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文化
* 柯木林 *
* 柯木林 *
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 – 公元前479)周游列国,设坛讲学的时候,印度伟大的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公元前565 – 公元前486,世人尊称他为佛陀 Buddha),也周游印度各国,宣扬慈悲救世,普渡众生的佛法。
释迦牟尼(Sakyamuni,释迦,是种族的名称,“能仁”的意思。牟尼,即译为“寂默贤人”,这是说释迦种族中的寂默贤人)是中天竺(中印度)迦比罗城(Kapilavastu)净饭王的太子,原名叫乔答摩悉达多(Gotama Siddhartha)。童年时受婆罗门教育,兼习武艺。他因不满当时社会阶级森严的情况,又感到人生生老病死四种痛苦,于是,毅然舍弃了世俗的富贵尊荣,怀大悲愿,二十九岁时出家求道,经过多年的苦修与默想,顿悟人生之真理,遂创立了佛教。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佛教的传入中 国,是在汉代。那时,西域僧侣接踵来华,佛经逐渐流行于中国。至魏晋南北朝,由于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非常痛苦。于悲观失望之 余,把希望寄托于佛,以求解脱,因此佛教盛行起来。到了唐代,由于交通的发达,佛教文化大规模的传入中国。加以执政者的大力提倡,使得佛教得到更广泛的流 传。当时,大师辈出,分立宗派,将佛教哲理教义分析理解,融合于中国文化中而放出奇异的光彩。不仅把佛法中国化,而中国思想亦佛教化了。当时全中国各地普 遍地建立佛寺,于是,社会各阶层人士归皈佛门者甚多,蔚成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佛教传入中国 以后,两千年来,与中国文化融和,把中国文化,装点得更为灿烂。佛教是讲求忠、孝、信、悌的宗教,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两相吻合的。佛经上说:“大孝释迦 尊,累劫报亲恩”;佛经内有《佛说父恩母重难报经》,讲得非常透彻。佛陀所制的戒律,首重孝道,《焚网经》上说:“孝名为戒”。在佛经中,关于孝亲的故 事,不胜枚举。例如《佛说盂兰(意为倒悬)盆经》,讲的是弟子大目犍连(即目连)舍身救母的伟大精神。佛经的许多故事中,例如《鹿王》、《相扑》、《山鸡 王》、《虬与猕猴》、《花鬘师》等,常常赞美慈爱和诚信,不轻然诺,约言必须遵行,都很真挚动人。这种思想和精神,与儒家所提倡的“信悌”,如出一辙。至 于佛教徒的爱国精神,又与儒家所提倡的“忠”相一致。例如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乱起,中原鼎沸,神会和尚在各大城市开设戒坛,出售度牒,所得资金,用以支持 军饷,帮助郭子仪敉平叛乱,就是佛教徒忠于自己祖国的伟大表现。其他如佛教经典中的《护国仁王经》、《僧伽护国史》(震华法师著)、《僧侣抗战奋斗史》 (乐观法师勒)等,都记载着出家人如何为国家尽忠的事实。
佛教除了讲求忠、孝、信、悌,与中国儒家思想相同之外,其本身深厚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甚至于全世界文化中的一大瑰宝。有些人认为信佛教就是入寺当和尚,念佛经,诵佛号,没有什么高深学理可言,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三部分,这就是所谓佛教的“三藏”:《佛经》(Tutrapitaka) 就是当日释迦牟尼和他十大弟子宣扬佛法本义的记录文献;《律》(Vinayapitaka) 就是说明佛教五戒十善道理的著述;《论》(Abhidharmapitaka) 就 是研究怎样认识佛法,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而佛学里又有所谓“五明”之学,即五大类的学术:第一类叫做“声明”,是研究梵文文义、声韵的学问;第二类叫做 “工巧明”,是研究天文历数、工艺技术的学问;第三类叫做“医方明”,是研究禁咒、医药、针灸的学问;第四类叫做“因明”,是研究论理、修辞的学问;第五 类叫做“内明”是研究如何认识宇宙、历史和人生的学问,相当于今日的哲学。
与佛教“三藏”及“五明”之学同时传入中国的尚有印度的美术、音乐、雕刻、建筑艺术等等,这不但使中国文化增加了许多新成分,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对中国文化,也有重大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影 响最大的就是佛学哲理部分,精辟的佛教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相结合,使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佛教思想融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形成一种新 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成为唐代盛极一时的法相宗和禅宗的佛学哲理基础,唐人的诗,已含有浓厚的佛学色彩;宋代明代的理学,便是佛学与儒家的结晶品,甚至 以后的儒家思想,也常带有禅学的哲理。
佛教传入中国 以后,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佛教经典和著作,也就日益增多与完备。从东汉末年到盛唐六百年间,除却唐时沙门守温所创造的三十六字母不计,单是翻译佛经时所 创造的新字汇和成语,便有数万之多。这对中国文字的辞汇和内容,无疑的大有助益。根据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以及中国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所收均 在三万五千条左右,这也就是说,佛教之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三万五千左右的新语。如果没有佛教,《辞源》、《辞海》的篇幅就要大大减少。正如梁启超所说: “或缀华语而别赋新义,如真如、无明、法界、众生、因缘、果报等;或存梵音而变为熟语,如湼槃、般若、瑜伽、禅那、刹那、由旬等”。由此可见佛教与中国文 化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佛教对中国文 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古代有游记、传记、寓言、叙事文、赋等,但缺乏由想像构成的小说。中国古代有四言诗、楚辞,以及汉代的五言古诗、乐府等,但 却缺乏韵律学;诗赋只有韵脚,没有平仄。佛教传入之后,宣传佛教宗旨的小说,以及梵文的拼音声律,也相继输入中国。魏国曹植首先采取梵文的声律,应用在五 言诗上,律句开始出现了。其后,西晋文士如陆机,陆云等已知平仄的声韵,但仍未能自由运用。到南北朝时,宋朝的范晔、诗庄等人,发现在诗赋中运用平仄的规 律,南齐的周颙更根据平上去入四声音律,作“四声切韵”。从此以后,诗、赋、骈体文便逐渐发展到全依声律写作。文辞华丽,声律协调的六朝骈体文便出现了。 到了唐代,更发展为律诗律赋。唐代之所以能成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可说是受梵文声律的影响最大。
章学诚谓小说 之书,出于释藏,出于丛刹,与佛经定有若干关系(见《校雠通义》“藏书”);梁启超则认为中国小说与长篇歌曲等,其体裁实受佛经文体之影响,而宋元明以后 之杂剧传奇弹词等所受《华严》《湼槃》之影响尤多。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便是模仿佛经中夹着小说体裁的故事写作而成的。以后,小说散篇便不断出现,连文 士陶渊明也写出《桃花源记》等小说来。今日所流传下来的许多魏晋六朝的短篇小说,其内容大多数是描写神怪,因果的故事,有些还是从佛经里的故事改头换面而 来的。到了唐代,便发展为传奇小说。唐代的民间文学——“变文”,就是受佛教的影响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用以演唱佛教故事,作为宣传佛教的工 具。后来,如宋元明时代的杂剧、传奇、弹词、及歌曲,它们的诞生和形成,也都与佛教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翻译的佛经, 于今读来,或甚难懂。但这是意义本身难懂,并非文字艰深。相反的当时翻译界所用的,乃是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这种文体可算是当时中国文章方面的新成分。 同时文章的组织,也随佛经本身的组织而具新型。诸佛经中的重要经典尝经数家或数十家的科判,分章分节分段,极为精细。梁启超认为唐代义疏之学,或是从佛典 之疏钞上学来的,这种有组织的解剖文体,可说是受佛经之影响。
由于佛教徒的 长途跋涉,远赴天竺求学,他们的亲身经历,便是极好的地理书。中国有不少僧侣,曾把他们所经历的国家和见闻,记录成书。这类书籍,不但对中国人的地理智识 大有助益,更成为后世研究当代国际交通的重要资料。例如玄奘的《大唐西城记》、义净的《大唐西行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都是研究古代地理的名 著。
唐代龙门石窟佛像
此外,佛教文 化对中国美术、雕刻、建筑艺术的影响也极大。在美术绘画方面,佛画传入中国以后,遂使中国绘画的风格技巧,尽变前期精细的习气,而为浑健的色彩。如唐初尉 迟乙僧所绘《凹凸花》,便是受了天竺晕染佛法(即阴影法)的影响。又如中国建筑中常见的浮屠、石窟及佛寺等,也都仿自天竺。浮屠为梵文的译音,或称白塔。 塔有五级(俗谓之锥子)、七级、九级、或十三级不等。其用处很多,或为储藏经典之用,或为特殊纪念之用,或作为供佛之用。石窟乃凿石壁成窟,用以安置佛像 的。其建筑之壮丽宏大,令人惊叹。佛寺是最重要的供佛之所,且为僧尼住居之处。中国的云岗和龙门石窟里几千个大小佛像,敦煌石室中的美丽壁画,以及遍布全 国各地的各式各样的佛塔,都是佛教文化传入之后,与中国原有的艺术互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至于雕刻方面,自佛教传入,雕琢佛像,又成了新的艺 术。佛像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塑成的,有用木雕成的,质料虽不一,然其雕琢之精,装饰之美,则是一致的。诚如《魏书》所云:“佛像高者七 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佛教,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宗教。由于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引起了中国隋、唐时代及以后的文化大革新,从而产生出辉煌灿烂,独步古今的中华文化来。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另外一种外来思想像佛教一样,对中国有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原载《贝叶》第3期 1968年12月
艺龙旅游博客 - 龙门石窟 佛教与中国文化 ** 柯木林http://trip.elong.com/u/4679395/b068ub6e.html
龙门石窟 佛教与中国文化
(2011-05-03 01:51)
* 柯木林**
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 – 公元前479)周游列国,设坛讲学的时候,印度伟大的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公元前565 – 公元前486,世人尊称他为佛陀 buddha),也周游印度各国,宣扬慈悲救世,普渡众生的佛法。
释迦牟尼(sakyamuni,释迦,是种族的名称,“能仁”的意思。牟尼,即译为“寂默贤人”,这是说释迦种族中的寂默贤人)是中天竺(中印度)迦 比罗城(kapilavastu)净饭王的太子,原名叫乔答摩悉达多(gotama siddhartha)。童年时受婆罗门教育,兼习武艺。他因不满当时社会阶级森严的情况,又感到人生生老病死四种痛苦,于是,毅然舍弃了世俗的富贵尊 荣,怀大悲愿,二十九岁时出家求道,经过多年的苦修与默想,顿悟人生之真理,遂创立了佛教。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佛教的传入中国,是在汉代。那时,西域僧侣接踵来华,佛经逐渐流行于中国。至魏晋南北朝,由于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非常痛 苦。于悲观失望之余,把希望寄托于佛,以求解脱,因此佛教盛行起来。到了唐代,由于交通的发达,佛教文化大规模的传入中国。加以执政者的大力提倡,使得佛 教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当时,大师辈出,分立宗派,将佛教哲理教义分析理解,融合于中国文化中而放出奇异的光彩。不仅把佛法中国化,而中国思想亦佛教化了。 当时全中国各地普遍地建立佛寺,于是,社会各阶层人士归皈佛门者甚多,蔚成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两千年来,与中国文化融和,把中国文化,装点得更为灿烂。佛教是讲求忠、孝、信、悌的宗教,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两相吻合的。佛经 上说:“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佛经内有《佛说父恩母重难报经》,讲得非常透彻。佛陀所制的戒律,首重孝道,《焚网经》上说:“孝名为戒”。在佛经 中,关于孝亲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佛说盂兰(意为倒悬)盆经》,讲的是弟子大目犍连(即目连)舍身救母的伟大精神。佛经的许多故事中,例如《鹿王》、 《相扑》、《山鸡王》、《虬与猕猴》、《花鬘师》等,常常赞美慈爱和诚信,不轻然诺,约言必须遵行,都很真挚动人。这种思想和精神,与儒家所提倡的“信 悌”,如出一辙。至于佛教徒的爱国精神,又与儒家所提倡的“忠”相一致。例如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乱起,中原鼎沸,神会和尚在各大城市开设戒坛,出售度牒, 所得资金,用以支持军饷,帮助郭子仪敉平叛乱,就是佛教徒忠于自己祖国的伟大表现。其他如佛教经典中的《护国仁王经》、《僧伽护国史》(震华法师著)、 《僧侣抗战奋斗史》(乐观法师勒)等,都记载着出家人如何为国家尽忠的事实。
佛教除了讲求忠、孝、信、悌,与中国儒家思想相同之外,其本身深厚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甚至于全世界文化中的一大瑰宝。有些人认为信佛教就是入寺当和尚,念佛经,诵佛号,没有什么高深学理可言,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三部分,这就是所谓佛教的“三藏”:《佛经》(tutrapitaka) 就是当日释迦牟尼和他十大弟子宣扬佛法本义的记录文献;《律》(vinayapitaka) 就是说明佛教五戒十善道理的著述;《论》(abhidharmapitaka) 就是研究怎样认识佛法,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而佛学里又有所谓“五明”之学,即五大类的学术:第一类叫做“声明”,是研究梵文文义、声韵的学问;第二类叫做 “工巧明”,是研究天文历数、工艺技术的学问;第三类叫做“医方明”,是研究禁咒、医药、针灸的学问;第四类叫做“因明”,是研究论理、修辞的学问;第五 类叫做“内明”是研究如何认识宇宙、历史和人生的学问,相当于今日的哲学。
与佛教“三藏”及“五明”之学同时传入中国的尚有印度的美术、音乐、雕刻、建筑艺术等等,这不但使中国文化增加了许多新成分,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对中国文化,也有重大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佛学哲理部分,精辟的佛教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相结合,使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佛教思想融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结果,形成一种新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成为唐代盛极一时的法相宗和禅宗的佛学哲理基础,唐人的诗,已含有浓厚的佛学色彩;宋代明代的理学,便是佛学与儒 家的结晶品,甚至以后的儒家思想,也常带有禅学的哲理。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佛教经典和著作,也就日益增多与完备。从东汉末年到盛唐六百年间,除却唐时沙门守温所创造的三十六字母不计, 单是翻译佛经时所创造的新字汇和成语,便有数万之多。这对中国文字的辞汇和内容,无疑的大有助益。根据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以及中国丁福保的《佛学 大辞典》,所收均在三万五千条左右,这也就是说,佛教之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三万五千左右的新语。如果没有佛教,《辞源》、《辞海》的篇幅就要大大减少。正 如梁启超所说:“或缀华语而别赋新义,如真如、无明、法界、众生、因缘、果报等;或存梵音而变为熟语,如湼槃、般若、瑜伽、禅那、刹那、由旬等”。由此可 见佛教与中国文化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古代有游记、传记、寓言、叙事文、赋等,但缺乏由想像构成的小说。中国古代有四言诗、楚辞,以及汉代的五言 古诗、乐府等,但却缺乏韵律学;诗赋只有韵脚,没有平仄。佛教传入之后,宣传佛教宗旨的小说,以及梵文的拼音声律,也相继输入中国。魏国曹植首先采取梵文 的声律,应用在五言诗上,律句开始出现了。其后,西晋文士如陆机,陆云等已知平仄的声韵,但仍未能自由运用。到南北朝时,宋朝的范晔、诗庄等人,发现在诗 赋中运用平仄的规律,南齐的周颙更根据平上去入四声音律,作“四声切韵”。从此以后,诗、赋、骈体文便逐渐发展到全依声律写作。文辞华丽,声律协调的六朝 骈体文便出现了。到了唐代,更发展为律诗律赋。唐代之所以能成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可说是受梵文声律的影响最大。
章学诚谓小说之书,出于释藏,出于丛刹,与佛经定有若干关系(见《校雠通义》“藏书”);梁启超则认为中国小说与长篇歌曲等,其体裁实受佛经文体之影 响,而宋元明以后之杂剧传奇弹词等所受《华严》《湼槃》之影响尤多。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便是模仿佛经中夹着小说体裁的故事写作而成的。以后,小说散篇 便不断出现,连文士陶渊明也写出《桃花源记》等小说来。今日所流传下来的许多魏晋六朝的短篇小说,其内容大多数是描写神怪,因果的故事,有些还是从佛经里 的故事改头换面而来的。到了唐代,便发展为传奇小说。唐代的民间文学——“变文”,就是受佛教的影响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用以演唱佛教故事, 作为宣传佛教的工具。后来,如宋元明时代的杂剧、传奇、弹词、及歌曲,它们的诞生和形成,也都与佛教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翻译的佛经,于今读来,或甚难懂。但这是意义本身难懂,并非文字艰深。相反的当时翻译界所用的,乃是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这种文体可算是当时中国文 章方面的新成分。同时文章的组织,也随佛经本身的组织而具新型。诸佛经中的重要经典尝经数家或数十家的科判,分章分节分段,极为精细。梁启超认为唐代义疏 之学,或是从佛典之疏钞上学来的,这种有组织的解剖文体,可说是受佛经之影响。
由于佛教徒的长途跋涉,远赴天竺求学,他们的亲身经历,便是极好的地理书。中国有不少僧侣,曾把他们所经历的国家和见闻,记录成书。这类书籍,不但对 中国人的地理智识大有助益,更成为后世研究当代国际交通的重要资料。例如玄奘的《大唐西城记》、义净的《大唐西行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都是 研究古代地理的名著。
唐代龙门石窟佛像
此外,佛教文化对中国美术、雕刻、建筑艺术的影响也极大。在美术绘画方面,佛画传入中国以后,遂使中国绘画的风格技巧,尽变前期精细的习气,而为浑健 的色彩。如唐初尉迟乙僧所绘《凹凸花》,便是受了天竺晕染佛法(即阴影法)的影响。又如中国建筑中常见的浮屠、石窟及佛寺等,也都仿自天竺。浮屠为梵文的 译音,或称白塔。塔有五级(俗谓之锥子)、七级、九级、或十三级不等。其用处很多,或为储藏经典之用,或为特殊纪念之用,或作为供佛之用。石窟乃凿石壁成 窟,用以安置佛像的。其建筑之壮丽宏大,令人惊叹。佛寺是最重要的供佛之所,且为僧尼住居之处。中国的云岗和龙门石窟里几千个大小佛像,敦煌石室中的美丽 壁画,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各式各样的佛塔,都是佛教文化传入之后,与中国原有的艺术互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至于雕刻方面,自佛教传入,雕琢佛 像,又成了新的艺术。佛像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塑成的,有用木雕成的,质料虽不一,然其雕琢之精,装饰之美,则是一致的。诚如《魏书》所 云:“佛像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佛教,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宗教。由于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引起了中国隋、唐时代及以后的文化大革新,从而产生出辉煌灿烂,独步古今的中华文化来。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另外一种外来思想像佛教一样,对中国有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原载《贝叶》第3期 1968年12月
小希同的博客 - 龙门石窟 佛教与中国文化
http://trip.elong.com/u/4679395/b068ub6e.html
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 – 公元前479)周游列国,设坛讲学的时候,印度伟大的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公元前565 – 公元前486,世人尊称他为佛陀 buddha),也周游印度各国,宣扬慈悲救世,普渡众生的佛法。
释迦牟尼(sakyamuni,释迦,是种族的名称,“能仁”的意思。牟尼,即译为“寂默贤人”,这是说释迦种族中的寂默贤人)是中天竺(中印度)迦 比罗城(kapilavastu)净饭王的太子,原名叫乔答摩悉达多(gotama siddhartha)。童年时受婆罗门教育,兼习武艺。他因不满当时社会阶级森严的情况,又感到人生生老病死四种痛苦,于是,毅然舍弃了世俗的富贵尊 荣,怀大悲愿,二十九岁时出家求道,经过多年的苦修与默想,顿悟人生之真理,遂创立了佛教。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佛教的传入中国,是在汉代。那时,西域僧侣接踵来华,佛经逐渐流行于中国。至魏晋南北朝,由于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非常痛 苦。于悲观失望之余,把希望寄托于佛,以求解脱,因此佛教盛行起来。到了唐代,由于交通的发达,佛教文化大规模的传入中国。加以执政者的大力提倡,使得佛 教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当时,大师辈出,分立宗派,将佛教哲理教义分析理解,融合于中国文化中而放出奇异的光彩。不仅把佛法中国化,而中国思想亦佛教化了。 当时全中国各地普遍地建立佛寺,于是,社会各阶层人士归皈佛门者甚多,蔚成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两千年来,与中国文化融和,把中国文化,装点得更为灿烂。佛教是讲求忠、孝、信、悌的宗教,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两相吻合的。佛经 上说:“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佛经内有《佛说父恩母重难报经》,讲得非常透彻。佛陀所制的戒律,首重孝道,《焚网经》上说:“孝名为戒”。在佛经 中,关于孝亲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佛说盂兰(意为倒悬)盆经》,讲的是弟子大目犍连(即目连)舍身救母的伟大精神。佛经的许多故事中,例如《鹿王》、 《相扑》、《山鸡王》、《虬与猕猴》、《花鬘师》等,常常赞美慈爱和诚信,不轻然诺,约言必须遵行,都很真挚动人。这种思想和精神,与儒家所提倡的“信 悌”,如出一辙。至于佛教徒的爱国精神,又与儒家所提倡的“忠”相一致。例如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乱起,中原鼎沸,神会和尚在各大城市开设戒坛,出售度牒, 所得资金,用以支持军饷,帮助郭子仪敉平叛乱,就是佛教徒忠于自己祖国的伟大表现。其他如佛教经典中的《护国仁王经》、《僧伽护国史》(震华法师著)、 《僧侣抗战奋斗史》(乐观法师勒)等,都记载着出家人如何为国家尽忠的事实。
佛教除了讲求忠、孝、信、悌,与中国儒家思想相同之外,其本身深厚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甚至于全世界文化中的一大瑰宝。有些人认为信佛教就是入寺当和尚,念佛经,诵佛号,没有什么高深学理可言,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三部分,这就是所谓佛教的“三藏”:《佛经》(tutrapitaka) 就是当日释迦牟尼和他十大弟子宣扬佛法本义的记录文献;《律》(vinayapitaka) 就是说明佛教五戒十善道理的著述;《论》(abhidharmapitaka) 就是研究怎样认识佛法,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而佛学里又有所谓“五明”之学,即五大类的学术:第一类叫做“声明”,是研究梵文文义、声韵的学问;第二类叫做 “工巧明”,是研究天文历数、工艺技术的学问;第三类叫做“医方明”,是研究禁咒、医药、针灸的学问;第四类叫做“因明”,是研究论理、修辞的学问;第五 类叫做“内明”是研究如何认识宇宙、历史和人生的学问,相当于今日的哲学。
与佛教“三藏”及“五明”之学同时传入中国的尚有印度的美术、音乐、雕刻、建筑艺术等等,这不但使中国文化增加了许多新成分,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对中国文化,也有重大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佛学哲理部分,精辟的佛教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相结合,使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佛教思想融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结果,形成一种新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成为唐代盛极一时的法相宗和禅宗的佛学哲理基础,唐人的诗,已含有浓厚的佛学色彩;宋代明代的理学,便是佛学与儒 家的结晶品,甚至以后的儒家思想,也常带有禅学的哲理。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佛教经典和著作,也就日益增多与完备。从东汉末年到盛唐六百年间,除却唐时沙门守温所创造的三十六字母不计, 单是翻译佛经时所创造的新字汇和成语,便有数万之多。这对中国文字的辞汇和内容,无疑的大有助益。根据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以及中国丁福保的《佛学 大辞典》,所收均在三万五千条左右,这也就是说,佛教之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三万五千左右的新语。如果没有佛教,《辞源》、《辞海》的篇幅就要大大减少。正 如梁启超所说:“或缀华语而别赋新义,如真如、无明、法界、众生、因缘、果报等;或存梵音而变为熟语,如湼槃、般若、瑜伽、禅那、刹那、由旬等”。由此可 见佛教与中国文化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古代有游记、传记、寓言、叙事文、赋等,但缺乏由想像构成的小说。中国古代有四言诗、楚辞,以及汉代的五言 古诗、乐府等,但却缺乏韵律学;诗赋只有韵脚,没有平仄。佛教传入之后,宣传佛教宗旨的小说,以及梵文的拼音声律,也相继输入中国。魏国曹植首先采取梵文 的声律,应用在五言诗上,律句开始出现了。其后,西晋文士如陆机,陆云等已知平仄的声韵,但仍未能自由运用。到南北朝时,宋朝的范晔、诗庄等人,发现在诗 赋中运用平仄的规律,南齐的周颙更根据平上去入四声音律,作“四声切韵”。从此以后,诗、赋、骈体文便逐渐发展到全依声律写作。文辞华丽,声律协调的六朝 骈体文便出现了。到了唐代,更发展为律诗律赋。唐代之所以能成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可说是受梵文声律的影响最大。
章学诚谓小说之书,出于释藏,出于丛刹,与佛经定有若干关系(见《校雠通义》“藏书”);梁启超则认为中国小说与长篇歌曲等,其体裁实受佛经文体之影 响,而宋元明以后之杂剧传奇弹词等所受《华严》《湼槃》之影响尤多。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便是模仿佛经中夹着小说体裁的故事写作而成的。以后,小说散篇 便不断出现,连文士陶渊明也写出《桃花源记》等小说来。今日所流传下来的许多魏晋六朝的短篇小说,其内容大多数是描写神怪,因果的故事,有些还是从佛经里 的故事改头换面而来的。到了唐代,便发展为传奇小说。唐代的民间文学——“变文”,就是受佛教的影响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用以演唱佛教故事, 作为宣传佛教的工具。后来,如宋元明时代的杂剧、传奇、弹词、及歌曲,它们的诞生和形成,也都与佛教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翻译的佛经,于今读来,或甚难懂。但这是意义本身难懂,并非文字艰深。相反的当时翻译界所用的,乃是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这种文体可算是当时中国文 章方面的新成分。同时文章的组织,也随佛经本身的组织而具新型。诸佛经中的重要经典尝经数家或数十家的科判,分章分节分段,极为精细。梁启超认为唐代义疏 之学,或是从佛典之疏钞上学来的,这种有组织的解剖文体,可说是受佛经之影响。
由于佛教徒的长途跋涉,远赴天竺求学,他们的亲身经历,便是极好的地理书。中国有不少僧侣,曾把他们所经历的国家和见闻,记录成书。这类书籍,不但对 中国人的地理智识大有助益,更成为后世研究当代国际交通的重要资料。例如玄奘的《大唐西城记》、义净的《大唐西行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都是 研究古代地理的名著。
唐代龙门石窟佛像
此外,佛教文化对中国美术、雕刻、建筑艺术的影响也极大。在美术绘画方面,佛画传入中国以后,遂使中国绘画的风格技巧,尽变前期精细的习气,而为浑健 的色彩。如唐初尉迟乙僧所绘《凹凸花》,便是受了天竺晕染佛法(即阴影法)的影响。又如中国建筑中常见的浮屠、石窟及佛寺等,也都仿自天竺。浮屠为梵文的 译音,或称白塔。塔有五级(俗谓之锥子)、七级、九级、或十三级不等。其用处很多,或为储藏经典之用,或为特殊纪念之用,或作为供佛之用。石窟乃凿石壁成 窟,用以安置佛像的。其建筑之壮丽宏大,令人惊叹。佛寺是最重要的供佛之所,且为僧尼住居之处。中国的云岗和龙门石窟里几千个大小佛像,敦煌石室中的美丽 壁画,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各式各样的佛塔,都是佛教文化传入之后,与中国原有的艺术互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至于雕刻方面,自佛教传入,雕琢佛 像,又成了新的艺术。佛像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塑成的,有用木雕成的,质料虽不一,然其雕琢之精,装饰之美,则是一致的。诚如《魏书》所 云:“佛像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佛教,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宗教。由于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引起了中国隋、唐时代及以后的文化大革新,从而产生出辉煌灿烂,独步古今的中华文化来。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另外一种外来思想像佛教一样,对中国有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原载《贝叶》第3期 196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