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木林
*
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7月,郑和奉命带领庞大船队(共有六十二艘宝船),将士二万七千人,自苏州浏家港出发,开始了他七下西洋的壮举。这支船队,威风凛凛,出没七洲洋上,宣扬大明国威。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历时二十八载,遍访亚非三十余国,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对发展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促进友好往来,起了重大的作用,誉满中外,永垂史册。
郑和下西洋为“明初盛事”。当郑和统率大宝船纵横印度洋上之时,尚比西方诸大航海家狄亚士(B. Diaz)和伽马(Vascoda Gama) 发现欧亚新航路早九十多年。郑和可说是发现亚非新航路的第一人。而其规模之大,人员之众,历时之久,影响之深,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所以,有关郑 和下西洋的事迹,长期以来,一直为学者所重视。这方面的参考资料极多,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仅着重介绍郑和在泉州的遗迹——《郑和行香碑》。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
《郑和行香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于泉州东郊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后回廊的北侧。石碑高1米,宽0.42米,厚0.095米,青石所琢,上刻楷书,五行共46字。虽然经历了五百年的风霜,字体仍清晰可读。碑文主要记载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前夕,专程至此朝谒行香,祈求圣灵庇佑,往返平安。碑文全文如下:
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
碑文中的忽鲁谟厮即今伊朗霍尔木兹海峡中的克歇姆(Qushm)岛东部的霍尔木兹岛(Hormoz)。蒲和日,又名蒲日和,字贵甫。南宋末提举泉州市舶使蒲寿庚(原籍阿拉伯)之侄,受其叔影响而熟谙海外诸事,而且热心奉行伊斯兰教(回教)。永乐十五年随郑和出使西洋,因功绩卓著而被加封为泉州卫镇抚,并负责经管伊斯兰教圣墓。这块《郑和行香碑》就是由他撰记并勒立的。
郑和去泉州的次数及时间,目前众说不一,即使文献史料偶有记述,也不详实。《郑和行香碑》确切地证明了郑和曾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到过泉州。此碑还从实物史料上证明了郑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从而印证了文献史料中的记载,对郑和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基础。
位于泉州灵山的《郑和行香碑》
郑和是云南人,他的故乡就在今天的云南省昆明市,1985年恰好是他下西洋的580周年。云南电视台特地摄制了《郑和下西洋》这部电视剧,以示纪念。这部电视剧已在本地播映过。中国航海史研究会及人民交通出版社也刊行了《郑和研究资料选编》学术论文集及《郑和史迹文物选》历史图片集。去年(1986年)5月 旅华,在福州观赏了《郑和下西洋》这部电视剧,又专程前往泉州灵山,凭吊《郑和行香碑》。在行香碑前,想到他是回教徒,而宝船远航又必须拜祭天妃(护航之 神),与回教教义似乎有所抵触。然而为了船队随员的信心,他毅然允许拜祭天妃(《郑和下西洋》第一集剧情),不禁令人对这位十五世纪的伟大航海家及杰出的 和平外交使节,肃然起敬!
附录:郑和下西洋年表
次数
|
下西洋时间
|
所经过的国家
|
第一次
|
明成祖永乐三年至五年
(1405 –
1407)
|
爪哇、苏门答腊、
满刺加、古里
|
第二次
|
明成祖永乐五年至七年
(1407 –
1409)
|
满刺加、锡兰、爪哇、
古里、柯枝、暹罗
|
第三次
|
明成祖永乐七年至九年
(1409 –
1411)
|
占城、爪哇、
苏门答腊、满刺加、
小葛兰、柯枝、古里
|
第四次
|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至十三年
(1413 –
1415)
|
占城、爪哇、
苏门答腊、柯枝、
古里、忽鲁谟厮
|
第五次
|
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年至十七年
(1417 –
1419)
|
爪哇、古里、
忽鲁谟厮、亚丹
|
第六次
|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至二十年
(1421 –
1422)
|
榜葛刺、忽鲁谟厮
|
第七次
|
明宣宗宣德五年至八年
(1430 –
1433)
|
占城、爪哇、
苏门答腊、满刺加、
锡兰、古里、忽鲁谟厮
|
联合早报 - 郑和的“和之道”- 2012-04-08
Sunday Times - Zheng He's generous approach to service excellence (2019-06-30)
澎湃 - “中国”的与“东南亚”的郑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749665
葛剑雄:郑和究竟为何下西洋?
https://mp.weixin.qq.com/s/RnRyb8Rx44DTHiBlUH4GIw
郑和七下西洋干了多少“闲事”,境外作战、扶植海盗、寻麒麟……
https://mp.weixin.qq.com/s/aG7o_-QA602NN-1opF3yVw
千年福船为何成为郑和下西洋的首选?
https://mp.weixin.qq.com/s/_WqGA8e3DuNY_G2rHJphjQ
明代相关名家著述要点释读 ——纪念郑和逝世590 周年座谈会有感而作
傳說與真實: 鄭和下西洋事件對東南亞的影響
https://acrobat.adobe.com/id/urn:aaid:sc:AP:c5eec411-a51c-4650-aedf-aae30f1ba477
郑和七下西洋之谜
https://mp.weixin.qq.com/s/nBiN_XYgiglW1DQrNLaSAw
郑和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征讨云南,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郑和被明军掳获,后阉割,在军中做“秀童”。《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因“丰躯伟貌,博辨机敏,有智略,习兵法”,深得燕王朱棣的喜爱和信任。郑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阵战,多建奇功”,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
元朝汪大渊《夷岛志略》一书最早提出“西洋”一词,“西洋”并非指今日的大西洋或欧美国家,而是指南海以西的沿海一带、印度洋北海岸及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区。
据《明实录》记载,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时间是“永乐三年六月己卯”,即公元1405年7月11日。自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由27000多官兵、最多时达200多艘的船队七下西洋,先后到过36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在600年前,郑和作为国家正式使节前往海外,7次冒险远航,这一举动的最初起因是什么?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最盛行的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明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赉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惠帝也就是明建文帝朱允炆。是继祖父朱元璋之后,明朝第二代皇帝。但只做了4年,便被他的四叔朱棣取而代之。在“靖难之变”中惠帝“不知所终”。这件事成为明成祖朱棣的一块心病,当时有建文帝流落海外的传言,于是派遣郑和到西洋去苦心寻找。最后也一无所获。另一种说法是,明成祖因为用不太合法的方式取得帝位,所以要派使通洋,告谕天下,自己奉天承运,君临华夏。现在也有人认为明成祖其实是想重建一种中国式的万邦臣服、四夷来朝、宗主华夏、共享天下太平的帝王理想才派郑和放舟西洋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郑和下西洋,只是向海外炫耀明朝国富兵强,扬威海外,树立声望。和外国取得沟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永乐皇帝专门提出了要求:“今遣郑和賫敕普谕朕意。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永乐皇帝的理念通过郑和的远航得到了传播。同行的马欢在《纪行诗》中说:“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郑和在七下西洋的28年中,推行的都是“和平外交”政策,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读赏赐”——宣读大明皇帝的敕谕,就是“宣教化”。“宣教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所至颁中华正朔,宣敷文教。”所谓“正朔”即中国历法,还包括了中国人民对季节、气候的认识和伦理道德、礼仪习俗等。事实上,这些说法都不太令人信服,也经不起推敲。1405年开始的大明舰队七下西洋的目的和动机到底是什么,成了一个有待历史解答的谜。
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就其活动的性质来说,既不是一般的商船,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团,而是由统治者组织的赋予综合任务的船队。当然,推行明朝皇帝颁布的“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方略,便成为郑和远航的首要任务。
郑和下西洋除了政治、军事目的,还有一定的经济目的。郑和的船队旗舰名曰“宝船”,里面装满了大量金银财宝和物资,这就为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创造了条件。官方贸易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内容,“宝船”除了装载用于赏赐、赠送各国国王诰命的银印、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等礼物外,还有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但多数是以货易货。朝贡贸易是郑和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这些小国对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是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
十几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英国皇家海军退役潜艇指挥官加文·孟席斯,历时14年,沿着麦哲伦和库克船长当年的航线进行航行,走访了120多个国家,查阅了900多个图书馆,写出一本惊世之作《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这本书的观点是,哥伦布、麦哲伦和库克船长,这些名载史册的欧洲航海家,他们的“首次地理大发现”都“徒有虚名”。在他们发现地球上新的陆地前,郑和已经到过那里。“欧洲的第一批环球航海家,都是郑和的后来者。”“郑和是超越史册的环球航海家”。
关于郑和之死,一种说法是,郑和当年7月回到南京,第二年病逝,终年64岁。埋葬在南京南面的牛首山。另一种说法,又据天顺元年(1457年)郑和生前一友好同僚所著(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记载,当年船队返回到古里(印度)时,64岁的郑和因积劳成疾,不幸辞世。一直负责航海事务的正使太监王景弘命人把郑和的遗体妥为装殓,准备回国安葬。当时天气酷热,船队路经爪哇岛时,眼见郑和遗体难于保存,王景弘只好决定埋葬在当地。郑和去世后,宣德帝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令停止”,“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令停止”,明英宗(朱祁镇)时,推行的是禁海政策,境内外船只“寸板不得人海”。到了明宪宗的时候,忽然想起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想看一下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却发现一向贮存在兵部的《郑和出使水程》,也就是郑和七次航海出使的全部档案,突然不见了。此事发生在明宪宗朱见深(1464~1487年)成化年间。明人严从简所著《殊域周咨录》中对此事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永乐二十三年,仁宗即位,从前户部尚书夏原吉之请,诏停西洋取宝船,不复下蕃。宣德中虽开,至正统初复禁。成化间,有中贵迎合上意者,举永乐故事以告。诏索《郑和出使水程》。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检旧案,不得。盖先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忠笞吏,复令人检。三日,终莫能得。夏秘不言。忠诘吏,谓:“库中案卷宁能失去?”大夏在旁对曰:“三宝下西洋,费银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且万计,纵得其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忠竦然听之,降位曰:“君阴德不细,此位不久当属君矣!”夏后果至兵部尚书。被刘大夏藏匿的异常珍贵的《郑和出使水程》到底下落何方,从此成为一大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