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星期二
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研究(1945-49)附录A
附录A
个案研究 — 本坡最活动的民信局
我们综观了全篇论文之后,这里主要是论述本坡三家最活动的民信局(闽帮的侨通行,潮帮的再和成伟记汇兑信局及琼帮的永吉昌汇兑信局),通过他们信局的历史发展,来看新加坡民信界的情况。
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新加坡的民信局本来是分为福建帮、潮州帮、琼州帮、广东帮及客帮等五帮。但因广客二帮只有信局六七家,既无同业公会组织,又多属 兼营性质(广帮信局多由金铺兼营,客帮信局系由客栈兼营);且因广东省银行之分行及办事处,遍设广东各县市,华侨汇款传递迅速,官价与黑市汇率相当时,华 侨都往银行汇寄,致使该两帮信局不易发展(见许云樵、许直合著《新加坡工商业全貌》,页50)。所以,在本地民信界也不占重要地位,因此略而不谈。这里所 列举的三家信局,都是当年各帮民信界的领袖信局;三家信局的负责人林树彦、周镇豪与黄正本都曾担任过“南洋中华汇业总会”及各该帮汇兑公会的会长职。他们 站在民信局的立场,为数百同业争取民信局所应有的权益,名噪一时,值得我们大书特书。但因他们的活动,文献资料有限,且杂乱无章,所以,本文中所记述的, 除文献资料有个别加注外,其他没有附注的,概属访谈资料。
I. 闽帮 — 侨通行
闽侨民信局,由于方言的歧异,分为四系。厦门、金门、同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海澄、龙溪、漳浦、华安、长泰、南靖、云宵、诏安、东山、适中、 漳平等县人士所经营者为第一系;福州、长乐、福清、永泰、闽清、福安、三都澳、福鼎等县人士所经营者为第二系;兴化、莆田等县人士所经营者为第三系;龙 岩、永定、上杭、长汀等即为第四系。本地闽侨,因原籍第一系者特众,所以此系信局也比较多,而第二三四各系则次之(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页 579-580)。
上述四系信局中,侨通行即是属于第一系信局。侨通行创办者是林树彦,福建省安溪县人。他本是印尼占卑的华侨,1937年来新。当时,他因鉴于本地民信 局既多拘于地方性,而其营业方式又墨守成规,乃决心以新方式经营侨汇(详见后)。1938年4月创设侨通行于直落亚逸街53号。商号侨通行,取其“沟通侨 汇”之意。
侨通行初办不久,日本占领厦门,该行在厦门代理办事处乃转迁至无战事区的鼓浪屿,照常营业,在商务上并无多大影响。从这时起,林君即开始注意发展中国 内地非占领区业务,并在泉州、香港等地设置分行。经营三年余,太平洋战争爆发,及至1942年2月新加坡沦陷后,侨通行民信业务便完全停顿。在这期间,林 君转营暹罗及印尼的土产粮食生意。
和平后,中南交通恢复了。侨胞们纷纷寄信汇款回国,民信业务极一时之盛。由于环境及业务上的需要,林树彦乃与同业们发起组织“南洋中华汇业总会”,希 望以一致步伐,共谋民信业务的发展,并使停滞四年的侨汇,得以完善敏捷与夫合法之经营。为欲善益求善与考察各地汇业情况起见,1946年及1947年,林 君乃有北马及中国之行。此行会见同业甚多,交换许多意见,这对侨通行业务发展,有莫大俾益。接着,侨通分行在各地设立起来,营业范围遍及全中国及新马、印 尼各地。举凡香港、上海、福州、泉州、古田、厦门、吧城(即今椰加达)、旧港、泗水、砂朥越、怡保、吉隆坡、马六甲、槟城等处都有分行(约廿五间);每间 分行至少有职员十余名,单就总行一处就有四五十名。至于收汇数额方面,也由战前的每星期十几廿万元增加到四五十万元,真可说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 达三江”了。这是侨通行业务发展的巅峰造极时期,而原本在战前届居新加坡民信界第一把交椅的和丰、信通、正大等几家驰名的民信局,也不得不恭手让贤了。侨 通行在此时已然远近知名,成为新马民信业的主流。到1948年,侨通行更扩充营业组织,成立“侨通企业有限公司”,除经营银信汇款外,并自置大小轮船川行 各埠,批发中国国货国产等。
侨通行的业务为什么发展得这么迅速呢?要了解这问题,我们得首先明白促进商行业务发展的因素。一般上说,商务的进展,经理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必须 (一)活动力旺盛;(二)行情拿得稳及(三)各方关系(内和外)面面圆。基于这三项原因,侨通行业务的迅速发展,林树彦的活跃于汇兑界,实有以致之。此 外,尚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以新方式经营侨汇。过去本地民信局,大抵都是采取旧方式经营民信汇款,即是向银行购买汇票,然后再转至香港、上海、厦门或汕头 等指定地点交汇。在这过程中,由于多了一位“仲介人”— 银行,所以盈利不大。至于侨通行则不然,它是自设通汇,直接由香港向伦敦银行开户转汇英镑,然后以英镑结汇。由于时间快捷关系,得利颇高。估计每汇一万元 叻币可赚一百余元,即1%多(普通信局由银行转汇,获利只千分之一而已)。另一方面,侨通行自设通汇的结果,也使一部份民信局将其所收汇款交它转汇,因而 业务蒸蒸日上,利市百倍。
可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民信业黄金时代在新加坡历史上,有如昙花一现,很快地过去了。1949年,民信业开始衰退,同年10月,中国解放 后,民信业从此一蹶不振。到1953年时,全市民信界几乎处于麻痹状态,目前仍在惨淡经营。侨通行现时除还经营少许侨汇外,已转营中国土产货物出入口及本 地与邻国的转口贸易了。
II. 潮帮 — 再和成伟记汇兑信局
在潮帮信局中,再和成伟记汇兑信局堪称是其中佼佼者。这不但由于它的历史悠久,声誉卓著,而且是因为它资金雄厚,通汇范围广泛的缘故。它是在六十余年 前由李伟南昆仲及其友好合资经营的。主要以经收潮州各属民信为主,此外也兼收中国其他各地的汇款,但为数较少。再和成在经营数年后,便由李伟南兄弟承受全 部股份,现在仍是李氏家族的资产。
再和成总行座落于大坡二马路33号,它的民信营业一向都很不错,尤其是在战后的全盛时期中,业务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这时,除了在汕头及香港设有联号 或代理处外(汕头联号是捷成批局,香港代理处是德兴行),潮州各属地区全在它的通汇范围之内。举凡潮安、澄海、潮阳、隆都、普宁、黄冈、诏安、揭阳、饶 平、南澳、棉湖、河婆、陆丰、大埔、大麻、松口、梅县、蕉岭、丙村、百侯、峰市、兴宁、永定、五华、上杭、湖寮、银溪、三河、漳溪、高陂等处都有再和成的 特约代理分送银信汇款。这里的总行收汇之后,即向汇丰银行购汇港币转往国内派送,因此信件往来十分便捷。由于通汇范围广大,所以同业者所收的汇款,也多委 托它转汇,营业蒸蒸日上。为了应付客观环境的迫切需求,再和成同时也在本坡设立二分局,一在怒美兰律八百号;一在吗真律七号,但这二分局,现仅存后者一家 而已。
再和成之所以闻名,尚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它是潮帮信局中最活动者。它的创办人李伟南是本地侨领。民国初年,当中国政府下令禁止“民信总包”的事件发生 以后(见注18),为全侨民信同业所反对,组织委员会,办理交涉,李伟南便是负责向有关当局办理交涉的中坚人物之一。战后,再和成的业务改由周镇豪掌舵, 周君在为民信同业争取利益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潮帮信局在战前大约有十六七家,最多也不过廿余家。但和平后,却增至四十余家,并组有“潮侨汇兑公会”,为本坡汇业成立最早的团体(见潘醒农编著《马 来亚潮侨通鉴》,页267)。至于潮侨汇款数额,战前每年约千余万元,每月平均在一百卅余万之谱。如在旧历年终,则达二百余万(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 年》,页584)。战后因受外汇统制的影响,汇款数额已大大地锐减。民信局业务因受汇款数额锐减的影响,也大多自行结束营业。潮帮信局现仅存十二三家,再 和成虽还收汇,但为数已甚微了。
III. 琼帮 — 永吉昌汇兑信局
琼侨的经营民信业,以恒裕成及曹琪记两家商号为最早。民国以后,经营这行业的渐增。在未有邮政以前,由琼州寄来新加坡的信件,必须在海口向英船或荷船 公司,购买该国邮票,附寄该国船只南来。而由新寄琼的民信包裹也是如此。到后来中国邮政局成立,且加入万国邮政联运同盟,汇信遂改从邮寄,渐形便利。至于 由新寄琼民信附有现款者,最初是将此间银圆汇带回国,其后才改购香港上海银行汇票,付回国内去(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页586-587)。
琼帮的民信局除了上述两家历史悠久的之外,永吉昌也是一家相当古老的信局。它创立于1910年(前清宣统二年),至今已有六十年了。不过,在创办初 期,它并不经营汇兑业,而是从事于洋货布疋的买卖,由黄义华及其十数位友人合股经营。但其后因客观环境需要,琼侨旅居本坡者愈来愈多(根据 “Malaya, A Report on the 1947 Census of Population” 一书页75所载,1921年时,本地琼侨已有68,200人),1920年,永吉昌才增设民信部,兼营民信汇兑,生意兴隆。及至1942年日本南侵以后, 永吉昌店中货物为日军掠夺一空,黄义华也在检证中罹难。这时,永吉昌业务完全停顿。和平后,才由黄正本(黄义华之子)重整旗鼓,继续经营,以迄于今。
永吉昌总行设于今日的小坡大马路438号(原址在435号,后才迁移至现址),其分店设于海口。这里总行经收华侨汇款后,即向中国银行购汇寄往海口分 店,再由分店转驳到琼州各地去。所以,它的通汇范围,也仅限于过去琼州十六县,收汇对象也只限于琼州人。这是因为一来民信业只是它的副业,不可能落力经 营;二来它对琼州以外的地方情势不熟谙,纵然收到非琼侨汇款,也交由他帮信局汇去,不若侨通行的可以全国通汇。职是之故,永吉昌的收汇数额,向来不多,即 使在战后民信业黄金时代里,其所收汇款每周也不过一二千元而已。
琼侨汇款回国的数量,视南洋土产价格的起落而增减。民国十四五年,树胶每担起至三百元时,星洲琼侨汇款回国者,年达千万元以上,此为最盛时期。民国十 八九年至廿五年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失业者颇众,每年汇款,降至五百万元,此为衰落时期(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页587)。战后本地严施外汇 统制,汇款数额更是今非昔比。
永吉昌目前除还经收少数侨汇外,主要是经营眼镜,百货及无线电业务。数十年来,时过境迁,如今,它的海口分店也由国营的“侨汇服务社”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