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星期一

十里青山半入城

"十里青山半入城"
* 柯木林 *
联合早报星期刊》  1992-08-16
(星期日)

江苏省常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古称海虞,于南朝始名常熟。自古以来,这里即是长江下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目前,常熟正积极发展旅游业。
第一次认识常熟这个地名,是在1971年,当时正潜心于新加坡华人历史的研究,翻阅资料,看到这样的一道七言诗:
清丝脆竹奏宫商,小令新翻旧散坊。
我自浅斟尔低唱,倩谁管袖舞郎当。
这首诗出自卫铸生手笔。卫铸生,江苏常熟人,是书法大师,沪滨名士。他与清末中国驻新加坡领事官左秉隆过往甚密,此诗描绘当年新加坡上层社会的生活样相,香艳绮旎,令人如痴如醉,想不到20年后,竟然有机会游常熟,真乃天意也!
从上海通往常熟,车道平 坦易行。进入上海郊区,出现两点的,是一片金黄色的稻山。已是秋收的季节了,农田里很少看到人们劳作,偶见三两只耕牛闲歇着。最引人注目的是农舍,一般是 以砖瓦洋灰筑成,款式外观都很不错。看来上海郊区的农民甚为富裕,十年改革开放,的确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虞山山青,尚湖水美
虞山与尚湖,是常熟两处著名的风景区,十里虞山,居邑境中央,虞山的一角在城内,尚湖就在虞山脚下,这千年古城围于青山绿水之间,自古就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称。到常熟如果不登虞山,游尚湖,等于入宝山而空手回。



姜太公钓鱼处 —— 尚湖,远处为虞山。
 
尚湖相传是西周名臣吕尚,即姜太公(姜子牙)在湖边垂钓而得名。历史上,姜太公钓鱼确有其事。然而,他是否曾在尚湖钓过鱼,颇具争论的,尽管如此,这个美丽的传说,使尚湖生色不少,也增添了旅游者的兴致。
当我们驱车到尚湖畔时,适逢细雨空朦,虞山云雾迷漫,烟波浩瀚的尚湖,更显得绮丽迷人,此时伴随身旁的,是知心的朋友,一面品茗着尚湖水沏的虞山绿茶,一面沐浴在秋风秋雨中,不是愁煞人,而是心旷神怡,世俗纷扰,官场宠辱,早已置诸度外。
泛轻舟,乘画舫,湖边垂钓,都是当日的主要活动项目。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驾驶快艇奔驰于尚湖碧波之上。
古迹处处,观峰瞻墓
常熟古城区的建筑风貌,基本上仍保留明清时期的规制和格局。沿街商店鳞次栉比,行人车水马龙,是商业街区的繁华景象。常熟古城街坊巷弄有300多条,庭院深深,古朴幽静。这样的布局,最适合打巷战,曲里拐弯的,好似迷魂阵,难怪鸦片战争时,“平英团”能打出漂亮的战役,给英军予沉重的打击。
常熟既有悠久的历史,自然胜迹处处。我们曾登上虞山最高处的辛逢亭观日出。该亭始建于南宋,今日所见的辛峰亭,黄墙青瓦,古朴优美,为清代所修建。在亭上,极目远眺,常熟风貌,历历在目。
从辛峰亭沿山路步行至虞山东麓有仲雍墓及言子墓。仲雍墓是常熟有史证的最古坟墓,距今约3000余年。仲雍为商末周太王次子,其高风亮节,为后人所称颂。言子是孔子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言子墓有清康熙题书“文开吴会”,及乾隆题的“道启东南”,表扬了言子对开放中国东南文化的贡献。
在常熟参观的古迹中,尚有维摩山庄、相传为姜太公的住处——石屋涧、南齐古刹兴福寺、清末军机大臣翁同和墓及其故居采衣堂等。
在常熟参观古迹,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台。昭明太子为梁武帝萧衍之子,喜欢到处游学读书,在中国,与他有关的古迹及读书台,就有好几处,然而,使昭明太子名垂青史的,并不是他的太子身分,而是著名的《昭明文选》,在他短促的30岁人生,提倡文学,曾把秦汉以来的诗文30卷,汇采成书,为中国总集之祖,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而与他同时代的太子,高官显要,不知几许,但都名不见经传,唯有《昭明文选》在历史上永远放射光芒,可见“只有文化的生命才是永恒的”。
每次旅华,面对历史陈迹,内心总有一股莫名的激荡,与古人神交,不亦乐乎,这是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而在这好山好水,人杰地灵的圣地旅游,如果不留下一点墨迹,是有愧于先辈祖宗的,我把自己的名字,组成一联:
木色苍翠虞山颠
林花又红尚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