通史》的中国首发式,对于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地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地间的往来合作,共同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柯宁 孙虹 福建泉州报道
东南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在泉州举行
http://qz.fjsen.com/2018-05/20/content_21063702.htm
本报讯 (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刘春艳)前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新加坡华人通史》全国首发式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开埠以来,由新加坡华社编撰的第一部完整的华人通史著作。2017年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该书引入国内出版。
该书记录了从1819年至2015年间,新加坡华社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及贡献,涉及政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教育、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其中,有许多关于泉籍华侨华人在新加坡的事迹。该书由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力求在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池兆森表示,在泉州举办《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仪式意义重大,希望这本著作的出版,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与泉州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往来合作。
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和泉州市图书馆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书籍。
每日头条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昨天在泉州举行
https://kknews.cc/culture/pnlnzlj.html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主题强调博物馆是连通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结合这一主题,为发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作为海内外侨界文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并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各界的联系,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特举办了此次图书首发式活动。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一,泉州是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两地历史渊源深厚。新加坡是泉州人早期移居海外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泉籍华侨华人对新加坡的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诸如早期的华社领袖陈金声、陈明水父子,其后的企业家、慈善家李光前以及抗日英雄林谋盛等,都在新加坡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迹。
《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开埠以来新加坡华社编撰的第一部完整的华人通史著作,记录了从1819 年至2015年间新加坡华社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及贡献,涉及政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教育、文学与报业、文化艺术等,这其中有许多内容记述了泉籍华侨华人在新加坡的事迹。2017年底,福建人民出版社将该书引入国内出版。此次在泉州举办该书的中国首发式,对于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地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地间的往来合作,共同助推 “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发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主办方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档案馆、泉州市图书馆等厦泉多个教育文化机构捐赠了图书。首发式结束后举行了专题座谈会,由泉州市侨联原主席陈小钢主持,该书主编柯木林作主旨发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伍慧贤、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聂德宁教授、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曾玲教授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微博 - 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馆
https://m.weibo.cn/status/4243598427683725
福建日报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在泉州举行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5/28/content_1109463.htm
厦门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
http://epaper.xmnn.cn/xmrb/20180527/201805/t20180527_5186199.htm
海沧侨联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
https://mp.weixin.qq.com/s/qP2uD8ho6dC91W8vUTdYzQ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在闽首发
http://ex.cssn.cn/ts/ts_wxsh/201805/t20180530_4312559.shtml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记者张福财)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近日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首发。
《新加坡华人通史》以专题的形式,分类论述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变迁。全书共分为18章41节,80余万字,内容涵盖了公元14世纪至今700多年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其中,重点讲述新加坡1819年开埠至2015年近200年的故事,涉及人文、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
该书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庆祝新加坡共和国成立50周年暨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在2013年提出编写的,由37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的历史学者联合编写。2017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将其引进出版。该书是第一部完整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其内容上与新加坡版一致,不同的是中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不再是大型的单行本,而是分为上、下两册,总页数超过1000页。此次首印1000本,主要供研究新加坡历史、华人华侨的专家学者参考阅读。
“书中有许多关于泉州籍华侨华人在新加坡的事迹。”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表示,在泉州举办该书的中国首发式,对促进泉州和新加坡两地的文化交流、共同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石狮日报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在泉州举行
http://epaper.ssrb.com.cn/h5/html5/2018-05/19/content_2_2.htm?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泉州乡讯 - 《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首发式在泉州举行 (2018-05-31)
当当网 - 新加坡华人通史 柯木林主编
http://product.dangdang.com/1007526977.html
中华读书报 - 2018不可错过的20种历史和传记好书
https://mp.weixin.qq.com/s/aoLUOsqAk7WEclvfxRHu9Q
光明网 - 新加坡华族历史的缩影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8-12/19/nw.D110000zhdsb_20181219_2-19.htm
新加坡从开埠前的荒凉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的繁华大都会,历经了一段段值得追溯、纪念与省思的历史。开埠初期,由于各种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工、技工和木工,吸引了华人拓荒者先后从槟城、马六甲、廖内群岛及中国沿海的福建、广东两省,分四路来到新加坡。19世纪中叶,经过这波移民浪潮,新加坡华人社会基本形成,华人也逐渐成为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并在新加坡的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近200年来,关于新加坡华人历史的专著,仅见1923年出版的英文巨著《新加坡华人百年史》。有鉴于此,2014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组织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历时3年半终于完成。该书由柯木林主编,37位作者均系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地,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国际研究视野。该书被作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暨新加坡纵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30周年庆典的献礼书。2015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持新书推介会,他赞许《新加坡华人通史》是宗乡总会献给华社的一份珍贵礼物。2017年底,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引入中国出版,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
通览这部126万字的巨著,发现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与意义:
其一,这是首部完整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出版,打破了过去百年来新加坡华族社会没有一部系统的华人通史的尴尬局面,填补了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以中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的空白。该书记录了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到2015年近两百年间,新加坡华人社会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和贡献。全书内容浩瀚,涵盖领域广,时间跨度大,涉及新加坡华人的政治、经济、教育活动、社会组织、宗教思想、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等。除了用文章勾勒出本地华人史,通史还在附录收纳对本地华人史有深远影响的50个历史事件、50位新加坡先贤和50个重要古迹与文物。可以说,该书是新加坡华族历史的缩影,是华人在新加坡的奋斗史,彰显了中华民族落地生根的强大生命力及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其二,平衡“学术和通俗”,兼具学术价值与可读性。全书史料丰富,忠于历史,作者做了大量的考证、研究工作,参阅旧报刊、档案资料、史书、奏折、田野书籍,以及当年殖民地官员所撰写的英文典籍等文献史料,借助出土的遗物、遗址、碑刻、金石等实物史料,最大程度地减少谬误,全面梳理新加坡华人历史发展的轨迹或贯穿其中的线索。例如,本书开篇《海疆殊域》,运用了大量的典籍、考古遗址及重点文物,为我们描述了古代新加坡历史图景,使得此书更显历史厚重感;将“昭南时代”列入通史,弥补了对这一时期研究的不足等。还有一些“争议性的历史课题”,如华社帮派对立时代、秘密会社、中国国民党在本地的活动等也不避讳,更加立体丰富地呈现华社面貌。
其三,厘清了开埠以来新加坡华人历史脉络。自1836年以来,华人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是新加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两百年来的砥砺奋进,奠定了现代新加坡的繁荣兴盛。在此意义上,《新加坡华人通史》不仅仅是一部华人通史,也是新加坡国家通史的一部分,有助于读者了解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的新兴国家。“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脉络,在1965年建国前基本清楚,但在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这条主线逐渐变得模糊,因为华社在社会、经济、国家认同及社团转型等层面上,都和以往不同,影响了华人历史的走向。”全书共18章,在篇目安排上没有明确的分期,各章节都可看作一个独立专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此书将新华社会纳入世界和地区格局变化中考察,厘清了新加坡华人历史脉络。开埠以来新加坡华人社会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819年至1945年的“帮权时期”。在政治上认同中国,同中国政府保持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经济上形成由各帮群垄断的商业网络,以传统家族企业模式为主。二是1945年至1965年的“转型时期”。政治上逐步转向认同新加坡;经济上开始走向内外资大重组时代,华侨经济既是侨民经济又是当地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三是1965年至今的“国民时期”。在政治上认同新加坡国家,一切以新加坡的利益为依据和归宿,完成了从“华侨”向“华人”的转型;华人经济走向国际化、多元化和现代化,成为新加坡民族经济。在多元的新加坡社会中,华人文化认同有其特殊性,表现为既认同马来族或他族文化的同时也认同中华文化,比如形成了融合中华文化与马来族文化的峇峇文化。厘清新加坡华人历史脉络,有助于凝聚新加坡华社力量,凝聚国人与华人的共识,强化国人与华人的归属感及身份认同。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是新加坡华人宗乡团体的最高领导机构。宗乡会馆在近百年新加坡华族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总会的成立,是时代转型的需要。这次宗乡总会组织编写《新加坡华人通史》,是其转型后发挥族群教育重要功能的突出贡献之一,有利于新移民增进对华族历史、建国历史的认知,协助新移民更快地融入新加坡社会。
豆瓣读书 - 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79985/
《新加坡华人通史》(海外版)入选《中华读书报》2018年20种历史和传记好书 ,载《源》双月刊 (137期), 2019年,页29
香港大书城 - 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www.megbook.com.hk/mall/detail3.jsp?proID=3120472#.XTVtb-gzaUk
总目录
001前言蔡天宝
001序王赓武上册
001导论柯木林
015第一章海疆殊域吴庆辉古代新加坡
043第二章移民与早期贸易
045第一节乘风破浪下南洋崔贵强早期华族移民浪潮
065第二节风帆时代的新加坡吕世聪开埠初期的中国帆船贸易李业霖
085第三章新华社会
087第一节神权绅权帮权林孝胜帮权结构与帮权政治
109第二节闽帮精神林孝胜从恒山亭到福建会馆
137第三节广客帮总机构曾玲从海唇福德祠到绿野亭公所
157第四章清廷与华社
159第一节八方风雨会星洲崔贵强晚清官员访问新加坡
180第二节我视新洲成旧洲林孝胜中国驻新加坡领事
213第三节顶戴花翎颜清湟晚清售卖官衔制度与新加坡华人
239第四节晚晴园内外陈丁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华社会
251第五章迁民社会与峇峇社会
253第一节泽被功敷杨进发华族领导层与其政治变革
273第二节义结金兰麦留芳华人秘密结社的演变
294第三节一棹冲开瘴海烟梁元生新华士阶层
313第四节海门奇葩黄慧敏峇峇文化
344第五节峇峇双杰李元瑾林文庆与宋旺相
359第六章报业文化
361第一节南渡衣冠各领风骚崔贵强战前新加坡华文日报
385第二节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崔贵强战后新加坡华文日报张静
407第七章儒学与宗教
409第一节浮海居然道可行梁元生新加坡的儒学运动
423第二节三教合一徐李颖儒释道在新加坡的发展
459第八章出版物与文学
461第一节华风远被李金生开埠以来的华文出版业
480第二节与君话冷炎州月柯木林新华古典文坛
496第三节蕉风椰雨文学杨松年新加坡华文文学
514第四节东方红朱成发左翼文学的文革潮下册
531第九章风雨华教
533第一节开智启蒙薪尽火传梁秉赋从华文教育到华文教学
545第二节华语还是方言郭振羽讲华语运动
563第十章文化与艺术
565第一节南洋画风张夏帏早期新华社会与南洋美术的形成
586第二节唱尽人间喜与忧蔡曙鹏新加坡的表演艺术
613第三节影视百年叶舒瑜华语电影与电视剧的发展
633第十一章家书抵万金
635第一节侨汇侨批民信业柯木林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
648第二节华侨特有的专递服务李志贤各帮信局及其行业组织
677第十二章经济活动林孝胜华商与华资银行
705第十三章四海同心义薄云天林孝胜抗日救亡运动
729第十四章昭南岛的沧桑蔡史君华侨排斥论与利用论交织下的军政
745第十五章政治运动747第一节中国国民党在新马杨进发其兴衰、贡献与影响(19121949年)
766第二节默迪卡陈剑新加坡独立斗争二十年(19451965年)
793第十六章建国之路
795第一节选贤任能林金圣历届大选与政治演进
815第二节因时制宜陈剑独立后的国策与社会变迁(19592015年)
845第三节经济转型的新加坡陈企业回顾、反思与展望(19652020年)郭明忠刘丹彤
864第四节现代新加坡之父严孟达耀眼的华人政治家李光耀林孝胜
885第十七章缘聚岛国欧雅丽当代新移民
909第十八章两百年来谁著史崔贵强回望新加坡华人研究
933附录一新加坡历史大事记
939附录二新华先贤五十名
965附录三重要古迹与文物
991附录四主要参考资料
1031编后语
目录
001前言蔡天宝
001序王赓武上册
001导论柯木林
015第一章海疆殊域吴庆辉古代新加坡
043第二章移民与早期贸易045第一节乘风破浪下南洋崔贵强早期华族移民浪潮
065第二节风帆时代的新加坡吕世聪开埠初期的中国帆船贸易李业霖
085第三章新华社会
087第一节神权绅权帮权林孝胜帮权结构与帮权政治
109第二节闽帮精神林孝胜从恒山亭到福建会馆
137第三节广客帮总机构曾玲从海唇福德祠到绿野亭公所
157第四章清廷与华社
159第一节八方风雨会星洲崔贵强晚清官员访问新加坡
180第二节我视新洲成旧洲林孝胜中国驻新加坡领事
213第三节顶戴花翎颜清湟晚清售卖官衔制度与新加坡华人
239第四节晚晴园内外陈丁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华社会
251第五章迁民社会与峇峇社会
253第一节泽被功敷杨进发华族领导层与其政治变革
273第二节义结金兰麦留芳华人秘密结社的演变
294第三节一棹冲开瘴海烟梁元生新华士阶层
313第四节海门奇葩黄慧敏峇峇文化
344第五节峇峇双杰李元瑾林文庆与宋旺相
359第六章报业文化
361第一节南渡衣冠各领风骚崔贵强战前新加坡华文日报
385第二节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崔贵强战后新加坡华文日报张静
407第七章儒学与宗教
409第一节浮海居然道可行梁元生新加坡的儒学运动
423第二节三教合一徐李颖儒释道在新加坡的发展
459第八章出版物与文学
461第一节华风远被李金生开埠以来的华文出版业
480第二节与君话冷炎州月柯木林新华古典文坛
496第三节蕉风椰雨文学杨松年新加坡华文文学
514第四节东方红朱成发左翼文学的文革潮
《联合早报》- 回首新加坡历史鉴往知来 (2019-07-01)
http://www.megbook.com.hk/mall/detail3.jsp?proID=3120472#.XTVtb-gzaUk
总目录
001前言蔡天宝
001序王赓武上册
001导论柯木林
015第一章海疆殊域吴庆辉古代新加坡
043第二章移民与早期贸易
045第一节乘风破浪下南洋崔贵强早期华族移民浪潮
065第二节风帆时代的新加坡吕世聪开埠初期的中国帆船贸易李业霖
085第三章新华社会
087第一节神权绅权帮权林孝胜帮权结构与帮权政治
109第二节闽帮精神林孝胜从恒山亭到福建会馆
137第三节广客帮总机构曾玲从海唇福德祠到绿野亭公所
157第四章清廷与华社
159第一节八方风雨会星洲崔贵强晚清官员访问新加坡
180第二节我视新洲成旧洲林孝胜中国驻新加坡领事
213第三节顶戴花翎颜清湟晚清售卖官衔制度与新加坡华人
239第四节晚晴园内外陈丁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华社会
251第五章迁民社会与峇峇社会
253第一节泽被功敷杨进发华族领导层与其政治变革
273第二节义结金兰麦留芳华人秘密结社的演变
294第三节一棹冲开瘴海烟梁元生新华士阶层
313第四节海门奇葩黄慧敏峇峇文化
344第五节峇峇双杰李元瑾林文庆与宋旺相
359第六章报业文化
361第一节南渡衣冠各领风骚崔贵强战前新加坡华文日报
385第二节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崔贵强战后新加坡华文日报张静
407第七章儒学与宗教
409第一节浮海居然道可行梁元生新加坡的儒学运动
423第二节三教合一徐李颖儒释道在新加坡的发展
459第八章出版物与文学
461第一节华风远被李金生开埠以来的华文出版业
480第二节与君话冷炎州月柯木林新华古典文坛
496第三节蕉风椰雨文学杨松年新加坡华文文学
514第四节东方红朱成发左翼文学的文革潮下册
531第九章风雨华教
533第一节开智启蒙薪尽火传梁秉赋从华文教育到华文教学
545第二节华语还是方言郭振羽讲华语运动
563第十章文化与艺术
565第一节南洋画风张夏帏早期新华社会与南洋美术的形成
586第二节唱尽人间喜与忧蔡曙鹏新加坡的表演艺术
613第三节影视百年叶舒瑜华语电影与电视剧的发展
633第十一章家书抵万金
635第一节侨汇侨批民信业柯木林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
648第二节华侨特有的专递服务李志贤各帮信局及其行业组织
677第十二章经济活动林孝胜华商与华资银行
705第十三章四海同心义薄云天林孝胜抗日救亡运动
729第十四章昭南岛的沧桑蔡史君华侨排斥论与利用论交织下的军政
745第十五章政治运动747第一节中国国民党在新马杨进发其兴衰、贡献与影响(19121949年)
766第二节默迪卡陈剑新加坡独立斗争二十年(19451965年)
793第十六章建国之路
795第一节选贤任能林金圣历届大选与政治演进
815第二节因时制宜陈剑独立后的国策与社会变迁(19592015年)
845第三节经济转型的新加坡陈企业回顾、反思与展望(19652020年)郭明忠刘丹彤
864第四节现代新加坡之父严孟达耀眼的华人政治家李光耀林孝胜
885第十七章缘聚岛国欧雅丽当代新移民
909第十八章两百年来谁著史崔贵强回望新加坡华人研究
933附录一新加坡历史大事记
939附录二新华先贤五十名
965附录三重要古迹与文物
991附录四主要参考资料
1031编后语
目录
001前言蔡天宝
001序王赓武上册
001导论柯木林
015第一章海疆殊域吴庆辉古代新加坡
043第二章移民与早期贸易045第一节乘风破浪下南洋崔贵强早期华族移民浪潮
065第二节风帆时代的新加坡吕世聪开埠初期的中国帆船贸易李业霖
085第三章新华社会
087第一节神权绅权帮权林孝胜帮权结构与帮权政治
109第二节闽帮精神林孝胜从恒山亭到福建会馆
137第三节广客帮总机构曾玲从海唇福德祠到绿野亭公所
157第四章清廷与华社
159第一节八方风雨会星洲崔贵强晚清官员访问新加坡
180第二节我视新洲成旧洲林孝胜中国驻新加坡领事
213第三节顶戴花翎颜清湟晚清售卖官衔制度与新加坡华人
239第四节晚晴园内外陈丁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华社会
251第五章迁民社会与峇峇社会
253第一节泽被功敷杨进发华族领导层与其政治变革
273第二节义结金兰麦留芳华人秘密结社的演变
294第三节一棹冲开瘴海烟梁元生新华士阶层
313第四节海门奇葩黄慧敏峇峇文化
344第五节峇峇双杰李元瑾林文庆与宋旺相
359第六章报业文化
361第一节南渡衣冠各领风骚崔贵强战前新加坡华文日报
385第二节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崔贵强战后新加坡华文日报张静
407第七章儒学与宗教
409第一节浮海居然道可行梁元生新加坡的儒学运动
423第二节三教合一徐李颖儒释道在新加坡的发展
459第八章出版物与文学
461第一节华风远被李金生开埠以来的华文出版业
480第二节与君话冷炎州月柯木林新华古典文坛
496第三节蕉风椰雨文学杨松年新加坡华文文学
514第四节东方红朱成发左翼文学的文革潮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全景画卷——评《新加坡华人通史》
https://dys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HGZK201903004020&dbcode=CRJT_CPFD&dbname=CPFDLAST2019&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