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星期一

《抚今追昔》拍摄过程

  
番平若是真好赚,
许多人去几回旋。
都是家乡环境逼,
只着出门度难关。
  
  这是以闽南语写的《过番歌谣》,唱出了早年南来移民的心酸。正因为家乡生活穷困,才迫使先辈们离乡背井,冒险南来谋生。
  这充满血泪的事实,虽然已成过去,但先辈们筚路蓝缕,为近百年新加坡的繁荣与发展所作出贡献,却是永垂青史。他们的奋斗事迹,随着记录片《抚今追昔》的拍摄,又再重现出来。



1987年6月摄制的本地第一部华族史记录
片《抚今追昔》, 本书作者任该记录片
历史顾问兼撰稿人

  1987年2月15日(星期日)上午9时30分,记录片《抚今追昔》在石叻路(Silat Road,即今惹兰红山,Jalan Bukit Merah)的恒山亭开镜。前来主持开镜仪式的不是社会名流,也不是达官贵人,而是一位在七十年前随父亲掌舵坐帆船南来拓荒的94岁高龄老者黄渊捷先生。在他亲手制作的中国帆船模型前,这名早期移民轻轻按下电钮,恒山亭内骤然灯火大明,掀开了记录片拍摄工作的序幕。
  负责摄制这部记录片的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组。学术组主任柯木林及其他两位成员林孝胜和林源福担任该记录片的历史顾问。
  柯木林表示,《抚今追昔》是宗乡总会为了普及历史知识,追本溯源及辅助学校的历史视听教材而制作的。记录片以历史事迹为经,人物为纬,纵横讲述新华社会的百余年发展史(1819-1986),让年青一代从现存的历史古迹中,抚今追昔,吸取教训。
  为什么要选择恒山亭为开镜地点呢?柯木林说,恒山亭是新加坡现存最早的祠庙,创建于道光八年(1828年)。创办人薛佛记(1793-1847)是新 加坡福建帮的开山鼻祖。这个以“慎终追远”为主要目的的祠庙,在新加坡开埠初期曾经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当年整个新华社会的领导机构,比较重要的帮人集会 和议事,都在这里举行。因此,在恒山亭开镜,是最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的。
  从2月15日开始,一连四个星期,摄影队马不停蹄地,在全岛各地拍摄与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名胜古迹。虽然遇上一些天气及料想不到的问题,至今所有外景拍摄工作已全部完成。收录在这部记录片的历史古迹有:
  (一)移民的第一站 — 棋樟山(St John Island)遗迹;
  (二)早期各籍贯人士兴建的临海庙宇,如天福宫(闽帮)、粤海清庙(潮帮)、天后宫(琼帮)、海唇福德祠(广客帮)、丹戎巴葛大伯公庙(客帮)等;
  (三)华人聚居的地区,如直落亚逸街(闽帮)、吻基(潮帮)、牛车水(广帮)、海南街(琼帮);
  (四)华教机关,如崇文阁、萃英书院、养正学堂、道南学校、南洋华侨中学、南洋大学等;
  (五)先贤遗迹,如猪仔馆、华人铜像、陈金声纪念喷泉、资政第、芳林公园、晚晴园、怡和轩俱乐部等;
  (六)惠及全民的保健机构,如陈笃生医院、同济医院、广惠肇医院等。
  (七)其他,如华人的“专用银行”汇兑信局、华民护卫司办事处、中华总商会等。
  除了历史古迹之外,记录片也采用了由国家档案局(National Archives)所提供的珍贵历史图片,及口述历史馆(Oral History Dept)录制的早期移民访谈的声带(片断)。一些有关的,过番歌谣,旧记录片也穿插应用。为了不使记录片过于单调乏味,摄制队特地凌空拍摄新加坡美丽的海岸线风貌、夜景及富有节日气息的街景等等,今昔对照,相映成趣。
  这部30分钟的记录片,华英语旁述,已在今年六月底全部杀青。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期望在30分钟里“缩龙成寸”,缅怀先辈们的心血贡献,并将此记录片,献给这批历史的恩人!
  
  
摘自《源》(第5期),(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87年),
页15-16。署题“《抚今追昔一百年》拍摄经过”,文章未志作者名字,
今复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