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日,雪兰莪华人大会堂的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与南洋大学校友会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主催了《新马华族历史研究之方法与推广》的讲座会。出席 者非常踊跃,有教师、学生、文教团体代表及各界人士约一百余人,讲座会上也放映了本总会摄制的《抚今追昔》历史记录片,反应特佳。
主办当局是邀请了宗乡总会工作委员会学术主任柯木林先生出席作专题演讲。柯君以《宗乡总会与新华历史研究》为题,阐述了总会成立至今学术组的活动概况,这里我们刊出了柯君的演讲全文。该文系由华社资料中心的陈亚才先生整理笔录,特此致谢。
我今天谈话的内容主要分成五个部份;第一部份是前言:第二部份是何谓“新华历史研究”,第三部份是如何推广新华历史研究;第四部份是总会在推广新华历史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五部份是今后的展望。
一、何谓新华历史研究
何谓新华历史研究?所谓新华就是新加坡华人的简称。我想应该不会有人误解为中国的新华社吧?其实新华历史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早在一百多年前,英 国人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而且还设立了两个研究机构:一个是伦敦皇家亚洲学会,另外一个就是东方语言学校。这两个机构都是专门研究新华社会的。在 1877年11月4日,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在新加坡设立,更加积极推广新华历史的研究工作。或许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英国人对新华历史那么有兴趣?英 国人,为什么要研究新加坡华人历史呢?说出来也很简单,他们研究华族历史的目的,就是要知己知彼。他们要把研究的成果来延续殖民地的统治。新华历史研究的 范围极广。举凡社会、文学、政治、民俗、经济、教育、艺术、宗教等问题,都是研究的范围,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在这里强调的是,新华历史并不等于新加坡历 史。新华历史只是新加坡历史的一个组成部份。与新华历史必须同时存在,而且有价值存在的是新印和新巫的研究。也就是新加坡印度民族历史的研究和新加坡马来 民族历史的研究。新华历史只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种分工,更何况我们自己身为华人,自己研究自己的历史好过英国人研究我们的历史。新华历史要说得更亲切一 点,就是我们的父亲和我们祖父的历史。作为我们的父亲和祖父的子孙,我们认为有这样的一份自豪感和使命感来研究我们祖辈的历史。
在研究新华历史方面,我们要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呢?刚才李业霖同学在历史研究方法上做了很详细的介绍,我在这里只想提一点个人的看法。我们常常听人家说,一部廿四部史,不知从何说起。就是说,你研究历史。如果没有一套史学方法,真是无从下手。
新华历史虽然只有一百多年,要研究这百多年的历史以什么方法最有效,最好呢?我个人认为,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想,从点到面的研究方法,就是从历史人 物着手,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因为我们研究历史人物,就会涉及历史人物的社会接触面,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新华社会的历史面貌。所以过去十多年来,我就着手从 事历史人物的研究。
二、从点到面的研究方法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让大家更清楚。相信在座有些人曾到过马六甲。马六甲有一条街叫做甲板街,就是 Jalan Tukang Besi。沿着甲板街有三个主要的建筑物,就是青云亭、印度庙及三多庙(客属大伯公庙)。马六甲的甲板街和新加坡的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reet)的建筑格式一模一样,是一个翻版。沿着直落亚逸街也有三座主要的建筑物,一个是天福宫,新加坡人俗称妈祖宫,再过来也是一间印度庙,再过来 是海唇福德祠。天福宫相当于马六甲的青云亭,印度庙的建筑格式和马六甲的一模一样,马六甲客属大伯公庙和直落亚逸街海唇福德祠的建筑格式也是一样的。
我们再看看马六甲的宝山亭。宝山亭的建筑格式和新加坡红山路(Jalan Bukit Merah)的恒山亭的建筑格式相似。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学者已经研究出来了,就是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是马六甲华人社会的翻版。这是一个结论,我们怎样找 证据证明?当然建筑物是一个证据。如果我们研究薛佛记这历史人物,就可得到证明。在新加坡开埠初期,整个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领导机构就是恒山亭。薛佛记是恒 山亭的大董事,执新加坡华人社会之牛耳。同一个时期,马六甲华人社会最高领导机构是青云亭,青云亭的第一任亭主梁美吉是薛佛记的妹婿。薛佛记家族一百年来 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贡献非常大。新加坡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创办人薛有福是薛佛记家族的人。一直到廿世纪,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薛中华,也是属于薛佛 记家族的。从研究薛佛记,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加坡和马六甲两地侨领的姻亲关系。薛佛记在1847年从新加坡回到马六甲,荣任青云亭亭主,他在新加坡的事业就 由陈笃生取代。陈笃生后来成天福宫大董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地领导层更替的现象。
三、新一代学人有很大突破
从历史人物着手还牵涉到一些史学方法的问题。早期的历史学者,例如许云樵教授和姚楠教授,是采取训诂学的方法,就是从中国古书中找寻有关新马社会的历 史记载。新一代的学人,如杨进发博士,李业霖先生、颜清湟博士,他们能够利用多种语文的资料,用中文、英文甚至日文来写作,这比早期殖民地的学者,比如巴 素博士,温士德等人,只能采用官方殖民地档案来研究华族历史,有更大的突破和不同。新一代的学人除了利用档案资料,也用口述历史,田野考察,社会调查的方 法来研究历史,这是一个新趋势。
四、如何推广研究工作?
现在我谈到第三部份,就是如何推广新华历史研究。新华历史研究,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几个专家学者在冷气房,在图书馆,在象牙塔里的专利品。
新华历史研究应该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去。普及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普及的工作是培养生力军的最好方法。如果没有一批生力军,我们写出来的作品没有人欣 赏,曲高和寡也没有用。我常常打个比方,以我个人为例,我不敢吃肥猪肉,因为我觉得很油腻。可是如果把这些肥猪肉加上调味品,做成“东坡肉”,这就非常美 味。历史对一些人来说就象一块肥猪肉,看了就怕。不过将它加上一些调味品,就变得非常有趣。历史小说、电视剧、电影等都是调味品。我小时候很喜欢看连环 图,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连环图,看了这些连环图,至少对三国时代的历史有点概念。不过我们千万不可以把小说当作历史来读,这只是一个引导人们入 门的媒介物。我本身对新华历史有兴趣,也不是一开始读宋旺相的那本厚厚的巨作《新加坡华人百年史》,或者是刚才业霖兄拿出来那些厚厚的几本书,我看了就 怕。我对新华历史研究的兴趣是由两篇文章开始,这两篇文章说起来大家或许觉得好笑,也不大相信。
第一篇文章是“大伯公有没有老婆”;第二篇是“三保太监有没有胡子?”大家知道三保太监是个太监,太监是阴阳人,为什么会有胡子呢?
这两篇文章的题目吸引我去读。从大伯公有没有老婆谈到为什么要拜大伯公,为什么会有大伯公这样的神祗,这就牵涉到华人社会的民间信仰、民俗、宗教观等 问题。“三保太监有没有胡子?”就谈到郑和下西洋的问题,为什么下西洋?这就是普及的工作。普及的工作一定要有人做,而且要做得好。
要如何推广普及工作?这就是要靠大众传播媒介,也就是报纸、电视、电台的力量。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很大。所以总会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如何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去做好普及的工作。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总会在推广新华历史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对于在座的朋友有些可能不了解什么叫做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我在这里简单讲解一下。新加坡宗乡 会馆联合总会是在1986年1月27日正式成立。当时是由新加坡的七大华人会馆: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广东会馆、客属会馆、福州会馆、三江会馆和琼州 会馆发起的最高领导机构。目前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属下有96个团体会员。总会之下设两个组织,一个是中央理事会,由七大会馆发起人组成的领导机构;另一个是 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分成四个组,行政组、出版组、文化组和学术组,我本身是负责学术组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主席是黄祖耀先生,他本身也是大华 银行集团主席。
从1986年成立以来,在两年内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在推广新华历史研究方面做了那些工作?第一项是征求历史图片。1985年9月到12月和新加坡《联合 晚报》联合主办。我们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发给的奖金也相当高。我们的目的是向新加坡社会征求1960年以前的街景、风景、建筑人物和图体的照片, 只要是与新加坡有关而且没有发表过的(我们强调没有发表过的)都在收罗之列。一些早期的民俗器皿、古董,如果认为是传家之宝,不要借给我们,他们只要打电 话给报馆,我们就会派人去拍。把照片发表在报纸上。征求1960年之前的照片是因为我们认为1960年之后的照片不难找到。照片是每星期两天发表在报纸 上,并有简单的图片说明。一经发表就给50元奖金。当时我们总共收到六百多张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但只发表了四十一张。三个月后我们再从这四十一张中遴选 廿三张。这廿三张,第一名发给$500奖金;第二名$300;第三名$200;还有20名安慰奖,每份$50。前三名除了领现金奖外,我们还做了精美的纪 念品送给他们。
这种做法是要使大家知道这些旧照是很珍贵的,启发他们的历史感,启发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所以当时我们所用的口号是“历史就在你家里”。
五、从图片回顾160年的历史
第二项我们所搞的活动是《新加坡华人会馆沿革史》图片展。这是与新加坡口述历史馆和国家档案馆联合主办的。
当时除了用这六百多张图片之外,我们也从国家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收集了三、四百张图片,总共有一千多张图片。从一千多张图片中再精选三百多张出来展 览。图片展是在1986年3月在国家档案馆举行。配合这次展出我们也出版了《新加坡华人会馆沿革史》图片集。把历史图片集分成8章,以图片为主,表达新加 坡160多年的历史。所以学生或社会人士要了解新加坡的历史,不用看厚厚的书,看这本图片集就可以了。这本图片集文字很少,采用中、英两种语文。我们选了 一些比较吸引人的图片。这本书书也在展览会场发售,所以参观者在离开会场时不至于两手空空。
六、“石叻夜话”
第三项活动是总会与新加坡广播电台联合呈现了“石叻夜话”电台讲座。“石叻”是新加坡的古代名称,就是Selat,是马来语海峡的意思。“夜话”是因 为这是夜间讲历史,每星期五晚上七点四十五分在新加坡电台第三广播网播出。用“石叻夜话”是比较清新的题目。我们不用新加坡历史是避免让人家感觉又是历史 讲座,可能是枯燥乏味的节目。“石叻夜话”预先到古迹现场录音,连走路声,车声也录进去,让人家听了有一种亲切感,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人们有身历其境 的感觉。比如说天福宫,大殿上光绪皇帝的手书就收在匾额上端的小圆筒里。这会引起人们的历史感。“石叻夜话”共有十三讲,每一讲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用了一 些比较吸引人的标题,如“关公与大伯公”。有的人可能会问:关公和大伯公是不是兄弟, 为什么摆在一起。这样可以引人们去听。…配合“石叻夜话”历史讲座,我们也和《新明日报》搞了一个问答比赛。每一讲过后出两个题目,答对有奖金,奖金分别 是$50、$30、$20,还有20份安慰奖。当时反应不错,有很多学生参加。这是1987年7月主办的一项活动, 同年10月9日结束。
七、由书签引导学子入历史
刚才所讲的征求历史图片、新加坡华人会馆沿革史图片展和《石叻夜话》讲座,是对一般大众所做的普及工作。我们也没有忘记学生,他们是未来的主人翁。在 推广普及工作方面,我们可说是无孔不入。我们印制了两套书签,一套是“先贤书签”,另一套是“古迹书签”。这两套书签,我不是在这里卖广,可说是价格低 廉、印刷精美,封面由中国刘海粟大师题签。我们介绍六位先贤,就是陈笃生、陈金声、佘有进、胡亚基、章芳琳、颜永成。我们是根据两个指导原则来选择这些先 贤的,一个是他们都是十九世纪的历史人物,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比较少闲言闲语;如果找活人就比较难搞。第二个原则是,这些人不只对华人社会有贡献,而 且对整个新加坡社会有贡献。陈笃生创办陈笃生医院,连印度人都可以去看病。陈金声搞自来水、马来人也可以喝。颜永成建中英文学校,让各民族子弟入学。这些 书签背面都用中英文简介先贤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先贤的功绩。《古迹书签》选了六个新加坡古迹:天福宫、广合源街(就是华人南来的猪仔馆街);陈金声喷 泉、资政第、同济医院及晚晴园。这六个历史古迹对一般新加坡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书签简单地介绍了这些古迹的历史及其所在的位置。一般人搭车经过或走过这 些古迹时或许视若无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介绍这些古迹,要人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我们印制《先贤书签》和《古迹书签》的目的。
八、历史记录片《抚今追昔》
还有一项活动就是拍摄《抚今追昔》历史记录片。《抚今追昔》有中、英文两种版本,以后打算出版日文本。这部录相带就是将新加坡168年的历史浓缩在三 十分钟内。我们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制作这部历史记录片。当时记者问为什么要挕制这样的一部片子,我说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普及历史知识;第二个目的是追 本溯源;第三个目的是辅助学校的历史教材。这虽然是官样文章,不过也的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部片子卖得不便宜,每盒五十元。到现在已经卖了六百多套,还 算不错。最近我去北京,听说国营公司也出售这部记录片,每套人民币$200,卖给一些学术团体,所以有其市场价值。当时我们拍摄这部片子,选择在恒山亭开 镜,我们没有请社会名流,只是请了一位九十四岁的老者,他十七岁时随父亲从泉州搭乘中国帆船(“新泰兴号”)飘洋过海来新加坡。我们请这样的一位前辈来, 选择在恒山亭开镜,就是要再度提醒人们,这间小庙不是一般的大伯公庙宇,而是十九世纪华人社会的领导机构。没有请达官显要、社会名流,是因为历史应该是普 及通俗的,无名英雄才是历史的主人翁。开镜时适逢新加坡沦陷四十五周年,也有追本溯源的意义。
九、“但开风气不为师”
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目前是新加坡领导文化团体活动的最高机构。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想起带头作用。我记得去年六月新加坡放映一套中国电视连续剧 —《孙中山与宋庆龄》。连续剧播映完后,我们趁着“孙中山热"在晚晴园主催一个“晚晴园与孙中山”的历史讲座会。就是配合这股热流,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达到 普及历史的工作。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说“但开风气不为师”。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希望引起社会人士的注意,掀起热潮,开风气。过去的知识份 子都想留名千古,立功、立言、立德为三不朽。著书藏之名山,流传后世。现代科技发达,我们除了著书流传后世,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谱写历史,把历史留声留影 传诸后代。一百年后,我们的子孙还可以看到我们的影子。假如二千多年前秦始皇有录相的话,他可以把建万里长城的过程拍下来,不必派徐福到日本求长生不老 药,因为现在秦始皇还活现在荧幕上,他还是长生不老。
最后要讲的是今后的展望。做什么事情都要讲希望。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没有希望就活不下去了。
十、华社是研究基地
我们常常谈到普及工作的重要,但普及的同时也必须提高。要提高就必须有一个研究基地。华社是一个研究基地,我们也希望新加坡宗乡总会也设立的一个研究 基地。当然大学及各研究院也是研究基地。不过,民间也可以做这种相辅相成的工作,我们的研究基地就是设立“新华文史资料中心”。
新华文史资料中心,我回去的时候大概就快装修好了。资料中心很幸运的接纳了许云樵教授的三万本藏书。把这三万本书分门别类陈列出来,为国内外研究新华历史的学者提供研究的方便。今后我们将竭尽所能与世界各地学术团体进行交流。
我今天到这里算是交流的开始。希望日后能够和主办当局华社在文化和学术方面多多取得联系。谢谢各位。
摘自《源》(第8期)(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88年10月),页15-19,署题“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新华历史研究”
本书作者柯木林(左起第二位) 在吉隆坡举办的《新马华族历史研究之方法与推广》讲座会上 ( 1988年5月1日)