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星期二

新华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965-86)


新华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965-86)
* 柯木林 *

一、前言
  
  新加坡华族历史(简称“新华历史”)研究,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当时的英殖民主义者,为了了解华族的历史和现状,以巩固他们的统治,非常重视华 族研究。伦敦的皇家亚洲学会和东方语文学校就是这项研究计划的大本营。1877年11月4日,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在新加坡成立,更积极地推广华族研究。

  然而,尽管殖民地学者对华族研究有一定的贡献,但亦仅仅限于保存史料方面。我们决不能苟同他们那种极端的白人沙文主义的种族优越感的治史态度。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迄今已臻廿载,总结过去廿年来的新华历史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今后研究的新动向。
  
二、研究新华历史的史观问题
  
  从学术研究的立场上看,早期的新加坡华人,有以下三类:
  (一)中国移民。主要来自中国沿海各省。移民中有商人、劳工、技术工人及文人。过去中国内忧外患及其他种种历史因素,促使他们不得不南来谋生及寻找出路。那些幸运者,经商致富了就成为华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侨领),如佘有进、胡亚基等即属这类。
  (二)马六甲移民。俗称峇峇,侨生或海峡华人。他们绝大部分为漳泉籍的商人。来新的目的是为了扩展商务。马六甲移民在早期新华社会扮演重要角色,两地往往拥有共同一批侨领:一个新华领袖,同时也是呷华社会领袖,如薛佛记等是。
  (三)土生土长的华人,亦称海峡侨生。他们虽属少数集团,但也出现了不少精明能干的领袖人物,如林文庆、宋旺相、伍连德等是。
  这三类华人,构成了整体的新加坡华族社会。广义的新华历史研究,应是以整体的新华社会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侧重于某一类型华人的狭隘研究。
  新华历史的研究范围极广,举凡社会、政治、经济、民俗、教育、文学、艺术、宗教,都属研究之列。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新华历史只是新加坡历史的一个组成 部分,也是学术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分工。与“新华研究”有同时存在价值的是“新印研究”与“新巫研究”。不过,新华历史即以华族为主体,就应该由华族学者来 撰写。自己研究自己民族的历史,总比别人来研究更加贴切。何况,新华历史,说得更亲切一点,就是我们的父亲和我们的祖父的历史。作为他们的子孙,我们觉得 有这样的一份自豪感与时代的使命感,来研究祖辈的历史,为后世保存史料。
  
三、二十年来的新华历史研究(1965-86)
  
  独立廿年来的新华历史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
  
(一)第一个十年的研究概况(1965-75)
  
  这时期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即:1. 南洋大学历史系同学的贡献;2. 碑文的史料价值。
  1968年,南洋大学历史系开设“东南亚华人史”这门学科,增办“荣誉学位”班级。在历史系黄枝连讲师的倡导下,掀起了“田野考察”与“实地调查”之风。1969年9月,选修“东南亚华人史”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的“新加坡华族村史调查研究”,包括:
  (1)葱茅园村史调查研究;
  (2)榜鹅万国村史调查研究;
  (3)义顺区兴利芭村史调查研究;
  (4)绝后岛杨家村历史调查研究;
  (5)蔡厝港东成村历史调查研究;
  (6)波东巴西村史调查研究。
  这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后来都总结成调查报告,油印出来分发给同学。
  1970年9月,历史系同学又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田野考察工作,这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新加坡华族行业史”:
  (1)客家人与典当行业;
  (2)温州人与木器行业;
  (3)福州人与理发行业。
  以上两个系列的调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报告的撰写,是以调查资料为主,文献资料为辅,做到了理论配合实践,田野调查结合书本资料的研究方法。
  那些考获普通学位,成绩优秀的同学们,便有资格攻读荣誉学位,为期一年。荣誉班的同学,必须撰写一篇毕业论文。这十年中(1965-75),南大历史系同学利用政府档案,旧的书刊报章进行专题研究,写出的毕业论文,主要的有:

作者
篇名
荣誉班年度
许秀聪
“新马华族对日本的经济制裁(1937-42)”
1969/70
欧阳昌大
“新加坡华人对辛亥革命的反应”
1969/70
陈金土
“从福建会馆创办南洋大学看新加坡华文教育中,商人、会馆、教育的关系”
1969/70
李元瑾
“林文庆与邱菽园 — 马来亚华族社会的两个改良主义者”
1970/71
柯木林
“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研究(1945-49)”
1970/71
陈万发
“新马华族救国抗日运动(1931-32)”
1970/71
黄文贵
“新马妇女与救亡运动(1937-41)”
1970/71
林文丹
“日军统治时期的新加坡经济”
1970/71
王绮莉
“李光前与战后华文教育”
1971/72
潘丽娟
“实龙港脚潮人社区发展的研究 — 有关移民的适应力与社会变迁”
1971/72
陈比德
“新加坡私会党战后的发展与政府的对策(1945-60)”
1971/72
丁莉英
“新加坡华校课程及教科书的演进初探(1951-72)”
1972/73
沈孟虹
“从1887-1911年《叻报》有关华人教育的资料看当时华文教育的情况”
1972/73
林明芳
“新加坡闽南人会馆之活动(1946-67)”
1972/73
林菊英
“从政治环境的变迁看华校学潮与政府政策(1954-56)”
1972/73
肖明芳
“战前的《南洋商报》(1923-41)”
1973/74

  1969年,饶宗颐教授在新加坡大学中文学会会报第十期,发表了一篇“新马华文碑刻系年(纪略)”的文章,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1972年元旦,新马 史学界泰斗陈育崧先生在《南洋商报》发表“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绪言”的长文,肯定了碑铭的史料价值:碑铭不仅是新加坡华人重点文物之一,而且也为我们提供 了新华社会及华族史上很多重要的资料和新的观点。
  伴随着对碑铭史料价值的肯定,1973年5月,以林孝胜为首的六位青年学人(其他五位是张夏帏、柯木林、吴华、张清江、李奕志),重新勘察了新加坡有 代表性的华族历史古迹,写成专书出版(1975年4月)。书名《石叻古迹》,列为“南洋学会丛书”第十三种。书中利用大量的碑文资料,分析了十九世纪新华 社会的帮权政治,为新华历史研究,扩展了新的领域。
  
(二)第二个十年的研究概况(1976-86)
  
  在这个十年中,新华历史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几项事件上:1. 口述历史馆的成立;2. 南洋学会的学术活动;3. “新华社会史料整理与研究计划”的提出。
  1979年,档案与口述历史馆(Archives and Oral History Department)成立口述历史组。口述历史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口述历史的方法(录音访谈),以记录、编整、保存、传播新加坡历史资料。1985年8月,口述历史组扩大成为口述历史馆。这些年来,口述历史馆所进行的有关新华历史的口述历史录音计划有:
·  新加坡先驱人物(1984年完成)
·  日本统治时期的新加坡(1985年完成)
·  新华社会
·  消逝中的行业
  历史悠久的南洋学会,自从1940年创办以来,即开展对华族历史的研究。学会的出版物《南洋学报》就是一本有份量的学术刊物。1984年8月,南洋学 会主办了一个“早期华人移民美国及东南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除新加坡学者外,也有来自美国的学者,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总共宣读了八篇论文。新加坡学 者有关新华历史的论文有三篇:
·  李励图博士的“十九世纪海峡殖民地中国领事与华民护卫司的关系”
·  饶世藻博士的“十九世纪新加坡的海峡侨生”
·  梁元生博士的“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华人的经济生活”
  南洋学会正在计划出版这些论文。会长魏维贤博士说,这次国际研讨会只是南洋学会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开端,以后数年拟计划召开的研讨会有:
·  1986年在台北举办“辛亥革命与海外华人”研讨会
    (已召开)
·  1987年在香港召开“两次大战间的华侨与华人”研讨会
·  1988年在美国加州召开“战后的华人社会”研讨会
·  1989年在新加坡开总结会议(主题未定)
  1986年3月28日,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亚洲研究学会联合举办了“新华社会史料整理与研究计划”的座谈会。座谈会由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系 主任王赓武教授担任评述。与会者约四十名,皆为学术界知名人士,济济一堂,极一时之盛。会上制定了八项专题研究计划:经济、社会、教育、政治、文学、艺 术、民俗及宗教,各专题下另设分题,例如社会专题下另设移民、会馆、社团、宗族、先贤、社会生活、妇女、劳工等分题。由专人组成各专题小组,以第一阶段的 五年工作,计划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及出版新华社会史料(1819-1959)。计划要收集的史料范围包括:
  (1)文献资料、著作、回忆录、会馆刊物、会讯、账簿、日记、章程、会议记录、书信、文件、年报、业务报告、契约、遗嘱、报章、书刊、教会报告及官方档案资料、家谱、族谱、家规、家训、课本、地方戏剧剧本、宣传海报等。
  (2)视听资料:画像、像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记录片。
  (3)碑刻、匾额、对联、印章的铭文。
  (4)口述历史及口述传统:采集儿歌、民谣、山歌、过番歌谣、传说、地方掌故、俚谚、谜语及隐语、礼俗、民间信仰、民间规约、民间工艺及技术等。
  除上所述,南大历史系荣誉学位的毕业论文,在这第二个十年(1976-86)中有以下三篇是研究新华历史的,这三篇论文都是1977年的作品。
  1. 王连之,“济南惨案与新马华人”
  2. 吴振钦,“陈嘉庚的政治活动”
  3. Chia Hoek Chuah, Gambier and Pepper Industry in Singapore and Johore (1819-1917), A Study of a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当我们在谈到南洋大学历史系同学的科研成果,及官方机构及民间学术团体对新华历史研究的贡献时,当然不能忽视新加坡大学历史系学生的贡献,以及那些默默耕耘,埋头苦干的历史学者的著述。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的历届毕业论文编目,可知自1973年至1977年,新大历史系学生所作有关新华历史的论文,有如下九篇(按:缺1965年至1972年的论文编目):
  1. Ching Seow-Ying, “A King’s Chinese: A Study of Song Ong Siang” (1973 Thesis)
  2. Pang Wing-Seng, “The “Double-Seventh” Incident 1937: Singapore Chinese Response to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1973 Thesis)
  3. Poh Guan-huat, “Lim Bo Seng: Nanyang Chinese Patriot” (1973 Thesis)
  4. Tan Eng-Leong, “The Establishment of Nanyang University, 1953-1956” (1973 Thesis)
  5. Goh Hwee-Jiang, “The Hock Lee Bus Riot, 1955” (1974 Thesis)
  6. Sim Cher-Lan, “The Kuomintang – Communist United Front in Malaya, 1924-1927” (1975 Thesis)
  7. Chew Ghim-Lian, “Tan Jiak Kim (1859-1917): Straits Chinese Leader” (1976 Thesis)
  8. Hong Lysa, “The Intellectual Awakening and Social Reforms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1894-1910” (1976 Thesis)
  9. Fu Mui-Kim, “The Kuomintang in Malaya, 1930-1934” (1977 Thesis)
  从这些论文的课题,可以看出新大历史系学生的研究兴趣,似乎偏重于海峡华人,以及那些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殖民地政府的政策。
  1978年以后,随着“联合校园”的组成,以及尔后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两间大学合并成为国立大学(1980年),新华历史在高等学府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重要学术专著
  
  兹根据出版年代,列举这廿年来有关研究新华历史的中英文部分学术著述,以供参考。
  1. 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新加坡:国家语文局,1965年);
  2. Chen Mong Hock, “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 of Singapore, 1881-1912”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7)
  3. 黄枝连,《马华社会史导论》(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1年)
  4. 黄枝连,《马华历史调查研究绪论》(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2年)
  5. 柯木林,吴振强编,《新加坡华族史论集》(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1972年)
  6. 陈育崧,陈荊和编著,《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部,1973年)
  7. 林孝胜等著,《石叻古迹》,(新加坡:南洋学会,1975年)
  8. Yen Ching-Hwang,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9. 杨进发,《战前新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年)
  10. 崔贵强,《星马史论丛》,(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年)
  11. Lee Poh Ping, “Chinese Society in 19th Century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2. 杨进发,《战前的陈嘉庚言论史料与分析》(新加坡:南洋学会,1980年)
  13. Wang Gung-Wu, “Community and Nation: Essays on South 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 Heinemann Education Book (Asia) Ltd, 1981)
  14. 陈育崧,《椰荫馆文存》,(新加坡:南洋学会,1984年)
  15. Cheng Lim-Keak, “Social Change and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A Socio-Economic Geograph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of Bang Structu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6. Yen CHing-Hwang, “Coolies and Mandarins”,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7. 麦留芳,《方言群的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85年)
  18. 麦留芳著,张清江译,《星马华人私会党的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85年)
  19. 柯木林,林孝胜合著,《新华历史与人物研究》,(新加坡:南洋学会,1986年)
  20. 庄钦永,《新加坡华人史论丛》,(新加坡:南洋学会,1986年)
  这廿本专著,平均一年一本,正代表了廿年来新华史坛的研究状况。除黄存燊、陈育崧及王赓武等为史学界前辈外,其他诸位皆年青学人,显示了新一代的历史学者在茁壮成长。
  
五、二十年来的研究特色
  
  二十年来,研究新华历史人才辈出,王赓武教授、杨进发博士、颜清湟博士都是知名学者。年青学人如李业霖、林孝胜、柯木林、崔贵强、王慷鼎、庄钦永等一代新华历史研究,孜孜不倦。还有,早年南洋大学及新加坡大学的历史系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壮大了这领域的研究队伍。
  早年的学者,对新华历史研究虽有一定的贡献,他们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的。如巴素博士(Victor Parcell)、温士德(Sir Richard O. Winstedt),他们不过是略通中文的殖民地官员罢了。有些史学前辈对华族历史的爱好,也只是个人的兴趣。然而,新一代的学人可不同,他们都是历史系的毕业生,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在研究方法及资料的取舍运用方面,均有显著的突破。
  在资料运用方面,殖民地学者仅能掌握官方档案(英文)资料,早期华族学者则采用训诂学的方法,偏重于中国古籍上的资料。新一代的学人都是通晓中英文的 双语人才,有些甚至能运用日文或其他外文资料。他们通过社会调查,口述历史,田野考察等方法来研究华族历史,文献资料结合调查报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六、今后展望
  
  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资料短缺或不足是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的障碍,要加强并提高新华历史研究,就必须把分散于各处的资料,作有系统、有计划的搜集与整理。从这一点上看,新近成立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是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的。
  宗乡总会于今年 (1986年)一月成立。总会本着发扬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作了历史性的大联合,集合各会馆的力量,引进学有专长的青年一代参与工 作,将使宗乡总会成为领导华族文化事业的总机构。今年(1986年)三月出版的《新加坡华人会馆沿革史》,正是一个开端。目前正在拟议中的“新华文史资料 中心”(设福建会馆内)一旦成立,新华历史研究,更会有一个向前发展的基地,前途当不可限量。



1986年8月2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本书作者柯木林谈新华文史资料中心

摘自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987年5月31日及6月13日)
  

知网空间 - 新华历史研究的问题与前瞻(1985—8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QLY198604005.htm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6年04期


新华历史研究的问题与前瞻(1985——86)
柯木林 

【摘要】:正 一、前言新加坡华族历史(下简称“新华历史”)研究,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当时的英殖民主义者,为了了解华族的历史和现状,以巩固他们的统治,非常 重视华族研究。伦敦的皇家亚洲学会和东方语文学校就是这项研究计划的大本营。1877年11月4日,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在新加坡成立,更积极地推广华族 研究。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 历史研究 华族 调查研究 新华社 新加坡华人 历史系 南洋大学 研究计划 口述历史
【DOI】:CNKI:SUN:HQLY.0.1986-04-005
【正文快照】:
一、前言 新加坡华族历史(下简称“新华历史”)研究,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当时的英爪民主义者,为了了解华族的历史和现状,以巩固他们的统治,非常重视华族 研究。伦敦的皇家亚洲学会和东方语文学校就是这项研究计划的大本营。1877年11月续日,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在新加....





《联合早报》- 国大设立奖项 鼓励写新加坡历史 (2014-11-14)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41114-411652



  配合新加坡明年庆祝独立50周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首个鼓励人们撰写新加坡历史的奖项,希望以此加深国人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和了解。
  名为“国大新加坡历史奖”的奖项,是面向全球的公开奖项,作品必须以英文书写,或者翻译成英文。作品可以任何时期的人事物为书写对象,可涵盖的主题也很广泛,但必须经过研究和资料收集,不能是文学创作。
  奖项预计每隔三年颁发,胜出者不仅可获颁五万元的现金奖,还有机会在国大历史系所举行的公开讲座中发表演讲。首个奖项预计在2017年底颁发。
  国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今年4月在专栏中提到,明年新加坡庆祝独立50周年时,他希望有善心人士捐出50万元,作为书写最佳新加坡历史的奖项。
  岂料,没过多久就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捐献者与马凯硕联络,愿意支持这项提升大家对新加坡历史认识的计划。
  马凯硕昨天在宣布成立奖项时说,将以有关捐款成立一个基金,基金所赚取的利息,则能用以每三年颁发一次“历史奖”。
  据他观察,本地目前有许多新晋的历史学者,他希望有关奖项能吸引更多人进行历史研究。
  马凯硕说:“《十二年奴》(12 Years a Slave)是部让人感到震撼的作品,阐述了黑奴非的人生活。或许新加坡能有部《十二年苦力》,剖析苦力的生活,那将是新加坡历史的重要补充。”
  尽管本地近年来兴起修正历史的做法,不少人纷纷提出主流陈述以外的历史诠释,马凯硕强调历史奖的主题不限于政治史,也包括军事历史、文化史、社会史,甚至是有关食品的历史等等。
  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院长杨淑爱教授则举例,有关社会边缘人士、土生华人和欧亚裔等的记录,同样引人入胜。
  国大历史系为首个奖项组成了五人评审团,他们是马凯硕、著名历史学家、东亚所主席王赓武教授、美国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学者彼德·考克莱尼斯(Peter Coclanis)和华族企业家成功史《出路》作者悦榕控股高级副总裁张齐娥。
  评审团还未决定评出优胜作品的标准,但王赓武说,关键不是参考了多少书目或涵盖多少注脚,而是可读性高并能提出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