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星期二

关于历史研究


* 柯木林 *  

研究历史是件很繁重的工作,但又十分重要。在历史研究领域里,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在认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及指导原则后,才能从事更深一层的研究。我本人是读历史的,这里仅就个人的一些见解,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首 先我们要先瞭解历史的定义。“历史”是什么?这个陈旧的问题,过去许多学者都曾提出他们的看法,我们若把这些学者对历史的看法归纳起来,所谓历史,似乎包 含两个意义:一是“主观的历史”,一是“客观的历史”。所谓“主观的历史”,或称“写的历史”,是指人们对于史实的记述或喻解;而“客观的历史”指的是 “史事的本身”。然而不论是主观的历史或客观的历史,它的组成内容,不外是人物、时间与空间三大要素。本文所讲的即是主观的历史。
历 史的本质是动的。它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变化,因空间的转移而变迁。历史的内容既具有变动性,因此也就难以产生一种普遍性的法则来说明它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 意味着历史的发展是毫无规则,杂乱无章的。历史的发展是既必然而又偶然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这必然的发展趋势即是人类不断地向着美好 的新社会飞跃前进(应当是如此,否则人类早已绝灭)。但在这飞跃过程中,可能遭遇到偶然因素影响而改变了发展的方面。这偶然的因素,在历史哲学中称为“主 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可能加速或迟缓历史的发展。比如秦始皇的统一以及李世民、朱元璋对中国历史所起的作用,彼得大帝对俄国历史所起的作用等等,就是加 速历史的发展。秦桧、袁世凯、汪精卫的出现,虽不能逆转历史前进的车轮,但却起了阻挠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应该这样分析问题,才不致陷于机械论的错误。
与 自然科学一样,作为社会科学基石的历史科学,在它的研究领域里,也存着许多学者的理论与学说。我们姑且不论这些理论与学说是否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 是:这些理论与学说,都是学者们研究历史的心得,它的目的,不过是要为人类的历史发展,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对于这些理论与学说的态度,应该不要教条 式地排斥一切其他的学说,而以某种学说作为准则。要知道,这些解释历史发展的理论与学说,只是提供给历史学者一条可行的道路,而不是要历史学者将其学说硬 套到一切史实中去。
说 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某些国度里的历史学者,他们坚信某种学说是正确的呢?这个问题,是与历史的实用价值有关的。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科 学研究,都是依照该国所规定的模式进行探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例外。历史科学既是社会科学的基石,它的研究更应当是如此。基于此,西方学者所写的历 史,有异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所写的历史。强调农民起义,否定又再肯定岳飞,肯定又再否定杜甫,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间的目的,是要使历史研究与当今 的社会环境配合,以期达致古为今用的研究目标。所以有人说,一定社会模式的史学都是为一定社会服务。身为历史研究者,必须在明瞭当前的情况之后,才决定自 己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否则,便要犯盲从主义的错误。
我们虽然主张历史有其实用价值,但这种实用价值应该是以真实为基础,而不是为了某种实用价值,随意纂改历史,歪曲历史。历史学者的最大任务,即是要重建史实,使记载与事实本身不致相距太远。要做到这点,严肃的研究态度是必要的。我愿以此与历史研究者共勉之。

原载《星洲日报》19751112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杨奎松:现在看来,历史学研究和写作,还是应该坚持走叙事的路
https://mp.weixin.qq.com/s/KMRdPLPWQS9vWRcjEc_d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