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星期一

人民网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外企感慨:在中国经商须有悟性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631/8010/759497.html

 外企感慨:在中国经商须有悟性

  新加坡企业家柯木林是一个功底深厚的历史研究者,可是却很少人知道,这个经常针对历史问题与人物据理力争的"古董型"人物,真正的专业竟是物业管理。过去8年来,他一直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派驻北京子公司怡安(中国)产业的总裁。

  从1994年起,柯木林所领导的公司便在中国天津、上海、苏州等7个城市从事物业管理,发展到与中国大陆的物业管理公司竞争业务。目前,公司共负责10多个物业管理项目,而最新的目标则是河南省的城市。
  由于在中国有丰富的营运经验,所以谈起新加坡一些企业在中国铩羽而归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无论是文化上或经济上,新加坡人和中国人的理念其实都有很大的距离。要知道,在中国经商或者办事,任何状况都可能发生。"
  他认为,新、中两地企业的生存方式并不相同,因此,新加坡商家去到中国,便须配合中国的国情,否则,只有一而再陷入"误区",始终不得要领。
  他说:"400万人的市场和12亿万5000万人的市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
    深知历史之鉴的柯木林,便曾经针对新加坡企业家在中国的成败因素细加考量。综合这些经验,他认为到中国经商的新加坡企业家,必须认识到:
  一、中国的商场是真正的战场,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是将中之龙凤?因此,如何将属下的士卒培养成为将才,为自己的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是一项重大挑战。
  三、在中国经商必须要有悟性,要能举一反三,不要以为凡事都是一成不变的。
    他说:"如果能在中国生存,天下任何地方都难不倒你。"
  谈到他的专业时,他指出,物业管理的核心在于一项服务,4种管理。所谓服务是指社区服务,而管理则指维修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和法纪管理。
  虽然概念简单,可是在中国经营这项业务,仍然需要使尽浑身解数。柯木林用"八仙过海,规范不够"来形容中国的物业管理。一来,中国还没有就物业管理发展出完整的游戏规则;二来,即使有些地方已经具备这套规则,可是业者却又偏偏不按牌理出牌,它的结果便是恶性循环。
  柯木林说:"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要在那里搞房地产相关项目,便必须要有一套理念。"
  他相信,品牌效应不可忽视。在许多时候,新加坡的优良品牌可以带来一些好处。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2002年第四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